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董其昌书法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10-25 17:54:58编辑:莆仙君

董其昌书法特点

董其昌书法特点如下:董其昌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董其昌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之美。董其昌的书法成就也很高,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也相当自负。董其昌虽处于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左右。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书为宗法,备加推崇、偏爱,甚而亲临手摹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董其昌书法特点

董其昌具有清逸古雅、风韵独具的书法特点。 董其昌主要活动于万历时代,这个时代正是晚明个性解放思潮席卷全国之时,从李贽的“童心论”到公安三袁的“性灵说”,一反明代前中叶复古主义、拟古主义的僵化的道德观念,强烈反映出人的主体意识的张扬和个性的凸现,是对传统哲学体系和道德观念的深刻冲击和荡涤。在这种观念的直接影响下,文学艺术界掀起了浪漫主义的狂飙。在书法界,这种浪漫书风的代表人物有徐渭、王铎等人,他们擅写高堂大轴的竖幅行草大字作品。书风恣肆狂放,直抒胸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一时成为风尚。但此时的董其昌却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和保守,其书法依旧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不为时风所动,俨然一副传统的卫道士形象。尽管他与公安派有着相同的哲学思想基础,但于实践上却不像公安派那样反传统,而是努力汲取、发扬传统中最优秀遗产的精髓。他把晋之韵、唐之法、宋之意很好地结合起来,把临仿和创造有机地融合,在这个文艺思潮激烈澎湃的时代里,他在复古与反复古之间巧妙地构筑着自己的艺术世界,以禅宗的思想超然地完成了自己的艺术理想。 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临古和仿古性的,但又绝不以逼肖古人为目的,而是亦古亦新,独具风神。

董其昌的书法特点是什么

  董其昌(1555—1636)明代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汉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华亭派”的主要代表。那你知道董其昌的 书法 风格有什么特点吗?关于他的人品又是怎样的?下面是我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董其昌的书法风格特点
  董其昌在书法和 绘画 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从明代末期直到清代初中期都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董其昌在书法方面,除了研习唐、宋、元等各朝代的大家 书法作品 和书法技巧之外,还善于从中总结发掘新的书法技艺。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成为融百家而自成一家。董其昌在 行书 、 草书 、 楷书 方面颇有自己的心得。不仅注重书法的基本写作规范,而且还加入了自己的书写技巧,他的书法飘逸隽秀、整洁而不失大气。董其昌的书法有种行云流水般的美感,视觉极具享受。就连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偏爱董其昌的书法,每每临摹都要赞赏一番,而且大加推崇。康熙年间,民间盛行董其昌之风,对文人有一定的影响。

  董其昌在绘画方面,更有独特的见解。董其昌擅长山水文人画,他认为作画应超越画作本身而进行,即作画者应注重自己的思想修为培养。而且董其昌擅长用泼墨和浅绛技巧,将山水景物的轮廓勾勒出来,然后善于用墨将画作更富层次感。董其昌作完画后,还在作品上题词、写诗,这样更能展现画作更深层次的内涵之美。
  董其昌的人品怎么样
  董其昌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留下了大量的艺术作品至今有很高的学习价值。

  董其昌一心想从政,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抱负。在他三十五岁之时,考取了进士,借此契机成为皇长子的讲师。入官之后董其昌的仕途并不平坦,他在官场有三出三进之说。

  董其昌三十五岁入朝为官,饱受 政治 斗争的波及。于是,他在官场虽说有四十五年之久,但实际在朝为官只有十来载。除此之外, 历史 上有名的“民抄董宦”事件,主人公就是董其昌。

  据明史记录,董其昌因为得罪了一个名门望族,该家族便煽动百姓和同伙来烧毁董其昌的家。这件事情持续发酵了一段时间,而董其昌也在苏州一带躲避,等事情风浪过后,他才出现。

  董其昌在为官期间,三进三退。对此做法,世人给予了评价,有人说,董其昌为人精明,在官场中既能很好地独善其身,又能在民间有很高的呼声。所以,他才能够三进官场,三出官场。

  董其昌在八十岁辞官回乡,第二年去世。后来,世人给予他艺术成就积极的肯定,并敬称董其昌为“董文敏。”


董其昌行书代表作

董其昌行书代表作品有:《杜甫醉歌行诗》、《浚路马湖记》、《岳阳楼记》、《东方朔答客难》《月赋》、《白居易琵琶行》、《三世诰命》、《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倪宽赞》、《前后赤壁赋册》等。董其昌没有留下一部书论专著,但他在实践和研究中得出的心得和主张,散见于其大量的题跋中,董其昌有句名言:“ 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是历史上书法理论家第一次用韵、法、意三个概念划定晋、唐、宋三代书法的审美取向。这些看法对人们理解和学习古典书法,起了很好的阐释和引导作用。

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

  董其昌是明朝一位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开宗立派、翰墨传世的书画大家,以往学界对其艺术理论研究大大超过对其生平、家世的研究。下面我带给大家的是董其昌 书法作品欣赏 ,希望你们喜欢。   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   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图片1   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图片2   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图片3   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图片4   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图片5   董其昌笔法启示   董其昌作的《画禅室 随笔 》是杂记体的书画小品文,所论终于禅说,而发端于论书,我选其中一篇《论用笔》分享给大家。   米海岳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之咒也。然须结字得势,海岳自谓集古字,盖于结字最留意。比其晚年,始自出新意耳。学米书者,惟吴琚绝肖。黄华、樗寮,一支半节。虽虎儿亦不似也。   作书所最忌者,位置等匀。且如一字中,须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王大令之书,从无左右并头者。右军如凤翥鸾翔,似奇反正。米元章谓:“大年千文,观其有偏侧之势,出二王外。”此皆言布置不当平匀,当长短错综,疏密相间也。   作书之法,在能放纵,又能攒捉。每一字中,失此两窍,便如昼夜独行,全是魔道矣。   余尝题永师千文后曰:作书须提得笔起。自为起,自为结,不可信笔。后代人作书,皆信笔耳。信笔二字,最当玩味。吾所云须悬腕,须正锋者,皆为破信笔之病也。东坡书,笔俱重落。米襄阳谓之画字,此言有信笔处耳。   笔画中须直,不得轻易偏软。   捉笔时,须定宗旨。若泛泛涂抹,书道不成形像。用笔使人望而知其为某书,不嫌说定法也。   作书最要泯没棱痕,不使笔笔在ㄌ素成板刻样。东坡诗论书法云:“天真烂漫是吾师。”此一句,丹髓也。   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   颜平原,屋漏痕,折钗股,谓欲藏锋。后人遂以墨猪当之,皆成偃笔。痴人前不得说梦。欲知屋漏痕、折钗股,于圆熟求之,未可朝执笔,而暮合辙也。   药山看经曰:“图取遮眼,若汝曹看牛皮也须穿。”今人看古帖,皆穿牛皮之喻也。古人神气,淋漓翰墨间,妙处在随意所如,自成体势。故为作者,字如算子,便不是书,谓说定法也。   予学书三十年。悟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在自起、自例、自收、自束处耳。遇此四关,即右军父子亦无奈何也。转左侧右,乃右军字势。所谓迹似奇而反正者,世人不能解也。   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此赵吴兴所以不入晋唐门室也。兰亭非不正,其纵宕用笔处,无迹可寻。若形模相似,转去转远。柳公权云:“笔正,须喜学柳下惠者参之。”余学书三十年,见此意耳。   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然非多见古人真迹,不足与语此窍也。   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如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此惟褚河南、虞永兴行书得之。须悟后,始肯余言也。   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肥,肥则大恶道矣。   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今人只是笔作主,未尝运笔。

董其昌书法精选行书作品

  董其昌是中国书法史上颇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其书法风格与书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赵孟頫妩媚圆熟的"松雪体"称雄书坛数百年后,董其昌以其生秀淡雅的风格,独辟蹊径,自立一宗,亦领一时风骚,以致"片楮单牍,人争宝之"。在中国书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董其昌书法精选行书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董其昌书法精选行书作品欣赏   董其昌书法精选行书作品图片1   董其昌书法精选行书作品图片2   董其昌书法精选行书作品图片3   董其昌书法精选行书作品图片4   董其昌生平简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汉族,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   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其存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三世诰命》《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    行楷入门字帖推荐   行楷字,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法则),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或曰:是汉字在楷书基础上简约书写笔画、增强书写映带、表现书写意趣以适当加快书写速度的,少量改变书写笔顺,且具较强易识、易学特征的实用性手写体字体。在有了一定的楷书基础后,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一个贴子,一直写它,练习书法在于的是坚持,不要随意更换,否则没有效果的。   一、行书入门《集王羲之圣教序》经典中的经典,行书入门必备。三年小成,则必不俗。最好有老师指导下练习效果更好点。   二、行楷书用赵孟頫的行楷是最好不过的了。其《三门记》《妙严寺记》、《胆巴碑》都是非常好的行楷书字帖(版本都是上海书画出版的好)。你到卓越网上去买,送货上门的,还打折,呵呵。   三、《智永真书千字文》,这是楷书,但是写法却是行楷之法,楷书转行书的时候可以看看。如果没有写过楷书,也可以直接写这个,不过一般还是先写楷书。感觉上类行楷。   四、行书其它:苏轼、蔡襄、米芾都是宋代大家。文征明、董其昌等是明代的大家,都是好东西。另,唐寅有个《落花诗册》,也非常好,但是没有前面的那些大家成熟。

上一篇:采集软件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