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美国的华莱士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3-24 00:36:42编辑:莆仙君

华莱士是哪个国家的?

华莱士快餐连锁店,是中国本土企业。2001年1月:华莱士首家快餐厅成立,标志着华莱士快餐连锁时代的开始。2002年,华莱士快餐成功引入营运管理体系,并建立快餐配送中心,标志公司拥有连锁企业管理模式及产、销系统。2004年7月:华莱士收购福州爱德莱古街餐厅。并逐步开始向外区市场扩张。2005年5月:华莱士市场向福建泉州、厦门进军,开始建立外区市场。2005年8月:华莱士向省外市场拓展,并逐步向全国发展。2005年12月:华莱士快餐加盟店突破100家,实现海峡西岸百家餐厅连锁。2006年8月:华莱士加盟品牌中心成立,标志着华莱士步入品牌化经营。2006年12月底,华莱士快餐加盟店突破200家。华莱士创业历史华莱士的创始人华怀余、华怀庆兄弟,起初并不是做餐饮生意出身。两兄弟是浙江温州人,最早做的是温州人的老本行皮鞋生意,在福州有一个上下两层的商铺,一楼卖皮鞋二楼闲置。当时正值洋快餐在国内风生水起,看到这波风的华氏兄弟,遂把空置的二楼弄成了炸鸡店,刚开始的华莱士就是照猫画虎,一样的汉堡炸鸡、一样的儿童乐园。不过当时的生意不算太好,勉强盈亏打平的水平,尤其是在当对面来了家台湾顶新集团旗下的德克士之后,原本就不佳的销售额开始持续走下坡路。面对每况日下的局面,华莱士孤注一掷的打出了价格战,推出“特价123”大促,即可乐1元,鸡腿2元和汉堡3元。不得不说,低价真是人类消费史一万年都管用的大杀招。大促当天,营业额从平时的2000元翻倍到4000元,随后更是一路冲破一万元。

华莱士是中国的品牌吗

华莱士是中国本土最大的西式快餐企业,其经营的汉堡、炸鸡、薯条等产品,美味与品质兼具,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华莱士秉持创新理念,会定期出新品供消费者品尝。

华莱士是中国的品牌吗
华莱士是中国的品牌。华莱士快餐连锁店,是中国本土最大的一家集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西式快餐企业。华莱士是本土最大的西式快餐企业,创建品牌以来,先后在闽、浙、赣、粤、湘、津等全国各省市城市开设连锁餐厅,公司经营的汉堡、炸鸡、薯条等产品,美味与品质兼具,时尚与文化领先,深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华莱士已经成为业内知名的西式快餐加盟品牌,其影响力也涉及全国。华莱士快餐品牌已经深得广大消费者喜爱。

华莱士产品种类繁多
华莱士是福建省华莱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时尚.快餐,虽说是中西结合,但它是中国自己的品牌。华莱士总部推出了十几种系列,一百多款单品,每款都很有特色,让消费者百吃不厌,也为经营者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商机。不仅如此,华莱士秉持创新发展理念,每月都会定期出现新产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而且,加入华莱士的成本投入相对较低,再短时间里,可以获得良好的收益,如果在经营中有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经营者可以去向总部进行反应,总部会为经营者免费提供服务。

华莱士的经营
投资华莱士这一快餐品牌,对于经营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华莱士是直营连锁品牌,华莱士经营者要健康勤勉,有创业热情并热爱快餐事业。然后,华莱士经营者须要接受市场的各项管理,认可其规章制度。愿意参加组织的各项活动。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愿意提供合法证件、愿意提供彩色照片两张,供总部建立客户档案之用。华莱士经营者至少有2万元以华莱士上可支配的资金,无不良商业纪录。同时,也要求经营者应该自维护华莱士是品牌形象,自觉接受总部的监管,认真工作,努力负责。

以上是关于华莱士的内容,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参考上述关于华莱士的内容,考虑是否选择尝试华莱士的食品。炸鸡虽好吃,但是不要贪多喔。


乔治 华盛顿 一生中几个重要事件

1732年,华盛顿出生于弗吉尼亚;1748年,华盛顿在哥哥的帮助下成为土地测量员;1752年,华盛顿继承他哥哥的遗产,成为大种殖园主;1758年,华盛顿当选弗吉尼亚议员;1775年6月17日,华盛顿被大陆会议委任为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1777年,华盛顿指挥美军取得萨拉托加战役的胜利,迫使英国名将柏高英的8000人投降;1789年,华盛顿出任美国等一任总统;1792年,华盛顿在总统选举中又一次满票当选;1796年,华盛顿向美国人民发表了《告别辞》1799年,华盛顿在弗吉尼亚平静地去世。


电影《勇敢的心》里头的威廉.华莱士真是苏格兰的民族英雄?

威廉.华莱士(1272-1304)是苏格兰的民族英雄,关于他的情况多见诸于一些传奇故事,真正的史料现存不多,他出生在苏格兰帕瑟林教区的艾德斯列,父亲是苏格兰高等贵族詹姆斯.斯蒂沃德的奴仆。华莱士因此在帕瑟林的教堂接受一些教育,据说他懂拉丁文和法语,而这些可能是他当牧师的叔父教给他的。在1297年左右,他和梅伦.布拉德夫特结了婚,梅伦后来在一次英军的突击行动中被杀害,而影片不同的是,此时,华莱士已经发动起义了,英格兰人杀死梅伦正是出于对华莱士起义叛乱的报复。

当华莱士带领队伍反抗英军之时,另一支抗起义也在同时爆发了,那就是安德鲁.穆拉领导的起义,苏格兰这种混乱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原苏格兰王约翰.巴里奥向英格兰拱手让出了苏格兰的统治权,英王爱德华一世为稳固统治,对苏格兰采取了高压政策,横征暴敛,却最终导致了苏格兰人的反抗。这些起义的兴起不仅带动起了普通的苏格兰人民,后来也受到了苏格兰贵族们的支持,他们也想早日摆脱英格兰的压迫,因此他们拉拢苏格兰义军,以贵族为核心的苏格兰抗英联盟组成了。.

然而好景不长,1297年7月,苏格兰贵族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向英格兰人投降,联盟从此解体,华莱士和安德鲁.穆拉两人开始掌控已经四分五裂的义军,并且最终将他们归拢成为一支独立的抗英大军。

这之后,义军连打了几个大胜仗,在斯蒂林一战中,他们以少胜多,几乎全歼来战的英军,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胜利,从此名声大震。然而,在战斗中,安德鲁.穆拉不幸战死,华莱士失去了一位无法替代的好伙伴,从此,他开始一人统帅大军。

华莱士的所作所为再次被摇摆不定苏格兰贵族所关注,他们授予了他爵士。由此可见,华莱士在当时苏格兰人民包括贵族眼里的地位以及他们对于苏格兰赢得自由的渴望。

尽管华莱士雄心勃勃要为苏格兰的自由而战,但英军的队伍毕竟远比他们强大的多,在1298年的法兰克林之战中,苏格兰义军全军覆没,华莱士只身逃了出来。 在此之后直到他1304年被俘虏的6年里,很少的人知道华莱士的行踪,有传说他在英格兰北部组织了一些游击战斗,也有说法他曾到欧洲大陆的挪威、法国、甚至罗马教皇那里寻找援助,从菲利浦四世发往罗马的一封提到华莱士的信来推断,华莱士1300年左右的确到过罗马。

零星的游击战持续到1303年,当时人们并不清楚那是否真的是华莱士所为,但由于爱德华一世被这些袭击所激怒,扬言要捉拿华莱士,华莱士因此再度扬名,也更加成为苏格兰人民心中的传奇英雄。

根据传说,华莱士是被苏格兰叛徒出卖被抓的,被抓后,他立即被押往了伦敦,在1304年8月23日被处死。当时英格兰当政者将华莱士宣传成为一个残忍、罪恶、滥杀无辜的十恶不赦歹徒形象,因此在他服刑当天,人们不断向他身上抛扔腐臭的食品,并且高呼绞死他。在简短的审判之后,华莱士被判杀人及叛国罪,施以极刑,他的尸体被分为四块,分别送到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四个地方,他的头被悬挂在伦敦桥上示众,以警告那些试图反叛的人。

华莱士的一生追寻自由,并且至死不渝,死时年仅32岁,他最钟爱的一首诗中这样说道:

Freedom is best,

I tell thee true,

of all things to be won.

Then never live within the bond of slavery,

my son.

今天,人们仍然可以在苏格兰看到很多地方看到威廉.华莱士的纪念碑,其中一座在爱丁堡的一侧的

入口处,一座在兰纳克教区教堂门前。而最著名的是在斯蒂林的华莱士纪念碑。华莱士作为一个民族英雄,他被塑造成了各种各样威武的形象,尽管他只活了32岁,在苏格兰我们还不时可以看到白发银须的华莱士画像,作为苏格兰民族精神的象征,他永远活在苏格兰人民的心中。


电影<<勇敢的心>>中的主角威廉·华莱士在历史上确实存在吗?谢谢

历史上真实的威廉·华莱士 ZT
威廉·华莱士(William Wallace)

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基本情况,正史没有准确的记载,关于他早年经历的所有说法都源于后人流传的口头文学,找不到可靠的佐证。这也难怪,作为名不见经传的小贵族家的次子,与家产和爵位无缘,自然没人刻意记载他的履历。直到他成为英格兰人痛恨、追捕的“叛逆”和苏格兰人崇敬、效法的偶像,大家才开始收集他的事迹,演义他的传奇。
关于他的出生年份,没有一个确切可信的说法。传说的日期跨度近十年,人们根据各自的理解主观地加以取舍。希望这位悲剧式英雄的年庚尽可能长一些的人,相信他出生于1267年;认为他是少年英雄的人则主张他的生辰其实是1275年或1276年;也有人为了凑历史的巧合,说他生于1272年或1274年,因为前者是他的死敌老爱在十字军中继承王位的年份,后者是丫回到伦敦加冕的年份;也有主张1270年的,可能是为了取整数。
他父亲的名字是马尔科姆还是理查也各有其说。老冯宁愿相信老爷子叫马尔科姆,而理查是叔叔。因为根据比较公认的说法,华家有三兄弟,老大叫马尔科姆,老二就是威廉,老三叫约翰,而一个堂兄弟叫理查。当时流行长子继承父名,所以小马尔科姆这个名字来源于父名,当在情理之中。
传说华莱士身高两米(六英尺七英寸),即使在今天也算得上巨人,更何况据考证当时成年男子平均高度才1.5米。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留下真实的画像,但作为人们寄托理想的英雄和崇拜效法的榜样,他的形象在苏格兰民间有很多版本,有青春偶像的,有小胡子的,有络腮胡子的,甚至还有须发皆白的,多数是披坚执锐的战斗姿态。但是引起最大争议的,还是新近在斯特陵旅游服务中心前落成的那尊塑像。因为很多人说,他们要的纪念是威廉·华莱士,而不是梅尔·吉布森。

华莱士家族,据信系由威尔士迁入苏格兰的。Wallace也作Walensis,词义为“说威尔士语的人”。这个家族是苏格兰西南部的小贵族,也就是向大诸侯称臣的小领主,这种多层分封的关系在中世纪的欧洲很普遍。作为苏格兰皇家司礼事务大臣(High Stewards)家族的封臣,华氏先人不迟于1250年获得了老树原(Elderslie,Field of Elder Trees)领地,位置在当时伦弗鲁郡(Renfrewshire)的派斯雷(Paisley)附近。威廉的母亲也出自望族,是艾尔郡(Ayr,在苏格兰西部沿海)郡长雷吉纳德·克劳福德(Sir Reginald de Crauford)的女儿。
威廉早年的经历无据可考,不过,按当时的习俗,威廉作为次子应担任神职。传说他的一个叔父就是斯特陵附近邓尼佩斯(Dunipace)的牧师,教授给他拉丁语和圣经箴言,灌输了自由思想,据说他的剑术和骑射工夫也是当和尚的这段时期学的。
传奇中的华莱士武艺高强,可力敌数人并最终取胜。他能从屡次追剿和血战中生存下来,相信传说不虚。但事实并不止于此,华莱士还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官。他显然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但纵横山林多年的经历使他作战经验丰富,深谙游击战术,懂得收集和利用情报,能够根据敌我双方的特点扬长避短合理运用部队,善于利用地形,对攻击的时机把握得恰倒好处。
华莱士的另一面,是嗜血成性、杀人如麻。有一幅画表现战斗中的华莱士,天上日光惨淡,地上浓雾弥漫,手握利剑的华莱士在遍野的尸堆中逡巡,仿佛饿虎下山,色调阴冷晦暗,气氛恐怖肃杀。对于英格兰人给他造成的伤害和侮辱,他都以冷酷的杀戮加倍报复。起义军每攻克英军盘踞的城堡或在野战中击败英军,都要杀尽包括平民在内的所有英格兰人及其外国雇佣兵,从不抓俘虏,心情稍好一点的时候会放过美眉、儿童与和尚。有的时候甚至他的部下都觉得过于残暴而于心不安,以至于事后跑到主教那里去忏悔。毕竟他生活在一个以暴易暴的时代,野蛮是生存的需要。征服者的傲慢侮辱与残酷镇压,多年来你死我活的追杀,已经令复仇之火烧焦了他心里最后一点仁慈和怜悯。
华莱士对英格兰人的刻骨仇恨,不仅仅出于对自由的信念,也来自亲身感受到的亡国毁家之痛,由家仇而知国恨。1291年,当老爱上演“至尊”闹剧时,耿介不阿的老马尔科姆属于少数拒绝低头的苏格兰人。为了躲避迫害,他带了长子离家出走,但终于还是被个叫费尼克(Fenwick)的英格兰骑士杀害于艾尔郡的罗顿山(Loudoun Hill)。年方弱冠的威廉只好随母投亲,据说就是这段时间他进了教会学校,但不久,就因杀死向他挑衅的英国占领军而被通缉,从此浪迹江湖。此后的故事有些像《水浒》,斗殴、追捕、复仇、死里逃生,甚至有人说华莱士其实是传奇侠盗罗宾汉的原型之一。这些故事多半被饱受侵略者欺凌的苏格兰人加以夸大和演义,籍以寄托报仇解恨的希望。
在游击生涯中,华莱士周围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亲族为核心的骨干力量,包括舅舅帕特里克(Patrick Auchinleck of Gilbank)、堂兄弟亚当、理查和西蒙(Adam, Richard and Simon Wallace),表兄弟威廉(William de Crauford)、外甥爱德华·里特和汤姆·哈利德(Edward Little、Tom Halliday),以及贵族格拉汉姆(Sir John Graham Jr.)、爱尔兰人史蒂芬(Stephen of Ireland)、勇士格雷(Gray)、克雷(Kerly of Cruggleton)、修道士约翰·布莱尔(John Blair,不知道是不是拖泥的祖上)、土匪爱德华·多事、约翰·狂接舆、乔治·风满楼等。他们利用袭击英军缴获的装备、马匹和给养武装自己,不断壮大。
比较可信的是一些规模较大的战斗。譬如罗顿山伏击战。1296年7月,威廉·华莱士率宗族数十人在父兄遇难的罗顿山守株待兔,利用狭路设伏,击毙仇人费尼克骑士,截获了他护送的运输队。再如夜袭拉那克(Lanark,在苏格兰南部)。华莱士的妻子梅伦(Marion Braidfute,一个富有领主的独女,二人是否正式结过婚无从考证)死于老爱委派的拉那克郡长荷斯里格爵士(Sir William Heselrig)之手。华莱士率手下夜入城堡血洗了郡长的府邸。《BH》中,这一事件被编排成捍卫“初夜权”的官逼民反,并作为大起义的导火索。或许梅尔看过《逼上梁山》。洋人不认为“冲冠一怒为红颜”有什么不光彩的。
拉那克之战是华莱士命运的转折点。军事上,这一战斩杀英军240多人,使华莱士声名大振,激发了饱受压榨的苏格兰下层人民的反抗意识。在他周围迅速聚集起三千多起义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军队。而在此之前,追随他的不过是数十名亲族和一些真正的江洋大盗,至多算一支游击队罢了。政治上,华莱士由自发反抗占领军的残暴统治向为光复祖国而战转变。前面说过的罗伯特·维斯哈特主教早有发起复国运动之心,但苦于手中无兵,而实力派贵族又只重私利罔顾大义。华莱士义军的崛起正合他意。老和尚找到华莱士,劝说他打出了恢复国家独立、迎请巴里奥国王还朝的旗号。这一举措如同范增劝项梁迎立怀王,给了华莱士义军以政治上的地位和号召力。在此之前,华莱士及其抗英斗争一直被当作暴民作乱,得不到大贵族的认同。同时,和尚帮遍布全苏的教堂网络还被动员起来联络各地的起义者,使起义的浪潮迅速蔓延开来。一些贵族也加入了反抗的行列。但此举也给本来没什么政治倾向的华莱士贴上了“拥巴派”的标签,日后不可避免地成为贵族派系倾轧的牺牲品。
华莱士率领义军连续攻城拔寨,席卷整个北部高地。
——多加特湖(Loch Dochart),华莱士联合当地起义军突袭占有数量优势并有伪军支援的英军爱尔兰军团迈克法迪恩(MacFadyen)部,全歼该敌,斩杀了所有爱尔兰籍俘虏,但对缴械求饶的苏格兰俘虏则全部释放。迈克法迪恩本人逃离战场后,被追及并枭首。
——北方重镇珀斯,起义军填平城壕,架云梯攻入城中,英军2千人被杀尽。
——达诺塔(Dunottar)城堡,对“艾尔谷仓事件”等暴行记忆犹新的华莱士拒绝给逃入城堡避难的4000多英格兰人及其追随者以任何怜悯。抵抗者最终被赶下悬崖,甚至教堂也被点燃,把躲在里面的人活活烤死。
——阿伯丁(Aberdeen)港,英军匆匆登船撤离,被疾速赶来的起义军乘低潮攻上甲板,杀得片甲无存,百余艘舰船被焚毁;英国派来的郡长挂起了巴里奥的旗号,从而免于血战。
随后,华莱士与莫雷合兵,围攻邓迪。
这时,降伏了苏格兰贵族的英军,已在老瓦的指挥下大举北进。

斯特陵,在这样的时候成为英苏大战的焦点。

(斯特陵整个城市位于山谷之中的福斯河河湾和冲积平原之上,地势依山傍水,与潼关相仿佛。华莱士纪念塔坐落在市区以北两英里的达雅山(Dumyat Hill),像一座路标,从老远就能望得到。
山下的停车场是免费的。达雅山高约百米,山体葱茏,林木茂盛。山路陡峭高峻,有好心人提示,如果游客中有谁足力不济或想留一点能量登上纪念塔,可以乘穿梭小车代步。初秋之际,阴凉舒适,山风习习,空气清新,正好登山。
纪念塔坐落在克雷格(Craig)修道院旧址上。修道院是斯特陵桥战役时华莱士的指挥所。纪念塔的建设历时八年,于1869年落成。塔高220英尺(67米),共有246级台阶。全部费用超过1万英镑,在当时不啻是天文数字。这么一大笔钱都来自捐献,捐献者包括世界各地的苏格兰人,以及很多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包括同样为民族独立和自由理想奋战了一生的意大利民族英雄——解放者加里波第(Garibaldi)将军。
这是一座用浅黄色、褐色块石砌成的四方型塔楼,狭窄的窗以及顶层的垛口、四角的圆型棱堡,很像一座古堡。塔是维多利亚时代哥特式建筑复兴的产物,外立面处理其实很精细,不过要贴近才看得出。但除了西北角的八角形壁柱和塔顶林立的小尖塔外,华丽、注重细节的哥特风格并不明显,斑驳的石料和不够清晰的轮廓线更使建筑显得朴实而古拙,在低垂的浓云下越发肃穆凝重。这样的风格倒更符合华莱士平民英雄的身份和悲壮的命运。
突出于塔的西南角的,是高达15英尺的华莱士雕像。华莱士络腮胡须,身躯强壮,穿着苏格兰短裙和披风,左手扶盾,右手高举利剑,面貌冷峻,直视前方,是在指天明誓要光复河山,还是指挥起义兄弟向敌军冲击?雕像距地面约30英尺(9米),居高临下,如同半空中一尊脚踏流云、驭风而飞的战神,给人以庄严、神圣之感。仰望雕像,心中油然而生崇敬之情,耳边回荡的山风仿佛是他的呼唤——Pro Liberty(为了自由)!
塔底大厅里有华莱士简介和纪念塔本身建筑的介绍。
沿着狭窄而封闭的旋转楼梯盘旋而上,绝对不是件轻松的事,但绝对值得一试。
登上71级台阶,到达塔的第一层,是华莱士生平事迹陈列和斯特陵桥战役的介绍。最显著的是三维仿真的“华莱士在威斯特敏斯特大厅受审”场景。
华莱士的剑陈列在这里的一个墙角。这柄剑原来供奉在顿巴登(Dunbarton)城堡,纪念塔落成后移了过来。这是一柄当时很常见的双手使用的阔剑,长约66寸(1676毫米),其中刃长约52寸(1321毫米),经历了700年的岁月却依然光亮夺目。剑原是当时一件普通的兵器,没有制造者的标记,打造的年代也不详。从材质上分析,是苏格兰国货,而当时英国常见的武器大多产自弗兰德或我们德国。1505年,苏格兰王詹姆斯四世给它重新装了柄,为的是让剑更能配得上英雄的名字。此举是典型的贵族思维,认为只有华丽才算高贵。虽然出于对英雄的崇敬,但未免浅薄。
要把这样一柄长大而沉重的武器运用自如,不仅需要膂力过人,还必须有足够的身高。这倒能从侧面印证关于华莱士身材高大的传说。
第二层高64级台阶,1885年增辟为“英雄厅”,陈列着罗伯特·布鲁斯、司各特(Sir Walter Scott)、伯恩斯(Robert Burns)、利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瓦特(James Watt)等苏格兰名人的大理石雕像和生平事迹,并以声像手段展示20世纪的苏格兰名人。
再上行62级台阶,到达第三层,是一幅360度全景画,描绘周边景物,并标出不同历史时期几场大战的位置,譬如1297年的斯特陵桥之战,1314年的班诺克本之战等。
第四层是被称为“王冠”的塔顶。“王冠”是由八道粗壮的拱券飞架而成的。每条拱券上都有三座小尖塔,拱券合龙的最高处也有一座。这种建筑风格是哥特建筑在苏格兰的一个变种,模仿苏格兰王冠的形状,代表苏格兰的民族性。类似的风格在苏格兰的不少教堂方塔上也能找到,如15世纪修建的爱丁堡圣吉尔斯教堂的塔楼等,比起英格兰那些又尖又高、严肃刻板的典型哥特式方塔,倒更多些人的气息。不过,教堂的塔顶往往更轻灵通透,而纪念塔则厚重得多。
有券而无蹼,顶层是一个开放的露台,视野极其开阔,是俯瞰古战场的最佳立足点。
环视周围,北面山脚下绿树掩映的是斯特陵大学静谧安详的校园,后面则是绵延的奥奇尔丘陵,如一道坚实的墙壁,拱卫着后面地广人稀的苏格兰高地。西面遥远的山峰是高耸入云的罗蒙山。脚下的河谷是这两大屏障之间唯一的门户。福斯河在本来宽阔的谷底形成冲积平原,河道斗折蛇行,曼妙回转,划出一个又一个水草丰美的河曲,上面星星点点漫步着雪白的羊群。河流向东绵延远去,在远处的河口地带散为无数的港汊,浸润出一大片湿地,最后由福斯湾流入北海。西南山脚下不远处就是老桥,是十五世纪修建的,紧邻曾经是战场的木桥遗址。两岸已建起了密密麻麻的房舍。斯特陵城堡隔着河谷与这厢遥遥相对。城堡与爱丁堡相似,雄踞峭壁之上,俯瞰南面的市区。城池南面一望无际的绿茵,是苏格兰中部的低地平原。
真是龙争虎斗的兵家必争之地。
蓦地,一屡阳光如同锃亮的剑锋,刺破彤云直射老桥。恍然间,山谷间的房舍、公路、车辆、牛羊仿佛都不见了,满眼尽是飞扬的旗幡、鲜艳的衣甲、嘶鸣的战马、耀眼的刀枪。)
---------------

太多了,你去下面这个网页看吧。

http://www.zgjunshi.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11&ID=19988的


<勇敢的心>华莱士妻子现实生活中叫什么名字啊??

凯瑟琳·麦克马克 Catherine McCormack

凯瑟琳·麦克马克1972年1月1日生于英国汉普郡的Alton,毕业于牛津戏剧学校,求学期间即开始登台演出,而后又在一些电视剧中磨练演技。
1994年以《血腥的周末》踏入影坛,并以其中动人的表演令大明星梅尔·吉布森眼前一亮,得以赴好莱坞拍摄《勇敢的心》及《豪情英雄》。1998年又在《绝代宠妓》中饰演了一位16世纪的威尼斯名妓。曾在《吸血鬼的阴影》、《水之重》、《巴拿马的裁缝师》及《间谍游戏》等片中与多位大牌明星合作,星途已日渐平坦。


上一篇:华声股份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