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一词多义
《岳阳楼记》 意义
《岳阳楼记》 意义: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全文赏析: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第一,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没有意思。范仲淹就是采取了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另说他的一套。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范仲淹的别出心裁,让人佩服。
岳阳楼记重点字词解释
岳阳楼记重点字词解释如下:1、谪守,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2、越明年,及、到。3、政通人和,顺利,和乐。4、百废具兴,荒废的事业,通“俱”,全、都。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就,规模。6、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写文章。7、予观夫巴陵胜状,那,好景色。8、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衔接,吞纳,水流大而急。9、横无际涯,边际。10、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旧光。1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12、前人之述备矣,详尽。13、南极潇湘,尽。14、迁客骚人,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诗人。15、连月不开,放晴。16、日星隐曜,光辉。17、浊浪排空,冲向天空。18、樯倾楫摧,桅杆,桨。19、薄暮冥冥,迫近,昏暗的样子。20、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国都,谗言。21、至若春和景明,日光。22、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23、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全。24、宠辱偕忘,荣耀,一起。25、静影沉璧,圆形的玉。26、心旷神怡,开阔;愉快。27、把酒临风,持,执。28、嗟夫,唉。29、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思想感情。
岳阳楼记 一词多义的以、观、之有什么意思?
一字多义
以 :1) 来:属予作文以记之
2) 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1) 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
2)表句尾感叹 嗟夫
观:1) 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
2) 景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极:1) 尽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穷尽 此乐何极
3)表示程度深 感极而悲者矣
或:1)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2) 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空:.1) 天空 浊浪排空
2) 消散 长烟一空
通:1) 顺利 政通人和
2)通向 北通巫峡
和:1)和乐 政通人和
2)和煦 春和景明
居:1)处在 居庙堂之高
2)居住 面山而居
3)停留 不可久居
一:1)一片:一碧万顷
2)全:长烟一空
3)整个:在洞庭一湖
开:1) 放晴:连月不开
2)打开:开我东阁门
3)开设 设置:旁开小窗
则:1) 那么 :然则何时而乐耶
2)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极 :1) 极点:感极而悲者矣
2)尽:此乐何极
3)到: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为 :1) 行为,活动 :或异二者之为
2) 作为:全石以为底
一字多义
以 :1) 来:属予作文以记之
2) 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1) 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
2)表句尾感叹 嗟夫
观:1) 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
2) 景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极:1) 尽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穷尽 此乐何极
3)表示程度深 感极而悲者矣
或:1)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2) 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空:.1) 天空 浊浪排空
2) 消散 长烟一空
通:1) 顺利 政通人和
2)通向 北通巫峡
和:1)和乐 政通人和
2)和煦 春和景明
居:1)处在 居庙堂之高
2)居住 面山而居
3)停留 不可久居
一:1)一片:一碧万顷
2)全:长烟一空
3)整个:在洞庭一湖
开:1) 放晴:连月不开
2)打开:开我东阁门
3)开设 设置:旁开小窗
则:1) 那么 :然则何时而乐耶
2)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极 :1) 极点:感极而悲者矣
2)尽:此乐何极
3)到: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为 :1) 行为,活动 :或异二者之为
2) 作为:全石以为底
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郡的长官)
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
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7.锦鳞游泳(用锦鳞代指鱼群)
8.微斯人,吾谁与归(语序应为“吾与谁归”,宾语前置)
9.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10.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向南)
11.或异二者之为(动词活用作名词,这里指心理活动)
岳阳楼记 一词多义的以、观、之有什么意思?
一字多义
以 :1) 来:属予作文以记之
2) 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1) 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
2)表句尾感叹 嗟夫
观:1) 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
2) 景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极:1) 尽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穷尽 此乐何极
3)表示程度深 感极而悲者矣
或:1)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2) 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空:.1) 天空 浊浪排空
2) 消散 长烟一空
通:1) 顺利 政通人和
2)通向 北通巫峡
和:1)和乐 政通人和
2)和煦 春和景明
居:1)处在 居庙堂之高
2)居住 面山而居
3)停留 不可久居
一:1)一片:一碧万顷
2)全:长烟一空
3)整个:在洞庭一湖
开:1) 放晴:连月不开
2)打开:开我东阁门
3)开设 设置:旁开小窗
则:1) 那么 :然则何时而乐耶
2)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极 :1) 极点:感极而悲者矣
2)尽:此乐何极
3)到: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为 :1) 行为,活动 :或异二者之为
2) 作为:全石以为底
一字多义
以 :1) 来:属予作文以记之
2) 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1) 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
2)表句尾感叹 嗟夫
观:1) 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
2) 景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极:1) 尽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穷尽 此乐何极
3)表示程度深 感极而悲者矣
或:1)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2) 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空:.1) 天空 浊浪排空
2) 消散 长烟一空
通:1) 顺利 政通人和
2)通向 北通巫峡
和:1)和乐 政通人和
2)和煦 春和景明
居:1)处在 居庙堂之高
2)居住 面山而居
3)停留 不可久居
一:1)一片:一碧万顷
2)全:长烟一空
3)整个:在洞庭一湖
开:1) 放晴:连月不开
2)打开:开我东阁门
3)开设 设置:旁开小窗
则:1) 那么 :然则何时而乐耶
2)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极 :1) 极点:感极而悲者矣
2)尽:此乐何极
3)到: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为 :1) 行为,活动 :或异二者之为
2) 作为:全石以为底
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郡的长官)
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
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7.锦鳞游泳(用锦鳞代指鱼群)
8.微斯人,吾谁与归(语序应为“吾与谁归”,宾语前置)
9.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10.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向南)
11.或异二者之为(动词活用作名词,这里指心理活动)
上一篇:视频音乐如何转化成mp3格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