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中环线浦东段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4-13 04:04:31编辑:莆仙君

上海内环中环外环怎么区分?

上海的内环、中环和外环是道路,不用区分。1、内环(官方称呼:上海内环高架路)上海市最早建设的城市快速高架道路,全长47.7千米 ,于1993年开工建设 ,1994年沪太路至金沙江路的一期工程建成通车 。浦西部分主要沿“中山南路→中山南一路→中山南二路→中山西路→中山北路→中山北一路→中山北二路→黄兴路”修建高架道路 ,分为双向四车道 ,设计时速80KM/小时 。2、中环(上海中环路,又称上海中环线)上海的一条封闭式环形快速机动车专用路,位于内环高架路和S20外环高速之间的一条城市快速路,是上海四条环状快速路(内环高架路、中环路、S20外环高速、G1503上海绕城高速)之一。2015年9月29日全线通车,中环线全线执行限行措施,遵守2016年4月发布的限行新规。3、外环(外环高速公路)中国上海市境内的省级环线高速公路,原名上海A20公路。外环高速公路于1997年动工建设,2003年全线通车。外环高速公路公路全线位于上海市,环线起/终点为宝山区外环同济路立交。扩展资料设计特点上海内环线高架道路是由连续49个缓和曲线段和直线段组成的一个环形高速道。道板由2500余根深达30余米的砼立柱支撑。为了满足墩位放样的相对精度,测绘院在城市二等三角网下专设一覆盖大部分市区的高精度三等三角网(13点)和沿高架路线的11条共49点的四等空中电磁波测距导线,作为高架墩位放样的依据。为控制墩面高程,沿高架路线每隔1公里左右测设一个二等精密水准点,作为施工高程放样依据。为进行高架路沿线房屋的拆迁及路线的设计,需要在沿线100米宽的范围内进行地形图修测,全部工作量折合1:500地形图60余幅。修测结束后绘制成1:500的条状地形图40余张。由于时间紧迫,地形修测的外业人员每天风餐露宿,长途跋涉,勤奋工作,及时向指挥部上交了全套成果。高架路中心线测设包括坐标计算和外业放样两部分。坐标计算人员在高架路跨越的近200幅1:500地形图上,按图上规划红线位置图解出坐标,然后归化计算出转折点之间的最或是直线方程式,从而求出转折点坐标及曲线上特征点坐标。在调算过程中必须反复校核,认真对待。坐标调算后,经设计人员审核确定94个点为高架中心线控制点。按设计提出的要求,在整个高架路通过的线路上每隔20米需要测设一个道路横断面,整个线路共需测1480个横断面。每个横断面均须穿过整个道路至红线外侧10米或至现有建筑线。作业人员根据路上砼板的尺寸(原中山环路上铺的都是长方形砼板)来确定测点至横断面中间点之间的距离,并用对讲机将距离迅速报至测站上。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100余张道路纵横断面图如期完整交到设计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内环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中环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环高速公路

上海中环范围

上海中环范围是虹梅南路、虹梅路、虹许路、北虹路、真北路以东,汶水路、汶水东路、翔殷路以南,军工路、军工路隧道、金桥路、申江路以西,华夏中路、华夏西路、上中路隧道、上中路、上中西路以北构成的范围。上海中环路,又称上海中环线,是上海的一条封闭式环形快速机动车专用路。位于内环高架路和S20外环高速之间的一条城市快速路,是上海四条环状快速路(内环路、中环路、S20外环高速、G1503上海绕城高速)之一。2015年9月29日全线通车,全长70公里,全线执行限行措施。上海地理环境上海市地处东经120°52′至122°12′,北纬30°40′至31°53′之间,土地面积为面积6340平方千米。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北接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省和浙江省。上海市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为海拔2.19米左右。海拔最高点是位于金山区杭州湾的大金山岛,海拔为103.70米。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天马山为上海陆上最高点,海拔高度99.8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巅”,海域上有大金山岛、小金山岛、浮山岛(乌龟山岛)、佘山岛、小洋山岛等岩岛。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中环线

上海中环一圈多少公里

上海中环线全长59.25公里。
上海中环线,是上海的一条封闭式环形快速机动车专用路,位于内环高架路和S20外环高速之间的一条城市快速路,是上海四条环状快速路(内环路、中环路、S20外环高速、G1503上海绕城高速)之一。
内环的浦西部分主要沿“中山南路→中山南一路→中山南二路→中山西路→中山北路→中山北一路→中山北二路→黄兴路”修建高架道路,分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KM/小时。中环线浦西段(上中路隧道浦西口——军工路隧道浦西口)全长38.2公里,浦东段南段(上中路隧道浦东口——申江路匝道)南段全长15.6公里,上中路隧道全长2.4公里,军工路隧道全长3.05公里。


上海中环一圈多少公里

上海中环线全长59.25公里。上海中环线,是上海的一条封闭式环形快速机动车专用路,位于内环高架路和S20外环高速之间的一条城市快速路,是上海四条环状快速路(内环路、中环路、S20外环高速、G1503上海绕城高速)之一。内环的浦西部分主要沿“中山南路→中山南一路→中山南二路→中山西路→中山北路→中山北一路→中山北二路→黄兴路”修建高架道路,分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KM/小时。中环线浦西段(上中路隧道浦西口——军工路隧道浦西口)全长38.2公里,浦东段南段(上中路隧道浦东口——申江路匝道)南段全长15.6公里,上中路隧道全长2.4公里,军工路隧道全长3.05公里。


2021上海中环外地车限行时间是什么时候?

2021上海中环外地车限行时间是每日7时至20时 (周六、周日和全体公民放假日除外)。自2020年11月2日起,上海延长外牌高架限行时间,即由原来的8小时(7时至10时,15时至20时),延长为13小时(7时至20时),限行范围不变,具体如下。一、限行时间每日7时至20时 (周六、周日和全体公民放假日除外)二、限行范围(一) 延安高架路(S20外环高速以东段)。(二) 南北高架路(呼玛路至鲁班立交段)。(三) 逸仙高架路(全线)。(四) 沪闵高架路(全线)。(五) 中环路(全线)。(六) 华夏高架路(全线)。(七) 罗山高架路(全线)。(八) 度假区高架路(中环路至秀浦路段)。(九) 内环高架路(除内圈中山北二路入口至锦绣路出口、外圈锦绣路入口至黄兴路出口以外的路段)。(十) 龙东高架路(罗山路至中环路段)。注意:违反本通告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依法予以处罚。违法规定将处以200元罚款,记3分。外地牌照车到上海双休日没有时间限制。每日7时至10时、16时至19时,限行道路禁止悬挂外省市号牌小客车、未载客的出租小客车及实习期驾驶人驾驶的小客车通行(周六、周日、国定假日除外)。双休日不限行,只工作日限行。

上海市内环外地车牌限行时间怎么安排?

上海外地车牌限行时间20211、高架限行时间:周一至周五7:00-20:00 (13个小时)2、内环地面限行时间:周一至周五7:00-9:00、17:00-19:00 (4个小时)3、周六、周日和全体公民放假日均不限行。2020年10月24日,上海公安局发布消息称,为缓解道路拥堵,改善交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对本市部分道路的交通管理措施进行调整。延长外牌高架限行时间1、2020年11月2日起,每日7时至20时(全天13小时),在指定的15条道路禁止悬挂外省市机动车号牌的小客车通行(周六、周日和全体公民放假日除外)。2、 新增外牌内环地面限行2021年5月6日起,每日7时至9时、17时至19时,内环内地面道路(不含边界道路)禁止悬挂外省市机动车号牌的小客车通行(周六、周日和全体公民放假日除外)。交警明确表示外地车牌限行不考虑是否居住在上海:交警明确表示不管你住哪里,只要开的是外牌小客车,那么,工作日早晚高峰这4个小时里,就别在限行区域开,外牌小客车车主应提前注意限行起止时间,限行时间到了没能驶出的,可以将车辆停放到合法且不妨碍交通的场所。因特殊原因违反规定的车主,可事后向公安机关提供证明材料。

上海中环线的简介

2000年1月,中环线五角场立交的开工,标志着中环线建设的大幕徐徐拉开。目前,除东段军工路隧道南口至高科东路上下匝道段仍在进行后续施工工作外,浦西部分、浦东南段已经全部通车。其中浦西段主线(军工路立交——虹梅路立交)于2005年前后陆地分段通车,上中路隧道及其连接线(虹梅路立交——上中路隧道——济阳路立交)于2009年通车,浦东段南段(济阳路立交——申江路立交)于2010年世博会前夕通车。军工路隧道及其连接线(军工路隧道浦东口——军工路立交)于2011年春节期间投入使用。军工路隧道南口至高科东路上下匝道段于2013年5月开工。2015年9月29日零点起,中环线浦东段东段(军工路越江隧道-高科中路)主线高架正式通车,中环线真正形成闭环运行。 中环线浦西段(上中路隧道浦西口——军工路隧道浦西口)全长38.2公里,浦东段南段(上中路隧道浦东口——申江路匝道)南段全长15.6公里,上中路隧道全长2.4公里,军工路隧道全长3.05公里。

上海外环是哪些区域

上海外环区域:浦东新区部分地区,闵行区部分地区,嘉定区部分地区,金山区,奉贤区等都属于外环。(A20)以内(含)的道路被称为外环。外环线,经过的区域:浦东新区、南汇区、闵行区、徐汇区、长宁区、嘉定区、普陀区、宝山区。上海市共有16个市辖区,分别是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浦东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上海的市辖区下面又划分为106个街道、107个镇、2个乡。青浦区是唯一既与江苏省接壤,又与浙江省接壤的市辖区。上海直辖市总共有两个邻省,分别是江苏省和浙江省。与江苏省接壤的上海市的市辖区包括崇明区、宝山区、嘉定区、青浦区;与浙江省接壤的的市辖区包括青浦区、金山区。既有黄浦江岸线又有苏州河岸线的区有三个:虹口区、黄浦区、青浦区。黄浦江和苏州河是上海境内两条重要的河流,它们把上海的城市分成了南、北、东三个部分。在16个市辖区中,只有三个既有黄浦江又有苏州河的岸线。其中两个比较容易想到虹口区和黄浦区。虹口区位于苏州河以北,黄浦区位于苏州河以南。

上海内环外环是怎么划分的

内环线为环绕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快速干道。浦西段由高架道路和地面道路叠合组成,浦东段为地面道路,浦西与浦东由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连通。全线(包括2座大桥的主桥和主引桥)总长45686米。外环线位于上海城乡结合部,环内城区面积680平方公里。它连接10条快速干道、10座大型全互通交和徐浦大桥、外环隧道2座越江工程。外环线全线设8车道,机动车设计时速80公里。外环线道路还将在全线道路两侧完成400米宽绿化带。 全线总长99公里。扩展资料:中环线中环线全长约70公里。 浦西部分:上中路[中环南段(浦西部分)]、虹梅南路-虹梅路-虹许路-北虹路-真北路[中环西段]、汶水路-邯郸路-翔殷路[中环北段]、军工路[中环东段(浦西部分)],全长约38.2公里。浦东部分:金桥路-金张路-申江路[中环东段]、华夏东路-华夏中路-华夏西路[中环南段],全长约34公里。主线为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工程主要结构形式有3种:地道、地面道路、高架。A30公路全长189公里(俗称郊环线)。A30公路实施分段建设,其中A30同三段、北段、东南段分别建成于2002年和2004年,加上A30南段,通车里程达163公里。参考资料:上海内环线上海外环高速公路

上海中环所有出入口

上海中环所有出入口:1、龙东大道立交(接龙东大道)、锦绣东路匝道 (内圈上、内圈下、外圈上、外圈下)2、杨高中路立交(接杨高中路)、张杨路匝道(内圈上、内圈下、外圈上、外圈下)3、周家嘴路匝道(内圈上、内圈下、外圈下)、控江路匝道(外圈上)4、军工路立交(接军工路、翔殷路隧道)、国和路匝道(内圈上、外圈下、外圈上)5、国定东路匝道(内圈下)、吴中路匝道(内圈上、内圈下、外圈上、外圈下)6、国定路匝道(内圈下)、金沙江路匝道(内圈上下、外圈上下)、真华路匝道(内圈下)7、运光路匝道(外圈下)、大柏树立交(接曲阳路、逸仙路高架)、古浪路匝道(内圈下)8、广粤路匝道(内圈上、内圈下、外圈上、外圈下)、共和新路立交(接南北高架路)9、原平路匝道(内圈下、外圈下)、漕宝路匝道(内圈上、内圈下、外圈上、外圈下)10、沪太支路匝道(内圈上)、上南路匝道(内圈上、内圈下、外圈上、外圈下)11、沪太路匝道(外圈上)、沪南路匝道(内圈上、内圈下、外圈上、外圈下)12、申江路立交(接华夏高架路)、高科中路匝道(内圈上、内圈下、外圈上、外圈下)13、沪嘉立交 (接S5沪嘉高速)、金科路匝道(内圈上、内圈下、外圈上、外圈下)14、武威路匝道(内圈上,外圈下)、仙霞路匝道(内圈下、外圈上、外圈下)15、锦绣路匝道(内圈上、内圈下、外圈上、外圈下)、龙川北路匝道(内圈下、外圈上)16、真南路匝道(外圈上)、天山路匝道(内圈上、外圈下)、罗山路立交(接罗山路)17、金鼎路匝道(内圈上)、虹梅路立交(接沪闵高架路)、耀龙路匝道(内圈上,外圈下)18、桃浦路匝道(内圈下)、顾戴路匝道(内圈上、外圈下)、杨高南路立交(接杨高南路)19、铜川路匝道(外圈下)、上中西路西道(内圈上、外圈下)、济阳路立交(接济阳路)20、武宁路立交(接G2京沪高速(沪宁)G42沪蓉高速(沪宁)、G318国道曹安公路、武宁路)扩展资料2000年1月,中环路五弯道立交开始施工,标志着中环路施工帷幕缓缓拉开。2005年,浦西部分(军工道路交汇处到红梅路交汇处)开通至2005年的地块交通,上、中路隧道及其连接线路(上、中路交汇口到揭阳道路交汇口)在2009年通车,浦东段(揭阳道路交汇处到申江道路交汇处)的南段在2010年世博会前夕开通。2011年春节期间,军工公路隧道及其连接线(军工公路隧道浦东口到军工公路立交桥)投入使用。隧道南入口至高科东路的斜坡段于2013年5月动工。2015年9月29日零点起,中心环路浦东东区主桥(军工路、江江隧道到高科路、中路)正式通车,中心环路真正形成闭环运营。中环路浦西段(上中路隧道浦西口到军工路隧道浦西口)长38.2 km,浦东段(上中路隧道浦东口到沈江路匝道)长15.6 km,上中路隧道2.4 km,军工路隧道3.05 km。上中路隧道和军工公路隧道分别于2002年和2012年通车。2015年9月29日全线通车。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海中环线

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1   1.性质上:会议纪要是法定行政公文;会议记录是机关、单位内部用于记录会议发言的事务文书;   2.内容上:会议纪要是经过整理加工的会议上达成一致认识,是会议内容的要点;会议记录是会议发言的原始记录,基本上要做到有言必录   3.形式上:会议纪要基本上按照行政公文的规范格式;会议记录没有统一格式,多是各单位自定   4.发分形式上:会议纪要按公文程序发,但没有主送和抄送机关;会议记录仅作为内部资料保存,绝不公开发布   5.在提炼加工程度上有区别,会议记录,无论详细记录还是摘要记录,老师原始记载,参加会议的人怎么说就怎么记,既不能遗漏重要内容,更不能添枝加叶;会议纪要则是在记录的基础上,通过执笔人的分析综合后,摘其要点,舍其芜杂,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加工而成。   记录不是文章。只能做文章的原始材料;纪要则是经过抽象思维,加工制作之后形成的文章。 会议纪要2   在各种形式、各种主题的会议越来越多的今天,会议纪要作为会议后该如何操作以及之后处理问题的依据,越来越被会议组织者所重视,会议纪要究竟有怎样的标准格式?会议纪要与通常说的会议记录有什么不同?恐怕很多人都并不清楚。   会议纪要是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具有纪实性、概括性、条理性的特点,对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都适用。   会议纪要标准格式的结构形式包括以下几点:   会议纪要的标题   有两种格式:一是,会议名称加纪要,也就是在“纪要”两个字前写上会议名称。如,全国财贸工会工作会议纪要;又如,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长会议纪要。会议名称可以写简称,也可以用开会地点做为会议名称。如,京、津、沪、穗、汉五大城市治安座谈会纪要,又如,郑州会议纪要。二是,把会议的主要内容在标题里揭示出来,类似文件标题式的。如,关于加强纪检工作座谈会纪要;又如,关于落实省委领导同志批示保护省级文物七级浮屠塔问题的会议纪要。   开头部分   简要介绍会议概况,其中包括:   (1)会议召开的形势和背景;   (2)会议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   (3)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与会人员、主持者;   (4)会议的主要议题或解决什么问题;   (5)对会议的评价。   文号、制文时间   文号写在标题的正下方,由年份、序号组成,用阿拉伯数字全称标出,并用“〔〕”括入,如:〔XX〕67号。办公会议纪要对文号一般不做必须的要求,但是在办公例会中一般要有文号,如“第xx期”、“第xx次”,写在标题的正下方。   会议纪要的时间可以写在标题的下方,也可以写在正文的右下方、主办单位的下面,要用汉字写明年、月、日,如“二〇〇二年八月十六日”。   正文部分   它是纪要的主体部分,是对会议的主要内容、主要精神、主要原则以及基本结论和今后任务等进行具体的综合和阐述。要想写好正文,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从会议的客观实际出发,从会议的具体内容出发,抓中心,抓要点。   (2)会议纪要是以整个会议的名义表述的,因此,必须概括会议的共同决定,反映会议的全貌。凡没有形成一致意见的问题,则需要分别论述并写明分歧之所在。   (3)要掌握并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党的方针、政策对会议进行概括与总结。它是贯穿在纪要始终的一条红线。   (4)为了叙述方便,眉目清楚,常用“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强调”、“与会人员一致表示”等词语,做为段落的开头语。也有用在段中的,仍起强调的作用。   (5)属于介绍性文字,笔者可以灵活自由叙述,但属于引用性文字,必须忠实于发言原意,不能篡改,也不可强加于人。   (6)小型会议,侧重于综合会议发言和讨论情况,并要列出决议的事项。大型会议内容较多,正文可以分几部分来写。常见的有三种:一是概括叙述式;二是分列标题式;三是发言记录式。   结尾部分   一般写法是提出号召和希望。但要根据会议的内容和纪要的要求,有的是以会议名义向本地区或本系统发出号召,要求广大干部认真贯彻执行会议精神,夺取新的胜利;有的是突出强调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关键问题,指出核心问题;有的是对会议做出简要评价,结合提出希望要求。[1]   格式内容   1、标题。由"会议名称+会议纪要"构成。   2、导言。介绍会议召开的基本情况,如时间、地点,参加人,讨论的问题。   3、会议的成果及议定的事项。应逐项列出。   4、希望。   会议纪要标准格式要注意强调突出中心;注意吸收正确意见;条理化、理论化;要忠于会议实际内容;要认真做好会议记录,详尽地占有材料,并且要认真研究会议的精神,以便对材料正确取舍,合理删减;会议纪要是与会者共同意志的体现,落款应是全体与会单位,故不写落款,不加盖公章,与会者带回去执行就行了。   与会议纪要不同,会议记录则只是办公部门的一项业务工作,属于管理服务的范畴,它只需忠实地记载会议实况,保证记录的原始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其记录活动同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写作完全是两码事。对会议记录而言,音录、像录通常只是手段,最终还要将录下的内容还原成文字。笔录也常常要借助音录、像录,以之作为记录内容最大限度地再现会议情境的保证。   会议记录格式要求如下:   一、准确写明会议名称(要写全称),开会时间、地点,会议性质。   二、详细记下会议主持人、出席会议应到和实到人数,缺席、迟到或早退人数及其姓名、职务,记录者姓名。如果是群众性大会,只要记参加的对象和总人数,以及出席会议的较重要的领导成员即可。如果某些重要的会议,出席对象来自不同单位,应设置签名簿,请出席者签署姓名、单位、职务等。   三、忠实记录会议上的发言和有关动态。会议发言的内容是记录的重点。其他会议动态,如发言中插话、笑声、掌声,临时中断以及别的重要的会场情况等,也应予以记录。   记录发言可分摘要与全文两种。多数会议只要记录发言要点,即把发言者讲了哪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的基本观点与主要事实、结论,对别人发言的'态度等,作摘要式的记录,不必“有闻必录”。某些特别重要的会议或特别重要人物的发言,需要记下全部内容。有录音机的,可先录音,会后再整理出全文;没有录音条件,应由速记人员担任记录;没有速记人员,可以多配几个记得快的人担任记录,以便会后互相校对补充。   四、记录会议的结果,如会议的决定、决议或表决等情况。   会议记录要求忠于事实,不能夹杂记录者的任何个人情感,更不允许有意增删发言内容。会议记录一般不宜公开发表,如需发表,应征得发言者的审阅同意。 会议纪要3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   会议纪要是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对会议的主要内容及议定的事项,经过摘要整理的、需要贯彻执行或公布于报刊的具有纪实性和指导性的文件。   会议纪要根据适用范围、内容和作用,分为两种类型:(1)工作会议纪要。(2)协商交流性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由标题、日期、正文三部分组成。   (1) 标题   由会议名称和文种组成。如《全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纪要》。   (2) 文件日期   成文日期通常写在标题之下,位置居中,并用括号括起。也可在文末右下角标明日期。   (3) 正文   正文可写三部分,也可只写前两部分。   ①在开头部分应扼要地叙述会议概况。如会议的名称、目的、时间、地点、人员、议程及主要收获等。   ②主体部分主要写会议研究的问题、讨论中的意见、作出的决定、提出的任务要求等。   一般有三种写法:   一是概述法。即把会议上的发言内容、讨论情况总结到一起,概述出来。这种写法适用于小型会议。   二是发言记录式写法。按照会上发言顺序,摘录每个人发言的主要内容。此写法主要用于座谈会纪要。   三是归纳法。就是把会议中研究、讨论的内容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适用于规模较大、内容复杂的会议。写作时,可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分条列项写或拟小标题分部分、分层次写。   总之,无论是哪种写法,都要围绕会议中心和目的选材、剪裁,突出重点。   ③结尾的内容通常是提出希望、号召,要求有关单位认真贯彻会议精神。也可以在写完主体部分后即全文结尾。   特点。   1、内容的纪实性。会议纪要如实地反映会议内容,它不能离开会议实际搞再创作,不能搞人为的拔高、深化和填平补齐。否则,就会失去其内容的客观真实性,违反纪实的要求。   2、表达的要点性。会议纪要是依据会议情况综合而成的。撰写会议纪要应围绕会议主旨及主要成果来整理、提炼和概括。重点应放在介绍会议成果,而不是叙述会议的过程,切忌记流水帐。   3、称谓的特殊性。会议纪要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写法。由于会议纪要反映的是与会人员的集体意志和意向,常以“会议”作为表述主体,“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就是称谓特殊性的表现。   会议记录是当事人记录会议情况以供备查的一种文体。   一般会议记录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议的组织情况,要求写明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出席人数、缺席人数、列席人数、主持人、记录人等。另一部分是会议的内容,要求写明发言、决议、问题。这是会议记录的核心部分。   对于发言的内容,一是详细具体地记录,尽量记录原话,主要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发言。二是摘要性记录,只记录会议要点和中心内容,多用于一般性会议。   会议结束,记录完毕,要另起一行写“散会“二字,如中途休会,要写明“休会“字样。 会议纪要4   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都是会议文书,都具有很强的纪实性。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对象不同。会议纪录一般是有会必录,凡属正式会议都要作记录,作为内部资料,用于存档备查以及进一步研究问题和检查总结工作的依据。会议纪要主要记述重要会议情况,只有当需要向上级汇报或向下级传达会议精神时,才有必要将会议记录整理成会议纪要。   2、写法不同。会议记录作为客观纪实材料,无选择性、提要性,要求原原本本地记录原文原意,且必须随着会议进程进行,越详细越好。会议纪要则有选择性、提要性,不一定要包容会议的所有内容,而且必须在会议结束后,在会议纪录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它集中反映了会议的精神实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鲜明的政策性。   3、作用不同。会议记录不具备指导工作的作用,一般不向上级报送,也不向下级分发,只作为资料和凭证保存。会议纪要经过上级机关审批,就可以作为正式文件印发,有的还直接在报刊上发表,让有关单位贯彻执行,因此它对工作有指导作用。   4、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会议情况的记录,只是原始材料,不是正式公文,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则是正式的公文文种,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 会议纪要5   一、会议记录格式   一般会议记录的格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议的组织情况,要求写明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出席人数、缺席人数、列席人数、主持人、记录人等。另一部分是会议的内容,要求写明发言、决议、问题。这是会议记录的核心部分。   对于发言的内容,一是详细具体地记录,尽量记录原话,主要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发言。二是摘要性记录,只记录会议要点和中心内容,多用于一般性会议。   会议结束,记录完毕,要另起一行写"散会"二字,如中途休会,要写明"休会"字样。   部门年度工作总结会会议纪要怎么写   要求:   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   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   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   以下供你参考: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   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 会议纪要6   怎样做好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    第一部分: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是会议文书之一。它是开会时由负责记录的人员当场把会议的基本情况和会议上的报告、讨论的问题、发言、决议等内容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一般用于比较重要和正式的会议。    一、记录会议的组织情况、应写明   1.会议的名称;   2.开会的时间;   3.开会的地点;   4.出缺席和列席人员;   5.主持人的姓名;   6.记录人的姓名;   7.备注;有些会议还要写清楚会议的起止时间(年、月、日)。    二、记录会议的内容,会议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1.要写明发言人的姓名,发言的内容,包括讨论的内容,提出的建议,通过的决议等。必要时,还要记下表决情况(如全体通过或多少人同意,多少人异议,多少人弃权)。   2.记录还要记下会议的有关动态。如发言中的插话、笑声、掌声,临时中断以及会场重要情况等等。   3.会议结束,记录完了,就要另起一行写“散会”两字。重要的会议记录,要有主持人和记录人在正文结尾右下方签字。    三、会议记录的写作要求。   1.会议记录要求准确、真实、清楚、完整。记录人员应当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忠实记录发言人的原意,重要的意思应记原话,不得任意取舍增删。会议的主要情况,发言的主要内容和意见,必须记录完整,不要遗漏。记录字体力求清晰易认,不要过于潦草,不要使用自造的简称或文字。   2.会议记录的格式。   会议组织情况:要写明会议名称、届数或次数、时间、地点、出席人、列席人、缺席人(包括缺席原因)、主持人、记录人等。   会议内容:由会议议程、议题、讨论过程、发言内容、决定事项等组成。会议记录的结尾没有固有程式,标?"散会”、”结束”、”完”等均可。   会议记录使用的工具:会议记录可采用统一制发的会议记录本或记录纸。使用灌注有蓝墨水的钢笔或经国家档案局鉴定可用于档案书写的圆珠笔,这种圆珠笔芯上标有”DA”(”档案的拼音字头)标记。    四、会议记录的技巧。   一般说来,有四条:一快、二要、三省、四代。   一快,即书写运笔要快,记得快。字要写得小一些、轻一点,多写连笔字。要顺着肘、手的自然去势,斜一点写。   二要,即择要而记。就记录一次会议来说,要围绕会议议题、会议主持人和主要领导同志发言的中心思想,与会者的不同意见或有争议的问题、结论性意见、决定或决议等作记录,就记录一个人的发言来说,要记其发言要点、主要论据和结论,论证过程可以不记。就记一句话来说,要记这句话的中心词,修饰语一般可以不 记。要注意上下句子的连贯性、可讯性,一篇好的记录应当独立成篇。   三省,即在记录中正确使用省略法。如使用简称、简化词语和统称。省略词语和句子中的附加成分,比如”但是”只记”但”,省略较长的成语、俗语、熟悉的词组,句子的后半部分,画一曲线代替,省略引文,记下起止句或起止词即可,会后查补。   四代,即用较为简便的写法代替复杂的写法。一可用姓代替全名,二可用笔画少易写的同音字代替笔画多难写的字;三可用一些数字和国际上通用的符号代替文字;四可用汉语拼音代替生词难字;五可用外语符号代替某些词汇,等等。但在整理和印发会议记录时,均应按规范要求办理。    第二部分: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会议记录的一种再加工,是记载和表达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文稿。写好会议纪要应把握三个要点:    一、注意会议记录的整理   注意“去粗留精”,把握侧重点。会议纪要应该抓住会议的中心议题,侧重表达大家已经取得一致的或基本一致的意见。   (一)围绕会议研究的中心议题“取精”。抓住了会议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抓住了写会议纪要的“纲”。会议讨论中可能附带牵涉到其他一些问题,如果没有实质性内容,就应避而不谈或者谈而从简。有时会议的中心议题不十分明确,或一个会议同时讨论多个议题,且难分主次。遇到这种情况,应把难分主次的几个问题视为一个中心议题中的几个子议题,放在基本同等的位置上,分题归纳整理,写成“一、关于xxx问题”、“二、关于xxx问题”等。   (二)围绕与会人员取得的一致意见“取精”。与会人员在讨论中心议题时,往往看法不完全一致,或者很不一致。遇到这种情况,起草人员应该对各种意见认真研究,归纳整理出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的意见。对少数人提出的意见,如果没有被会议否定,或者说符合会议的宗旨,也应该采纳。如果有些意见分歧较大,没有能够统一认识,就不应写入纪要中去。当然,有些带学术性、研究性的会议所形成的纪要,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观点,也可以写上去,但应写明是多数人的看法还是少数人的看法。   (三)围绕会议主持人的总结性讲话“取精”。一般在会议结束时,主持人会进行总结性讲话,对需决定的事项进行“拍板”,这是写入会议纪要的最好材料,也是最需要抓住的“纲”。    表达决定的事项,注意 “滴水不漏”,把握相关点。表述议定事项最重要的是注意“三性”,把住相关点。   (一)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防止产生歧义。要注意用语准确,讲究文法,避免在文字上产生歧义。对敏感问题表达不准,就很容易引起歧议,甚至造成新的矛盾。   (二)注意重要决定的依据性,防止互相矛盾。有的会议决定与相关的政策或规定存在某种矛盾。只要不是正面 "碰撞",起草人员就应该在查找有关依据、研究有关类似问题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注意文字处理上的技巧,以尽量避免矛盾。   (三)注意付诸实施的可行性,防止影响操作。会议纪要表述议定事项须注意可行性,务必切合实际,力求具体、明白。    二、写作的方法和体式   (一)注意“从实际出发”,把握基本点   会议纪要的标题最基本的形式:一是会议名称与文种的组合,如“临沧供电局办公会议纪要”;二是召集会议单位名称、会议内容与文种三者的组合,如“临沧供电局讨论xx工程会议纪要";三是有的固定形式的会议,如党委会、党政联席会、部门会议等,也可以直接用会议的次数与文种的组合,如“第十次党委会议纪要”。   (二)会议纪要的具体内容,一般可由两部分组成,即会议概况部分和正文部分。会议概况主要是写主持开会的单位、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出席人、列席人)及会议研究的中心议题等。概况应力求简要,有时可以只写上述方面的部分内容。参加会议人员也可以在正文后面独立成段。一般几个单位联合开会的纪要和党委会、政府办公会的纪要,都适宜这种形式。   (三)会议纪要正文部分的基本写作方法,一般采取以下几种:一是分专题归纳法。即把讨论议定的几个问题,划分为几个专题,用小标题加以归纳。二是分层次归纳法。一般只有一个议题讨论后形成的决定,可以采用这种办法,把议定事项按内容分成若干层次写清楚。可以在每段的首句写“会议认为”、“会议同意”、“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用语。三是分段落归纳法。就是把会议议定事项分成若干段,并明确标示出 “一”、“二”、“三”……而在每段的首句不另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


上一篇:方正维修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