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房价收入比
房价与收入比例多少合理
貌似联合国有套标准,是说如果要拿房价和收入比较的话,一个家庭一年总收入的六倍应当就是家庭所在城市的合理房价,也就是说一个家庭应该六年就能买一套大小合适的房子。拿北京来说,根据8月10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今年上半年北京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105元,那么全年就应该是24105*2=48210元。按一个家庭两个劳动力计算,一年下来一个家庭总收入的六倍就应该是48210*2*6=578520元。如果想买一套80平米的房子,所以合理房价应该是578,520/80=7231.5元。
但是,实际情况远远不是这样,我以前在优酷看过一个叫“中国房价多少才合理”的视频,貌似说中国现在平均是12倍。就拿我住的五道口这里说,因为附近学校超多,什么清华北大,地大矿大北语农大,中关村三小什么的,据说学区房房价已经炒到了10w+,而且还是有价无市,根本没有人卖。
买房的话中介和平台,一定要是有资质的,像是速拍等等的拍卖平台
房价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关系?在什么范围,房价属于正常,什么范围,房价较高?
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
房价收入比=每户住房总价÷每户家庭年总收入
所谓房价与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世界银行制定的房价与收入比标准是5∶1,联合国的标准是3∶1。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内专家通常采用的房价与家庭年收入比合理标准是3-6∶1,也就是说,家庭购房价格在其年收入的3-6倍为合理范围。
房价收入比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指标,能大致描述一个城市的家庭收入与房价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年份的房价收入比,就可以看出这个城市居民购买住宅的支付能力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
国内目前流行的3至6倍的说法,据考证是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银行专家黑马先生(AndrewHamer)在进行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研究时,提出的一个世界银行认为“比较理想”的比例,哪知道这个比例对中国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有关资料,不同国家房价收入比的离散程度相当大。1998年对96个国家的统计结果表明,这些国家的房价收入比区间为0.8~30,平均值为8.4、中位数为6.4。1998年与北京当前年平均家庭收入水平相当的12个国家的房价收入比为2.1~20,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9和8.1。如果这样比较起来,北京的房价收入比基本与这些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
如上所写,98年到02年的现状是政府控制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其比率占到总体供房的90%,03年开始政策改变,经济适用房商品化,导致土地供给卖给开发商,也就是地价一年疯涨一年胜一年,地方政府从中保八八年,如09年厦门调查房价收入比就高达14倍,北京等就不说,同比美国的3.9倍,你就知道我们是处于一个什么社会。
房价收入比的合理性与房屋实用寿命、房屋功能效用、收入的变化状态、国家的特殊国情相关。(如房价收入比超过房屋寿命是警示房价收入比不合理,反映市场的畸形和失衡或因为特殊原因制约)。
如果不清楚请百度百科“房价收入比”
房价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关系?在什么范围,房价属于正常,什么范围,房价较高
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
房价收入比=每户住房总价÷每户家庭年总收入
所谓房价与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世界银行制定的房价与收入比标准是5∶1,联合国的标准是3∶1。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内专家通常采用的房价与家庭年收入比合理标准是3-6∶1,也就是说,家庭购房价格在其年收入的3-6倍为合理范围。
房价收入比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指标,能大致描述一个城市的家庭收入与房价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年份的房价收入比,就可以看出这个城市居民购买住宅的支付能力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
国内目前流行的3至6倍的说法,据考证是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银行专家黑马先生(AndrewHamer)在进行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研究时,提出的一个世界银行认为“比较理想”的比例,哪知道这个比例对中国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
如何正确理解购房需求?
照传统观念,房子一般被视为是消费品和投资品的混合体。首先,房屋提供了住所的功能,属于人们的基本需求之一,所以可以被视为是消费品。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屋经常会升值,并产生利润,因此也可以被视为是投资品。
我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购房需要考虑到自身的经济能力和个人需求,而不能简单地以单一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把房子看作一种纯粹的消费品,我们就需要考虑租房和购房的综合成本,包括房屋贷款、房屋维护和房屋升值等方面。如果我们把房子看作一种投资品,那么我们需要考虑更多的是未来的升值潜力和资本回报率。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倾向于将房子看作是消费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会忽略投资的价值。当我考虑购房时,我会从自身需求出发,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购房资金的来源。我不会将所有的资本都投入到房屋中,因为这样做会导致过度依赖房屋升值来获得财富回报,而无法有效地分散风险和保护个人财产。所以,我会采取适当的资产配置策略,将房屋作为整个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
其次是购房地点的选择。房子的价值受到地理位置和房屋本身的影响。我会选择优质的房屋位置和好的房屋条件,开发商信誉度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最后是购买的房屋类型。对于我来说,购买住宅房屋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因为这代表着一个家庭的生活信仰和生活方式,可以满足个人需求,同时也是未来的安全储备。购置房子也要考虑到生活的便利性和实用性,不能只考虑房屋面积和升值潜力等因素。
在总体考虑之后,我会分配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房屋的购买和维护。当然,这个比例是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经济能力来决定的。在购买房屋时,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自身的财务状况和适应程度。房子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负,而是要成为我们富有、健康和安全的基石。
总之,在考虑购房问题时,我们不能仅仅从单一角度出发,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经济能力、需求、投资回报率等多种因素,以达到理性、稳健地做出最佳选择的目的。
影响住房需求的因素
一是住房价格。总体而言,住房价格对住房的需求呈反向影响,即住房价格提高,住房需求下降。 但由于房地具有投资与消费的双重性,房价的变化对房产的需求也呈现出复杂性。从消费的角度,房价 上升,人们的购置成本增加,对房产的消费需求下降;但从投资角度,房价上升,人们出于房产保值增 值的考虑会增加当期对房产的投资。基于房产的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性,本文研究房价对住房需求的影响, 即房产消费性的研究。二是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生产总值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当国民生产总值上升时, 说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地上升。企业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会为提高福利 而拿出钱来资助职工买房。从而促使住房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三是住房投资额。建设住房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而且房子建成后,投入的资金就成为沉没成本, 房子卖不出去的话开发商会受到很大的损失。所以如果预期的住房需求没有达到要求,开发商的投资就 会更加谨慎,如果预期需求旺盛,投资就会增加。四是居民储蓄。储蓄越高中国的储蓄水平一直居世界前列,除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保障尚未完 备和生存压力较大也使得中国人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把钱花掉或者提前消费。但近些年来,中国房价高企, 买一套住房往往用掉家庭多年的积蓄,同时还让住房所有者背负上房贷,所以现在很多人储蓄主要是为了 买房子。如果居民储蓄比较多,应该可以说明购房的需求不足,或者说依旧在观望,没有形成真正的需求。
合理的房价收入比的取值范围为多少倍
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房价收入比的合理性与房屋实用寿命、房屋功能效用、收入的变化状态、国家的特殊国情相关。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其房价收入比的取值范围一般有所不同。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9-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房价收入比怎么计算
房价收入比是指购房者的收入与所购房屋价格之间的比率,通常用于评估当地的房价水平。计算方法如下:1. 首先确定收入范围:比如你想要计算某一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首先需要了解当地的薪资水平和收入分布情况。2. 找到相关的房价信息:可以查询当地的房产中介或开发商的房价信息,或者在网站上查询当地的二手房出售价格。3. 计算房价:根据所选的房屋类型、面积、位置等因素确定房屋价格。4. 计算收入:计算出购房者的年收入总额,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等。5. 计算房价收入比:将所得的房价除以年收入总额,得出房价收入比。例如,某城市的房价为100万元,购房者的年收入总额为20万元,则该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为100/20=5。需要注意的是,房价收入比只是一个参考指标,不应作为购买房屋的唯一依据。同时,不同城市、地区、人群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成本不同,同样的房价收入比可能对不同人群带来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购买房屋时,还需考虑诸多因素,如贷款利率、个人偏好、未来规划等。【摘要】
房价收入比怎么计算【提问】
房价收入比是指购房者的收入与所购房屋价格之间的比率,通常用于评估当地的房价水平。计算方法如下:1. 首先确定收入范围:比如你想要计算某一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首先需要了解当地的薪资水平和收入分布情况。2. 找到相关的房价信息:可以查询当地的房产中介或开发商的房价信息,或者在网站上查询当地的二手房出售价格。3. 计算房价:根据所选的房屋类型、面积、位置等因素确定房屋价格。4. 计算收入:计算出购房者的年收入总额,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等。5. 计算房价收入比:将所得的房价除以年收入总额,得出房价收入比。例如,某城市的房价为100万元,购房者的年收入总额为20万元,则该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为100/20=5。需要注意的是,房价收入比只是一个参考指标,不应作为购买房屋的唯一依据。同时,不同城市、地区、人群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成本不同,同样的房价收入比可能对不同人群带来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购买房屋时,还需考虑诸多因素,如贷款利率、个人偏好、未来规划等。【回答】
什么是房价收入比?
什么是房价收入比?
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一个国家的平均房价收入比,通常用一套房屋的平均价格与家庭年平均总收入之比来计算,即:房价收入比=每户住房总价÷每户家庭年总收入,其中,每户住房总价和每户家庭年总收入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每户住房总价=人均住房面积×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单位面积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每户家庭年总收入=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
房价收入比多少比较合理?
一般认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的取值范围为4-6,若计算出的房价收入比高于这一范围,则认为其房价偏高,房地产可能存在泡沫,高出越多,则存在泡沫的可能性越大,泡沫也就越大。国际上通用的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式,是以住宅套价的中值,除以家庭年收入的中值。
房价收入比能反映什么问题?
1,房价收入比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家庭收入与房价之间的关系,但这是理论上的,不是完全绝对的。
2,很难说明房价收入比高了人们就不买住宅、或房价收入比低了人们就都去购买住宅,因为这里还有一个购房消费(或投资)倾向问题,也就是说居民家庭愿意拿出多少比例的家庭收入去用于购房支出,而影响居民消费(或投资)倾向的因素就太多太复杂了。也就是说,当房价收入比下降时,如果居民不愿意花钱去买住宅,仍然简单地归结为“房价高”,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全世界哪里的房子买起来最糟心?
来源:公众号【海外眼】世界房产市场一直是人们投资的重点对像,关于房价涨跌以及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也一直吵得不可开交,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相比较那些看不懂的经济理论,其实更应该考虑的问题是:老百姓到底能不能买得起房,在能买得起房的前提下,投资或者是自住才更有说服力。如果要衡量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引入一个房价收入比的概念,所谓房价收入比(Housing Price-to-Income Ratio),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通过这一指标,可以大致描述一个国家的家庭收入与房价之间的关系。房价收入比的合理范围尽管房价收入比是一个全球通用的指标,但其合理范围却没有严格界定。世界银行1998年对96个地区的统计资料显示:家庭年收入在999美元以下(最低收入户)的国家(地区),房价收入比平均数为13.2;家庭年收入在3000-3999美元(中等收入户)的国家(地区),房价收入比平均数为9;家庭年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上(高等收入户)的国家(地区),房价收入比平均数为5.6。各国(地区)房价收入比的数值是高度离散的,这96个地区最高的为30,最低的为0.8,平均值为8.4,中位数为6.4。一般而言,在发达国家,房价收入比超过6就可视为泡沫区。对于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有不同的统计指标和计算方法,欧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计算方法也有一些差距。欧美国家的房价收入比口径,既包括新建住宅、也包括旧有住宅(成交量远大于一手房),且多数国家采用的是按套计价,取中位数房价和中位数家庭收入。中国目前只有一手住宅的全国统计数据,采用按面积计价,房价和家庭收入都取平均数,而且居民家庭收入统计无法涵盖各种隐性收入,普遍存在少估现象。因此,世界各国的房价收入比也许可比性并不是很强,但是能仍然能反应当下世界房地产市场的一些状况。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主流的观念认为全国房价收入比保持在6.5-7.5以内属于合理区间,低于6.5属于偏低区间,高于7.5属于偏高区间。2017年的最新数据最近世界专业房产机构公布了最新的世界房价收入比排行榜,深圳、香港、北京、上海以绝对优势领跑全世界,孟买紧随其后。这五个城市是全球仅有的五个房价收入比超过30的城市,这个30也意味着,当地的居民需要不吃不喝30年才能在当地购买一套普通房产。仔细看这个榜单的前二十名可以发现,那些热门的投资国家,诸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基本没有城市上榜,反倒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更多一些。放眼世界各国,瑞士这个国家应该是现在世界房价收入比最低的国家之一在,这个国家一套积一百平的房产,售价只有20万瑞士法郎,合成人民币也只有120万左右。而瑞士这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并不很大,这个国家一个售货员的月收入也能达到3000瑞士法郎,合成人民币年收入就是20万元,他们工作六年就能购买一套面积一百平的房产,在北京和上海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韩国和日本也是房价民上入比较高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居民多数需要工作十五到二十年才能购买一套普通房价,不过日本现在的房子全部是精装修的,没有二次投资,把二次投资成本加进去的话,它的房价收入比还要再低一些。美国现在的房价与国内差不多,但是美国的收入却比国内高很多,那里的居民多数工作十五年左右就能购买一百平左右的房产,也就是说美国的房价收入比还是比较低的。当然美国也不是一直房价收入比都很合理,在1975年到2005年之间,美国的房价收入比逐步从3上升到约4.7。2001年之后随着美联储执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房价的上升速度明显快于收入上升速度和租金上升速度,使得房价收入比最高达到5左右,随后发生次贷危机,房地产泡沫破裂。根据《福布斯》杂志2007年7月综合官方数据对美国房价收入比最高的地区的排名,当时美国房价收入比最高的3个城市分别是加州洛杉矶、加州旧金山和加州圣地亚哥,房价收入比分别为10.1、9.4和8.3。不过从次贷危机之后,美国人似乎对房价产生了警醒,现在除了纽约、旧金山这两个超级都市意外,其他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基本都在合理的范围。和这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可谓是高的让人难以接受,虽然各国的房地产市场状态不同,计算的方法也略有差异,但是前四名都是我们的城市还是不免看的人有些担忧。为什么收入永远追不上房价稳定房价这项任务这几年也被提上了日程,很多限购政策也都不断出台,然而房价还是丝毫没有稳定的迹象。目前房价收入比太高,一般人都认为是房价太高了,需要使房价降下来。但也有一些人有不同的视角:也可以认为是收入太低了。相应地,降低房价收入比的办法是提高收入。意思是,房价可以涨,只要收入跟着涨,使两者比例继续基本稳定,那就没问题。几年之前,就有一位知名经济学家表达过类似的观点。那时人们就认为房价太高了,但他认为,收入增长也很快(名义增长率常常超过10%),几年之后,房价就会变得可以承受,人们就不会觉得房价太高。果然,现在的人们看几年前的房价,并不觉得太高,是勉强可以承受的。这是因为他们收入增长了。但问题是,这几年房价又上涨了,而且涨幅比收入还大。现在的人们看现在的房价,感觉上是更高了,更加难以承受。这十几年来,房价和收入你追我赶,就像在进行一场追逐战,房价跟着收入上涨,收入跟着房价增长。人们的收入增长了,能够承受更高的房价,于是开发商涨价,并建造更大更好的房子。另一方面,房价上涨使人们的生活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随之上升,人们的收入也随之增长;另外,还有一部分人从上涨的房价中获得了更高的收入。房价和收入在相互追逐中都实现了增长,看起来,这是一个正反馈,也是市场具有自我平衡能力的表现,当不平衡出现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市场主体会自动调整,使市场重新趋于平衡。在从不平衡到再平衡的过程中,经济和收入实现了增长。多数经济学家相信市场的自我平衡能力,他们是乐天派,认为不需要为失衡而担忧。这种乐观心态在1980年代的价格闯关中也有体现:放开价格会使价格上涨,但工资和收入也会随之增长,最终消化掉上涨的物价。这就是所谓“高物价,高收入”模式,根据理论推导,可以使经济在更高的水平实现平衡。那时对民生影响最大的经济变量是物价,现在对民生影响最大的则是房价。所以,当年关于物价和收入的理论,到现在就变成了关于房价和收入的理论,但思想内核是一样的。宏观经济学有一个假设,如果工资和收入能够随着通货膨胀实现同比例的增长,那么,通货膨胀就只产生“菜单成本”,而不会对经济运行造成重大影响。所谓“菜单成本”,就是企业调整价格以及印制新的价目表的成本。这种成本并不大,很少有人能够相信通货膨胀只产生“菜单成本”而不带来其他负面影响,但市场调整、各主体各变量互相适应这种推理方式其实影响了很多人的思维。持这样思维方式的人会忽视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因为在他们看来,不平衡、不协调是一时的,各主体各变量会相互适应,最终又达到平衡与协调。那么,一时的不平衡、不协调,反而是越大越好,因为那意味着经济更大的调整、更大的增长,例如这些年房价大涨就造就了很多千万富翁。这其实是一种“进中求稳”的思维方式,先求经济发展,不管是否平衡、协调,都要求“进”求变,在变化中就能实现再平衡,就能实现“稳”。但实践证明,“进中求稳”是难以实现的,经济往往是从一个不平衡、不协调走向更大的不平衡、不协调,而不是自我调整到平衡、协调。就房价和收入来说,它们并没有实现良性的互相追逐、调整、适应,而是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增长越来越跟不上房价上涨的步伐,由此产生的经济和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大。为什么房价和收入不能在相互追逐中形成可持续的正反馈?主要原因在于,房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一样,会导致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失衡,一部分人在房价上涨中获利甚多,而更多的人受损。因此,在房价和收入的追逐战中,一部分人跑得越来越快,另一部分人却掉队了,而且掉队的人数越来越多,差距也越来越大。正因如此,现在迫切需要建立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长效机制,使房地产以及经济整体更加平衡与协调,而不能冀望收入增长能自动跟上房价上涨的步伐。而且以美国和日本的发展历程来看,房价和收入并不会在市场的调节下自动平衡,现在的平衡都是经历了社会断崖式的镇痛才产生的。本文由公众号海外眼发布,了解更多海外趣闻请关注海外眼!
房价租金比是什么
房价租金比指每平方米的房价与每平方米的月租金之间的比值,大致反映了房屋以出租方式取得的。一般情况下,若要满足5%-6%的要求,房价租金的比值为196-232,如果房价租金比超过300,说明该区域房产价值变小,房价高估,也就意味着房地产泡沫严重;如果低于200,说明该区域较大,房价泡沫不大。房屋租金的影响因素1、地段。商业热点区域、大学、距离轨道交通步行10-15分钟的房屋同比租金较高。2、装修。为确保出租房屋的品质,户主需要提供电器和家具,每三到五年做一次简单装修,并更换部分家具家电,出租房家电及装修折旧率较高。3、租赁期限。租期的长短,决定了租金支付年限的长短,租期越长,承租人占用出租人资金的时间也就越长,出租人承受的利息负担就越重,因此,在出租人通过租金的形式回收利息的情况下,租期越长,租赁费用的总额会越大。4、保证金因素。租赁保证金是承租人在合同签订生效之日就要交付的一笔金额,租赁合同终止时出租人全额退还,不计利息。5、空置率。每年春节前后是房屋空置的高峰,一年平均有一个月要计入空置期,在空置期内没有租金收入。租金回报率怎么算1、方法一:租金回报率分析法,公式:(税后月租金-每月物业管理费)×12/购买房屋总价,这种方法算出的比值越大,就表明越值得投资。优点:考虑了租金、房价及两种因素的相对关系,是选择“绩优地产”的简捷方法。缺点:没有考虑全部的投入与产出,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成本,因此不能作为投资分析的全面依据。对按揭付款不能提供具体的分析。2、方法二:租金回报率法,公式:(税后月租金-按揭月供款)×12/(首期房款+期房时间内的按揭款)。优点:考虑了租金、价格和前期的主要投入,比租金回报法适用范围更广,可估算资金回收期的长短。缺点:未考虑前期的其它投入、资金的时间效应。不能解决多套投资的现金分析问题。且由于其固有的片面性,不能作为理想的投资分析工具。
什么是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怎么算?
房价收入比是看一个城市房价是否正常的最直接的评价,只有与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相适应的房价,才是合理的房价水平。那么什么是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怎么算?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一一作出解答,以作大家参考之用。什么是房价收入比?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一般认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的取值范围为4-6,若计算出的房价收入比高于这一范围,则认为其房价偏高,房地产可能存在泡沫,高出越多,则存在泡沫的可能性越大,泡沫也就越大。目前,房价收入比排名前十位是:深圳27.7、上海20.8、北京18.1、厦门16.6、福州14.7、太原12.2、天津11.7、杭州11.3、南京11.3、广州11.1。房价收入比怎么算?一个国家的平均房价收入比通常用家庭年平均总收入与一套房屋的平均价格之比来计算,即:房价收入比=每户住房总价÷每户家庭年总收入,其中,每户住房总价和每户家庭年总收入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每户住房总价=人均住房面积×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单位面积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每户家庭年总收入=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以北京为例:2009年一套4环以内普通两居室新房80平米,按疯狂涨价后单价25000元计算,平均200万左右;若以工作五年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单位买房,假设夫妇月工资为2000元,则家庭月收入达到4000元,年收入为4.8万元。这样房价收入比则为40,是美国的四倍(房价比10),严重偏离合理的房价收入比。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什么是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怎么算?的全部内容。
房价倒挂现象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房价与应该呈现的趋势相反的反常现象。分析导致城、郊房价倒挂现象的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土地价格暴涨因素的推动。随着市区土地的稀缺和匮乏,北京郊区的地价突飞猛进,近期不少“地王”就产生在城郊,而一旦“地王”产生,周边房价立马加速上涨。其次,开发商借城市规划忽悠造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百姓的恐慌性购房,通州房价近期的上涨就是一个典型。再次,不排除许多居民由于在城区买不起房而集中到郊区购买,从而导致郊区房价一时飞涨的情况。扩展资料:价格倒挂是商品的购进价格高于销售价格。商品在流通环节或产销地区间出现的价格反常现象。其类型大致有: (1) 产销价格倒挂,即同种商品在同一时间内销售价格低于生产者的出厂价格。(2) 购销价格倒挂,即同种商品在同一时间的销售价格低于购进价格。(3) 批零价格倒挂,即同种商品在同一时间的零售价格低于批发价格。(4) 城乡价格倒挂,即同种商品在同一时间内城市的销售价格低于农村的购进价格。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价格倒挂
房价倒挂现象意味着什么
房价倒挂意味着这是一种很奇葩的市场现象。上半年,部分城市一二手房价格“倒挂”现象严重。从南京、杭州、上海、苏州这几个城市的一二手房市场来看,同一城市同一区域、同一地段也普遍出现价格倒挂。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是政策调控所致。刚需买房需要注意的六大事项一、购房前要先算算帐1、买房前,预估好购房大概需要的费用,自己的内心要有一个自己能承受的价格范围。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去选择相对应的房源,避免后期负担不起的局面。2、预算做好后,首先应该多浏览一些值得信赖的有权威的房地产网站了解适合自己的房源,然后再到售楼处实地考察了解楼盘具体情况,这样不仅能降低购房风险,节约购房成本,而且还能让您选到高性价比的房子。二、理性规避低价陷阱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最首要的关注点是价格,但现在由于很多开发商为了销售房源,都会采取一些优惠、抽奖、赠送的方式来吸引眼球,此时购房者千万不要为了眼前的优惠而冲动购房,不能只注重价格而忽视全面,一定要睁大眼睛切莫贪图小便宜吃了大亏。可以多了解一些周边相似且同价位的楼盘进行对比,选择合适的房源!三、好地段永远是王道决定房地产价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顾名思义,买房地段很重要!一个好的地段,能提升一个项目的投资价值。项目离市中心越近的,房子回报率越高!四、周边配套很重要楼盘的周边的配套包括教育配套、交通配套以及商业配套。对于刚需客来说,小孩上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楼盘周边有幼儿学,中小学的教育资源是置业的优选。而交通配套则要求楼盘周边的地铁,公交和公路线规划完善,周边有大型的购物场所和菜市场等,这些都是刚需购房家庭们的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总之,刚需置业者要想买套好房保证家庭的生活质量,就应该在买房时注意楼盘的地段,观察小区的内外部配套情况。五、重视物业的质量很多人买房看重的大多是价格,地段,户型等等,但小编想提醒给各位购房者的是千万不要忘了物业,因为住进去后的几十年都是靠物业来服务于整个小区的,好的物业对于业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高品质楼盘配备一个高品质物业也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物业管理,可以让大家住的更加舒心,可以给生活免去更多的烦恼。而物业不好,则犹如生活在垃圾场中,楼道到处是垃圾等问题所带来的烦恼是无法规避的。所以,物业好坏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六、刚需族千万不能忽视房子的升值空间对于刚需族来说首次置业都会因为经济状况的问题有所妥协。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未来的经济状况一定会改善。这个时候想要换房时,就要考虑到之前房子的升值问题了。
现代房地产经济有何特征,是属于萧条还是危机、饱和,或者竞争激烈,那个词语更能准确的形容呢?
中国现在的房地长经济其实已经脱离了世界上正常的经济体系秩序,所以根本不能用经济学中的词语来对其进行描述。
如同中国的股市一样,都成为国家的某种机器,所以你问的这个问题,其实是误解的。
如同国外的股市与楼市,二者应当存在一定的杠杆效果,一方繁荣时,另一方则会消沉,但中国不会。楼市在不停的涨,能够降下来的只有上涨的加速度,而股市则是始终在百姓攒钱、被套的血本无归;再攒钱、再被套的血本无归中周而复始。
所以根本没有所谓的大环境之说,唯一可以勉强用来形容的或许有两个词,
一个是地方政绩,一个是永远的房奴
上一篇:文三路二手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