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传
《佛陀》经典语录
缺乏耐心是脆弱的表现。
放下一切尊严,乞食与求道有何区别?
有人尊敬你时,你的灵魂自然想祝福他们。
想亲自体验内心的力量,只有禅定可以帮助我们。
石子从水面掠过,又沉入其中。禅定的初期,过去、现在与未来环绕着你,那些云,他们像思想变幻莫测,却永远触不到天空。思想如云彩往来而心,始终专注一处,集中在气息,这些念头自然会离去。所有的痛苦、悲伤与焦虑,云开雾散。那时你能感受到寂静。
佛陀传定两日:我能感觉到如羽毛般轻盈,远远的在蓝天起舞,开始像鸟儿在飞翔,然后又像云朵在上升,渐渐失去了身体的感知。我感觉自己是一棵树,扎根于大地,枝干却伸向远方,然后无尽的虚空包围了我。无限的前所未有的平静,从我的心底流淌而出。
放弃一切,也得到了一切。而看似拥有一切,却一无所有。
智慧之门,在禅定深处。心念动摇,就平静下来,放空思维、解脱的渴望、问题,然后在你的神殿中点起明灯,泰然安坐,世人往复而你不动。让气息流经全身,将气息遍身释出,张开的手掌,欣然接受到来的事物。在禅定中控制你的气息,感受自己无限的永恒。梵存在你身体的每一处。
苦乐皆是幻想,不令身体沉沦于恶行。如此变得坚定,从欲望中得到解脱。
无欲可触我,无幻可困我,无爱可束我,无怒可缠我。
爱乐贪,是肉体的感知。舍弃肉体的渴求,便坚如磐石,不受奈何。如云开日出,驱散黑暗之光。若了之智慧之光,那一切的诱惑都将落于大地。
宇宙万物密不可分,本无差别,是一体,是自然本质。
活在当下,吃东西也不思前想后,不活在过去未来的思想中。
众缘和合,万物皆在一叶一花一米之中。
不追忆过去,不妄想未来,仅仅安住在当下的每时每刻。你如此生活,就了解自己与他人没有什么不同。明白了这些,我们将友好慈爱的对待他人。有了关爱,人们就能相互包容,也懂得了我们、他人和世界万物是同一种能量,同一种来源。
你的心专注的投入到这一刻,不念念追忆过去,不曾经在未来的幻想中,活在当下吧。
无明而有苦。误解,忧虑,贪婪,愤怒,傲慢,妄想,嫉妒恐惧,都是源于无明。幻象则与之相反,此乃两性。手持中道,不偏不倚,如北极星,不饿己身,亦不耽于欲望。专注中道,邪恶的是摩耶幻象,让一切烦恼自然熄灭,便能体会爱与包容,再无怨恨,即便对残忍对待我们的人,也能试图理解。当智慧之门开启,只有宽容常伴。
禅定中思想产生了幻象,将真理与事物剥离,将我及他人加以区分,并以这种分别误导我们的生活。人们常为情感所困,而贪婪令人远离真理。在由生至死的轮回中,我们畏惧疾病和死亡,这只会增长我们的无知与恐惧。因此,拔除一切幻象,生命将脱离囚笼,变得自由清静,沉定和平和
《佛陀传》语录
菩提树下的佛陀
1不追忆过去 不妄想未来 仅仅安住于当下的每一刻
2四圣谛 第一 无可避免 苦如影随行 第二 苦之聚集 执着他物 而无餍足 其终归易散 又以何为凭 第三 解脱之道 在于意识思辨 专注自身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方至和谐圆满 第四有一道路 可以引领我们远离诸苦 达至真理
3生与死 是人生中的必然 我们深入思考 常省己身 使自己不至于迷失于欲望
4真理之路 只有两种错误 其一半途而废 其二从未开始
5人最大的敌人 就是自己 我们所为 既是所想 善念成就善行 恶念成就恶行 这就是自然法则
6解脱之道有三第 持戒 禅定 与智慧 我们持戒正行 禅定修行自会增长 于禅定中 又生智慧 而人人 择善而行 也就能战胜 情欲 嗔怒 与愚痴 收货解脱 平和与喜悦
7现世躯体非此世所有 躯体消失后乃不能脱轮回 正如种什么业 受什么果
8生命之奥秘 为离脱恐惧 无人能预知未来 无论你我 不可依赖他人 也就得到了完全的解脱
9正法与僧团 住于每个人的内心 觉醒之能力 是为佛 觉悟者助于你的思维 觉醒之道是为法 将你全部的身心 投入修行者 是为僧
10无论读了多少典籍 或是记住了多少内容 他们不构成你生命的核心 那其实什么都没有发生
11有三条真理 每个人都该做到 广袤之心 友善之辞 以慈悲根性奉献终生 这三句真言 将重塑人性之本
12所谓生而智慧者 绝不会惧怕死亡 这具躯体将腐烂 但我们的声音 经典 会永远闪耀在人们的心中
13任何的只是 无论你们自己阅览 还是听智者宣讲 都不要轻易相信 要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 去加以分别 验证
14无明生起痛苦 忧伤与妄念 嗔怒 贪婪 傲慢 自负 嫉妒 皆由无明而起 幻象将人诱入歧途 虽为二相 但生死无别 竟为一体 我们为妄见所障碍 一旦障碍破除 那我们整个的生命 将无依无著 独立而生 戒 定 慧及八正道 可破除种种妄见 正见 正思维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精进 正念 正定
15人们会因他人的善行或者恶行有所转变 而人 有何种命运 取决于他做下的业行 我们生于大地 所受皆苦 轮回世间 悲苦充斥其中 世间却非痛苦滞留之处 这世间是觉悟者得居处 但觉悟者须得觉醒 现在这便是汝等之责
16点亮自己的灯火 做自己的一盏灯 行持正法 专注你的内心 向自己皈依 勿依赖他人一切皆无常 将自己安住其中 精进不懈 永不认输
17觉醒之能力 是为佛 觉悟者助于你的思维 觉醒之道是为法 将你全部的身心 投入修行者 是为僧
18由灭中见不灭 悲伤中见欢喜 残暴中见人性 丑恶中见至美 无明 遮蔽了人们的视线 我们扒开这样的幻想 那一切苦 一切忧自然息止 我们的内心 慈爱与宽容开始觉醒 众生情感皆是一般 倘若你非觉悟者 便不能发现觉悟之趣 倘若你生起觉悟之趣 那你也将成为佛陀
上一篇:石悦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