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五个阶段是什么?
弗洛伊德提出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理论,将儿童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新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连续又不同的八个阶段:信任感对怀疑感、自主性对羞怯或疑虑、主动性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同一性的混乱、亲密感对孤独感、繁殖感对停滞感、完善感对失望感。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道德判断与逻辑思维能力有关,人的道德判断力发展大致有六个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工具性相对主义、好孩子定向、维护社会秩序与权威、民主与承认法律、普遍伦理原则。并非所有心理学家都承认发展的阶段理论,一些人认为人格和认知发展是不分阶段的过程。
儿童心理发展五个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五个阶段是:1、口唇期(0-1岁)。这一时期,新生儿的吮吸动作既使他获得了食物和营养,也是他快感的来源。婴儿会把手指或其他能抓到的东西塞到嘴巴里,通过吮吸、咀嚼、吞咽、撕咬、紧闭等获得满足,因此口唇是他产生快感最集中的区域。2、肛门期(1-3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通过排泄产生的轻松和快感,使儿童体验到操纵和控制的力量。3、性器期(3-6岁)。到了这个年龄段,儿童开始关注身体的性别差异,开始对生殖器感兴趣,性欲的表现主要在于,男孩对自己的母亲有恋母情节,女孩则过分迷恋自己的父亲。4、潜伏期(6-11岁)。进入潜伏期的儿童,性欲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滞和退化的现象。由于道德感、美感、羞耻心和害怕被别人厌恶等的心理力量的发展,性的欲望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并一直延续到青春期。5、青春期(12岁直至成年)。在青春期,性的能量大量涌现,容易产生性冲动,希望建立两性关系。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认为,青少年竭力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甚至因此与父母产生冲突。
上一篇:其他垃圾垃圾桶颜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