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最后谁没死
梁山好汉有几个没死?
总共有36个没死,后传里去了海外.。
108将归宿如下:
1 入云龙 公孙胜(出家)
2 玉臂匠 金大坚(御前听用,后任职于内府御宝监)
3 紫髯伯 皇甫端(御前听用,后任御马监大使)
4 圣手书生 萧让(受职于蔡太师府)
5 铁叫子 乐和(王都尉府中使令)
6 云里金刚 宋万(战死于润州)
7 没面目 焦挺(战死于润州)
8 九尾龟 陶宗旺(战死于润州)
9 青面兽 杨志(患病,寄留丹徒,后病逝)
10 百胜将军 韩滔(战死于常州)
11 天目将军 彭汜(战死于常州)
12 白面郎君 郑天寿(战死于宣州)
13 操刀鬼 曹正(战死于宣州)
14 活闪婆 王定六(战死于宣州)
15 丑郡马 宣赞(战死于苏州)
16 金眼彪 施恩(战死于常熟)
17 独火星 孔亮(战死于昆山)
18 神医 安道全(调御前听用)
19 井木犴 郝思文(战死于杭州)
20 金枪将 徐宁(伤于杭州,后死于秀州)
21 浪里白条 张顺(战死于杭州)
22 小霸王 周通(战死于独松关)
23 没羽箭 张清(战死于独松关)
24 双枪将 董平(战死于独松关)
25 花项虎 龚旺(战死于德清)
26 插翅虎 雷横(战死于德清)
27 急先锋 索超(战死于杭州)
28 火眼猊 邓飞(战死于杭州)
29 赤发鬼 刘唐(战死于杭州)
30 丧门神 鲍旭(战死于杭州)
31 通臂猿 侯健(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
32 金毛犬 段景住(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
33 船伙儿 张横(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4 没遮拦 穆弘(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5 毛头星 孔明(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6 旱地忽律 朱贵(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7 锦豹子 杨林(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痊愈)
38 白日鼠 白胜(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9 小遮拦 穆春(看视病人)
40 笑面虎 朱富(看视病人,后病逝于杭州)
41 立地太岁 阮小二(战死于乌龙岭)
42 玉幡竿 孟康(战死于乌龙岭)
43 两头蛇 解珍(战死于乌龙岭)
44 双尾蝎 解宝(战死于乌龙岭)
45 矮脚虎 王英(战死于睦州)
46 一丈青 扈三娘(战死于睦州)
47 铁笛仙 马麟(战死于乌龙岭)
48 锦毛虎 燕顺(战死于乌龙岭)
49 赛仁贵 郭盛(战死于乌龙岭)
50 小温侯 吕方(战死于乌龙岭)
51 九纹龙 史进(战死于昱岭关)
52 拼命三郎 石秀(战死于昱岭关)
53 跳涧虎 陈达(战死于昱岭关)
54 打虎将 李忠(战死于昱岭关)
55 白花蛇 杨春(战死于昱岭关)
56 病大虫 薛永(战死于昱岭关)
57 摩云金 欧鹏(战死于歙州)
58 菜园子 张青(战死于歙州)
59 中箭虎 丁得孙(死于歙州)
60 圣水将军 单廷(王玉)(战死于歙州)
61 神火将军 魏定国(战死于歙州)
62 青眼虎 李云(战死于歙州)
63 石将军 石勇(战死于歙州)
64 霹雳火 秦明(战死于青溪)
65 险道神 郁保四(战死于青溪)
66 母夜* 孙二娘(战死于青溪)
67 出林龙 邹渊(战死于青溪)
68 摸着天 杜迁(战死于青溪)
69 催命判官 李立(死于青溪)
70 金钱豹子 汤隆(死于青溪)
71 铁臂膊 蔡福(死于青溪)
72 短命二郎 阮小五(死于青溪)
73 花和尚 鲁智深(坐化于杭州)
74 行者 武松(出家并终老于杭州)
75 豹子头 林冲(病逝于杭州)
76 病关索 杨雄(病逝于杭州)
77 鼓上蚤 时迁(病逝于杭州)
78 浪子 燕青(出走于杭州)
79 混江龙 李俊(诈病于苏州,后出海,为暹罗国之主)
80 出洞蛟 童威(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81 翻江蜃 童猛(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82 神行太保 戴宗(终老于泰安州岳庙)
83 活阎王 阮小七(终老于石碣村)
84 小旋风 柴进(辞官务农)
85 扑天雕 李应(返乡)
86 鬼脸儿 杜兴(伴李应返乡)
87 大刀 关胜(后病逝)
88 双鞭 呼延灼(后抗金阵亡)
89 美髯公 朱仝(后立战功)
90 镇三山 黄信(仍任青州)
91 病尉迟 孙立(仍任登州)
92 小尉迟 孙新(随兄回登州任用)
93 母大虫 顾大嫂(随夫回登州)
94 独角龙 邹润(辞官返乡)
95 一枝花 蔡庆(返乡为民)
96 铁面孔目 裴宣(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97 锦豹子 杨林(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98 神算子 蒋敬(返乡为民)
99 神机军师 朱武(投公孙胜出家)
100 混世魔王 樊瑞(投公孙胜出家)
101 小遮拦 穆春(返乡为民)
102 轰天雷 凌振(仍受火药局御营任用)
103 玉麒麟 卢俊义(被毒毙于淮河)
104 呼保义 宋江(被毒毙于楚州)
105 黑旋风 李逵(被宋江下毒,死于润州)
106 铁扇子 宋清(患病在家,不详)
107 智多星 吴用(自缢于宋江墓前)
108 小李广 花荣(自缢于宋江墓前
《水浒传》梁山好汉最后剩下几个人没死? 都分别干什么去了?
《水浒传》梁山好汉最后剩下几个人没死? 都分别干什么去了? 1 入云龙 公孙胜(出家) 2 玉臂匠 金大坚(御前听用,后任职于内府御宝监) 3 紫髯伯 皇甫端(御前听用,后任御马监大使) 4 圣手书生 萧让(受职于蔡太师府) 5 铁叫子 乐和(王都尉府中使令) 6神医 安道全(调御前听用) 7神医 安道全(调御前听用) 8混江龙 李俊(诈病于苏州,后出海,为暹罗国之主) 9出洞蛟 童威(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10翻江蜃 童猛(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11小旋风 柴进(辞官务农) 12 扑天雕 李应(返乡) 13 鬼脸儿 杜兴(伴李应返乡) 14镇三山 黄信(仍任青州) 15病尉迟 孙立(仍任登州) 16小尉迟 孙新(随兄回登州任用) 17独角龙 邹润(辞官返乡) 18 一枝花 蔡庆(返乡为民) 19 铁面孔目 裴宣(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20 锦豹子 杨林(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21 神运算元 蒋敬(返乡为民) 22神机军师 朱武(投公孙胜出家) 23 混世魔王 樊瑞(投公孙胜出家) 24 小遮拦 穆春(返乡为民) 25 轰天雷 凌振(仍受火药局御营任用) 26铁扇子 宋清(患病在家,不详) 水浒传中,最后有几个梁山好汉没死 水浒好汉大多死于征方腊, 征完方腊鲁智深圆寂、林冲和杨志病故。 李逵宋江卢俊义遭奸人毒杀,吴用和花荣自缢在宋江墓前。 回到朝廷还活着并且当官的就是:关胜、呼延灼、朱仝、孙立、孙新、顾大嫂、蔡庆、黄埔端、凌振 、金大坚、肖让 回家打渔:阮小二 还有几个出家的:武松、戴宗、公孙胜 几个回家当地主的:柴进、李应、杜兴 几个四海云游的:童威、童猛、李俊、燕青 水浒传梁山好汉是干什么的 They are the fighters against the feudali *** and the symbol of brotherhood and friendship. Although they failed in the end, they are still heroes(of course heroines also included). Sorry that I cannot type in Chinese with pany's puter. This is the most formal answer you can get. But to tell you the truth, they are only some ordinary peasants (good at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which were made(by the feudal government at that time) to be heroes cause if they don't fight they cannot survive. That's all for my suggestion.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最后还剩几个,武松有没有死? 武松没死,残废了,出家了 1 入云龙 公孙胜(出家) 2 玉臂匠 金大坚(御前听用,后任职于内府御宝监) 3 紫髯伯 皇甫端(御前听用,后任御马监大使) 4 圣手书生 萧让(受职于蔡太师府) 5 铁叫子 乐和(王都尉府中使令) 6神医 安道全(调御前听用) 7神医 安道全(调御前听用) 8混江龙 李俊(诈病于苏州,后出海,为暹罗国之主) 9出洞蛟 童威(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10翻江蜃 童猛(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11小旋风 柴进(辞官务农) 12 扑天雕 李应(返乡) 13 鬼脸儿 杜兴(伴李应返乡) 14镇三山 黄信(仍任青州) 15病尉迟 孙立(仍任登州) 16小尉迟 孙新(随兄回登州任用) 17独角龙 邹润(辞官返乡) 18 一枝花 蔡庆(返乡为民) 19 铁面孔目 裴宣(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20 锦豹子 杨林(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21 神运算元 蒋敬(返乡为民) 22神机军师 朱武(投公孙胜出家) 23 混世魔王 樊瑞(投公孙胜出家) 24 小遮拦 穆春(返乡为民) 25 轰天雷 凌振(仍受火药局御营任用) 26铁扇子 宋清(患病在家,不详 还剩三十六人,武松最后在杭州照顾偏瘫的林冲,最后老死的。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最后有谁死了 我好像记得没有多少活下来的。(一)战死 (共59位) 1、云里金刚 宋万(战死于润州) 2、没面目 焦挺(战死于润州) 3、九尾龟 陶宗旺(战死于润州) 4、百胜将军 韩滔(战死于常州) 5、天目将军 彭玘(战死于常州) 6、白面郎君 郑天寿(战死于宣州) 7、操刀鬼 曹正(战死于宣州) 8、活闪婆 王定六(战死于宣州) 9、丑郡马 宣赞(战死于苏州) 10、金眼彪 施恩(战死于常熟) 11、独火星 孔亮(战死于昆山) 12、井木犴 郝思文(战死于杭州) 13、金枪将 徐宁(伤于杭州,后死于秀州) 14、浪里白条 张顺(战死于杭州) 15、小霸王 周通(战死于独松关) 16、没羽箭 张清(战死于独松关) 17、双枪将 董平(战死于独松关) 18、花项虎 龚旺(战死于德清) 19、插翅虎 雷横(战死于德清) 20、急先锋 索超(战死于杭州) 21、火眼狻猊 邓飞(战死于杭州) 22、赤发鬼 刘唐(战死于杭州) 23、丧门神 鲍旭(战死于杭州) 24、通臂猿 侯健(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 25、金毛犬 段景住(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 26、立地太岁 阮小二(战死于乌龙岭) 27、玉幡竿 孟康(战死于乌龙岭) 28、两头蛇 解珍(战死于乌龙岭) 29、双尾蝎 解宝(战死于乌龙岭) 30、矮脚虎 王英(战死于睦州) 31、一丈青 扈三娘(战死于睦州) 32、飞天大圣 李衮(战死于睦州) 33、八臂哪吒 项充(战死于睦州) 34、铁笛仙 马麟(战死于乌龙岭) 35、锦毛虎 燕顺(战死于乌龙岭) 36、赛仁贵 郭盛(战死于乌龙岭) 37、小温侯 吕方(战死于乌龙岭) 38、九纹龙 史进(战死于昱岭关) 39、拼命三郎 石秀(战死于昱岭关) 40、跳涧虎 陈达(战死于昱岭关) 41、打虎将 李忠(战死于昱岭关) 42、白花蛇 杨春(战死于昱岭关) 43、病大虫 薛永(战死于昱岭关) 44、摩云金翅 欧鹏(战死于歙州) 45、菜园子 张青(战死于歙州) 46、中箭虎 丁得孙(死于歙州) 47、圣水将军 单廷珪(战死于歙州) 48、神火将军 魏定国(战死于歙州) 49、青眼虎 李云(战死于歙州) 50、石将军 石勇(战死于歙州) 51、霹雳火 秦明(战死于青溪) 52、险道神 郁保四(战死于青溪) 53、母夜叉 孙二娘(战死于青溪) 54、出林龙 邹渊(战死于青溪) 55、摸著天 杜迁(战死于青溪) 56、催命判官 李立(死于青溪) 57、金钱豹子 汤隆(死于青溪) 58、铁臂膊 蔡福(死于青溪) 59、短命二郎 阮小五(死于青溪) (二)朝廷任用 (共9位) 60、玉臂匠 金大坚(御前听用,后任职于内府御宝监) 61、紫髯伯 皇甫端(御前听用,后任御马监大使) 62、圣手书生 萧让(受职于蔡太师府) 63、铁叫子 乐和(王都尉府中使令) 64、神医 安道全(调御前听用) 65、镇三山 黄信(仍任青州) 66、病尉迟 孙立(仍任登州) 67、小尉迟 孙新(随兄回登州任用) 68、轰天雷 凌振(仍受火药局御营任用) (三)病逝 (共13位) 69、青面兽 杨志(患病,寄留丹徒,后病逝) 70、船伙儿 张横(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1、没遮拦 穆弘(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2、毛头星 孔明(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3、旱地忽律 朱贵(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4、锦豹子 杨林(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痊愈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75、白日鼠 白胜(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6、笑面虎 朱富(看视病人,后病逝于杭州) 77、豹子头 林冲(病逝于杭州) 78、病关索 杨雄(病逝于杭州) 79、鼓上蚤 时迁(病逝于杭州) 80、大刀 关胜(饮醉酒坠马,后病逝于北京大名府) 81、铁扇子 宋清(患病在家,不详) (四)返乡、出海 (共15位) 82、小遮拦 穆春(看视病人,后返乡为民) 83、浪子 燕青(出走于杭州) 84、混江龙 李俊(诈病于苏州,后出海,为暹罗国之主) 85、出洞蛟 童威(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86、翻江蜃 童猛(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87、神行太保 戴宗(终老于泰安州岳庙) 88、活阎王 阮小七(终老于石碣村) 89、小旋风 柴进(辞官务农) 90、扑天雕 李应(返乡) 91、鬼脸儿 杜兴(伴李应返乡) 92、母大虫 顾大嫂(随夫回登州) 93、独角龙 邹润(辞官返乡) 94、一枝花 蔡庆(返乡为民) 95、铁面孔目 裴宣(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96、神运算元 蒋敬(返乡为民) (五)毒毙 (共3位) 97、玉麒麟 卢俊义(被毒毙于淮河) 98、呼保义 宋江(被毒毙于楚州) 99、黑旋风 李逵(被宋江下毒,死于润州) (六)自缢 (共2位) 100、智多星 吴用(自缢于宋江墓前) 101、小李广 花荣(自缢于宋江墓前) (七)出家 (共5位) 102、入云龙 公孙胜(出家) 103、神机军师 朱武(投公孙胜出家) 104、混世魔王 樊瑞(投公孙胜出家) 105、花和尚 鲁智深(坐化于杭州) 106、行者 武松(出家并终老于杭州) (历史上是杀了奸臣蔡鋆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 (八)抗金 (共2位) 107、双鞭 呼延灼(后抗金阵亡) 108、美髯公 朱仝(后立战功) 编辑本段讨方腊回京覆命时的名单 阵亡正偏将佐五十九员: 正将十四员: 秦明 徐宁 董平 张清 刘唐 史进 索超 张顺 阮小二 阮小五 雷横 石秀 解珍 解宝 偏将四十五员: 宋万 焦挺 陶宗旺 韩滔 彭玘 郑天寿 曹正 王定六 宣赞 孔亮 施恩 郝思文 邓飞 周通 龚旺 鲍旭 段景住 侯健 孟康 王英 扈三娘 项充 李衮 燕顺 马麟 单廷圭 魏定国 吕方 郭盛 欧鹏 陈达 杨春 郁保四 李忠 薛永 李云 石勇 杜迁 丁得孙 邹渊 李立 汤隆 蔡福 张青 孙二娘 于路病故正偏将佐一十员: 正将五员: 林冲 杨志 张横 穆弘 杨雄 偏将五员: 孔明 朱贵 朱富 白胜 时迁 杭州六和寺坐化正将一员: 鲁智深 折臂不愿恩赐,六和寺出家正将一员: 武松 旧在京回还蓟州出家正将一员: 公孙胜 不愿恩赐,于路上去正偏将四员: 正将二员: 燕青 李俊 偏将二员: 童威 童猛 旧留在京师,并取回医士,现在京偏将五员: 安道全 皇甫端 金大坚 萧让 乐和 现在朝觐正偏将佐二十七员: 正将一十二员: 宋江 卢俊义 吴用 关胜 呼廷灼 花荣 柴进 李应 朱仝 戴宗 李逵 阮小七 偏将一十五员: 朱武 黄信 孙立 樊瑞 凌振 裴宣 蒋敬 杜兴 宋清 邹润 蔡庆 杨林 穆春 孙新 顾大嫂 水浒传梁山好汉招安后那几个没有死 梁山好汉大结局 (始自征方腊): 1 入云龙 公孙胜(出家) 2 玉臂匠 金大坚(御前听用,后任职于内府御宝监) 3 紫髯伯 皇甫端(御前听用,后任御马监大使) 4 圣手书生 萧让(受职于蔡太师府) 5 铁叫子 乐和(王都尉府中使令) 6 云里金刚 宋万(战死于润州) 7 没面目 焦挺(战死于润州) 8 九尾龟 陶宗旺(战死于润州) 9 青面兽 杨志(患病,寄留丹徒,后病逝) 10 百胜将军 韩滔(战死于常州) 11 天目将军 彭汜(战死于常州) 12 白面郎君 郑天寿(战死于宣州) 13 操刀鬼 曹正(战死于宣州) 14 活闪婆 王定六(战死于宣州) 15 丑郡马 宣赞(战死于苏州) 16 金眼彪 施恩(战死于常熟) 17 独火星 孔亮(战死于昆山) 18 神医 安道全(调御前听用) 19 井木犴 郝思文(战死于杭州) 20 金枪将 徐宁(伤于杭州,后死于秀州) 21 浪里白条 张顺(战死于杭州) 22 小霸王 周通(战死于独松关) 23 没羽箭 张清(战死于独松关) 24 双枪将 董平(战死于独松关) 25 花项虎 龚旺(战死于德清) 26 插翅虎 雷横(战死于德清) 27 急先锋 索超(战死于杭州) 28 火眼猊 邓飞(战死于杭州) 29 赤发鬼 刘唐(战死于杭州) 30 丧门神 鲍旭(战死于杭州) 31 通臂猿 侯健(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 32 金毛犬 段景住(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 33 船伙儿 张横(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4 没遮拦 穆弘(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5 毛头星 孔明(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6 旱地忽律 朱贵(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7 锦豹子 杨林(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痊愈) 38 白日鼠 白胜(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9 小遮拦 穆春(看视病人) 40 笑面虎 朱富(看视病人,后病逝于杭州) 41 立地太岁 阮小二(战死于乌龙岭) 42 玉幡竿 孟康(战死于乌龙岭) 43 两头蛇 解珍(战死于乌龙岭) 44 双尾蝎 解宝(战死于乌龙岭) 45 矮脚虎 王英(战死于睦州) 46 一丈青 扈三娘(战死于睦州) 47 铁笛仙 马麟(战死于乌龙岭) 48 锦毛虎 燕顺(战死于乌龙岭) 49 赛仁贵 郭盛(战死于乌龙岭) 50 小温侯 吕方(战死于乌龙岭) 51 九纹龙 史进(战死于昱岭关) 52 拼命三郎 石秀(战死于昱岭关) 53 跳涧虎 陈达(战死于昱岭关) 54 打虎将 李忠(战死于昱岭关) 55 白花蛇 杨春(战死于昱岭关) 56 病大虫 薛永(战死于昱岭关) 57 摩云金 欧鹏(战死于歙州) 58 菜园子 张青(战死于歙州) 59 中箭虎 丁得孙(死于歙州) 60 圣水将军 单廷(王玉)(战死于歙州) 61 神火将军 魏定国(战死于歙州) 62 青眼虎 李云(战死于歙州) 63 石将军 石勇(战死于歙州) 64 霹雳火 秦明(战死于青溪) 65 险道神 郁保四(战死于青溪) 66 母夜* 孙二娘(战死于青溪) 67 出林龙 邹渊(战死于青溪) 68 摸著天 杜迁(战死于青溪) 69 催命判官 李立(死于青溪) 70 金钱豹子 汤隆(死于青溪) 71 铁臂膊 蔡福(死于青溪) 72 短命二郎 阮小五(死于青溪) 73 花和尚 鲁智深(坐化于杭州) 74 行者 武松(出家并终老于杭州) 75 豹子头 林冲(病逝于杭州) 76 病关索 杨雄(病逝于杭州) 77 鼓上蚤 时迁(病逝于杭州) 78 浪子 燕青(出走于杭州) 79 混江龙 李俊(诈病于苏州,后出海,为暹罗国之主) 80 出洞蛟 童威(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81 翻江蜃 童猛(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82 神行太保 戴宗(终老于泰安州岳庙) 83 活阎王 阮小七(终老于石碣村) 84 小旋风 柴进(辞官务农) 85 扑天雕 李应(返乡) 86 鬼脸儿 杜兴(伴李应返乡) 87 大刀 关胜(后病逝) 88 双鞭 呼延灼(后抗金阵亡) 89 美髯公 朱仝(后立战功) 90 镇三山 黄信(仍任青州) 91 病尉迟 孙立(仍任登州) 92 小尉迟 孙新(随兄回登州任用) 93 母大虫 顾大嫂(随夫回登州) 94 独角龙 邹润(辞官返乡) 95 一枝花 蔡庆(返乡为民) 96 铁面孔目 裴宣(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97 锦豹子 杨林(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98 神运算元 蒋敬(返乡为民) 99 神机军师 朱武(投公孙胜出家) 100 混世魔王 樊瑞(投公孙胜出家) 101 小遮拦 穆春(返乡为民) 102 轰天雷 凌振(仍受火药局御营任用) 103 玉麒麟 卢俊义(被毒毙于淮河) 104 呼保义 宋江(被毒毙于楚州) 105 黑旋风 李逵(被宋江下毒,死于润州) 106 铁扇子 宋清(患病在家,不详) 107 智多星 吴用(自缢于宋江墓前) 108 小李广 花荣(自缢于宋江墓前) 武松
水浒传结局是怎样的?
《水浒传》结局如下:宋江、卢俊义等领袖接受朝廷的招安,还是被朝廷中奸臣毒害,宋江恐李逵再叛朝廷,将李逵毒死。吴用、花荣闻讯极悲,在寥几洼哭祭李逵等人后,双双白缢而亡。一场轰轰烈烈的水浒英雄事业,仅因宋江一念之错,除李俊等人隐逃外俱遭惨死。水浒传中好汉们的结局:1、宋江:受招安后被利用去征辽和平方腊等农民起义,梁山头领“十去其八”.他自已被高俅一伙毒死在楚州安抚使任上。他又恪守忠孝等封建道德,向往封妻荫子,青史留名。这一矛盾贯穿他的一生。2、卢俊义:卢俊义投奔梁山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受招安后卢俊义被封为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后被高俅用药酒毒伤,不能骑马,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3、林冲:他是义军马军五虎将之一,在对敌斗争中奋勇冲杀,立了许多战功,在反招安的斗争中,也有较清醒的头脑。梁山泊全伙受招安后,他于征方腊回来,林冲患风病瘫了,病故于杭州六和寺。4、吴用:受招安后,又再三要求杀回梁山泊。征方腊回来,他到润州任都统制,得知朝廷赐宋江毒酒,再次进言“哥哥,反了罢!”但已晚了,他自己也喝了宋江给的毒酒。他是封建势力的死对头。5、武松:他反招安,指责宋江“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后他在征方腊时被包道乙砍断左臂,不受封诰,在杭州六和寺出家。
《水浒传》中没死的有哪些人?
没死的有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安道全、黄信、孙立、孙新、凌振、穆春、燕青、李俊、童威、童猛、戴宗、阮小七、柴进、李应、杜兴、顾大嫂、邹润、蔡庆、裴宣、蒋敬、公孙胜、朱武、樊瑞、朱仝。1、李俊绰号混江龙,庐州人氏,原为扬子江艄公,兼贩私盐,是揭阳岭一霸。后参与营救宋江,大闹江州,是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二十六位,上应天寿星,担任水军头领。征四寇时统领水军,屡立战功。平定方腊后诈病归隐,与童威等人远赴海外,成为暹罗国主。2、燕青又名燕小乙,绰号浪子,北京人氏,原是北京富户卢俊义的心腹家仆,随卢俊义上梁山。他文武双全,多才多艺,在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三十六位,上应“天巧星”,担任步军头领。曾在东京李师师处面见宋徽宗,促成梁山招安。征方腊后退隐江湖。3、柴进绰号小旋风,沧州人氏,后周皇裔,人称柴大官人。他曾帮助过林冲、宋江、武松等人,仗义疏财,后因李逵在高唐州打死殷天锡,被高廉打入死牢,最终被梁山好汉救出,因此入伙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十位,上应“天贵星”,掌管钱粮。征方腊时曾化名柯引,潜入方腊军中卧底。征方腊后授横海军沧州都统制,后辞官回乡,得以善终。4、顾大嫂绰号母大虫,登州人氏。他与丈夫孙新开酒店为生,后因搭救表弟解珍、解宝,劫狱反登州,上梁山入伙,并参与祝家庄卧底。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一百零一位,上应地阴星,担任东山酒店掌店头领。征方腊后封东源县君,返回登州。5、公孙胜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蓟州人氏。他与晁盖、吴用等七人结义,一同劫取生辰纲,后上梁山入伙。后离开梁山,回乡探母,直到大破高唐州时方被戴宗请回。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四位,上应天闲星,担任掌管机密军师。征方腊前返回蓟州,潜心修道。总之,有名的几乎都死了。
水浒传人物最后谁没死?
没死的有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安道全、黄信、孙立、孙新、凌振、穆春、燕青、李俊、童威、童猛、戴宗、阮小七、柴进、李应、杜兴、顾大嫂、邹润、蔡庆、裴宣、蒋敬、公孙胜、朱武、樊瑞、朱仝。1、李俊绰号混江龙,庐州人氏,原为扬子江艄公,兼贩私盐,是揭阳岭一霸。后参与营救宋江,大闹江州,是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二十六位,上应天寿星,担任水军头领。征四寇时统领水军,屡立战功。平定方腊后诈病归隐,与童威等人远赴海外,成为暹罗国主。2、燕青又名燕小乙,绰号浪子,北京人氏,原是北京富户卢俊义的心腹家仆,随卢俊义上梁山。他文武双全,多才多艺,在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三十六位,上应“天巧星”,担任步军头领。曾在东京李师师处面见宋徽宗,促成梁山招安。征方腊后退隐江湖。3、柴进绰号小旋风,沧州人氏,后周皇裔,人称柴大官人。他曾帮助过林冲、宋江、武松等人,仗义疏财,后因李逵在高唐州打死殷天锡,被高廉打入死牢,最终被梁山好汉救出,因此入伙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十位,上应“天贵星”,掌管钱粮。征方腊时曾化名柯引,潜入方腊军中卧底。征方腊后授横海军沧州都统制,后辞官回乡,得以善终。4、顾大嫂绰号母大虫,登州人氏。他与丈夫孙新开酒店为生,后因搭救表弟解珍、解宝,劫狱反登州,上梁山入伙,并参与祝家庄卧底。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一百零一位,上应地阴星,担任东山酒店掌店头领。征方腊后封东源县君,返回登州。5、公孙胜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蓟州人氏。他与晁盖、吴用等七人结义,一同劫取生辰纲,后上梁山入伙。后离开梁山,回乡探母,直到大破高唐州时方被戴宗请回。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四位,上应天闲星,担任掌管机密军师。征方腊前返回蓟州,潜心修道。总之,有名的几乎都死了。
水浒传人物最后谁没死
《水浒传》里面最后没死的好汉有:关胜、呼延灼、朱仝、孙立、孙新、顾大嫂、蔡庆、黄埔端、凌振 、金大坚、肖让、阮小二、武松、戴宗、公孙胜、柴进、李应、杜兴、童威、童猛、李俊、燕青。
水浒传,不管是看书,或者是电视,相比大家都是看过的,最后的结局大家也是知道的,比较凄凉,死了好些人,但是仍旧有一些好汉是没有交代后事的,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扒一扒其中一些人的结局:
青面兽杨志:杨志投降后,攻方腊时立下战功,后跟随种师中伐辽,任选锋军统制。他跟随种师中援救太原之时,在榆次溃退,以至种师中战死。杨志后又道遇金人,又望尘而走,后不知所终。
九纹龙史进:史进又作史斌,投降后复叛。建炎元年秋七月犯兴州,史斌造反称帝。十二月,史斌又攻陷同州。建炎二年,史斌据长安。十一月,史斌被吴玠所擒,凌迟处死。
按照原著来讲就剩下了武松,公孙胜.燕青,阮小七,李应,朱仝,李俊,柴进,金大坚(玉臂匠,被徽宗留下了),萧让(擅长书法的那个,同样被徽宗留下了),戴宗,朱武,凌振,安道全,皇甫端. 呼延灼(后来战死在战场上了,不过不是攻打方腊的时候,而是很久以后),关胜(当了官之后酒醉坠马而死).而林冲是在攻打方腊回来的路上死于风寒,时迁也是此时死于绞肠痧(我感觉跟现在的急性肠炎差不多),鲁智深是在自己活捉方腊以后在浙江坐化了,花荣和吴用是自己在宋江的坟前自缢的,也不算是被害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水浒传108将最后都是死了的吗?
水浒传中108将,最后有32个活着。分别是:1、公孙胜受招安后,回蓟州出家;2、李应受招安后,被封为中山府郓城都统制;3、朱仝受招安后,被封为保定府都统制;4、穆春辞官归家,做了一个良民;5、武松攻打方腊时失去左臂,留在六和寺照看林冲,后出家成僧,到八十岁死去;6、戴宗受招安后,被封兖州府都统制,戴宗不接受,到泰安岳庙陪堂,了此一生;7、李俊征讨方腊得胜回京途经苏州城外时假装中风,随后投奔了暹罗国,成为国王;8、阮小七受招安后,被封为盖天军都统制,因穿着龙袍戏耍被削职为民,阮小七就和老母亲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鱼去了;9、燕青受招安后,预感跟卢俊义前去受封没有好结果,便独自离去,功成身退;10、朱武受招安后,随宋江征讨方腊,为生还的十五员偏将之一,被封为武奕郎兼诸路都统领;11、黄信受招安后,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建功立业,后被授武奕郎;12、孙立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13、萧让(文官),宋江征讨方腊时,萧让未出征,留在京师;14、裴宣受招安后,被授武奕郎兼都统领;15、杨林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兼都统领;16、凌振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兼都统领;17、蒋敬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兼都统领;18、安道全(神医)宋江征讨方腊时,皇帝诏安道全进宫治病未能出征,梁山好汉因未能及时救治而伤亡严重;19、皇甫端(治马的兽医)征讨方腊时,皇甫端被留在京城未能出征;20、樊瑞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兼都统领,后拜公孙胜为师,学习道法;21、金大坚(文官)在征讨方腊时被圣旨召回御前听用;22、童威跟随宋江征讨方腊返回时,因不愿做官,同李俊一起,从太仓港乘船到国外;23、童猛跟随宋江征讨方腊返回时,因不愿做官,同李俊一起,从太仓港乘船到国外;24、宋清(宋江弟弟)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25、乐和跟随宋江征讨方腊正要出征,乐和被五都尉指名要走,留守京都;26、杜兴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27、蔡庆征方腊后返乡为民;28、孙新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29、顾大嫂受招安后被封为东源县君;30、柴进为免受奸臣之辱,推称风疾病患,纳还官诰,回沧州为民,无疾而终;31、邹润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32、呼延灼征讨方腊后,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扩展资料:108将部分人物介绍:1、公孙胜公孙胜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蓟州人氏。他与晁盖、吴用等七人结义,一同劫取生辰纲,后上梁山入伙。后离开梁山,回乡探母,直到大破高唐州时方被戴宗请回。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四位,上应天闲星,担任掌管机密军师。征方腊前返回蓟州,潜心修道。2、李应李应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扑天雕,郓州人氏,原为李家庄庄主。他曾修书给祝家庄,索要时迁,却被祝家庄拒绝,与祝彪交战时又被暗箭所伤,因而与祝家庄交恶。梁山攻灭祝家庄后,将他全家骗上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十一位,上应天富星,掌管钱粮。征方腊后授中山府郓州都统制,后辞官回乡,重做富豪。3、朱仝朱仝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美髯公,郓城县人氏,出身富户,原为县马兵都头,曾先后义释晁盖、宋江等人。后改任当牢节级,又义释雷横,被刺配沧州。因失却沧州府小衙内,被迫上梁山落草。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十二位,上应天满星,担任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后授保定府都统制,最终官至太平军节度使。 4、穆春穆春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小遮拦,江州人氏,原是揭阳镇富户,与哥哥穆弘同为当地一霸。后参与营救宋江。大闹江州,是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八十位,上应地镇星,担任步军将校。征方腊后授武奕郎,后辞官返回揭阳镇。5、武松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在《金瓶梅》中也有登场,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因此,“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曾与鲁智深、杨志等人聚义青州二龙山,三山聚义时归顺梁山,坐第十四把交椅。为十大步军头领之一,后受朝廷招安随宋江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最终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被封为清忠祖师,最后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百单八将
水浒传中108将有几个没死?
总共有36个没死,后传里去了海外.。
108将归宿如下:
1 入云龙 公孙胜(出家)
2 玉臂匠 金大坚(御前听用,后任职于内府御宝监)
3 紫髯伯 皇甫端(御前听用,后任御马监大使)
4 圣手书生 萧让(受职于蔡太师府)
5 铁叫子 乐和(王都尉府中使令)
6 云里金刚 宋万(战死于润州)
7 没面目 焦挺(战死于润州)
8 九尾龟 陶宗旺(战死于润州)
9 青面兽 杨志(患病,寄留丹徒,后病逝)
10 百胜将军 韩滔(战死于常州)
11 天目将军 彭汜(战死于常州)
12 白面郎君 郑天寿(战死于宣州)
13 操刀鬼 曹正(战死于宣州)
14 活闪婆 王定六(战死于宣州)
15 丑郡马 宣赞(战死于苏州)
16 金眼彪 施恩(战死于常熟)
17 独火星 孔亮(战死于昆山)
18 神医 安道全(调御前听用)
19 井木犴 郝思文(战死于杭州)
20 金枪将 徐宁(伤于杭州,后死于秀州)
21 浪里白条 张顺(战死于杭州)
22 小霸王 周通(战死于独松关)
23 没羽箭 张清(战死于独松关)
24 双枪将 董平(战死于独松关)
25 花项虎 龚旺(战死于德清)
26 插翅虎 雷横(战死于德清)
27 急先锋 索超(战死于杭州)
28 火眼猊 邓飞(战死于杭州)
29 赤发鬼 刘唐(战死于杭州)
30 丧门神 鲍旭(战死于杭州)
31 通臂猿 侯健(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
32 金毛犬 段景住(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
33 船伙儿 张横(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4 没遮拦 穆弘(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5 毛头星 孔明(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6 旱地忽律 朱贵(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7 锦豹子 杨林(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痊愈)
38 白日鼠 白胜(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9 小遮拦 穆春(看视病人)
40 笑面虎 朱富(看视病人,后病逝于杭州)
41 立地太岁 阮小二(战死于乌龙岭)
42 玉幡竿 孟康(战死于乌龙岭)
43 两头蛇 解珍(战死于乌龙岭)
44 双尾蝎 解宝(战死于乌龙岭)
45 矮脚虎 王英(战死于睦州)
46 一丈青 扈三娘(战死于睦州)
47 铁笛仙 马麟(战死于乌龙岭)
48 锦毛虎 燕顺(战死于乌龙岭)
49 赛仁贵 郭盛(战死于乌龙岭)
50 小温侯 吕方(战死于乌龙岭)
51 九纹龙 史进(战死于昱岭关)
52 拼命三郎 石秀(战死于昱岭关)
53 跳涧虎 陈达(战死于昱岭关)
54 打虎将 李忠(战死于昱岭关)
55 白花蛇 杨春(战死于昱岭关)
56 病大虫 薛永(战死于昱岭关)
57 摩云金 欧鹏(战死于歙州)
58 菜园子 张青(战死于歙州)
59 中箭虎 丁得孙(死于歙州)
60 圣水将军 单廷(王玉)(战死于歙州)
61 神火将军 魏定国(战死于歙州)
62 青眼虎 李云(战死于歙州)
63 石将军 石勇(战死于歙州)
64 霹雳火 秦明(战死于青溪)
65 险道神 郁保四(战死于青溪)
66 母夜* 孙二娘(战死于青溪)
67 出林龙 邹渊(战死于青溪)
68 摸着天 杜迁(战死于青溪)
69 催命判官 李立(死于青溪)
70 金钱豹子 汤隆(死于青溪)
71 铁臂膊 蔡福(死于青溪)
72 短命二郎 阮小五(死于青溪)
73 花和尚 鲁智深(坐化于杭州)
74 行者 武松(出家并终老于杭州)
75 豹子头 林冲(病逝于杭州)
76 病关索 杨雄(病逝于杭州)
77 鼓上蚤 时迁(病逝于杭州)
78 浪子 燕青(出走于杭州)
79 混江龙 李俊(诈病于苏州,后出海,为暹罗国之主)
80 出洞蛟 童威(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81 翻江蜃 童猛(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82 神行太保 戴宗(终老于泰安州岳庙)
83 活阎王 阮小七(终老于石碣村)
84 小旋风 柴进(辞官务农)
85 扑天雕 李应(返乡)
86 鬼脸儿 杜兴(伴李应返乡)
87 大刀 关胜(后病逝)
88 双鞭 呼延灼(后抗金阵亡)
89 美髯公 朱仝(后立战功)
90 镇三山 黄信(仍任青州)
91 病尉迟 孙立(仍任登州)
92 小尉迟 孙新(随兄回登州任用)
93 母大虫 顾大嫂(随夫回登州)
94 独角龙 邹润(辞官返乡)
95 一枝花 蔡庆(返乡为民)
96 铁面孔目 裴宣(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97 锦豹子 杨林(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98 神算子 蒋敬(返乡为民)
99 神机军师 朱武(投公孙胜出家)
100 混世魔王 樊瑞(投公孙胜出家)
101 小遮拦 穆春(返乡为民)
102 轰天雷 凌振(仍受火药局御营任用)
103 玉麒麟 卢俊义(被毒毙于淮河)
104 呼保义 宋江(被毒毙于楚州)
105 黑旋风 李逵(被宋江下毒,死于润州)
106 铁扇子 宋清(患病在家,不详)
107 智多星 吴用(自缢于宋江墓前)
108 小李广 花荣(自缢于宋江墓前
水浒传中有哪些没死的好汉?
没死的有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安道全、黄信、孙立、孙新、凌振、穆春、燕青、李俊、童威、童猛、戴宗、阮小七、柴进、李应、杜兴、顾大嫂、邹润、蔡庆、裴宣、蒋敬、公孙胜、朱武、樊瑞、朱仝。1、李俊绰号混江龙,庐州人氏,原为扬子江艄公,兼贩私盐,是揭阳岭一霸。后参与营救宋江,大闹江州,是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二十六位,上应天寿星,担任水军头领。征四寇时统领水军,屡立战功。平定方腊后诈病归隐,与童威等人远赴海外,成为暹罗国主。2、燕青又名燕小乙,绰号浪子,北京人氏,原是北京富户卢俊义的心腹家仆,随卢俊义上梁山。他文武双全,多才多艺,在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三十六位,上应“天巧星”,担任步军头领。曾在东京李师师处面见宋徽宗,促成梁山招安。征方腊后退隐江湖。3、柴进绰号小旋风,沧州人氏,后周皇裔,人称柴大官人。他曾帮助过林冲、宋江、武松等人,仗义疏财,后因李逵在高唐州打死殷天锡,被高廉打入死牢,最终被梁山好汉救出,因此入伙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十位,上应“天贵星”,掌管钱粮。征方腊时曾化名柯引,潜入方腊军中卧底。征方腊后授横海军沧州都统制,后辞官回乡,得以善终。4、顾大嫂绰号母大虫,登州人氏。他与丈夫孙新开酒店为生,后因搭救表弟解珍、解宝,劫狱反登州,上梁山入伙,并参与祝家庄卧底。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一百零一位,上应地阴星,担任东山酒店掌店头领。征方腊后封东源县君,返回登州。5、公孙胜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蓟州人氏。他与晁盖、吴用等七人结义,一同劫取生辰纲,后上梁山入伙。后离开梁山,回乡探母,直到大破高唐州时方被戴宗请回。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四位,上应天闲星,担任掌管机密军师。征方腊前返回蓟州,潜心修道。总之,有名的几乎都死了。
水浒传最后有几个好汉活着
心愿诚帆推荐于2019-08-05 · TA获得超过2.2万个赞关注水浒传中108将,最后有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630323232个活着。分别是:1、公孙胜受招安后,回蓟州出家;2、李应受招安后,被封为中山府郓城都统制;3、朱仝受招安后,被封为保定府都统制;4、穆春辞官归家,做了一个良民;5、武松攻打方腊时失去左臂,留在六和寺照看林冲,后出家成僧,到八十岁死去;6、戴宗受招安后,被封兖州府都统制,戴宗不接受,到泰安岳庙陪堂,了此一生;7、李俊征讨方腊得胜回京途经苏州城外时假装中风,随后投奔了暹罗国,成为国王;8、阮小七受招安后,被封为盖天军都统制,因穿着龙袍戏耍被削职为民,阮小七就和老母亲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鱼去了;9、燕青受招安后,预感跟卢俊义前去受封没有好结果,便独自离去,功成身退;10、朱武受招安后,随宋江征讨方腊,为生还的十五员偏将之一,被封为武奕郎兼诸路都统领;11、黄信受招安后,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建功立业,后被授武奕郎;12、孙立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13、萧让(文官),宋江征讨方腊时,萧让未出征,留在京师;14、裴宣受招安后,被授武奕郎兼都统领;15、杨林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兼都统领;16、凌振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兼都统领;17、蒋敬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兼都统领;18、安道全(神医)宋江征讨方腊时,皇帝诏安道全进宫治病未能出征,梁山好汉因未能及时救治而伤亡严重;19、皇甫端(治马的兽医)征讨方腊时,皇甫端被留在京城未能出征;20、樊瑞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兼都统领,后拜公孙胜为师,学习道法;21、金大坚(文官)在征讨方腊时被圣旨召回御前听用;22、童威跟随宋江征讨方腊返回时,因不愿做官,同李俊一起,从太仓港乘船到国外;23、童猛跟随宋江征讨方腊返回时,因不愿做官,同李俊一起,从太仓港乘船到国外;24、宋清(宋江弟弟)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25、乐和跟随宋江征讨方腊正要出征,乐和被五都尉指名要走,留守京都;26、杜兴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27、蔡庆征方腊后返乡为民;28、孙新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29、顾大嫂受招安后被封为东源县君;30、柴进为免受奸臣之辱,推称风疾病患,纳还官诰,回沧州为民,无疾而终;31、邹润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32、呼延灼征讨方腊后,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扩展资料《水浒后传》叙述了《水浒传》中幸存的三十余位梁山好汉和部分英雄后代的命运。由于奸臣迫害,他们揭竿再起,或重举义旗,杀官造反;或远赴海外,创立基业。《水浒后传》依据原书的结局,叙写梁山英雄中剩存的李俊、燕青等32人(第三十二位是书中最后出现的武松,他出家成僧,尚未老死)再度起义。由反抗贪官污吏,转为反抗入侵的金兵,惩治祸国通敌的奸臣、叛将,燕青在金兵占领的地区救助被掳的民众,去金营探视做了阶下囚的宋徽宗,全伙救出被金兵围困的宋高宗,保护他奠都临安,种种情节都寄托了陈忱的亡国之恨和关心国事的无限心曲。 评论(12) 分享 举报
水浒传最后谁活下来了
最后有29个活下来。分别是: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安道全、黄信、孙立、孙新、凌振、穆春、燕青、李俊、童威、童猛、戴宗、阮小七、柴进、李应、杜兴、顾大嫂、邹润、蔡庆、裴宣、蒋敬、公孙胜、朱武、武松、 朱仝。补充:一百单八将是指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位头领,由天罡三十六员和地煞七十二员组成。这一百零八人性格各异,各有所长,结局不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群像。其小说《水浒传》同时也是描绘人物最多的小说之一。
水浒传最后活下来的人是谁?
水浒传中108将,最后有32个活着。分别是:1、公孙胜受招安后,回蓟州出家;2、李应受招安后,被封为中山府郓城都统制;3、朱仝受招安后,被封为保定府都统制;4、穆春辞官归家,做了一个良民;5、武松攻打方腊时失去左臂,留在六和寺照看林冲,后出家成僧,到八十岁死去;6、戴宗受招安后,被封兖州府都统制,戴宗不接受,到泰安岳庙陪堂,了此一生;7、李俊征讨方腊得胜回京途经苏州城外时假装中风,随后投奔了暹罗国,成为国王;8、阮小七受招安后,被封为盖天军都统制,因穿着龙袍戏耍被削职为民,阮小七就和老母亲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鱼去了;9、燕青受招安后,预感跟卢俊义前去受封没有好结果,便独自离去,功成身退;10、朱武受招安后,随宋江征讨方腊,为生还的十五员偏将之一,被封为武奕郎兼诸路都统领;11、黄信受招安后,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建功立业,后被授武奕郎;12、孙立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13、萧让(文官),宋江征讨方腊时,萧让未出征,留在京师;14、裴宣受招安后,被授武奕郎兼都统领;15、杨林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兼都统领;16、凌振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兼都统领;17、蒋敬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兼都统领;18、安道全(神医)宋江征讨方腊时,皇帝诏安道全进宫治病未能出征,梁山好汉因未能及时救治而伤亡严重;19、皇甫端(治马的兽医)征讨方腊时,皇甫端被留在京城未能出征;20、樊瑞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兼都统领,后拜公孙胜为师,学习道法;21、金大坚(文官)在征讨方腊时被圣旨召回御前听用;22、童威跟随宋江征讨方腊返回时,因不愿做官,同李俊一起,从太仓港乘船到国外;23、童猛跟随宋江征讨方腊返回时,因不愿做官,同李俊一起,从太仓港乘船到国外;24、宋清(宋江弟弟)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25、乐和跟随宋江征讨方腊正要出征,乐和被五都尉指名要走,留守京都;26、杜兴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27、蔡庆征方腊后返乡为民;28、孙新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29、顾大嫂受招安后被封为东源县君;30、柴进为免受奸臣之辱,推称风疾病患,纳还官诰,回沧州为民,无疾而终;31、邹润受招安后,被封为武奕郎;32、呼延灼征讨方腊后,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扩展资料水浒传结局:经过三打祝家庄,出兵救柴进,梁山声势甚大。接着又连续打退高太尉三路进剿,桃花山、二龙山和梁山三山会合,同归水泊。而后,晁盖不幸中箭身亡,卢俊义经历几多曲折也上了梁山。梁山义军大破曾头市,又打退了朝廷几次进攻,其中好些统兵将领也参加了梁山聚义。最后,梁山共招募了一百零八个好汉,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面对梁山义军越战越勇的形势,朝廷改变策略,派人招抚。于是,在宋江等人妥协思想的指导下,梁山全体接受招安,改编为赵宋王朝的军队。统治者采用“借刀杀人”的策略,命令梁山好汉前去征辽、征方腊。连年的战事,弄得一百零八条好汉最后只剩下了二十七个人。然而,就是这些幸存者也未能逃脱接踵而至的厄运。统治者眼见梁山好汉们势孤力单,便在封官赏爵后不久,对宋江等人下了毒手:宋江、卢俊义被分别用药酒、水银毒死,李逵又被宋江临死时拉去陪葬,吴用、花荣也在蓼儿洼自缢身亡。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就这样被扼杀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浒传
上一篇:比萨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