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国百强县
第十一届全国百强县的排名列单
2011全国百强县1,江苏江阴市1,江苏昆山市1,江苏张家港市1,江苏常熟市2,江苏吴江市3,浙江慈溪市4,江苏太仓市5,江苏宜兴市6,浙江绍兴县7,福建晋江市8,浙江义乌市9,广东增城市10,浙江余姚市11,山东龙口市12,内蒙古准格尔旗13,辽宁瓦房店市14,山东文登市15,山东邹平县16,江苏丹阳市17,辽宁海城市18,湖南长沙县19,浙江诸暨市20,四川双流县21,山东荣城市22,山东胶南市22,山东即墨市22,山东胶州市23,山东新泰市24,河北迁安市25,山东邹城市26,浙江乐清市27,浙江温岭市28,浙江富阳市29,内蒙古伊金霍洛旗30,江苏海门市31,浙江瑞安市32,山东滕州市33,山东寿光市34,江苏靖江市35,山东诸城市36,陕西神木县37,福建福清市38,山东章丘市39,山东莱州市39,山东招远市39,山东平度市39,山东莱西市40.江苏溧阳市41,浙江上虞市42,浙江海宁市42,浙江桐乡市42,浙江平湖市42,浙江长兴县42,浙江嘉善县42,浙江德清县43,江苏启东市44,辽宁庄河市45,山东肥城市46,辽宁普兰店市47,福建南安市48,辽宁大石桥市49,福建石狮市50,江苏如皋市51,河北武安市52,山东省充州市53,江苏江都市53,江苏铜山县54,福建惠安县55,新疆库尔勒市56,江苏东台市56,江苏泰兴市56,江苏海安县56,江苏如东县56,江苏兴化市56,江苏大丰市56,江苏姜堰市57,浙江永康市58,浙江玉环县59,山东广饶县60,山东乳山市61,浙江宁海县61,浙江象山县61,浙江奉化市62,江苏金坛市63,河南巩义市63,河南新郑市63,河南禹州市63,河南登封市64,湖南浏阳市65,福建龙海市66,山西孝义市67,江苏邳州市68,湖南宁乡县69,陕西府谷县70,浙江东阳市71,吉林延吉市72,福建长乐市73,山东青州市74,山东高密市75,辽宁东港市76,辽宁开原市77,江苏沛县78,山东蓬莱市79,浙江临海市80,浙江临安市81,河北三河市82,江西南昌县83,山东桓台县84,江苏仪征市85,黑龙江肇东市86,江苏新沂市87,辽宁凤城市88,广东博罗县89,江苏句容市90,安徽肥西县91,山东茌平县92,河南永城市93,辽宁大洼县94,四川郫县95,江苏建湖县96,辽宁调兵山市97,江西丰城市98,湖南醴陵市99,江苏高淳县100,福建闽侯县
第十一届全国百强县的相关数据
●县域经济强县的县域相对富裕程度前10名是: 江苏昆山市、浙江义乌市、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江苏江阴市、福建石狮市、江苏张家港市、江苏太仓市、内蒙古霍林郭勒市、江苏常熟市、内蒙古准格尔旗。●居民满意度前10位的县(市)是: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山东莱州市、山东茌平县、山东广饶县、河南永城市、山东诸城市、辽宁开原市、山西孝义市、辽宁庄河市、江苏江阴市。●幸福县域建设指数前10位县(市)名单是: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江苏江阴市、山东文登市、山东莱州市、浙江义乌市、江苏昆山市、山东广饶县、山东招远市、山东诸城市、辽宁庄河市。●全国相对富裕绿色幸福百强县(市)是:江苏江阴市、山东文登市、山东诸城市、山东莱州市、山东招远市、山东广饶县。
第十一届全国百强县的榜单解读
江苏占据榜单29个席位榜单排名持续“苏北速度”在2011年全国百强县的名单中,记者发现,江苏省的百强县数量最多,比例最高,规模最大。2012年比2011年增了两席江苏29个“百强县”呈现由苏南向苏北“北上”的特点,报告认为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10强县中占有7席,特点是“集体经济+规模经营+资本市场”,区域统筹条件比较突出。同时江苏省百强县数量最多,百强县排序稳步提升,由上届27个升至29个,江苏新沂市、江苏高淳县新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除前10强中的7个外,江苏其他入围百强的县是:丹阳、通州、海门、启东、溧阳、泰兴、江都、靖江、金坛、如皋、东台、海安、如东、兴化、姜堰、大丰、铜山、仪征、邳州、句容、新沂、高淳、建湖。细心的网友统计发现,百强县江苏有29个入选,为什么榜单中数出30个?据了解,铜山县已经拆县变区了,虽在榜单中,却不计入百强县。宿迁、淮安、连云港尚在零档江苏29个县(市)入选百强,这在一些本地论坛上引起网友热议,从名单上看,苏南一如既往地很给力,苏锡常的县级市全部入围,而且排名都很靠前,苏南只有扬中市和溧水县没有入围。南通市更是带领着五县市继续全部闯入百强,最差的县市也才56名。有意思的是东台市、泰兴市、海安县、如东县、兴化市、大丰市、姜堰市这7个县(市)并列排名56位。据了解,盐城这次有3个县(市)入选百强县,东台市、大丰市和建湖县。当地媒体报道也显得很亢奋,不停地用“跻身”、“跃居”、“提升”等词汇来表现。有网友表示,盐城确实值得高兴,建湖县2011年排名第100位,倒数第一,2012年排名95,比排名99位的南京高淳还靠前。记者从榜单中发现,宿迁、淮安、连云港三市没有一个县(市)入围百强县。“苏北速度”表现突出记者看到,《报告》显示,与第10届相比,第11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仍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空间格局上继续存在着“辽宁现象”和“苏北速度”,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县迅速崛起,继续改变百强县格局。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评价是从“城乡、区域统筹”、“强县富民一致性”和“科学发展环境”等三方面来开展的。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城市群和区域发展一体化规律,进行“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研究。就是在某一区域内,地理位置相连、经济总量或县域相对富裕程度相当、经济发展方式相近的几个经济强县组成的集合。苏南四市名次并列第一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地理位置相连的4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第一名。这种榜单的变化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怎样的信息?专家指出,这种并列以及榜单的变化也体现出评价的转变,原来谈到百强基本竞争力主要靠GDP,逐渐融入一些综合指数,以综合实力来体现一个县(市)的竞争力。而2012年的评价以“建设幸福县域”为主题,把百姓的感受(满意度、幸福感)放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强县和富民必须要一致,才有意义。“本次发布评价报告中,我们针对性地围绕富裕、绿色、幸福指标,对被评价县(市)进行了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评价,并首次进行了县域居民满意度调查与幸福县域建设指数测量比较。这样做目的就是为全国县域经济和县域科学发展探索提供一个参照坐标。”刘福刚说。
第十一届全国百强县的介绍
2011年8月20日, 以“建设幸福县域”为主题的2011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在会上发布了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并揭晓2011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名单。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较上届有所提高,由此说明全国县域经济强县正在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绿色县域建设。
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的榜单
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在第十二届评价中,列出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II类),主要由以下几种情况的县(市)组成:一是个别百强县,但其县域相对富裕程度或县域相对绿色指数为A-级,需要推动发展,加快县域社会和县域生态建设;二是个别百强县,但其县域发展的某个方面(如社会安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县域领导等)出现重大事件,需要推动发展,加快县域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建设;三是个别人口小县,县域相对富裕程度和县域相对绿色指数双A+级,但其经济总量稍弱一点,列进名单后借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同时借以推动所有县(市)加强富裕和绿色工作;四是一些县域经济特征独特的县(市),须做比照性分析,借以推动不同类型的县域经济的特色发展;五是一些县级市辖区,只做比照性评价,等等。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是正确区分和把握县域经济与县域的不同内涵,推动县域经济和县域科学发展,县域经济竞争力强弱与县域发展(县域包括县域经济、县域社会、县域文化、县域政治和县域生态)质量高低并不完全一致,如一些县(市)存在“先强后富”的现象;二是推动县(市)在壮大县域经济基础上,加快提高富裕程度和绿色指数,做到富民强县、绿色发展、幸福发展;三是推动县域相对富裕程度和县域相对绿色指数比较高的县(市)在保持富裕和绿色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四是推动不同类型的县域经济特色发展和共同发展,如推动粮食大县在粮食增产的基础上,加快壮大县域经济。总之,百强县(II类)即推动类百强县评价目的就是通过正面引导和侧面促进,推动县域经济和县域的强县富民、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幸福发展和共同发展。第十二届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II类)
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的强县比较
苏-鲁-浙-辽-闽全国百强县比较在全国百强县中,江苏、山东、浙江、辽宁和福建等五省数量最多,各有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江苏百强县强、浙江百强县富、辽宁百强县快、山东和福建百强县分化。结合评价结果,对五省进行简要比较,为其他省市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参考。百强县数量:江苏省的百强县数量最多,比例最高,规模最大。百强县发展速度:辽宁省最快,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率均远高于其他四省。百强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比:浙江省最高,山东省最小。百强县县域相对富裕程度:浙江省最高,百强县县域相对富裕程度等级均是最高级A+级,其他省份都有A级存在;辽宁省富裕程度较低,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指数偏低,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影响。百强县县域相对绿色指数:山东省百强县县域相对绿色指数等级A+级县(市)数量最多。
瓦房店有哪些乡镇
瓦房店有复州城镇、松树镇、得利寺镇、万家岭镇、许屯镇、永宁镇、谢屯镇、老虎屯镇、红沿河镇、李官镇、仙浴湾镇、瓦窝镇、元台镇、土城乡、阎店乡(闫店乡)、西杨乡(西阳乡)、泡崖乡、驼山乡、赵屯乡、杨家满族乡、三台满族乡。瓦房店位于辽东半岛中西部,面积3553平方公里,人口103万。这里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依托区位优势、交通网络、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瓦房店创造出了独具魅力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扩展资料地理概况瓦房店市(辽宁省大连市代管)位于辽东半岛中西侧,介于北纬39°20′~40°07′,东经121°13′~122°17′。东与普兰店区毗邻,西濒渤海,南与金州区隔海相望,北与盖州市接壤。全市总面积3793.5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61.2公里,占大连市海岸线总长度1906公里的24.2%,其中陆地岸线长423.2公里。境内交通十分方便,四通八达,长大铁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城八公路横穿东西,大连市北部地区东西大通道横贯北部三个乡镇。市区北距沈阳292公里,南距大连104公里。瓦房店市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千山余脉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形成低山、丘陵、平原、陆地和滩涂结合的多种地貌类型,自然构成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瓦房店
瓦房店属于大连吗??
属于,由辽宁省大连市代管。瓦房店市域地理位置为北纬39°20´~40°07´、东经121°13´~122°17´。西濒渤海,东与大连普兰店区接壤,南与大连金州区隔海相望,北与营口盖州市接壤,南距大连市区104公里,北距沈阳292公里。瓦房店市市域行政管理范围为9个街道办事处,28个乡镇,总面积为4176.07平方公里。2011年为9个街道办事处,21个乡镇。其中办事处:共济、文兰、岗店、新华、铁东、岭东、祝华、岗店、太阳。镇:复州城、谢屯、李官、松树、许屯、万家岭、永宁、红沿河、得利寺、老虎屯、仙浴湾、元台、瓦窝。乡:土城、闫店、赵屯、驼山、炮崖、西杨、杨家、三台。有社区委员会50个、村委会247个。扩展资料:瓦房店市历史沿革:1985年4月1日瓦房店市正式成立,为辽宁省所辖的县级市,由大连市代管。201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代管瓦房店市长兴岛街道、交流岛街道。2010年4月9日,大连市启动了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将瓦房店市炮台镇、复州湾镇(后均升格为街道)划归普湾新区(2016年,普湾新区撤销,改称大连普湾经济区,行政上归属金州区)管辖。2013年1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同意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大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辽政发〔2012〕169号)要求将普兰店市(现普兰店区)元台镇、瓦窝镇正式划归瓦房店市管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瓦房店瓦房店市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2011年全国百强县具体排名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于2011年8月20日在江苏省江阴市发布了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并揭晓了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名单。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县迅速崛起,继续改变百强县格局。
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县域经济单位不包括县级市辖区,共有2001个,其中县级市369个、县1460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
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或简称全国百强县(市),在18个省市区有分布,具体是:河北省3个、山西省1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辽宁省10个、吉林省1个、黑龙江省1个、江苏省29个、浙江省24个、安徽省1个、福建省8个、江西省2个、山东省26个、河南省6个、湖南省4个、广东省2个、四川省2个、陕西省2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前10名分别是:【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江苏吴江市、浙江慈溪市、江苏太仓市、江苏宜兴市、浙江绍兴县、福建晋江市、浙江义乌市、广东增城市、浙江余姚市。其中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地理位置相连的四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第一名。
详细百强排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e4cbd0102ds65.html
2011全国百强县排名榜的排名榜
1 江苏昆山市R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江苏江阴市R2T2005相对稳定 A级3 江苏张家港市R3T2005 相对稳定 A级4 江苏常熟市R4T2005 相对稳定 A级5 福建晋江市R5T2005 相对稳定 A级6 江苏吴江市R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 浙江慈溪市 R7T2005 相对稳定A级8 浙江绍兴县R8T2005 相对稳定 A级9 江苏江都区R9T2005 相对稳定 A级10山东荣成市R10T2005 相对稳定 A级11浙江余姚市R11T2005 相对稳定 A级12浙江义乌市R12T2005 相对稳定 A级13江苏太仓市R13T2005 相对稳定 A级14浙江诸暨市 R14T2005 相对稳定 A级15浙江温岭市R15T2005 相对稳定 A级16山东文登市 R16T2005 相对稳定 A级17福建福清市R17T2005 相对稳定 A级18浙江乐清市R18T2005 相对稳定 A级19广东增城市R19T2005 相对稳定 A级20浙江瑞安市 R20T2005 相对稳定 A级21浙江海宁市R21T2005 相对稳定 A级22山东邹城市R22T2005 相对稳定 A级23山东龙口市R23T2005 相对稳定 A级24浙江桐乡市R24T2005 相对稳定 A级25山东胶南市R25T2005 相对稳定 A级26江苏丹阳市R26T2005 相对稳定 A级27山东即墨市R27T2005 相对稳定 A级28浙江富阳市 R28T2005 相对稳定 A级29山东寿光市R29T2005 相对稳定 A级30山东胶州市R30T2005 相对稳定 A级31山东滕州市R31T2005 相对稳定 A级32福建南安市R32T2005 相对稳定 A级33山东章丘市R33T2005 相对稳定 A级34山东平度市R34T2005 相对稳定 A级35福建惠安县R35T2005 相对稳定 A级36江苏海门市R36T2005 相对稳定 A级37辽宁海城市R37T2005 相对稳定 A级38山东莱州市R38T2005 相对稳定 A级39江苏通州市R39T2005 相对稳定 A级40山东新泰市R40T2005 相对稳定 A级41新疆库尔勒市R41T2005 相对稳定 A级42浙江上虞市 R42T2005 相对稳定 A级43河北迁安市R43T2005 相对稳定 A级44四川双流县R44T2005 相对稳定 A级45河南巩义市R45T2005 相对稳定 A级46辽宁瓦房店市R46T2005 相对稳定 A级47浙江平湖市R47T2005 相对稳定 A级48福建石狮市R48T2005 相对稳定 A级49山东兖州市R49T2005 相对稳定 A级50山东诸城市 R50T2005 相对稳定 A级51江苏泰兴市R51T2005 相对稳定 A级52江苏启东市R52T2005 相对稳定 A级53湖南长沙县R53T2005 相对稳定 A级54江苏溧阳市R54T2005 相对稳定 A级55河北遵化市R55T2005 相对稳定 A级56江苏江都市R56T2005 相对稳定 A级57山东招远市R57T2005 相对稳定 A级58上海崇明县R58T2005 相对稳定 A级59浙江东阳市R59T2005 相对稳定 A级60浙江临海市R60T2005 相对稳定 A级61福建长乐市R61T2005 相对稳定 A级62山东邹平县R62T2005 相对稳定 A级63山东肥城市R63T2005 相对稳定 A级64浙江嘉善县R64T2005 相对稳定 A级65浙江长兴县R65T2005 相对稳定 A级66江苏东台市R66T2005 相对稳定 A级67浙江海盐县R67T2005 相对稳定 A级68福建龙海市R68T2005 相对稳定 A级69辽宁普兰店市R69T2005 相对稳定 A级70山东乳山市R70T2005 相对稳定 A级71辽宁庄河市R71T2005 相对稳定 A级72浙江宁海县R72T2005 相对稳定 A级73河南偃师市R73T2005 相对稳定 A级74浙江永康市R74T2005 相对稳定 A级75浙江玉环县R75T2005 相对稳定 A级76北京密云县R76T2005 相对稳定 A级77江苏金坛市R77T2005 相对稳定 A级78山东蓬莱市R78T2005 相对稳定 A级79江苏仪征市R93T2005 相对稳定 A级80浙江临安市R80T2005 相对稳定 A级81山西河津市R81T2005 相对稳定 A级82河北武安市R82T2005 相对稳定 A级83浙江德清县R83T2005 相对稳定 A级84山东莱西市R84T2005 相对稳定 A级85辽宁大石桥市R85T2005 相对稳定 A级86江苏靖江市R86T2005 相对稳定 A级87江苏如东县R87T2005 相对稳定 A级88广东高要市R88T2005 相对稳定 A级89内蒙古准格尔旗R89T2005 相对稳定 A级90安徽肥西县 R94T2005 相对稳定 A级91浙江嵊州市 R90T2005 相对稳定 A级92浙江奉化市R91T2005 相对稳定 A级93广东开平市R92T2005 相对稳定 A级94浙江象山县R79T2005 相对稳定 A级95江苏铜山县R94T2005 相对稳定 A级96山东桓台县R95T2005 相对稳定 A级97江苏海安县R96T2005 相对稳定 A级98浙江苍南县R97T2005 相对稳定 A级99江苏大丰市R98T2005 相对稳定 A级100江苏高淳县R9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中国百强县中排名第一的是哪个
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
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在18个省(市、区)有分布,具体是:河北省5个,山西省2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辽宁省5个,吉林省1个,黑龙江省1个,上海市1个,江苏省27个,浙江省26个,福建省8个,江西省2个,山东省26个,河南省8个,湖南省4个,广东省2个,四川省1个,陕西省2个,新j1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前10名分别是:【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江苏吴江市、浙江慈溪市、江苏太仓市、浙江绍兴县、江苏宜兴市、福建晋江市、浙江义乌市、广东增城市、浙江余姚市。其中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地理位置相连的四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第一名。
广东增城市首次进入前十强。“以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增城模式”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增城市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新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有8个:河南永城市、湖南望城市、吉林延吉市、江苏句容市、江苏邳州市、江西贵溪市、山东博兴县、陕西靖边县。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2.9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67.2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8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90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7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847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75%、16.63%(当年价比,下同)、19.10%、16.52%、13.29%、11.59%。 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06 06:21 1.江苏江阴市 R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 江苏昆山市 R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 江苏张家港市 R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 江苏常熟市 R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 福建晋江市 R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 江苏吴江市 R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 浙江慈溪市 R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 浙江绍兴县 R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 江苏宜兴市 R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0山东荣成市 R1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1浙江余姚市 R1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2浙江义乌市 R1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3江苏太仓市 R1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4浙江诸暨市 R1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5浙江温岭市 R1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6山东文登市 R1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7福建福清市 R1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8浙江乐清市 R1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9广东增城市 R1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0浙江瑞安市 R2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1浙江海宁市 R2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2山东邹城市 R2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3山东龙口市 R2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4浙江桐乡市 R2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5山东胶南市 R2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6江苏丹阳市 R2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7山东即墨市 R2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8浙江富阳市 R2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9山东寿光市 R2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0山东胶州市 R3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1山东滕州市 R3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2福建南安市 R3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3山东章丘市 R3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4山东平度市 R3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5福建惠安县 R3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6江苏海门市 R3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7辽宁海城市 R3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8山东莱州市 R3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9江苏通州市 R3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0山东新泰市 R4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1新疆库尔勒市 R4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2浙江上虞市 R4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3河北迁安市 R4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4四川双流县 R4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5河南巩义市 R4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6辽宁瓦房店市 R4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7浙江平湖市 R4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8福建石狮市 R4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9山东兖州市 R4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0山东诸城市 R5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1江苏泰兴市 R5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2江苏启东市 R5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3湖南长沙县 R5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4江苏溧阳市 R5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5河北遵化市 R5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6江苏江都市 R5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7山东招远市 R5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8上海崇明县 R5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9浙江东阳市 R5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0浙江临海市 R6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1福建长乐市 R6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2山东邹平县 R6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3山东肥城市 R6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4浙江嘉善县 R6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5浙江长兴县 R6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6江苏东台市 R6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7浙江海盐县 R6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8福建龙海市 R6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9辽宁普兰店市 R6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0山东乳山市 R7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1辽宁庄河市 R7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2浙江宁海县 R7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3河南偃师市 R7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4浙江永康市 R7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5浙江玉环县 R7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6北京密云县 R7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7江苏金坛市 R7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8山东蓬莱市 R7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9浙江象山县 R7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0浙江临安市 R8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1山西河津市 R8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2河北武安市 R8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3浙江德清县 R8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4山东莱西市 R8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5辽宁大石桥市 R8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6江苏靖江市 R8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7江苏如东县 R8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8广东高要市 R8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9内蒙古准格尔旗 R8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0浙江嵊州市 R9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1浙江奉化市 R9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2广东开平市 R9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3江苏仪征市 R9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4江苏铜山县 R9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5山东桓台县 R9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6江苏海安县 R9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7浙江苍南县 R9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8江苏大丰市 R9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9山东曲阜市 R9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00福建安溪县 R10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全国百强县第十名是哪里?
2013年全国百强县排名名单
1.江苏江阴市 R1T20xx 相对稳定 A级
2 江苏昆山市 R2T20xx 相对稳定 A级
3 江苏张家港市 R3T20xx 相对稳定 A级
4 江苏常熟市 R4T20xx 相对稳定 A级
5 福建晋江市 R5T20xx 相对稳定 A级
6 江苏吴江市 R6T20xx 相对稳定 A级
7 浙江慈溪市 R7T20xx 相对稳定 A级
8 浙江绍兴县 R8T20xx 相对稳定 A级
9 江苏宜兴市 R9T20xx 相对稳定 A级
10山东荣成市 R10T20xx 相对稳定 A级
11浙江余姚市 R11T20xx 相对稳定 A级
12浙江义乌市 R12T20xx 相对稳定 A级
13江苏太仓市 R13T20xx 相对稳定 A级
14浙江诸暨市 R14T20xx 相对稳定 A级
15浙江温岭市 R15T20xx 相对稳定 A级
16山东文登市 R16T20xx 相对稳定 A级
17福建福清市 R17T20xx 相对稳定 A级
18浙江乐清市 R18T20xx 相对稳定 A级
19广东增城市 R19T20xx 相对稳定 A级
20浙江瑞安市 R20T20xx 相对稳定 A级
21浙江海宁市 R21T20xx 相对稳定 A级
22山东邹城市 R22T20xx 相对稳定 A级
23山东龙口市 R23T20xx 相对稳定 A级
24浙江桐乡市 R24T20xx 相对稳定 A级
25山东胶南市 R25T20xx 相对稳定 A级
26江苏丹阳市 R26T20xx 相对稳定 A级
27山东即墨市 R27T20xx 相对稳定 A级
28浙江富阳市 R28T20xx 相对稳定 A级
29山东寿光市 R29T20xx 相对稳定 A级
30山东胶州市 R30T20xx 相对稳定 A级
全国百强县排名2019全国百强县排名
《中国区县专利与创新指数》以我国除直辖市、港澳台外的27个省所辖总共2769个区、县作为创新主体,统计范围为其2009年至2018年近10年的公开专利总量(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首次将视线投至我国广大区域中省市之下更为微观的区县一级。中国创新百强区”榜单以深圳南山区、宝安区以及苏州吴江区为前三甲;前10席中广东独占7席。从总量上看,浙江、江苏、广东三省战果颇丰,分别占据25、22、18席。“中国创新百强县”榜单则以苏州昆山市、宁波慈溪市、无锡江阴市为前三甲;前10名由浙江、江苏两省平分。从总量上看,浙江、江苏、山东三省入榜县市最多,分别占据35、30、11席。宁波、南通、扬州、湖州四个城市下辖所有区县全部进入百强,创新实力不容小觑,青岛、杭州、绍兴、泰州紧随其后,下辖80%以上区县均为百强。网页链接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链接:https://www.maigoo.com/news/517082.html====================================================================================
全国百强县排名是看什么的
全国百强县(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发布时间:2010-5-10 被阅览数:658 次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2000年以来,关于县域经济“百强县”的评价,国内有两个最权威的排名。即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评出的中国最发达100名县(市、区)和《经济日报》与中国区域经济学会评出的我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即“经济百强县”,至今已进行到了第四届。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百强县”评价,主要采用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的33个指标,分别计算出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发展潜力指数和综合发展指数,根据测算和统计结果,每年公布综合发展指数前100位县以及重要单项指标前100位县。该评价指标体系中,发展水平主要反映县(市)的发展程度,它包括经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四个方面。发展活力主要反映县(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活跃程度,包括经济发展速度、贸易、外资、投资等。发展潜力主要反映县(市)的发展后劲,它包括资金、生产效率、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文化教育。各方面具体指标:
发展水平
(1)经济规模
地区生产总值
地方财政收入
(2)产业结构
非农产业比重
(3)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密度
人均GDP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4)社会发展水平
每万人拥有社会福利院床位数
每万人中的医院、卫生院床位数
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数
发展活力
(1)发展速度
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工业企业增长速度
(2)贸易与外资
实际利用外资额与GDP之比
出口总额与GDP之比
外资企业比重
(3)投资
每百户居民民用汽车拥有量
每百户的电话拥有量
人均各项贷款
人均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投资变动率
发展潜力
(1)财政
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
(2)生产效率
农业劳动生产率
工业劳动生产率
耕地产出率
(3)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
人均耕地面积
公路密度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
(4)文化教育
每万人中的中学生人数
每万人中的小学生人数
小学密度
每个教师负担学生数
指数含义及计算过程为:
1、指数所反映的经济意义
每个指数值的范围是介于0到100之间,在单项指数中,每一个指数值代表一个县在该方面的水平高低,指数为100代表基期年度的最好水平。在综合发展指数值中,每个指数值代表一个县在该年度综合发展的水平和程度,指数的高低反映的是一个县(市)发展的综合水平的高低,在年度和年度之间,该指数既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又可以进行纵向比较,既可以反映它的相对变化程度,又可以反映它的绝对变化程度。
2、指数的计算过程
主要根据主成分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一个县(市)的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测评,主要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原始数据同趋化和无量纲化;
第二步,计算相关系数。对标准化后的每两个指标变量间计算相关系数,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关系数矩阵。
第三步,计算其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第四步,选择综合反映该经济现象的主分量;
第五步,确定该主分量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元素值为各变量的权数;
第六步,计算指数值。以以上确定的权数对经过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加权合成,从而得到反映各因素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
最后,以各因素的指数值进行加权合成,计算出县(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
综合指数 =0.5×发展水平指数 +0.2×根号下(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0.3× 根号下(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
山东省三座“百强县”,你知道是哪三座吗?
最近山东省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山东作为一个大省,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有不错的建树。今天就带大家看一下山东的三座国家级“百强县”。2019年7月19日,工信部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中国县域经济总量达39.1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的41%。2019年中国百强县名单显示,江苏、浙江、山东三省表现抢眼,分别占26席、19席和19席。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占6席,并包揽前4位:江苏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山东龙口位列第10名,胶州、荣成分列第12、13名。山东龙口龙口市是烟台市代管县级市,东与蓬莱市毗邻,南与栖霞市、招远市接壤,西、北濒渤海,隔海与天津、大连相望。全市东西最大横距46.08千米,南北最大纵距37.43千米,总面积901平方千米。截至2010年末,辖5个街道、8个镇。龙口市是山东省重要的水产品基地之一,盛产海参、加吉鱼、对虾、扇贝、鲳鱼等。有名胜古迹19处,革命纪念地4处。其中莱国都城遗址归城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旅游景点有屺㟂岛、南山风景区、徐公祠、丁氏故宅、王屋水库风景区、冶基观光农业等。山东胶州胶州市,隶属山东省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南部,胶州湾西北岸。东邻城阳区、即墨区,西靠高密市、诸城市,南接西海岸新区,北连平度市。市境介于北纬36°00′—36°30′,东经119°37′—120°12′之间,东西横距51千米,南北纵距54.3千米,总面积1324平方千米。 胶州拥有5000多年历史,仍保留新石器时代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于一体的三里河文化遗址。境内曾是春秋莒国、介国封地,唐朝设立板桥镇,北宋时期港盛州兴,海运贸易持续繁荣,特设市舶司、胶西榷场,是长江以北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全国五大商埠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山东荣成荣成市为山东省威海市下辖县级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海岸线长500公里,是中国大陆距离韩国最近的地方。早在新石器时代,荣成就有人类聚居。西汉始置不夜县,属东莱郡。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先后两次来荣筑桥立祠、观海祀日,汉武帝也曾前来拜日主。截至2016年底,拥有国家4A级景区3处、3A级景区11处、2A级景区1处。2018年1月,荣成入选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2019年7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2019年10月8日,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以上就是山东排名前三的“百强县”!
全国百强县山东有几个2015年
2015年.8.月22日,第十五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名单公布,据齐鲁频道《每日新闻》报道,山东省的滕州、即墨、章丘、诸城等21个县上榜,仅次于江苏省26个,排名全国第二位。其中,排名最靠前的是第10名龙口市。根据全国县域经济专业研究机构社会智库中郡研究所发布《2015县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榜百强县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依次为江苏26个,山东21个、浙江18个、辽宁7个、福建6个。山东省21个(位次)分别为:龙口(10)、即墨(15)、滕州(17)、胶州(19)、荣成(20)、寿光(24)、诸城(27)、邹城(31)、邹平(32)、莱州(33)、招远(34)、广饶(44)、章丘(46)、平度(53)、肥城(59)、莱西(62)、新泰(64)、高密(66)、青州(67)、齐河(87)、蓬莱(99)。
上一篇:美国之声第五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