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的小谢是指什么?
小谢是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出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李白 【朝代】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创作背景:《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宣城(今属安徽)与其叔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送别诗。此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李白于天宝元年(742)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天宝三载(744年),因被谗言击中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活。大约在天宝十二载(753)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人物背景: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斋号高斋,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齐诗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南齐建元四年(482年)“解褐入仕”,为豫章王萧嶷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年),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
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的小谢是指什么?
小谢指的是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诗人自喻。原诗选段: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译文: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我们都满怀高情逸兴,飞跃的神思想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出处: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此诗作于天宝十二载秋。李白于上年在幽州目睹安禄山阴谋叛乱之嚣张气焰,忧心忡忡,游历河北河南后,本年秋来宣州,恰遇李华以监察御史来宣城办事,共登谢朓楼,乃作此诗。诗中抒发年华虚度、无路报国之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朓诗歌之豪情逸兴,末复流露消极出世情绪。感情激荡,章法跳跃。起二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发兴无端”,包含对时局之深切忧虑及自己无法施展才能之愤懑心情。“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两句,描写无法摆脱之苦闷心境,用喻精巧贴切,均为后人传颂之名句。
上一篇:做货拉拉需要什么条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