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2-18 10:12:17编辑:莆仙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近年来,我校提出了“黄金素质,钢铁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实施“爱心工程”、“名师工程”、“实训基地建设工程”、“优化课堂工程”、“素质教育工程”和“优质就业工程”等“六大工程”,成功探索出“德育学分制”学生评价模式,大力推行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提出了“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专业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大胆探索。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学质量提高提供坚实保障
教师是学校的根本,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学校多措并举,打造了一支为人师表、乐业敬教、业务突出、拼搏实干的优秀教师队伍。
1.大力实施“爱心工程”,转变教师的人才观念
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全方位评价学生,让学生在自我表现中树立自信。
2.用好“三个培训”,加快教师能力提升
(1)校本培训。包括青年教师教学常规培训,技能提高培训和班级管理培训。(2)外出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立足于观念更新和技能提升,带着课题参加学习,并将教师的培训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绩效工资和评职晋级挂钩。(3)“请进来”。聘请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技师和能工巧匠,来校“传经送宝”。
3.做好学期教材过关考试和技能达标考核
对文化课教师进行教材过关考试,专业课教师专业理论过关后,还要参加专业技能操作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加评优选模,下一学期开学之初进行补考。
4.立杆树标,开展“职教名师”评选和“课改标兵”评选
评选标准涉及教学常规、学生评教、教学成绩、教科研、学生管理等各项内容,“职教名师”和“课改标兵”在职称评聘、干部选拔任用、课时补贴等方面享受优先待遇,享受最高课时补贴和带薪休假,“职教名师”任期两年,“课改标兵”任期一年,均实行动态管理。
5.出台奖励政策,激励教师发展
积极鼓励教师超学历进修、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参加技能大赛和开展教科研活动。
二、改革创新,不断探索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从2006 年开始,经过反复论证,历经各专业、多名教师、多次课堂试验,我们探索出了“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的专业教学模式。 所谓“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就是模糊课堂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徒弟的界限,使课堂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徒弟,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甚至统一。
“课堂车间化”要求课堂创设车间的氛围,教师要有师傅的意识和视角,要有师傅的思维和能力,像面对工人一样来谋划教学,要以掌握理论知识为前提来组织教学,讲理论要联系实际,广泛使用实物、模型、仿真软件、图片、影像资料,通过实物直观和语言直观,来阐述理论传授知识。即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车间课堂化”要求车间创设课堂的氛围,教师要有逻辑的`思维,要结合学生这一实际来组织实践,并做到以掌握操作技能为前提来组织教学,练技能要实践联系理论,通过实践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即实践联系理论,生产结合教学。
“双化”教学的本质是“理论联系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它追求知识与技能相互转化的一种默契,是以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车间,或者在其他教学场所,只要是以理论知识联系技能实践就是“课堂车间化”,只要是以技能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就是“车间课堂化”。一节课,可能有许多次的“课堂车间化”,也可能有许多次的“车间课堂化”。
“双化”教学需要两大基本条件。一是实验实习室和实训基地。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陆续建成了30 个实验实习室和实训车间,基本完成了设施“硬件”建设,满足了“双化”改革需要。第二个基本条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提出了“口硬手更要硬”的口号,五招并举,全力打造“双师型”队伍。
三、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努力实现升学就业双翼齐飞
1.突出素质教育
我们把“黄金素质,钢铁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把德育教育纳入第一课堂,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礼仪、法制教育、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让德育渗透到全程教育中去;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做人52 条》等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组建各种文艺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建各种专业兴趣小组,课余时间将所有实验实习室和实训基地开放,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修双专业、多专业,90%以上的毕业生拥有2~3 个职业资格证书。
2.成功探索出“德育学分制”学生评价模式
“德育学分”由素质学分和学业学分两部分组成,素质学分包括爱护公物、文明礼貌、纪律考勤、健康消费、集体活动等;学业学分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比赛成绩等。学分是学生评优、毕业鉴定、就业、升学的重要依据。
3.全面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
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分组的学生都由一名任课教师担任导师。导师全面负责该组学生的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主要通过“励志信”、“我们有话对你说”等书信形式进行激励成功教育,学生每天预备铃后三次朗诵“励志信”,写出阅读心得,并反思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完成成长记录。导师每天都要批阅成长记录,和学生进行书面交流。导师还要定期不定期地和学生进行面谈,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


新时代教师队伍的建设性质是什么

教师队伍建设包括:一、是党对教师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各省份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所有省份组建了省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教师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党委领导下的教师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二、是师德师风建设普遍得到加强。近年来,从教育部到地方和学校,建立健全了全方位立体式网格化的师德监管体系,各地切实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形成了树德正风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三、是教师教育提振显著。各省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明显增强,部分省份师范生生均经费标准进一步提升,省属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大学创办师范学院、增设教育学科专业在快速增加。四、是教师管理更加优化。管理体制机制逐步理顺,教师编制不足问题有效缓解,“县管校聘”改革迈向深入,校长职级制改革初显成效。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1、要培养责任感。我们应该让教师的思想意识得到强化,让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的崇高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且通过无私奉献,让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注重培养教师的责任感,主要是通过建章立制。2、发挥良好作用。我们应该让那些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的教师能够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在教师队伍中提倡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学习获得提升。3、培养职业道德。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因为教师是教书育人的,社会上普遍认可,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非常重要,教师行业的风气直接影响着社会的风气,所以,让我们热爱教师这个行业。4、培养团队意识。一个单位、一个机构以及一个团队,一定要有战斗力和凝聚力,而且教师队伍是一个整体,集体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做到具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

结合深化教师评价改革这一举措,思考如何以创新为“要”着力激发教师队伍创新

结合深化教师评价改革这一举措,思考如何以创新为“要”着力激发教师队伍创新如下:1、未来的教师应当成为学习型的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精通教学内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并以积极健康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学技艺指导学生学习。2、要确立现代化学习观。面对新课程,教师应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学会终身学习,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需要;学会创新学习,能够把知识转化成智慧,在实践中形成新的方法论、价值观;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和研究,快速完善和更新自我,加快自身的专业发展的进程。3、要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通过自主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保持专业知识的先进性;通过团队学习,发挥群体优势,从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通过探究学习,改进教学行为,革新教学策略和方法,朝着“教育专家”的目标发展。4、要博学多才。教师应学习普通文化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优秀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学习语言表达技能、教学组织技能和教育科研技能等,重点提高核心教学能力,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技术,既做“专才”又做“通才”,从而使自己能够胜任新课程教学。

上一篇:无缘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