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明月博客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4-10 15:41:04编辑:莆仙君

《明朝那些事儿》是什么时候写的?又是什么时候写完的?作者是谁?作者简历怎么样?

 作者是当年明月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性别:男;民族:汉;血型:?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职业:皇帝;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生卒:1328~1398;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农民;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
  上面这段文字,是2006年迅速流行的史书《明朝那些事儿》的开头,如此介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来的史书中可以说是新的尝试。易中天的火爆,似乎开创了写史书的一种新方法,史书不再枯燥无味地说教了,从天涯煮酒论史论坛走出来的《明朝那些事儿》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吸引了从普通读者到学术人士等众多人的眼球,现在这本书已经正式出版了。
  而作者当年明月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一个年仅29岁的年轻人,一个非文学和历史学专业出身的普通公务员,用如此老道、通俗、幽默的手法,将历史还原得清晰深刻、丰满圆润。
  当年明月,本名石悦,男,顺德海关公务员;副研究员,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心灵历史开拓者,担任国内多家电视台文史类节目主持人,畅销书作家,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销量过五百万册,为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多次获得“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等荣誉,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2007-2008年度系列畅销书第一名,该系列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1980年出生,现为中国海关总署缉私警察。以《明朝那些事儿》起于网络江湖,受到读者的热捧。当年明月堪称草根讲史的集大成者,大家的认可印证了当年明月的那句话:“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网络红人原被领导认为“很一般”,成名后获重用,最近被借调北京(任海关总署下属杂志《金钥匙》编辑)。
  虽然一样是说史,但当年明月用的笔法,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欲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读来欲罢不能。权谋之术、战争之策、诡计之术大饱人胃口。
  历史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当年明月和他的《明朝的那些事儿》得到的显然也并不是鲜花。网上围绕当年明月的争论、质疑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一个被人喜爱、被人热捧同时又被人批评、抨击的著名网络写手,成为我们的年度新锐写手候选人,实至名归。
  当年明月,2006心灵历史开创者,强调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长文《明朝那些事儿》狂飙突起于天涯论坛,后转战新浪。天涯、新浪月点击率均月超百万,引起“明矾”骚乱,相关事件被媒体命名为“明月门”。
  截止到2008年,《明朝那些事儿》(由当年明月在新浪的博客陆续推出)已经由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了五部,中国海关出版社出版了两部。
   明朝那些事儿明月著作明朝那些事儿一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6年9月
  明朝那些事儿二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7年1月
  明朝那些事儿三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7年4月
  明朝那些事儿四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7年9月
  明朝那些事儿五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8年3月
  明朝那些事儿 六 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8年11月
  明朝那些事儿 大结局 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9年4月


当年明月最开始在哪里发表他的《明朝那些事儿》?

天涯 “煮酒论史”板块

证据如下
白天他是恪尽职守的公务员,下班后,电脑开机键一按,他摇身成为六七百年前那轮静默的皎月,照耀着遥远的时空…… 2006年3月10日的广州,暮色已沉,27岁的公务员石悦下班回家后,又习惯性地翻起《明实录》,心中莫名烦躁起来:读了20多年的历史,怎么还如 此枯燥乏味?他打开电脑,忽然灵光一闪:为什么不试试重写明史?他顿感雀跃,当晚便在天涯论坛“煮酒论史”版上写下《明朝那些事儿》那段著名的开场白: “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可以写得很好看……”他用的ID,就是当年明月。


明月事件里,莫谓说明月承认点击率是假的是怎么回事?

自己去看看了--记《明朝那些事儿》天涯事件

观海卢云远


缘起-发贴

说起当年明月事件,还是要从天涯社区的煮酒论史论坛说起。

煮酒论史论坛号称全球最好的华人历史类人文BBS,自然不是浪得虚名。开版三年来,在这里吸引了国内外华人圈众多的历史类写手和读者,大家在这里煮酒论史,虽也时有吵闹、时有不快,也有人黯然离去。但是总体看来,或者说在有些人看来,还是一片"往来无白丁"的净入和乐土。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叫做"就是这样吗"的人,闯进煮酒,发了一个帖子《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煮酒的宁静,至少是表面的宁静,甚至可能是虚假的宁静,从此逐渐被打破,进而演化成一场滔天巨浪。这巨浪淹没了一位煮酒曾经的最有实力的写手、淹没了对煮酒开版劳苦功高的三个斑竹,对煮酒、对天涯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没有平息。

这一天,是2006年3月10日;这个叫做"就是这样吗"的人,后来改名叫"当年明月";这件事被好事者称为当年明月事件,天涯社区在2006年7月12日,特意就明月事件发表了社区调查结论。

一个新人的一个新帖,何以能有如此大的能量,何以就能看出2006年将成为明史年的一些端倪。容我慢慢道来。


缘承-明矾

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儿》,既不是正史也不是小说,作者自己都不知道应该准确叫它作什么,就姑且叫它为"明札记"。就像题目"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所说的那样,作者预计要用另一种更好看的写法,写完明朝三百年的历史。可见,明月其实是在写一个通俗版的明朝通史。因为他依据的史料是若干正史,所以写出来又跟蔡东藩的演义不同。又因为明月是用纯白话来写的,比之蔡东藩的半文半白又更加的通俗。

通俗的就是大众的,明月的这个帖子在经历了最初几天的初识期的较少人问津之后,逐渐聚集了大量的人气,也带来了大量的点击率。到5月中旬末两个多月时间,就已经越过十万、二十万,直奔百万点击率而去了,回贴也接近上万条。这令以前只见过帖子最多点击十几万次的煮酒诸君大跌眼镜。

当然,明月帖子受到网友追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俗的明史,尤其是明通史,一直是个空白,明月很及时地填上了它;明月很勤奋,持续以每天六小时写作三篇的速度更新;跟网友讨论时温文尔雅、谦虚理智;明月采取帖子打包的方式,全部章节都在这一个帖子里发,而不像有的写手会按照章节分拆发贴。总之,明月的到来,无疑给煮酒注入一股清新的潜流,吸引了大量其他帖子的读者甚至其他版块的史盲前来学习观摩。

正是在这个时期,很多喜欢明月的读者自发成立了FANS团体,简称"明矾"。据我所知,明矾至少有两个含义:1、明月的fans,也有网友认为是明朝的fans。2、明矾晶莹剔透,放入水中有净化作用,喻fans洁身自好,跟明月间的关系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能够起明矾这样一个名字我还是很佩服的,比较明矾跟玉米、凉粉等名字的区别,细心的人也会发现有所不同。这个对很多人鼓吹的,明矾是一群没有头脑、盲目崇拜的小朋友的言论是一个有力的反驳。

要是事情一直这样顺利地发展下去,皆大欢喜,就不会有什么明月事件了。但是,接连的意外还是在意料之中发生了。虚拟的网络其实一点也不虚拟,现实中有的网络里全有;现实中没有的,网络里也会创造出来。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出人怕出名猪怕壮、木秀于林风必毁之、枪打出头鸟的网络版。好在网络毕竟不是哪个人自家的,加上网络上群众的眼睛更加的雪亮,明月和他的文章才没有被赶紧杀绝,得以劫后余生,发扬光大。


缘转-论战、捣乱

成都的月亮升起来了,就会有群犬狂吠不止。煮酒的明月升起来之后的情景也是这样。

在5月19日明月的帖子点击率过百万的前夕,各种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各种捣乱的行动逐步升级。质疑声最大的是两个人:郝连勃勃大王、歌痕,前者是天涯2005年百大名人的2号id,著作等身;后者是煮酒的小有名气的写手,也有自己的铁杆fans。

质疑的内容主要有两点:1、怀疑明月的帖子点击率作假,攻击这个帖子是卫星贴,说傻子都看的出点击率是假的。2、找出明月帖子的四个所谓的硬伤,攻击明月的帖子行文松散、论点陈旧。

明月和大量的网友很快针对这两点至疑给出了回复。

对于第一点,偏偏喜欢明月帖子的网友中,有很多理工科的"一根筋"的"傻子",光凭眼睛看,看不出造假,非要自己动手算一算,自己动手查一查。观海卢云远和warterhand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连天涯的知名黑客菜霸也来帮着算点击率。算来算去,明月的百万点击率根据它的上万回复率推测,完全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并不是高的离谱。只要有四到五千个网友每天点击几次,持续点击两个月,百万点击是很容易达到的。而且明月声明自己只有两个id,发贴时在天涯没有认识的朋友,还欢迎各方查证,这样就基本排除了自己注册好多个马甲来顶贴的可能性。

对于第二点,姑且不论四个硬伤的真假,那时明月已经写了近10万字,可谓长篇累牍。假使这四个硬伤都是真的,也丝毫无损明月的形象。而且四点之外,关于朱元璋"我本布衣"中"我"的用法,明月明显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倒是挑错的人跟以往帖子中提意见的人,认真讨论问题的态度截然不同,处处流露存心找茬的嘴脸和置明月于死地的阴暗居心,令广大明矾和普通网友厌恶。

上述两点质疑很快地被大家否定,除了技术上的否定外,八卦大师东胖的睿智、黑色、八卦的反驳,也成为那时大家争相转载的内容。于是,在明月的儒雅和息事宁人的大度态度下,郝连跟明月也很快达成了所谓的和解。但是事件并未就此平息,反而一步步升级。

5月19日论战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明矾们自发地到搜狐去,开了一个明矾的博客,全部用来转载明月的文章,并且获得了明月的同意。5.23左右,明月在新浪的个人博客也开通,并且开始转贴已经发过的文章,但是这个博客的地址当时并没有在煮酒公开发布。

除了动嘴之外,就是动手了。5月19日之前几天和接下来的十天左右,出现了大量的马甲在明月的帖子中对骂,语言之粗俗,让人掩目。除了对骂之外,就是刷屏。起初是找些相干或者不相干的大段文字,粘贴到帖子,干扰明月写贴和大家读帖的视线,接下来是贴大幅的图片占用帖子的空间和带宽。

如果说前面论战时,斑竹拉偏架的态度还半遮半掩的话,这个阶段,就有点名目张胆了。对于稍有微词的支持明月的网友,即删贴、封杀。明矾以及其他煮酒读者与斑竹间的矛盾就此越结越烈,除了爆发,别无他法。

正是由于斑竹们暧昧的态度,拉偏架的实际行动,客观上导致了对捣乱分子的纵容;而天涯社区这一阶段的不闻不问,又客观上导致了对无良斑竹的纵容。两方的纵容,一方的捣乱,终于将整个事件推至覆水难收的境地。


缘合-刷尸

犯罪学上好像有个理论,说是如果一个人的轻微犯罪行为得不到很快的惩罚和纠正,就很容易产生惯性,并导致其行为升级。煮酒捣乱者的刷屏就是这样。到了6.1儿童节这一天,在明月的帖子里,刷普通的图片和孙悟空的长长的金箍棒,已经无法满足刷屏者寻找刺激的心灵了,他们选择了刷交通事故现场的尸体照片。

6.1刷尸屏事件,是迄今为止整个事件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一件事,在网友中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是对公共道德底线的公然挑战。而斑竹们让这些恐怖血腥的图片在明月和另一个写手曹三公子的帖子中,存在了超过四个小时之久,并且在进行处理时,把网友的善意提醒贴删除。这个提醒贴,用来提醒大家尤其是女性不要到帖子里看贴,以免受到惊吓。

尽管在后来社区公布的调查结论中,没有证明斑竹在刷尸屏事件中存在主观故意的渎职。但是斑竹们对待这一事件的自始至终的冷漠的态度,和不当的处理方式,还是被网友认为是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并且被众网友所诟病和声讨。

如果只是刷尸屏行动,大家的怨言和愤怒还不会如此之大。接下来,在6.3日凌晨,刷尸屏者竟然发表了一个声明贴,公开声明对6.1刷尸屏事件负责,并且声称只针对明矾,宣布对所有人道歉。这个被誉为婊子牌坊的帖子现在已经被删除,全文可以在观海卢云远的博客上看到。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婊子牌坊是凌晨2点左右发布的,江上苇和琉璃锺两大斑竹却于凌晨四点齐齐上线,对这个帖子又是加红脸,又是飘红,后来又改成黑脸加黑体,忙活了好久。琉璃锺斑竹后来的解释是要引蛇出洞。当跟刷尸屏者对立的,在煮酒搞无间刷屏的terron,在这个帖子中出来声明之后,这个帖子被封口了。

这真是诡异的一幕。正是这一幕,使得众多的网友,相信斑竹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存在跟刷尸屏者串通的重大嫌疑。尽管后来的社区结论声称,斑竹跟刷尸屏者没有任何关系。但是那天凌晨的怪事,至今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6.3当天,观海卢云远就给了刷尸屏和婊子牌坊一个准确的定义:"网络恐怖主义",并且名实具备。

正是从婊子牌坊之后,明月事实上离开了煮酒。这之后,明月在煮酒的这个帖子就不再是首发了,首发变成了新浪的博客,明月也很少再在煮酒中出现,他的文章被热心的网友从新浪转载到煮酒,却至今仍然保持在首页,点击率已经过250万,回贴2万多个。这个帖子无疑是煮酒的里程碑,也是煮酒的过失和煮酒中一些人的过失的耻辱柱。

婊子牌坊这个靶子既出,讨伐在所难免。

缘合-倒版

此后,对刷尸屏的暴行和斑竹的不当管理,网友发起了大规模的讨伐行动。以6月4号以后的两个帖子的讨论为标志:1、网友"找抽"的:《当年明月事件分析》,2、网友"年近半花"的:《当年明月事件-两个人的对谈录》。当年明月事件的称法由此而来。

当时煮酒网友的愤怒之情无以复加,上面两个帖子就像两个爆发的火山口。因为刷尸屏者在暗处,大家除了声讨,无从下手。而斑竹就在明处,其不当行为昭然若揭。于是,整个讨论终于演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关于倒版的大讨论。当然这个大讨论得以进行,还得益于煮酒斑竹之上的管理员李寒秋的大力支持。

当年明月事件分析短短几天就分了七页,对谈录也分了好几页。可以说,找抽的帖子是一个分析推理的过程,年近半花的帖子是一个结论总结。经过几天持续的讨论,众网友群策群力,出主意的、揭发的、捧场的、看热闹的、为斑竹申辩的,悉数登场。最后,年近半花形成了一个大家基本认可的结论。

这个结论大致为:煮酒内部存在以郝连为首的老写手的利益集团,为了打压新人明月,联合斑竹,不惜纵容甚至联手刷尸者,达到将明月赶出煮酒而后快的目的。而且,初步看上去他们的目的似乎也达到了。

6月14日,年近半花的对谈录全文,也就是上述结论的完整版,在了望天涯出台。

事件的主要参与人之一,赫连勃勃大王,像是嗅到了某种气味,6月16日,在煮酒发表了《为了告别的聚会》,宣布暂离煮酒。另一个质疑明月的"勇士"歌痕,也随后不久宣布自己的id将不再出现在煮酒。

事件发展到这个阶段,出现了一个经典的几败俱伤的局面,不知道败者之外,谁是赢家?

缘合-自新

年近半花的结论出来了,煮酒面临在管理员管理下斑竹的调整和论坛的自新。

于是,从6月19日到6月22日,在煮酒出现了煮酒管理员的两个"社区监控"贴:一个是候选斑竹见面贴,一个版务规则讨论贴。这两个帖子一出,社区对现有斑竹的不信任就公开化了。

网友再次体现了对于煮酒的空前的热情,申请斑竹的有5-6位之多,大都是资深的煮酒老写手。对于新版规的构想也是时有妙招。

但是,这个煮酒内部自新的尝试,真的很短命。我猜测,这个可能涉及到了天涯斑竹之上的管理员一层的恩怨。估计天涯斑竹、管理员之间小山头林立,关系错综复杂。而李寒秋好像成了这次内部斗争的牺牲品。

6月22日社区宣布李寒秋不再担任煮酒的管理员,新管理员浪语走马上任,两个社区监控贴被封口,斑竹申请贴被宣布暂停,内部自新的尝试宣告失败。广大网友又一次被重重地忽悠了。

缘灭-再倒版

出离愤努的网友准备卷土重来,不把无良斑竹拿下,不把明月迎回,誓不罢休。这一次,他们选择了非暴力。

6月23日,年近半花跟terron发起的煮酒凤凰涅磐qq群成立,几天就发展到110多人,被戏称为煮酒的梁山泊108将。同时,年近半花的沉默宣言在了望天涯出台,并被广泛在煮酒转贴,沉默行动宣告开始。

沉默行动的宗旨是非暴力不合作,即联合广大写手和读者,在煮酒不发新帖,不回贴、不顶贴。用自己的沉默,反抗煮酒斑竹的暴政,声援明月的离去。一周后,为了保护写手的读者不流失,维护煮酒的长期利益,沉默行动宣告单方面终止。

之后,网友们又在天涯的关天、了望、投诉、妙想等版块,发贴持续地坚持自己的战斗。

7月12日社区的"关于明月事件以及相关版务处理的调查结论"出炉,宣布斑竹在明月事件中,确实存在处理不当行为,导致事件升级,但是否认斑竹跟刷尸屏者有关系。

7月13日社区宣布解除煮酒江上苇、青藤雪个两名版主的职务。

7月17日琉璃锺辞去斑竹职务。

原来的五个斑竹已经倒了三个,网友那受伤的心灵,稍稍得到安慰。

但是,因为社区的结论中,没有对明月的说法,使得明月的回来依然看上去很无望。而且对留任的两位女斑竹,大家的怨言也并不比那三个斑竹少多少。事件看上去仍然像是没有结尾。


缘尽?-归来

明月走了,质疑明月的写手走了,三个斑竹下了,管理员换了,社区的结论出了,很多网友被封了,很多网友注销了,很多网友开始喊:明月归来吧!但是,

明月真的可以归来吗?

煮酒真的欢迎明月归来吗?

煮酒真的已经具备明月归来的条件了吗?

我不知道,也不知道谁知道。

缘空?-影响

当年明月离开煮酒,到新浪开博客,使得煮酒和天涯损失了一个很有前途的写手,也极大地影响了煮酒和天涯声誉。

当年明月事件是明史通俗化进程中,多种因素、多种矛盾的总爆发,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简单列举几种矛盾:清史与明史的矛盾;半商业文明加半农耕文明与网络文明的矛盾;斑竹与网友的矛盾;斑竹与写手的矛盾;写手与写手的矛盾;写手与网友的矛盾;管理员与斑竹的矛盾;天涯与管理员、斑竹、写手、网友的矛盾;出版人之间的矛盾等等。

当年明月事件必将对人文网络社区的发展、明史通俗化、历史通俗化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必将由当年明月事件而演化成当年明月现象,最终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为世人所关注,为学者所研究。

由此,我们大胆推测,2006年将是明史年。这个明史年,从明月事件始,已徐徐拉开序幕。

我们,从明月事件中,窥探出明史年的一些端倪。


附录-明月事件的大体阶段划分

明月事件至今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1、帖子的成长、论战和捣乱、破坏、讨伐、倒版
1.1 成长-明月帖子的健康成长(3月10日-5月18日)
1.2 论战和捣乱-百万点击率的论战和大量马甲捣乱(5月19日-5月31日)
1.3 破坏-"网络恐怖主义",刷尸屏行动和刷尸魔发表的声明贴(婊子牌坊)(6月1日-6月3日)
1.4讨伐、倒版-找抽:当年明月事件分析、年近半花:当年明月事件-两个人的对谈录,2006-6-16 赫连勃勃大王发表《为了告别的聚会》,宣布暂离煮酒。歌痕宣布自己的id不再出现在煮酒(6月4日-6月18日)。

2、煮酒管理员对于煮酒内部自新的尝试
2.1 重选斑竹和重定版规的讨论-煮酒管理员李寒秋的两个社区监控帖子(6月19日-6月22日)
2.2 内部自新的尝试失败-煮酒管理员李寒秋离开煮酒岗位,管理员浪语上台,内部自新的尝试宣告失败(6月22日-6月22日)

3、倒版的继续
3.1 新一轮倒版第一阶段--斑竹江上苇、青藤雪个下台,斑竹琉璃锺辞职。(6月23日-7月17日)
3.1.1 沉默行动-煮酒凤凰涅磐qq群成立,沉默宣言在了望天涯出台,并被广泛在煮酒张贴,id封杀新纪录诞生。(6月23日-6月29日)
3.1.2 暂停沉默-收到煮酒首席斑竹约克公爵消息,3天之内社区会有处理措施出台,倒斑团基本停止行动,等待社区处理。(6月30日-7月3日)
3.1.3 沉默后的行动(7月4日-7月11日)。鉴于没有见到社区有什么关于煮酒的措施或者举动,倒版群的行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1.4 社区结论和社区措施出台(7月12日-7月17日)。7月12日社区的"关于"明月事件"以及相关版务处理的调查结论"出炉;7月13日社区宣布解除煮酒江、青两名版主的职务;7月17日琉璃辞去斑竹职务,并宣布会继续负责煮酒网友文章结集出版事宜。
3.2新一轮倒版第二阶段(7月18日-今)。
据我猜测,这一阶段,有三件事情值得关注:
1、煮酒板油对在任斑竹招福、萧让的态度,和她们两个的应对与去留。
2、煮酒新任斑竹的选举、上任及上任后采取的措施,是否会出现"煮酒新政",值得期待。
3、社区对明月出走的说法,和板油对此的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明月是否会回到煮酒的悬念。
上述三件事情,是否能够在这一阶段,有一个明确的结果,还是需要继续到下一个阶段,只能静观事态的发展了。

可见,当年明月事件因明月起,最终的一部分却演化成了倒版,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


当年明月的个人资料

当年明月本是广东顺德海关的一名公务员,被领导认为“很一般”,成名后获得重用,最近被借调到北京,任海关总署下属杂志《金钥匙》编辑。《明朝那些事儿》让他声名鹊起之前,他一直都是个毫不显山露水的人。他1979年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干部家庭。5岁时收到的生日礼物是一摞厚厚的《上下五千年》,从此读上历史。大学一毕业,考取公务员,加入海关行列。从科员做起。现在,他的工作单位是北京长安街上的海关总署。
当年明月的履历是这样写的:本人真名石悦,湖北人,身高1.78米,武汉某大学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现年28岁,曾任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现借调进海关总署。
 
 相信,如果不是写明史,如今的石悦,依然只是街头浩如烟海的人潮中的普通一员。
 
 石悦性格内向,爱好不多,看书、写字、下围棋,平淡的生活中,他大约一直没发现自己还会有如此特殊的潜能,能让自己一朝成名,从此天大地大。

  从小,石悦就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爸爸没事的时候,常喜欢骑着自行车带他出去玩儿。有一次,父子俩逛到新华书店,进去之后,小石悦跑开了。他在每个书架前上下跳跃,突然就对一套历史书产生了兴趣,他慢慢地取下来,递给爸爸,一共是3本。爸爸见他感兴趣,二话没说就买了下来。从此,这3本书,就成了儿子研读历史,进而酷爱历史最早的启蒙教材。
 
 明月从5岁就开始看历史,“当时我爸给我买了《上下五千年》,开始我不看,我爸说买了就要看,5 块钱当时挺贵的,还揍了我。然后我就开始看,从7岁到11岁,读了7遍。读这个书不是因为我对历史有兴趣,实在因为我爸管我很严,不许我出去玩,所以只能在家看书。他比较喜欢唐诗宋词,书架上全是这些。其实我不算一个正常孩子,从小基本上就没什么娱乐,小时候我只喜欢玩跳房子,这游戏两个人就能玩,不需要太多人,我很怕吵。”
 
 自此一发不可收拾,石悦爱上了历史。11岁后小石悦开始看《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然后是《明实录》、《清实录》、《明史纪事本末》、《明通鉴》、《明汇典》和《纲目三编》。“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挺奇怪的,如果有人从11岁起看文言文,挺不可思议的。”从小学到大学,只要有时间,他就尽可能地找来历史书籍看。
 
 刚开始读史书时,石悦对书中大部分的字词都看不大懂,于是父亲又给他买了本字典,并教会他怎么去翻查。久而久之,他渐渐地变成了个中高手。他熟读《古文观止》,而他如今高超的文言文技巧,也是由此而来。
 
 从喜欢上历史开始,父母发现,石悦渐渐地不太爱说话了。他对其他科目的学习并不太感兴趣,而最爱的,就是看各种各样的史书,然后沉静地思考。当身边的人都忙着报考各类补习班、疲劳地应付各类竞赛考试的时候,石悦却在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里,静静地观察着人们的一举一动,揣摩着人们的心理。
 
 按父母的想法,读个好大学,然后进一家稳定的单位,结婚生子,才是一个孝顺儿子该有的人生轨迹。高考前两个多月的一天,课堂上,当石悦还捧着一本《中国古代思想史》沉浸其中时,老师当场没收了书并大声斥责他:“高考快来了,想不到你还有时间看这种闲书!”石悦这时才感觉到了高考带来的巨大压力。可这时候,他竟然想完全放弃高考,为此在高考前旷课两个月,在家里看电视。可石悦是独生子,父母都对他寄予了满心的希望,每天都苦口婆心地劝他参加高考,甚至把他的那些史书锁了起来。望着父母期待的双眼,石悦走进了高考考场,并考上了一所不是很理想的大学。


求 当年明月 的详细资料 有知道的吗? 越详细越好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性别:男;民族:汉;血型:?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职业:皇帝;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生卒:1328~1398;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农民;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 上面这段文字,是现在迅速流行的史书《明朝那些事儿》的开头,如此介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来的史书中可以说是新的尝试。易中天的火爆,似乎开创了写史书的一种新方法,史书不再枯燥无味地说教了,从天涯煮酒论史论坛走出来的《明朝那些事儿》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吸引了从普通读者到学术人士等众多人的眼球,现在这本书已经正式出版了。 而作者当年明月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一个年仅27岁的年轻人,一个非文学和历史学专业出身的普通公务员,用如此老道、通俗、幽默的手法,将历史还原得清晰深刻、丰满圆润。前日,记者对这位人物进行了专访。 7年读11遍《上下五千年》 记者:您还是不愿意公开您的姓名吗?为什么? 当年明月:是的,你就叫我明月吧。不公布我的真名,是我的一种人生态度。写作时的当年明月不是我,现实中我是心存杂念的。 记者:您是不是从小就对历史特别感兴趣呢? 当年明月:最早接触历史应该是在我5岁时,我爸带着我去逛书店,给我买了一本《上下五千年》,后来7年的时间里我读了11遍《上下五千年》。 记者:这么喜欢历史,那您上学时的历史成绩一定不错吧? 当年明月:呵呵,没有。因为我的看法常常和历史老师的不一样。 最喜欢余华和钱钟书 记者:我看了您的书,觉得的确很吸引人。把历史写成趣味性十足的故事,准确性方面怎么把握? 当年明月:我的准确性绝对没有问题。有很多人说我写的是野史,我可以说我写的绝对是正史,而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明明是一本正史,却让人有野史的感觉。 记者:有很多人把你和易中天比较,你怎么看呢?你现在的风格受哪个作家的影响比较大呢? 当年明月:我没法评价他,易中天老师做了件了不起的事。我可能受到很多作家的影响,不过我最喜欢的是余华和钱钟书。 我不会放弃工作只写作 记者:您有自己的工作,现在又写书,会不会很累,有没有想过放弃工作只写书呢? 当年明月:是很累。写书时我要把自己想成历史人物来写。有时为了让自己更平静,我一个晚上洗五六次澡,皮肤都洗坏了。但我不会放弃工作只写作。写书是我的兴趣,如果将它变成工作就没意思了。 记者:以后还会继续写书吧?还会写哪方面的书呢? 当年明月:会继续写,也许写清朝呢。沈阳的朋友肯定都对清朝特别感兴趣,呵呵。


明朝那些事儿说王阳明的是多少章

《明朝那些事儿》第3部 妖孽宫廷 第十四章东山再起到第二十章新的开始有说王阳明。《明朝那些事》作者:当年明月第3部 妖孽宫廷 第十四章东山再起悟道之后的王守仁老老实实地在山区耕了两年地,在耕地期间,他发展了自己的哲学,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山区哲学家,当时贵州教育局的官员们经常请他去讲课,还有人专门从湖南跑来听他的课。可这些并未改变他的环境,直到刘瑾的死亡。王守仁终于等到了出头的一天,正德五年(1510),他被任命为庐陵知县,即将上路赴任。整整三年,这是王守仁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三年,在这里,他获知了秘密的答案,也拥有了无尽的力量和智慧。他向这个给他一生最重要启示的地方投下了最后一瞥,然后跨过重重山隘,走出了关口,重见天日。扩展资料王阳明先生生平主要成就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的内心寻找。“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守仁(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

明朝那些事儿里面,关于王阳明后面的传人是哪几位啊?一个叫苏什么的?有谁记得不?

参见阳明学

日本近代的着名军事家东乡平八郎,曾为王守仁学说所折服,特意佩一方印章,上面篆刻“一生低首拜阳明”。
阳明学追随者
中国
冀元亨,王守仁入室弟子。
王龙溪,王守仁入室弟子。
钱德洪,王王守仁入室弟子。
徐爱,王守仁入室弟子。
王艮:创立了阳明学分枝,泰州学派。
黄宗羲:为追随者,梨洲学派创始者。
刘宗周:为追随者,蕺山学派创始者
朱舜水:东渡日本,影响日本水户学、武士道极深。
王栋:出自泰州学派。
朱恕:出自泰州学派。
颜钧:出自泰州学派。
王襞:出自泰州学派。
罗汝芳:出自泰州学派。
何心隐:出自泰州学派。
李贽:号卓吾,出自泰州学派。
焦竑:出自泰州学派。
周汝登:出自泰州学派。
贺麟:创立新心学。
蒋庆:当代儒生,创立阳明精舍,治阳明学及春秋公羊经学。
日本
会庵:高僧。
中江藤树:近江圣人。
佐久间象山:兵家、思想家。
西乡隆盛:倒幕魁首
吉田松阴
高杉晋作
河井継之助
大塩平八郎
岩崎弥太郎:三菱财阀创立者。
伊藤忠兵卫
澁泽栄一:日本第一国立银行创立者。
藤田伝三郎
渡辺佑策
広瀬武夫:日本军神。
三岛由纪夫:作家。
安冈正笃:思想家。
河井継之助
熊沢蕃山
船越清蔵
頼山阳
山田方谷
朝鲜:
李滉:朝鲜儒学泰斗,继承发扬了阳明学。

注:阳明是王守仁的号


当年明月事件的影响

当年明月离开煮酒,到新浪开博客,使得煮酒和天涯损失了一个很有前途的写手,也极大地影响了煮酒和天涯声誉。 当年明月事件是明史通俗化进程中,多种因素、多种矛盾的总爆发,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简单列举几种矛盾:清史与明史的矛盾;半商业文明加半农耕文明与网络文明的矛盾;斑竹与网友的矛盾;斑竹与写手的矛盾;写手与写手的矛盾;写手与网友的矛盾;管理员与斑竹的矛盾;天涯与管理员、斑竹、写手、网友的矛盾;出版人之间的矛盾等等。 当年明月事件必将对人文网络社区的发展、明史通俗化、历史通俗化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必将由当年明月事件而演化成当年明月现象,最终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为世人所关注,为学者所研究。由此,我们大胆推测,2006年将是明史年。这个明史年,从明月事件始,已徐徐拉开序幕。 我们,从明月事件中,窥探出明史年的一些端倪。

当年明月事件的发贴

说起当年明月事件,还是要从天涯社区的煮酒论史论坛说起。 煮酒论史论坛号称全球最好的华人历史类人文BBS,自然不是浪得虚名。开版以来,在这里吸引了国内外华人圈众多的历史类写手和读者,大家在这里煮酒论史,虽也时有吵闹、时有不快,也有人黯然离去。但是总体看来,或者说在有些人看来,还是一片往来无白丁的净入和乐土。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叫做就是这样吗的人,闯进煮酒,发了一个帖子《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煮酒的宁静,至少是表面的宁静,甚至可能是虚假的宁静,从此逐渐被打破,进而演化成一场滔天巨浪。这巨浪淹没了一位煮酒曾经的最有实力的写手、淹没了对煮酒开版劳苦功高的三个斑竹,对煮酒、对天涯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没有平息。这一天,是2006年3月10日;这个叫做就是这样吗的人,后来改名叫当年明月;这件事被好事者称为当年明月事件,天涯社区在2006年7月12日,特意就明月事件发表了社区调查结论。 一个新人的一个新帖,何以能有如此大的能量,何以就能看出2006年将成为明史年的一些端倪。容我慢慢道来。

上一篇:快乐女声2011主题曲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