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天柱山
天柱山的地貌特征
中山。位于天柱山的腹地。由混合花岗岩组成,有多峡谷分割,危崖环境。它们海拔大于1000米,比高大于600米,以天柱峰为最高,海拔1488.4米。组成中山的混合花岗岩,水平、垂直和斜交节理尤为发育,且组别和疏密程度多变。绝顶和山腰,常年气温徘徊在0℃左右的时间最长,水在节理逢隙中,液态、固态频繁变化,从而使岩体不断碎裂、崩解,形成了各种争奇献异的石象分布。105°——285°,155°一一335°两级垂直节理特别发育,加上外力作用沿垂直节理强烈切割,使天柱峰孤峰兀立,陡如层塔。绝顶附近垂直密集,又经外力作用的雕琢,形成含苞待放的莲花峰。垂直节理切割,加球状风化,造就了仙鼓峰。与仙鼓峰相映成趣的鼓棒石,则是沿85°——265°和175°——355°二组垂直节理发育的鬼斧神工。顶部岩石被水平节理切割,巨石巍列三台,形成了三台峰。飞来峰则是顶部巨石被水平节理从边缘向内横切,使之远看宛如天外飞来一石,冠于峰顶。仙鼓峰腰维妙维肖的蜒蚰石,是160°——340°和间距为2~3米70°~250°二组垂直节理发育的绝妙佳作。还有飞虎、天狮、麟角、五指、仙拳、石榴、天池……诸峰都因峰顶石象而得名。飞来峰东南侧、石印峰的两侧是一深切狭窄的箱状谷地。上方山峰岩石为各组节理切割,在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下,形成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块、巨岩。它们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了频繁的崩塌现象,坠入谷中,错落有致,这就形成了扑朔迷离的神秘谷。天狮峰西南坡腰,地处中山边缘。这里汇水面积大,流水下切特强,沿节理形成的沟谷不断扩展,山脊宽度不断减少。再沿脊部节理密集处,发生流水切割和重边崩塌作用,形成了如拱似虹的穿崖,这就是天柱山上一绝——“鹊桥”。“恐龙汲水”的成因与“鹊桥”雷同,只不过是竖形穿崖。“天柱晴雪”的成因与晴雪岭组成物质和地貌形态有直接关系。这里由长石为主石英含量相对减少的混合花岗岩组成。位于中心地带,岩石湿润,有利于水对岩石的作用。加上太阳辐射强烈,日夜温差较大,使岩石表面层层裂开,逐渐松散成砂层。晴雪岭顶部坡度不大,砂层不易下滑,堆积成丘。 低山。海拔500~1000米,比高400~600米不等。与中山相毗连的低山由混合花岗岩组成。南部贺家畈、吴宕一带与丘陵相连的低山,则由二长片麻岩组成。石龙、天书、降丹、天蛙诸峰与中山形态相同,呈陡坡峰林。这一区域也有石象分布。猪头石、混元霹雳、飞雁石、麒麟石、木鱼石、船石等巧石纷呈。玉镜山、驾雾山等,山势逶迤蜿蜒,主要由二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组成。山势都比较缓和,比高也较小,一般山脊较宽,坡度都小于15°左右。山坡也不像上述低山陡峭。多半在坡度20°以下。维妙维肖的巧石也不多见。二种低山形成鲜明的对照。 丘陵。海拔小于500米,比高小于200米,主要由二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组成。分布在天柱山的边缘地区,如野人寨、白水湾一带。呈南北向和北东向条状延伸。地面切割深度和密度较中山和低山地区弱。地势缓和,超伏度不大。 盆谷。又叫盆地。整个天柱山中散落的盆谷,规模较小。龙潭河谷地,为侵蚀构造,时断时续,沿龙潭河分布,最宽处仅500米左右,都由砾石层和砂层组成。中山的盆地,大致分布于400~500米、800米左右和900~1000米几个高度。因为天柱山在上升过程中,曾有数度明显的停顿,因而流水作用由下切而转为旁蚀作用为主。尤其在断层通过或节理密集地段,河流旁蚀作用较强,这样就塑造了山间盆地,如茶庄盆地(400~500米)。马祖庵盆地(750~800米)、蛇形坦盆地(900~1000米)。 溪涧。天柱山为长期隆起地区,整个溪涧呈放射状特征。河流都自抬升中心的天柱峰、飞来峰、迎真峰、天狮峰、覆盆峰、思婆尖、铜锣尖、仙鼓峰等山峰之间的凹地源出,向四周倾泻,分别流入潜水、皖河。天柱山的溪涧都属于潜水和皖河的一、二级支流。它的发育严格受断层构造和垂直节理控制。如山体东北部的皖水上游龙潭河段,就沿北西——南东向断层发育;山体南部九井河的源头飞来涧、青龙涧等都沿南北向垂直节理发育;而另一分支牧羊河,则主要沿北东——南西向断层发育。山体西南部的溪涧,上游作西南流向,下游都转为近南北流向,都是适应垂直节理组别变化的结果。山体北部的河流受菖蒲——黄柏断层控制,呈北东流向。它的支流,受垂直节理制约,多作南北流向。另外,天柱山地区流出的溪涧,受到差异性抬升和岩性不同的影响,河谷的纵剖面呈阶梯状。如九井河纵剖面可分明显的五叠。其它如黑虎涧、林家河等,纵剖面也呈明显的3~4叠。天柱山遍布流泉、飞瀑和龙潭。每逢春潮、夏汛,到处银练飞舞,银河倒悬。河谷横剖面呈深切峡谷和谷中谷的特征。两岸奇峰夹持,古松掩映,更显得分外灵奇险秀。
天柱山的简介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其主峰海拔1488.4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称为天柱山。天柱山飞来峰下的神秘谷被游人称为“天柱一绝”。神秘谷长约五、六华里,谷底由54个形态各异的洞穴且成,洞连洞,洞套洞,洞内有牖,有庭,有门,有石梯,有石栏。在暗洞中穿行,难辨东西,不知阴晴,压抑沉闷;但一出洞口,即见光明,又使人激动欣喜。扩展资料: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被誉为"江淮第一山"。早在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建国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景区获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等称号,并于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山体形成演变的历史过程,可以追溯到距今26亿年前的太古代时期。当时天柱山地区和整个大别山区一样,在晚太古为海洋优地槽发育时期。在地槽下降过程中,本区堆积了巨厚的复理式建造(早期伴有超基性、基性岩,晚期伴有中酸性火山岩)的大别山群前身。
天柱山的基本信息
福建南安市天柱山位于福建省南安西北部蓬华镇境内,天柱山又叫万寿山。“一柱参天戴九重,千峰俯地拜万寿”便是天柱山生动的写照。天柱山风景区有迷人的八景:即万寿山石巅、双湖茗香、山门引翠、花径流觞、弈对八仙、望人双阳、春烟锦柱、石井梁。相传当时八仙来此游玩,弈棋厮杀,山水陶醉,三天不忍离去,铁拐李说:“欲去需留迹,后会自有期。”于是便在华美桥下的石板上留下了这个脚印。至今,天柱山上有弈对八仙,华美水尾有仙迹、仙人洞、仙人把盏、摩崖石刻等遗迹,抚今忆昔,让人浮想联翩。天柱岩是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始建于宋朝咸淳九年(1273年),至今已有720多年的历史,僧侣最多时达到178人。历代以来,天柱岩几度重修,如今,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大雄宝殿内供奉一尊重3.8吨、高2米的释迦牟尼玉佛,是祖籍蓬华镇苏厝村旅居印尼的高僧圣忠法师从缅甸进口的,同时进口的还有檀木云岩祖师、钟、鼓、香炉及佛经、法器等。1985年,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为天柱岩题写寺名,历代书法家也都有题辞、楹联、匾额或诗词。天柱岩后面,有开山祖师云岩祖师墓;岩前,有历代和尚墓。这方形和圆形的石雕水缸,是历史的见证。岩寺前这口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六角形水井,更有着优美而又神奇的传说。天柱山风景区海拔千米以上,全年月平均气温只有16.3度,是个避暑胜地,旅游天柱,四季皆宜。天柱烟霞,四时皆胜。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风烟雨雪,变幻莫测。山峻峭而日月近,峰挺拔而星辰低,雨水足而千峰润,气候温而万物荣。阳春有雾海奇观,竦身山上,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随他起云落月,还我立地顶天。盛夏无酷暑烈炎,他乡赤日炎炎,我自清风凉凉。金秋可登高望远,四周山川,斑斓若画,松竹碧而枫叶丹,稻禾黄而花果香。登上万寿石巅,微茫可辨泉州东西双塔,仔细可观鲤城双阳两山。严冬可煮酒赏雪,冬游天柱,时常能遇见下雪,银装素裹,冰雕玉砌,莫诩北国冰世界,欣看江南玉山川,这也是天柱风景区独有的奇观。从宋代至今,文人墨客,留下了许许多多佳作名篇,风月无价,山水有情,许许多多的文物古迹伴随着优美的传说,会使人心往神驰,流连忘返。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有识之士前来投资,2005年10月,台商张朝宗先生与蓬华镇人民政府签约,投资500万美元开发天柱山旅游资源,开发后的天柱山,将成为集生态、度假、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吸引八方宾客。南安天柱山有望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今年底,南安天柱山有望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泉州又一处休闲度假旅游景区。昨日,省旅游局有关专家前往南安天柱山考察指导创建4A级旅游景区工作,南安蓬华镇提出了这一创建目标。天柱山风景区是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南安西北部的蓬华镇,景区内有宋代著名古刹天柱岩寺和万寿石巅、双湖茗香、山门引翠、花径流觞、弈对八仙、望八双阳、春烟锦柱、石井盈梁八大奇观。景区经年云遮雾绕,气象万千,而且历代均有不少名人来此登临栖息,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春日赏樱花、夏日看熏衣草,已逐渐成为天柱山风景区的招牌项目。来自台湾的景区管理负责人刘荣朗先生介绍,下半年,景区计划引进三个有台湾特色的项目,分别是花卉、水果、蔬菜,都是适合海拔1000米以上环境生长的品种。花卉类的以兰花系列为主,水果类的有台湾网状哈密瓜、高山水蜜桃、甜柿等,蔬菜类的有芥末等。这些品种如果试种成功,计划在南安推广种植。此外,刘荣朗还设想,将景区跑马场改建为开心农场,引进萤火虫孵育基地、野猪孵育基地,以及鸟禽、昆虫类基地,让游客与之互动。
天柱山在哪里?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西部,因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天柱山又名皖山、皖公山,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被誉为“江淮第一山”。这里自然风光雄奇灵秀,兼容并蓄;人文景观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堪称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
天柱山为古皖文化荟萃地,人文景观博大精深。道教尊天柱山为第14洞天、57福地;佛教禅宗二祖、三祖曾在此往来驻锡;唐佛光寺、南梁山谷寺显赫一时;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等文人墨客存留的近400方摩崖碑刻,集历代文学和书法之精华;石牛古洞摩崖石刻之多之精,名冠安徽全省;薛家岗古文化遗址,将新石器时期原始风光重现。
天柱山自然景色奇绝,自然风光雄奇灵秀,雾潮云海,瑰丽壮观,兼具黄山之雄奇、庐山之幽秀。既有奇松怪石、飞瀑流泉,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这里植被繁茂、物产丰富,珍贵植物有香果树天女花、鱼鳞木、珍珠黄杨、云锦杜鹃等,珍稀动物有花面狸、琴鸟、娃娃鱼等数十种。主峰海拔1485米,奇峭峻拔,直插云天。水资源十分丰富,冠盖全国名山。
上一篇:美妙旋律奥罗拉之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