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热点 >

一名七零后对当年运城副食品的回忆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2-12-10 08:31:32编辑:莆仙君

我是一名七零后,在儿时的舌尖记忆中,当年的那些副食品可谓充满种种诱惑,无论是糖果糕点,还是饼干罐头,概莫能外。

记得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每回跟随父母上街除了爱到新华书店买小人书以外,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副食品商店了。

印象非常深的是,那会的运城新华书店北侧就是一间国营副食店面,刚一走进大门,就闻到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香甜的味道,及至顺着香味看到那些摆放在玻璃柜台和木质货架上的糕点糖块等,肚子里早已是馋虫乱拱,简直和猪八戒似的啥都想吃。

那时,尽管父母工资都不高,每月只是紧巴巴的几十元钱,但仍时不时的给我和妹妹每人买了爱吃的零嘴,如两角五分钱的华夫香糕,四角八分钱的动物饼干,可见当父母的没有不疼孩子的。

但是如果要问,那个年代我吃过哪些运城本地产的副食品,我还真是记得不那么清楚,惟有福同惠点心那是终生难忘。

不过,吃福同惠点心,我比较挑剔,也就是说偏爱吃枣泥馅的,而那会六角八分钱一斤的点心里,枣泥馅的并不多,大多是带有青红丝的馅料,于是,我就一块块掰开来看,若是枣泥便不由分说的入口大嚼,想来小时候实在任性得很,只考虑自己口味的喜好。

而现在的福同惠点心,则是可以自选馅料任意搭配的,但我已极少吃了,可能跟名气一样水涨超高的价格有关罢!若一定要购买,往往只是作为馈赠礼品送与外地亲戚。

对了,那个年月的芮城麻片也是令我垂涎的甜食,不仅甜滋滋的分外好吃,而且包装盒内也装的满满当当,不像现在我有时买到手的却是包装大而分量少。

解放路靠近电影院那里原先也开有一家兼营副食品的门市部,貌似隶属于果品公司,所以主要卖的是瓜果等干鲜果品。

这里经营场地虽说不大,但因靠近影院,销售情况之好自不在话下,而这里也留给我不少轻奢甜点的回忆,如一角七分钱的天津利民栗羊羹,细长型纸盒包装的,直到现在我还爱吃,另外,还有散称的山楂糕,我也爱吃不已,该店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尚在营业。

据闻,果品公司在北大街(即现凤凰路)还有个第二门市部,应该是在原人民剧院南侧或原凤凰宾馆对面?

接下来,且让我的回忆告一段落,以下是部分运城副食品老包装的图片,请大家看图各自找“回忆”!

那时候,糖果可以论颗卖,普通水果糖一分钱一颗,即使有的糖放久了和糖纸沾到一起,一样可以吃的津津有味,而当年若能吃到两元五角一斤的上海产大白兔奶糖,那更是回味无穷,因为这可属于“贵族食品”呢!

上图有两种本地糖我应该吃过,或许只是包装纸不同,位于解放北路的运城糖果糕点厂是一家全民企业,生产糖果、糕点、饼干等三大类共计38个品种,其中,什锦糖果曾在1982年荣获商业系统优质产品奖。

平陆县罐头厂产品

那时候,罐头也属于高级食品,一般人家只在过节、送礼和探望病人时购买,一瓶水果罐头一元五角左右。

记得我第一次吃水果罐头,便是10岁左右因煤气中毒在镇医院住院后,父亲给我买了一瓶玻璃瓶装的橘子罐头,当时可把我乐坏了。不过,打开罐头并不容易,需要费些气力的。开瓶时,一手固定瓶身,一手稳执开瓶器,然后用尖角锐利的一端,在蒙住瓶口的铁皮上用力戳切出一个小口,然后沿着切口向前“咯吱咯吱”地环形切割。环切完成后,掀起铁皮盖时,还要当心铁皮边缘把手刮破,不像现在瓶盖只需用平改锥轻轻一翘即可拧开。

当年吃的是什么地方产的罐头记不住了,倒是那会平陆县罐头厂在运城地区很有名气,水果罐头有18个品种,肉食罐头有5种,1983年时,该厂年产量约占到全省食品罐头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闻喜煮饼

那时候,点心之类其实我吃的较少,因为家里一般只在逢年过节时才买,当然,那会觉得最好吃的就是南式细点“福同惠”了,运城人人皆知的“中华老字号”。

对于闻喜煮饼,那也是打小就爱吃,只不过幼年时期,尚不知道曾被文学大师鲁迅所提及“我提着两包闻喜产的煮饼去看友人魏连殳”,并曾作为礼品在朝鲜战场慰问过中国人民志愿军,而在1981年时还打入香港市场,1983年时即荣获山西省人民政府优质产品证书。

闻喜煮饼入口香甜味美,酥沙不腻,价格适宜,现在买一斤也仅为六七元钱左右,难能可贵。

那时候,饼干、瓜子、小香槟亦是我心念念的美味。

饼干嘛,当年父母最常买的就是动物饼干,此类韧性饼干应算益智类食品,可寓教于“吃”,记得每次吃之前,我总是给“动物”归一下类,如公鸡相同造型的有几个,老虎的有几个,兔子的有几个,归类完后,哪个造型数量最多就先吃哪个,最少的则依依不舍的留到最后才吃。

瓜子呢,则多是在学校包场电影时,用父母给的零钱在剧场门口小卖部买的,那时瓜子包装或用报纸卷成筒状,或用钢锯条来封口的塑料袋,看电影时,众人“噼噼啪啪”的吐一地瓜子壳,也是一份难忘的回忆。

而小香槟,在当年可算是高档饮品,一瓶五角钱左右的价格,让大多数小屁孩享用不起,其实,小香槟只是一种用糖水、香料混合而成的饮料,与香槟酒没有任何关联,但它名字就是那么洋气,喝起来比汽水要爽口。

回顾运城曾经的国营副食(果品)门市部,早已随着时代发展一去无踪影,而当年那些充满时代感的食品,也已化为流连在舌尖上的味蕾记忆。

那么,为何老运城人一回忆,就美好,那会就算买不起光闻闻也幸福?

固然是跟计划经济时代的商品短缺有关,跟人们生活水平普遍较低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跟务求货真价实有关。

那个年代,厂家对食品配料严格按比例配置,也就是说用料好、用料足,是真材实料,所以东西质量好,味道纯正,大家认可度就高。

而现在呢,就说包罗万象、方便快捷的网络购物,虽然我也断断续续买过什么话梅糖、高粱饴、麦乳精等怀旧食品,但刚吃时尝鲜心理会得到满足,但再吃时又索然无味,怎么都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

或许这世界真的变化快,变了的不止是味道,确实还有人心。

作者:马国青

责编:张国平

备案编号:运城网信A00236号

上一篇:心碎!卡塔尔世界杯传来突发消息:内马尔很难首发,韩国队赚大了

下一篇:用音乐教育涵养创新活力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