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美国好奇号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3-24 06:27:53编辑:莆仙君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的探索成果

2014年4月,好奇”号探测器从火星上发回的最新照片中出现一抹神秘的亮光,引发外界热议。有人说,亮光看起来很像人造光,不排除这个红色星球上“存在智能生命的可能”。 从照片上看,这是一个很诡异的白色“亮点”。由于在周围暗灰色的背景中显得很突兀,因此有猜测称,这很可能暗示火星上存在地下智能生命形式。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更大的可能是照片成像过程中出现了小问题,以前有很多类似的“火星生命论”都被证实是错误的。 据埃菲社2014年12月8日报道,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最新采集到的数据揭示了火星盖尔陨坑中心位置的夏普山的形成之谜:夏普山极有可能是数百万年前大型河床的沉积物累积、风化形成的,而这对证明火星上曾存在湖泊的假设给出了有力支持。“好奇号”探测器在夏普山采集到的信息表明,火星曾在较长的时间里存在过比较温暖的气候,平均温度高于零摄氏度,这给湖泊等水循环系统的出现提供了环境。在这段时间内,盖尔陨石坑可能多次变成湖泊又多次蒸发干涸,湖泊中的沉淀物经历不断的风化,层层交替累积形成了夏普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帕萨迪指出,“‘好奇号’继续在夏普山150米处低岩层进行采集研究,所取得的数据都在支持这一假设——夏普山是由湖泊沉积物沉淀风化形成的。希望2015年‘好奇号’能获得更多的数据来最终证实这一假设。” 美国宇航局“好奇号”最新发现:火星上曾有湖泊(网页截图)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盖尔陨坑进行数据采集(网页截图)  夏普山位于盖尔陨坑中心位置,高约5000米(网页截图) 北京时间12月18日消息 ,综合英国《每日邮报》以及美国太空网的有关报道,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科学家们已经获得确凿的证据证明火星上曾经存在水。但还有另外一个更大的问题:那里是否存在过,或者至今仍然存在着生命?科学家们可能即将能够对这个问题给出同样确凿的回答,因为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近期取得了一些关键性的发现 。好奇号上的一台设备探测到空气重甲烷含量的异常升高,科学家们认为甲烷的形成可能与细菌类生命体的活动有关——如果被证实,那么这将是我们首次探测到另一颗星球上的生命迹象。好奇号火星车科学组成员,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苏希·阿特莱亚(Sushil Atreya)表示:“这种现象,即甲烷浓度出现暂时性上升,随后很快再次下降——告诉我们这里存在一个本地来源。有很多种可能性,可能是生物成因的,也可能是非生物成因的,比如水和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 重大发现此前在轨道上运行的探测器也曾经检测到火星大气中存在甲烷信号。然而所有此前的发现都不能与此次探测到甲烷含量的突然上升相比,加上出现这一现象的位置——盖尔陨坑恰好也是被认为是数十亿年前存在液态水活动的区域。2012年8月,好奇号火星车在这个直径约96英里(约154公里)的陨坑内着陆,此后便一直在开展对周围地区的地质考察。 近日 ,美国宇航局表示,科学证据显示盖尔陨坑在过去曾经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或许这里曾经存在过适合微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这项最新发现已经在《科学》上刊出,这是好奇号上搭载的可调制激光光谱仪(TLS)的分析结果——这一设备的原理是使用强烈的激光来进行样品化学成分分析。其分析结果显示一个非常低的甲烷含量背景值,而在短短60个火星日内,其含量便飙升了超过10倍。在连续4次测量中,好奇号发现甲烷含量从0.69 ppbv(十亿分之一体积单位)一路飙升至7.2ppbv。这一测量值飙升发生的区域高程差在655英尺~985英尺之间(200~300米),并且距离测得低背景值的地点仅有短短的0.62英里(约1公里)。而当好奇号继续向前行驶大约1公里的路程之后,高的甲烷含量读数便消失了。在这篇最新的文章里,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克里斯·韦伯斯特(Chris Webster)博士领衔的一个研究组写道:“在60个火星日的时间里高水平的甲烷含量持续存在,以及在47个火星日的时间里出现的突然下跌并不符合混合效应的结果,而更像是存在某个本地的甲烷来源,其一旦消失,空气中的甲烷气体便迅速消散了。”当时的风向显示这个甲烷本地来源应该位于好奇号以北方向。在地球上,生命是产生甲烷的主要来源,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多种非生物成因可以形成甲烷气体。好奇号此前探测到火星大气中的低甲烷背景值可以被解释为太阳辐射导致有机物质降解时的产物,这些有机物质可能是由陨石带到火星上来的。然而甲烷含量如此突兀的飙升需要存在一个本地来源来进行解释,而这不太可能与撞击火星的彗星或陨星有关。因为如果真有一颗彗星或陨星坠落在附近导致出现了甲烷含量的如此上升,那么这个坠落的岩石直径必须有几米,而它将会在地面上留下一个明显的陨坑,但好奇号在附近并未发现这样的迹象。与此同时,甲烷气体含量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出现飙升,无法用冰层中捕获的火山气体释放来进行解释,而用土壤中甲烷气体的释放看来也难以对此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谨慎解释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对于给出结论非常谨慎,但表示生命活动造成甲烷气体的产生的确是多种可能性的其中之一。他们在论文中写道:“我们在火星上持续超过一个火星年的测量显示,在火星上存在微量的甲烷气体,其产生机制可能有超过一种,或者是多种可能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盖尔陨坑靠近火星赤道,这是在大约35亿~38亿年前一颗陨星撞击火星时形成的。在它的中央位置存在一座高山,名为“夏普山”,其高出周围地形超过5500米。这座山的山麓以及盖尔陨坑边缘岩壁似乎显示出流水冲刷侵蚀的痕迹。好奇号做出的另外一项重要成果是发现盖尔陨坑内的细粒土壤中存在水分。平均每立方英尺(约0.028立方米)土星土壤中的水含量约为量两品脱(约合1升)。当然它们并非是自由水,而是以与矿物相结合的形式存在。 与此同时好奇号还在一块被称作“Cumberland”的岩石上的钻孔粉末颗粒物中检测到不同的火星有机物分子,这也是人类首次在火星表面物质中检测到确凿的有机物成分。这些有机物有可能是在火星上形成的,但也有可能是由陨石从其他地方带来的。好奇号项目科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罗杰·萨蒙斯(Roger Summons)表示:“首次在一块火星地表岩石中检测到有机碳物质具有重要意义。有机物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告诉我们有关它们形成与保存条件的信息。”他说:“反过来,这些信息将有助于了解地球-火星之间的差异,并帮助我们判断由盖尔陨坑所代表的沉积岩层是否或多或少是有利于有机物质积累的环境条件。而现在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要去往夏普山的山麓并寻找其他可能含有更多种类有机质的岩石。”研究人员此次还报道了好奇号在古老湖床的Cumberland岩石中检测到30多亿年前与矿物相结合的水分的结果,这一结果显示古代火星失去了其绝大部分水体并在那之后继续丧失其水分。12月18日,好奇号已经接近夏普山山麓,而在未来数月内它将开始逐渐爬坡。科学家们非常急切地希望对这座山开展探索,这是因为这里存在大量裸露的沉积岩层,从而让科学家们有机会探查火星的漫长历史。有关火星上是否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生命,这个问题的答案最终可能将由欧洲空间局(ESA)的ExoMars 探测器给出解答。这辆重300公斤的火星车按计划将在2019年着陆火星。 ExoMars 火星车将装备一个6.5英尺(约2米)长的钻探机,并将装备检测生物标记的设备。不过ExoMars 火星车的着陆区将不会是盖尔陨坑。由于其着陆精度不如好奇号,因此中央矗立着一座高山的盖尔陨坑被认为是具有高风险的着陆区。其他进展而在此之前,12月3日,科学家们宣布,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探测到了复杂的有机化学环境,并探查到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搜寻的一类有机物可能存在的信号,这种有机物可能对于原始生命的产生有所帮助。好奇号搭载的“火星样品分析仪”(SAM)从其检验的火星土壤样品中发现了氯,硫,水以及有机化合物的信号,所谓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的化合物。然而,科学组还尚无法确定这些化合物是否真的来自火星,还是随着好奇号被从地球带来的污染物。在此间于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盟会议期间,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SAM设备首席科学家保罗·马哈菲(Paul Mahaffy)表示:“SAM对于有机物无法给出确切性探测。”好奇号项目科学家约翰·格洛岑科(John Grotzinger)表示:“尽管马哈菲的设备检测到了有机物的信号,但首先我们必须确认这些物质是否的确来自火星。” 之所以专门进行这样一次信息发布,是因为上周有一条流言盛行,称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有了“巨大的”发现。为此,美国宇航局此番专门举行发布会,试图平息这一谣言。好奇号所进行的观测中还包括高氯酸盐,这是一种由氧气与氯之间相互反应产生的化合物,此前美国宇航局的凤凰号着陆器曾经在火星的北极地区检测到这种化合物的存在。好奇号的SAM设备使用一个微型炉子对火星土壤与尘埃样品进行加热,并对其释放出来的气体进行分析以判断其化学成分。实验中所采用的火星土壤样品则是由好奇号机械臂上的一个勺子设备抓取并送样的。当好奇号将含有高氯酸盐的样品放在SAM炉子中加热时,它会释放出氯化甲烷化合物,这是一种含碳的有机物质。 美国宇航局官员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里的氯显然是火星本地的,但其中的碳有可能来自地球,由好奇号从地球带到了那里。由于SAM设备的检测灵敏度极高,因而被检测出来。”这项发现是好奇号对其沿途一片风成尘土沙粒覆盖区域进行考察时做出的,这片区域被称作“岩石巢穴”(Rocknest)。这片区域地势平坦,距离好奇号的首个考察目的地——高度约5000米的夏普山山麓一片被称作“格列尼格”(Glenelg)的区域仍然还有数英里的路程。夏普山(Mount Sharp)是好奇号火星车的着陆区,巨大的盖尔陨坑中央高高隆起的一座高山。 2016年1月4日,NASA公布火星探测器“好奇号”(Curiosity)传回的360度“纳米布沙丘”(Namib Dune)照。这也是好奇号自2012年8月登陆火星以来,人类首度近距离目睹火星风采。这些照片拍摄日期是2015年12月18日,透过Mastcam彩色相机拍摄到高解析度的火星图像。纳米布沙丘是位于“夏普山”(Mount Sharp)西北方的巴格诺沙丘群(Bagnold Dunes)中的沙丘之一,纳米布沙丘位于夏普山底部,过去被科学家誉为“黑暗地区”,但透过高解析度图像让科学家得以了解火星上发生的情况,也成功对沙丘进行第一次近距离调查。好奇号距离纳米布沙丘底部大约7米远,以仰角28度拍摄,纳米布沙丘高度约5米,可以清楚看到沙粒从迎风面的顶端滑落后所形成的特殊纹理,也可以看出在火星风和小型山崩的影响下,这些沙丘波纹随着时间发生改变。在地球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背风坡,因此NASA的科学家们判断这些照片应该是位于纳米布沙丘的背风侧。

美国宇航局好奇号到底在火星上发现了什么?

是大量物质硬化以后收到岩石。9月15日:“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这颗红色行星的表面发现了一个看起来像红绿灯的岩石组合(图中的红色圆圈)。不过,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宇航局尚未对这一最新发现发表评论。这一发现凸显了火星上的岩石结构是多么奇怪和奇妙。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这颗红色行星的表面发现了一个岩石组合体,看起来像一个红绿灯(红色圆圈标记处)。不过,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宇航局尚未对这一最新发现发表评论。这一发现凸显了火星上的岩石结构是多么奇怪和奇妙。这个“红绿灯”是在夏普山脚下发现的,这是一个迷人的地质特征,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火星失去了潮湿的栖息地。也有人说奇怪的岩石组合看起来像图腾柱。“红绿灯”(左)是好奇号(右)在前往夏普山脚下的途中发现的。这种奇怪的岩石组合是由太空录像记者乔·史密斯在照片中发现的。他说,“我发现了这个岩石组合,我想,'等等,它看起来很奇怪。我想它看起来像个红绿灯。这张由好奇号拍摄的照片只是这颗红色星球上许多令人着迷的岩石中的一块,看起来像是地球上我们熟悉的东西。在发现之前,另一张图片显示火星表面有一块几乎完美的球形岩石。美国宇航局说,这可能是火星结核的一个生动例子,其中大量物质被压缩和硬化形成岩石。综上所述,美国宇航局好奇号在火星上发现的只是岩石而已。

美国的好奇号火星车多久到达火星的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是美国国家宇航局研制的一台探测火星任务的火星车,于2011年11月发射,2012年8月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它是美国第七个火星着陆探测器,第四台火星车,也是世界上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其使命是探寻火星上的生命元素。项目总投资26亿美元,是截至2012年最昂贵的火星探测项目。2019年10月,美国航天局表示,“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盖尔陨石坑内发现了富含矿物盐的沉积物,表明坑内曾有盐水湖,显示出气候波动使火星环境从曾经的温润、潮湿演化为如今冰冻、干燥的气候。自20世纪初期开始,人们凭着望远镜中看到的火星影像和头脑中的想象,认为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乃至火星人。但当最早的着陆探测器,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海盗1号和2号在1976年触及火星表面的时候,人们大失所望,来自海盗2号的照片显示了一个寒冷、贫瘠、干燥、显然死掉了的行星。然而,也是在同一时期,科学家在地球海洋底部的深海热泉里发现了极端微生物的存在,这证明生命可以适应各种环境。

上一篇:中国好声音 大山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