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宋
为什么只有晚唐、晚明、晚清,却没有晚汉、晚宋、晚元等的说法?
自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到清朝灭亡,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分别是:秦朝、汉朝、晋朝、隋朝、唐朝、宋朝(稍有争议)、元朝、明朝和清朝,这九个朝代又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短命王朝,存在时间不超过一百年,这其中包括秦朝、隋朝和元朝:秦朝和隋朝都是二世而亡,秦作为诸侯国的时候存在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秦是在公元前770年成为诸侯国的,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攻灭六国,共存在了五百五十年左右,但等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王朝之后,秦朝的存在时间却极短,他一死,秦朝就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这一段时间被称为秦朝末年, 公元前207年,整个秦朝就结束了,存在时间不过才14年。轰轰烈烈的开始,也轰轰烈烈地结束,中间几乎没有平和稳定期。这就是短命王朝的特点,与秦朝差不多的就是隋朝,隋朝存在了不到四十年,比秦朝略微长一些,但也是二世而亡,隋文帝为隋炀帝打下了一个强盛的江山,但杨广野心太大又太过着急,很快就将隋朝作没了,历史进入隋朝末年,各地起义不断,英雄辈出争夺天下,最终李渊建立了唐朝。相比于秦朝和隋朝的存在时间过短,元朝的存在时间其实还是相对比较长的,虽不到百年但也达到了98年之久。因为元朝的存在时间不过百年,所以后世并没有将其划分为几个时期,如果非要进行划分,也只是有元朝末年,毕竟统共不过百年,再弄个初期、中期和晚期,实在没有必要。第二类就是从一而终的王朝存在时间为三百年左右,这其中包括唐朝、明朝和清朝:唐朝自618年由李渊建立,一直到907年结束,历时289年。因为存在时间比较长,后世在提到和研究唐朝的时候到将唐朝分为几个时间段,即初唐、中唐和晚唐,因为唐玄宗时期唐朝发展到顶端,有时候也会单独说为盛唐,如果不将盛唐单独拿出来说的话,初唐、中唐和晚唐中,每一个时期差不多有百年的历史。与唐朝一样被划分为几个时期的还有明朝和清朝。明朝是1368年由朱元璋建立,一直到1644年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结束,历时276年,也被分为初期、中期和晚期。每个时期差不多也是持续近百年的时间。再就是清朝,清朝的前身其实是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的后金,等他去世之后,其子皇太极继位为后金可汗,然后在1639年改国号为大清,清朝自此正式建立,一直到1912年,临朝称制的隆裕太后以太后名义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六岁的溥仪正式退位,大清王朝就此结束,历时276年。虽然后来溥仪还有一个逊清小朝廷,那已经算不上真正的清朝了。与唐朝和明朝一样,清朝也可以被分为初期、中期和晚期。一般来说,无论是唐朝、明朝还是清朝,在所划分的几个时期中,一般较为出名的就是初期和晚期,初期是建国之初的大约百年的时间,百废待兴,蒸蒸日上,而晚期则出现各种矛盾,大厦将倾,最终灭亡。第三类就是中间迁都(或因为中断过而新立、或被迫迁都偏安一方)过的王朝,这其中包括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晋朝(西晋和东晋)和宋朝(北宋和南宋):这三个朝代中,汉朝最为特殊,因为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都是大一统的王朝,而之所以被划分为西汉和东汉,就是因为西汉的外戚王莽站出来搞了点事情,生生将汉朝截为两段。前半段是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的西汉,定都长安,一直到公元8年西汉灭亡,历时210年。之后出现了短暂的王莽政权,但很快就被刘汉王室后人重新夺取了政权,刘邦的九世孙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了东汉政权,定都洛阳,一直到220年曹丕篡汉,汉王朝就此结束,东汉存在了195年。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其实国号都是汉,只不过后世为了区分,根据都城的方位,定为西汉和东汉,整个汉朝国祚405年。与汉朝一样分为两段的还有晋朝和宋朝,晋朝起自三国乱世,后又有南北朝并存的乱世,本身统一的时间非常短,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到了280年统一天下,而仅仅过了36年,即316年,西晋就灭亡了。西晋之后就是东晋,由司马睿南迁在建康建立了东晋政权,实际上东晋已经不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而是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直到420年,东晋灭亡,刘裕建立了刘宋王朝。所以晋朝虽然是历史上也曾大一统,但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偏安南方,因此晋朝的存在感还是比较低的,一般都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相提并论。宋朝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一直到后期靖康之难后,即1127年北宋灭亡,前后存在了167年。之后宋徽宗之子宋高宗赵构又建立了南宋政权,定都应天府,11年后再度南迁到了临安府。实际上,南宋只是一个偏安一隅的王朝,但存在时间也不算短,一直到1279年才灭亡,历时152年。因为这三个王朝本身都被后世划分为了两段,所以在研究它们的时候,就不会在划分初期、中期、晚期,我们拿汉朝来说,汉朝在后世的研究中是划分了西汉和东汉,最多再有个西汉末年和东汉末年,而不会将它们化为初期、中期和晚期。这与汉朝已经被划为两段有关系,也与每一段的存在时间不是很长有关系。所以只有西汉、西汉末年、东汉、东汉末年,而没有晚汉,也没有晚晋、晚宋。当然,所有这些划分都是后世人为划分的。每个朝代都有末年,即王朝灭亡之前的那一两年甚至数十年,拿秦朝来说,秦始皇去世之后,其实秦朝就开始走向灭亡,末年就来到了。王朝存在的时间越短,灭亡的越迅速,所以秦朝末年时间不久是一二年的时间,而东汉这种存在了近二百年的,就没有那么容易灭亡,一般来说,东汉末年存在了三十多年。
为什么有晚唐、晚明、晚清这样的说法,却没有晚宋呢?
因为唐朝、明朝、清朝的统治都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这几个王朝都经历了初期的强盛,在后续的发展中,由强盛到衰弱,在我们后世看来,这几个朝代的初期和他们的末期差别很大,所以有了晚唐、晚明、晚清这样的说法以示区分,而宋朝的灭亡是非常迅速的,并没有一个由强转衰的过程,所以没有使用“晚宋”。另外,宋朝虽然没有晚宋的说法,但有北宋、南宋之分啊,我们现在所说的宋朝其实是南宋和北宋的合称。北宋开国皇帝是被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之后北宋一共经历了九位皇帝,在1127年,由于金国的冲击,北宋灭亡。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在南京登基,国号依旧为宋。由于两个宋朝在地理位置上的差异,后世用北宋、南宋来区别这两个王朝。但赵构重建的新宋朝——南宋,最终也没有能够逃过被灭亡的命运,北宋的灭亡也与北方的游牧民族的战争有关。1234年,南宋联合元将造成北宋灭国的罪魁祸首——金王朝灭亡,但一山不容二虎,1235年,南宋与元朝爆发战争,最终,南宋于1276年被元军攻破国都临安,南宋就此灭亡。宋朝延续了三百多年,两次国破,都是由于外敌侵略所致。而与宋朝相比,唐、明、清的王朝发展中并没有出现过这种二度建国的事情发生,再加上这三个王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他们从王朝建立之初的繁荣慢慢发展、衰落,在王朝发展后期,国力与初期或者说繁荣时期差别很大,所以后世为了更好的区分同一个王朝的不同时段,出现了“晚唐”、“晚明”、“晚清”这样的称呼。
为什么只有晚唐,晚明,晚清,而没有晚汉,晚宋,晚元?
你可能会说,“晚明”、“晚清”等,只是时间概念,宋代已有“北宋”、“南宋”之分,“晚宋”究竟是指北宋末还是南宋末,很不明确,所以人们才很少用“晚宋”的说法。 但这一解释未免有些简单了,“晚唐”、“晚明”、“晚清”不仅表示时间,而且表示社会形态。“唐宋变革”始于中晚唐,因而,盛唐与晚唐的社会形态差异很大,盛唐实行的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坊市制,在晚唐时均已趋于瓦解。早在1950年代,陈寅恪先生已指出:“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晚明与明前期、晚清与清前期,同样是恍如两个世界,“资本主义萌芽”只可能出现于晚明而不可能出现在明前期,洋务运动也只能出现于晚清而不可能出现在清前期。两宋时期则从未出现类似的前后期大转折,宋代的“资本主义倾向”是一以贯之的,不存在一个全然不同于宋前期的“晚宋”,所以,我们不需要使用“晚宋”的概念来描述宋朝的社会变迁。从这个意义来说,“晚唐”的概念指向“唐宋变革”的启幕,“晚明”与“晚清”的概念则意味着向“唐宋变革”的近代化方向“回归”——换言之,明前期与清前期的社会演化已经偏离了“唐宋变革”的方向,因此才需要“回归”。尽管从军事和国土面积来看,宋朝是个虚弱的朝代,但就经济和社会角度来看,宋朝却最繁荣昌盛、极具人文精神。那么,宋朝何以如此辉煌?作者认为,这是因为宋朝拥有一套理性、完备的政治制度。 “唐宋变革”重要表现乃是重商主义兴起,资本主义登场,国家放弃了对臣民的身份与人身控制,转而重视市场、工商业、金融与货币所创造的利益。然而,朱元璋建立的“洪武型体制”简直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全国臣民按职业划分入不同户籍,如民户、军户、匠户、灶户,职业户一经划定,不得自行改业,子孙世代相承;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可脱离原籍地与农业生产,每天的活动范围控制在一里之内;军民、商人若要出远门,必须先向官府申请通行证;由于货币经济极不发达,民间交易以米谷、盐、布为支付手段;政府控制在最小规模,以紧缩的财政、按实物征收的农业税以及全民配役来维持运转,无需依赖市场、商业、货币与金融,因而,明前期的消费税、货币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用说,这样的体制跟近代化是背道而驰的。假如明代真的出现了什么“资本主义萌芽”,那也只有在摆脱了“洪武型体制”之后才能够“萌芽”。事实上,明代的社会发展,确实表现为逐渐突破“洪武型体制”的过程:渐渐地,社会控制松懈,匠籍制解体(允许匠户纳银代役),募兵制代替军户制,月港开禁,广州与蕃商开展商舶,海外大量白银流入,“一条鞭法”推行开来,人口流动越来频繁……,如此,才有晚明商品经济的繁华。
上一篇:operation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