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山芪参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3-21 06:19:15编辑:莆仙君

芪怎么读

芪的读音:[qí]。芪的含义:(1)(黄芪)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横卧地上,根可入药。亦作“黄耆”。(2)(芪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花淡紫色,亦称“知母”。芪形声。“氏”意为“基底”、“基本面”、“受物面”。“艹”与“氏”联合起来表示“一种根须深入地底的草本植物”。本义:一种根须深入地底的草本植物。特指:黄芪,一种常用的中草药植物。扩展资料:芪部首:艹,部外笔画:4,总笔画:7。芪汉字首尾分解:艹 氏。芪笔顺读写:横、竖、竖、撇、竖提、横、斜钩。芪组词示例如下:1.芪苓[ qí líng ]芪与茯苓的合称。中医配药的一种。根据比例配制出的一种治疗体虚的中药。2.山芪参[ shān qí shēn ]聊城方言,意为野生的人参。在聊城方言中,野生的人参习惯称之为山芪参;人工种植的人参称之为家参。在农村婚庆、丧事活动中,都以山芪参压箱底为荣,清单上也要在第一栏写明“山芪参”。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芪

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氏读什么

芪,读作qí。基本字义:1、〔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横卧地上,根可入药。亦作“黄耆”。 2、〔~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花淡紫色,亦称“知母”。形声。“氏”意为“基底”、“基本面”、“受物面”。“艹”与“氏”联合起来表示“一种根须深入地底的草本植物”。组词如下:芪苓、山芪参、黄芪、芪母扩展资料字形演变组词解释:1、芪苓:是指芪与茯苓的合称。中医配药的一种。2、山芪参:聊城方言,意为野生的人参。3、黄芪: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4、芪母:知母,中药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叶由基部丛生细长披针形,花茎自叶丛中长出,圆柱形直立,总状花絮,成簇,生在顶部成穗状;花粉红色,淡紫色至白色;果实长椭圆形,内有多数黑色种子,花果期6-9月。

芪字怎么读,有那些同音字

芪字的读音为:[qí] 和芪字同音的字有七、其、奇、七、期、起、器、齐等字。芪字有两种用法:1、黄芪黄芪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横卧地上,根可入药,亦作“黄耆”。2、芪母芪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花淡紫色,亦称“知母”。扩展资料:芪字做黄芪之意一、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2~18对;小叶片广椭圆形或椭圆形,下面被柔毛,托叶披针形。二、化学成分黄芪含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calycosin)、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还含黄芪皂甙Ⅰ、Ⅴ、Ⅲ(astragalosideⅠ、Ⅴ、Ⅲ)。三、药性药味黄芪表面淡棕黄色至淡棕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易剥落而露出黄白色皮部,有的可见网状纤维束。质坚韧,断面强纤维性。气微,味微甜,有豆腥味。四、功能主治黄芪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芪

上一篇:360棱镜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