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亚洲独角兽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10-24 07:34:18编辑:莆仙君

麒麟长什么样子的?

麒麟的形象如下:麒麟身长一尺八寸,高一尺七寸,头像鹿,尾巴像牛。麒麟的头上有一只肉角,角尖还有螺旋的毛发。麒麟的眼睛晶莹透彻如水晶,额头如同白玉。浑身长满了青色鳞甲,鳞甲的缝隙中长出来紫色的绒毛。麒麟的脊背上有三段黑毛,在麒麟的腹部蹄子等处有白毛。麒麟的尾巴长五寸五分,尖端还有四缕黑毛。清朝雍正十年,山东巨野县发现麒麟。山东巡抚岳浚专门为此写了一封奏折,将发现麒麟的事情报告给了远在北京的雍正皇帝。麒麟传说的其他形象相比山东的麒麟,四川发现的麒麟更加漂亮,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农历五月初八日申刻,四川盐亭县永贤乡,当地一个百姓杨士荣见到突降大雨,他只好躲到牛棚里面避雨。没想到这一避雨却被他发现一头母牛竟然生了一只小麒麟。那麒麟身高二尺,身长二尺五寸,腿像马,蹄子像牛,蹄子外壳的颜色犹如玳瑁一样美丽。麒麟浑身长满了鳞甲,闪耀着黄绿色的青光,好像是孔雀的羽毛的颜色一样,在麒麟的鳞甲中长出黄尖白毛,还有数根紫毛。麒麟的尾巴长六寸,尾巴末端有一绺紫毛,夹杂在黄尖白毛中,浑身光彩焕发!麒麟脑袋中间直挺挺的长着一根肉角。麒麟的耳朵像鹿,耳孔里面长着黄尖白色毛发,麒麟的眼睛又长又细,犹如水晶一样清澈。鼻头很高,黄色凹鼻梁,红色眼圈,鼻头两边长着如意云彩一样的花纹。

麒麟长什么样子?

麒麟的样子是: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就于一体;尾巴毛状像龙尾,有一角带肉。但据说麒麟的身体像麝鹿,它被古人视为神灵。麒麟是中国古人相信存在的神灵。在中国众多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的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都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寓意:麒麟,是中国人最企望出现的吉祥动物,它们的出现表示一代的幸福。因此人们希望麒麟总是伴随着自己,给自己带来幸运和光明,而辟除不祥。当上古时代的这种信仰被传承下来的同时,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义也随之被广大民众公认且牢牢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种意念的象征,某种意境的表现,某种力量的显示。并启发人们的想象,引导人们的精神去契合某种意念,进入一种特定的境界,给人们以希望、安慰和某种追求的力量,化入民俗生活之中,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中南大羚的种群状况

生存状况 1995年,估计约有几百只中南大羚生活在老挝和越南的边境,但是具体的种群数字并不清楚,因为它们处于偏僻又险峻之地。截至200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工作组估计只残存有一两百只中南大羚,甚至可能只有几十只。现有的数据表明,中南大羚的种群数量正在显著地下降,在三代之内下降比例超过80%,超过了濒危的临界值标准。 狩猎是中南大羚种群生存最大的威胁,那来自于人类狩猎的压力可以用“山大”来形容,其中包括猎狗的追捕、陷阱的捕捉等。人们担心,中南大羚最终会步入灭绝的绝境。当地的村民除了会捕杀食用中南大羚,还会将其脸部的腺体用来入药。另外中南大羚栖息地的减少也严重威胁到它们种群的生存,分布区的森林被砍伐来制取木材和小规模的农业使用。供伐木用卡车行驶的道路不仅进一步加速了森林的破坏,使中南大羚的栖息地更加碎片化,还使中南大羚面对猎人的机会增加,死亡威胁进一步上升。 截至1998年,13只被捕获并圈养的中南大羚,没有一只存活超过5个月。截至2008年,至少有20只被圈养,但它们的命运和前者一样,除了其中两只被放生到野外的活了下来。考虑到此因素,越南的林业部提出了一项禁止捕猎、贸易、畜养中南大羚的禁令,并取消对拥有中南大羚的人的经济补偿。 另外,世界自然基金会设立了专门的项目,从当地招募护林员进行巡视。2011-2013年,护林员们移除了3万多处专门猎杀中南大羚的陷阱,捣毁了600多个非法猎杀窝点。但是保护区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有效地对偷猎行动做好控制,那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冲突,水电工程、道路建设、矿区开采以及人口的增长蚕食了保护区的范围。虽然针对此物种的贸易需求不高,但是其需求有随着物种减少而增加的趋势,2000年,在越南河内,中南大羚的角曾卖到600美元。总之,种群生存压力的增大使中南大羚在可预见的未来有着灭绝的危险。 发现历史 1、2013年11月13日,英国《镜报》报道,在9月7日晚,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越南政府森林保护部门共同组成的一只摄像小分队拍到了濒危物种“亚洲独角兽”的身影,那是21世纪人类首次在野外观察到该罕见物种。2、2010年9月15日,老挝政府宣布,在8月底博利坎赛省的村民捉住了一只中南大羚,并将它带回了村子。那只雄性成年大羚最后死去了,但留下了活着时候的珍贵照片。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生物学家保存了其尸体用于分析和研究,那是首只保存完好的中南大羚标本。3、1999年,摄像师在老挝捕捉到了中南大羚的镜头,那是20世纪最后一次有记载的野外观察记录。4、1992年,越南林业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个联合小组在越南和老挝交界处的森林里发现了一只中南大羚,不过当时他们只能从盗猎者窝点处遗弃的一只形状怪异的动物头骨来判断那是一只中南大羚。

中南大羚的生活习性

大部分的关于中南大羚的习性信息都来自于1998年捕获的那只雌性中南大羚。中南大羚是昼行性的,主要在白天和晨昏活动,虽然可能会与人类的活动时间有些偏差。它们在夜晚的时候经常把头贴在地上,闭上眼睛休息,它们睡觉的时候是把脚收拢到身体下面的。而在早上,它们基本上都在反刍食物。而据当地的老挝人讲,它们最活跃的时间是在早上、下午的晚些时候和晚上,而在太阳当头的时候则没有那么活跃,虽然在1999年曾经有相机拍到正午11:50时活跃的中南大羚。 当中南大羚面对人类时会显得相对温和,而面对狗时,它们会有强烈的防守反应:它们会正面对敌,收好脚,拱起背,弯下头,将尖尖的角指向狗,同时上颌的腺体向外鼓起,并伴随着鼻子的哼叫。而如果是在野外被狗追赶时,它们会跑到最近的溪流中,让狗只能在溪边呆呆地站着。 舔动舌头是中南大羚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活动,主要用来驱赶聚集的苍蝇。眼睛和脸部是舔的最多的地方,然后是身体两侧、肩膀和前脚。中南大羚在进食后、喝水后以及反刍时,都会经常舔它们的口鼻。当脸部腺体和上侧的扁状物凸起,并和周围的石头磨蹭时,那是它们在做气味标记。它们的声音是温和而单调的咩咩叫声,持续时间约1秒钟。 中南大羚大小便时的姿势基本上是相似的,都是后腿下蹲并张开,臀部放低的姿势,一次大小便需要0.5-3分钟的时间。和其他牛科动物一样,它们的大小便是分开进行的。 据报告,中南大羚平常吃无花果树和河畔灌木的叶子,也喜欢吃天南星科的药草千年健。它相对较短的门牙说明它是一种草食性动物。中南大羚是一种非常挑食的动物,经观察1998年被捕的那只雌性大羚了解到,它们一开始是快速的将食物装进嘴中,然后咀嚼,但是它们在咀嚼植物的叶子之前会先将叶肉从茎干和叶柄中分离开来。虽然它们有着长而灵活的舌头,但是它们也只是偶尔用舌头将食物卷入嘴中。给被捕获的那只大羚喂食的是千年健、落檐、铁角蕨和一种不明的梧桐科阔叶植物,那些食物据报告也是野外中南大羚食物的一部分。 通过对中南大羚喝水情况的观察,研究者发现它们能够一次消耗大量的水,喝水时间将近4分钟。那只1998年被捕的雌性中南大羚能够一次喝上约60口水,中间只停下5次来舔一舔她的嘴巴和鼻子。 曾经在一次观测中看到中南大羚吃掉它们刚排出的粪便。

上一篇:360广告推广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