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孟浩然的资料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3-03 04:18:11编辑:莆仙君

孟浩然的基本信息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诗人,号“东篱”,祖籍河南郡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出生于湖北襄阳,因其家族的迁徙,曾居住于陕西、山东等地。孟浩然自幼聪慧,读书有成,曾担任过秘书郎、左拾遗等职务,后离官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诗歌清新自然,洋溢着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被誉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孟浩然的代表作品有《春晓》、《登科后》、《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过故人庄》等,这些作品以清新淡雅、自然真实的风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的诗歌对后世文学和艺术的影响深远,被誉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被收录在《唐诗三百首》中,并广泛传诵于中华文化圈。 总之,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洋溢着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而著称,被誉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后世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扩展资料:孟浩然独特的诗歌美学观:在诗歌创作的艺术形式方面,孟浩然也有其独特的见解。他主张诗歌要用形象思维,通过诗的语言塑造形象,通过形象显示诗歌的意旨。读者“弃象忘言”而得意。他在《来闍黎新亭作》诗中写道:“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孟浩然借用了佛学和道家哲学中的“弃象忘言”说,提倡诗歌创作的抒情言志、表情达意不必太直露,要有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孟浩然还主张作诗不必受近体格律的束缚,应当“一气挥洒,妙极自然”。《孟浩然集》有诗267首,其中五言古诗63首,七言古诗6首,五言律诗130首,七言律诗4首,五言排律37首,五言绝句19首,七言绝句8首。从中可以看出,除69首古风外,全是近体诗,而五言律诗又最多。可以说他是盛唐诗人大量写作近体诗的第一人。但这些诗大都不能算是严格合律的近体诗。如《舟中晚望》、《洛下送奚三还扬州》、《洞庭湖寄阎九》、《都下送辛大之鄂》、《与诸子登岘山》等诗,皆与五言律诗的对偶不合。但诗品家对它们的评价却相当高。严羽《沧浪诗话》就说:“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浩然

上一篇:伊莱克斯售后服务电话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