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雨灾害
如何预防、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暴雪 暴雪是因为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的一种自然现象。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气象部门就开始发布暴雪蓝色预警信号。暴雪及其伴随的大风降温天气,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交通、通信、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使城市断电、断水,压塌建筑物,冻死、冻坏农作物、牲畜,酿成严重灾害。对于这样的灾害性天气,气象部门根据降雪量的多少及其影响程度会及时发出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暴雪预警信号分4级,由弱到强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如果遇上暴雪天气,幼儿园、学校等应采取暂避措施,必要时停课、停业。如果是危旧房屋,要及时撤出,50平方米的平顶屋面如果积雪一尺厚,就要承受超过两吨的重压,所以雪天不要待在不结实、不安全的建筑物内。 暴雪来临前要减少外出活动,特别是尽量减少车辆外出。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可能会停航或封闭,出行前要及时收听、收看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雪预警信息,以便根据需要取消和调整出行计划。 外出时,要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步行时尽量不要穿硬底或光滑的鞋。老少体弱人员尽量减少外出,以免摔伤和受寒。接近广告牌、屋檐和大树等处时,要小心观察或绕道通过,以免因冰雪融化脱落伤人。非机动车应给轮胎少量放气,以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司机要听从交通警察指挥,服从交通疏导安排,要慢速行驶并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车辆拐弯前减速,避免踩急刹车。有条件要安装防滑链,佩戴色镜。出现交通事故后,应在现场后方设置明显标志,以防连环撞车事故发生。如果被积雪围困,要尽快拨打110、119等求救电话,积极寻求救援。 另外,居民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清扫道路积雪工作,主动清扫自家或单位附近道路和屋顶上的积雪。 交通、铁路、电力和通信等部门应当进行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工作,有关部门要提前做好煤电油运应急准备。对于棚架等搭建物,要注意加固,以免被雪压塌。农牧区和种植业、养殖业要提前储备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已经遭受灾害的农牧区要及时做好救灾工作。 冻雨 温度低于0℃的雨滴降落到近地面很冷的电线、树木、房屋以及地面上时,立即冻结成冰的现象叫冻雨。气象上把这种冻结物称为雨凇,南方把冻雨叫“下冰凌”。 冻雨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季节。如果近地面两千米左右的空气层温度稍微低于0℃,两千米到四千米的空气层温度高于0℃,比较暖一点,再往上一层又低于0℃,在这样的大气层里,上层云中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掉进比较暖的气层,变成液态水滴,再向下落,进入近地面的低温层,正准备冻结的时候,就接触到近地面的冰冷物体,立即凝结成冰。 冻雨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虽然落到地面上悄无声息,但它带来的危害却非常之大。 自2008年1月12日起,贵州自东北向西南大幅降温,很多地方出现冻雨天气,持续时间突破历史极限,有的地方电线结冰厚度超过20毫米,有的厚达80毫米。我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方除贵州外,在湖南、江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及山东、河北、陕西、甘肃、辽宁南部等地也时常能见到它的身影。 冻雨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它能毁坏电路、阻断交通、压断树木、损毁建筑、冻伤植物和牲畜。在冻雨严重的时候,1米长的电线上的积冰可超过1公斤,两根相距40米电杆上的一根电线,就会增加几十公斤的额外负重,高压输电线路因冻雨积冰会更多,加上大风引起的震荡,电线、电杆、铁塔不堪重负,折弯断裂,就会造成电力、通信的大面积中断。此外,冻雨会在马路上形成一层不易发觉的薄冰,引发交通事故。 所以,当冻雨发生时,要及时把电线、电杆、铁塔上的积冰敲刮干净;在机场,要及时清理跑道和飞机上的积冰。对于公路上的积冰,及时撒盐融冰,并组织人力清扫路面。如果发生事故,应当在事发现场设置明显标志。 在冻雨天气里,人们应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外出,要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行人要注意远离或避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司机朋友在冻雨天气里要减速慢行,不要超车、加速、急转弯或者紧急制动,应及时安装轮胎防滑链。 道路结冰 顾名思义,道路结冰指由于道路表面温度低于0℃,当出现降水时,地面发生的结冰现象。有冻雨时,更容易出现道路结冰现象。出现道路结冰时,由于车轮与路面摩擦作用大大减弱,导致车辆打滑或刹车失灵,引起交通事故,阻塞交通运行。特别是道路结冰引起的高速公路关闭,会严重影响公路交通运输。道路结冰情况下,行人也容易滑倒、摔伤。 通常在道路结冰时,气象部门都会向社会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为3级,分别用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气象部门将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将发布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的道路结冰,将发布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 交通、公安部门会根据道路结冰的程度和路面状况,科学合理地采取限速、限量和封闭措施,指挥和疏导行驶车辆;按照行业规定适时采取交通安全管制措施,如机场暂停飞机起降,高速公路暂时封闭等。同时,及时撒盐抗冰,并组织人力清扫路面。如果发生事故,应当在事发现场设置明显标志。建议居民出行前,提前拨打122咨询高速路况,以便根据需要取消和调整出行计划。 道路结冰时,人们应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少骑自行车,同时要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步行时尽量不要穿硬底或光滑的鞋。行人要注意远离或避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老少体弱人员尽量减少外出,以免摔伤。非机动车应给轮胎少量放气,以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 司机朋友在道路结冰情况下应该如何驾驶呢?一是降低车速。按照公路可变情报显示板上预告的车速行驶,防止车辆侧滑,缩短制动距离;二是加大行车间距。冰雪路面的行车间距应为干燥路面行车间距的两到三倍。三是沿着前车车辙行驶,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车、加速、急转弯或者紧急制动。需要停车时提前采取措施,多用换挡,少用制动,防止各种原因造成的侧滑。四是在有冰雪的弯道或者坡道上行驶时,应提前减速。五是及时安装轮胎防滑链或换用雪地轮胎。
2008年南方冻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2008年南方冻雨是2008年1月3日开始的。中国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0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中国国家气象部门的专家指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过程应归因于与拉尼娜(反圣婴)现象有关的大气环流异常:环流自1月起长期经向分布使冷空气活动频繁,同时副热带高压偏强、南支槽活跃,源自南方的暖湿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形成强烈降水。大气环流的稳定使雨雪天气持续,最终酿成这次雪灾。扩展资料冻雨的地域特征:冻雨以山地和湖区多见;中国南方多、北方少;潮湿地区多而干旱地区少;山区比平原多,高山最多。据统计,江淮流域的冻雨天气,沿淮淮北2~3年一遇,淮河以南7~8年一遇。但在山区,山谷和山顶差异较大,山区的部分谷地几乎没有冻雨,而山势较高处几乎年年都有冻雨发生。我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区是贵州省,其次是湖南、江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以及山东、河北、陕西、甘肃、辽宁南部等地;新疆北部和天山地区、内蒙古中部和大兴安岭地区东部也会有冻雨出现。贵州是全国出现冻雨最多的省份,一般从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是最容易出现冻雨的时候。贵州的威宁被誉为“冻雨之乡”,威宁的常年冻雨日数可达44.6天。其中1月份最多,平均16.8天,常年12月平均有10.1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08年中国雪灾
冻雨是什么意思
冻雨又叫寒雨、冷雨。冻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组成,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低于0℃的雨滴在温度略低于0℃的空气中能够保持过冷状态,其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严重的雨凇会压断树木、电线杆,使通讯、供电中止,妨碍公路和铁路交通,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冻雨,是每年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天气现象,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
什么是冻雨?
分类: 教育/科学
问题描述:
无
解析:
在初冬或冬末初春,人们可以看到当空中的雨落到近地面很冷的电线、物体和地面上时,立即就凝结成冰了,于是电线变成了粗粗的冰条,地面上也积了一层薄薄的冰,这就是冻雨。气象上把这种冻结物体称为雨淞。我国南方把冻雨叫做"下冰凌"、"天凌"或"牛皮凌"。
冻雨是如何形成的呢?冻雨多在强冷空气或寒潮到达时,由于冷暖空气交锋而产生的。当有冷锋入侵时,使锋面下的气温和地面温度都降至0℃以下,而锋面上方的气温却在0℃以上且较潮湿,在锋面上方的云层内形成的雨滴落入温度低于0℃的气层时,就能变成过冷雨滴,这种过冷雨滴一旦降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地物上,立即冻结成冰,形成一层密实光滑的、有时是透明的玻璃状冰壳。冻雨落在表面温度低于冰点的树、电线上后,马上在它们外围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层,这时雨滴继续落在结了冰的物体表面上慢慢下垂,于是结成了一条条冰柱,有的地方称它为"冰挂"。冰挂千姿百态,耀眼夺目。庐山、黄山等名山 ,在冬季常被冻雨打扮得分外妖娆。吉林松花江畔冬季的雨凇是我国奇景之一,每年总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赏景。
冻雨风光值得观赏,但它毕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它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电线结冰后,遇冷收缩,加上冻雨重量的影响,就会绷断。有时,成排的电线杆被拉倒,使电讯和输电中断。公路交通因地面结冰而受阻,交通事故也因此增多。大田结冰,会冻断返青的冬麦,或冻死早春播种的作物幼苗。另外,冻雨还能大面积地破坏幼林、冻伤果树等。
南方冻雨比暴雪危害更大吗?冻雨的发生条件是什么?
和暴雪相比,冻雨的危害性确实更大。因为在下雪的时候温度其实是比较高的,路面上也没有结冰,还是可以开车的,不过要开慢一点。而冻雨就会让地面结冰,车是特别容易打滑的,根本就不能驾车出行。并且在下冻雨的时候温度是特别低的,一些电线和水管都会被冻住,很多地区都会面临着断水断电。冻雨发生的条件也是比较简单的,一是下雨夹雪,二是温度低,所以下的雨水就会立即变成冰。南方冻雨比暴雪危害更大吗?确实是这样子的,因为在下暴雪的时候,北方人的御寒措施也是比较好的,家里面都会有暖气或者看。而南方在下冻雨的时候就只能烤着电缆炉或者开着空调取暖,没有别的取暖办法。并且冻雨会让所有的物体都结上冰,路面是非常滑的,人不能随意的外出,而汽车更不能在这样的结冰路面上行走。在冻雨特别大的时候,还有可能把水管以及电线都冻裂,这样就会断水断电,信号也比较差劲。冻雨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呢?这种天气出现的频率也是比较低的,除非温度特别低。如果温度不低的话,那么下的雨就会只是水状不会结成冰。所以只有在温度特别低的时候,比如说刚下完雨就迎来了剧烈的降温天气,那雨水就会变成冰,会让路面上都结满冰,根本就不能出行。所以这种天气发生的概率真的是比较低的,估计百年难遇。在这个时候国家也会进行相应的救援,不会让人们的生活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总结在遇到极端天气的时候,我们最好储备好衣物以及食物,然后待在家里面等待天气变好,不要跑出去。因为外面是比较冷的,如果你不小心感冒了,那看病也是比较麻烦的。
南方冻雨比暴雪危害更大吗?
南方冻雨比暴雪危害更大。冻雨,顾名思义就是能冰冻的雨,冻雨下起来的时候看似是雨点,但实际上落地成冰。冻雨的出现一般是因为强烈的逆温层,高空的雪花落到这里,会化成雨滴;然而落到近地面1000米低空时,温度再次低于0度,雨滴并速冻为“过冷水滴”,落到哪儿,哪儿就结冰。和暴雪相比,冻雨因为落地成冰的特性,堆积的冰层会让各种基础设施不堪重负,是不折不扣的电力、交通“杀手”,危害其实会比一般的暴雪更大,2008年1月的雨雪冰冻灾害,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雪,而就是因为冻雨。冻雨的危害冻雨大量冻结积累后能压断电线和电话线,严重的冻雨会把房子压坍,飞机在有过冷水滴的云层中飞行时,机翼、螺旋桨会积水,影响飞机空气动力性能造成失事。当冻雨冻结在电线上时,电线遇冷收缩,再加上冰本身的重量,电线会产生绷断的危险。更严重时,断裂的电线会拉倒电线杆,使电信和输电中断。冻雨降落到公路上,交通会因地面结冰而受阻,同时地面结冰也会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
上一篇:小苹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