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建平县旅游景点
去建平县旅游有什么景点好玩的?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吧。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辽宁省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因牤牛河源出山梁东麓而得名,呈半山地半丘陵地貌。虽为山区,并不闭塞。101国道、锦承铁路贯穿其间。整个遗址置于万亩松林丛中,冬夏常青,空气新鲜,环境幽雅,依然存有原始风貌。遗址座落在辽西山区一处绵延10余公里的多道山梁上,在50平方公里范围内连绵起伏的山岗上,有规律地分布着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并由它们组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宗教祭祀中心。在方圆有致的积石冢内,以大墓为中心将墓葬分为若干等级,随葬品只有玉器。以写实又神化的猪龙、熊龙、凤鸟、龟等动物形玉饰、上下贯通的马蹄状玉箍和装饰着随光线变化而若隐若现花纹的勾云形玉佩为主要类型,它们与竖立在积石冢上成排的彩陶筒形器都是墓主人用以通神的工具。 这些积石冢位于山冈之巅又层层迭起,具有后世帝王山陵的景观。充分显示出中心大墓主人“一人独尊”的身份地位。他们是宗教主,也是“王者”身份。坐落在主梁顶上的女神庙供奉着围绕主神的女神群像。一般为真人原大,位于主室中心的大鼻大耳竟为真人的三倍。神像又是以真人为依据而塑成的,比例适中又极富表情,权威人士认为“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共祖”。显然,这样一处规模,组合超群的`祭祖圣地,不会是一个民族或部落所能拥有,而只能是为整个文化共同体所共有,牛河梁又正处于红山文化分布区四通八达的中心地带,它就是该文化高层次的一个起聚落中心。把它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象征是当之无愧的。 长城——燕长城遗址 长城——燕长城遗址位于辽宁省建平县烧锅营子乡,是辽宁境内保存最完好、时代最早的长城遗址。分土筑、石筑、“天然屏障”三种。长城沿线保存有台址、障址和城址等设施,沿线出土了灰陶豆、盆、罐、瓮及各种席(绳)纹板瓦、兽纹瓦当、红陶釜、燕刀币等文物。 燕长城是战国时燕国筑造。长城东西走向,由内蒙古赤峰市由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梁跨越老哈河,进入辽宁省建平县境,经由热水乡、烧锅营子乡、二十家子诸乡镇后入内蒙古敖汉旗境内,再转而向东北延伸。 燕长城在烧锅营子乡境内长达10公里之多,燕长城建筑在高山险峻的山冈上,表面用大石压缝砌筑,城墙宽2.5米左右,石墙蜿蜒在起伏连绵的上岗和深谷之中,宛如一条巨龙盘绕在崇山峻岭之中,成为抵御外敌的一道天然屏障。现遗址由于历史长河的冲刷,城墙残高再0.3~1.4米不等,但仍然可清晰地看出墙体城堡以及烽火台等遗址。建平县烧锅营子境内战国燕长城遗址,是现存燕长城最好的一段,它修筑在高岭与低谷中,砌石夯土,就地取材,蜿蜒起伏。据史料记载,修筑燕长城是在燕昭王后期,距今已经有2300余年。 2001年6月,该段燕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连城遗址 五连城遗址位于建平东部罗福沟办事处大房身村山嘴村民组西侧山上,属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类型遗址,由后山城、北山城、西城、老四坟城、帽头山城组成,呈半环关状俯扼脚下山谷,地势极其险要。 五连城城址之间相距很近,除西城建于山坡处外,其余幸均建在山顶或山脊之上,西城最大,长方形,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20米,面积达18,000平方米。后山城、北山城最小,面积约6,000平方米。城墙都为石筑,以西城和老四坟城城墙最好,存高3—5米,底宽8-12米。暴露遗迹除城墙外,还发现有房址。暴露遗物为石器和陶器,石器亚腰石斧、梯形石铲居多。陶器多为夹砂绳纹褐陶鬲、盆、罐、豆等残片。 惠州城遗址 惠州城遗址位于建平中部建平镇八家村所在地,城址四面环山,东临老哈河支流-蹦河,城址长方形,东西638米,南北592米,城墙存高2-4米,底宽12米,城四角筑角台(东北角台水冲毁),现东南角台保存较好,高6米,底径15米。 惠州城暴露足迹明显,暴露遗物也非常丰富,除建筑材料砖瓦残块和生活器皿陶瓷残片外,还曾出土金、银、铁器、精美瓷器,以及象棋、围棋等文物,为我们研究古惠州的建立、发展、消亡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建平县景点
建平县的景点有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喀喇沁王陵、五连城遗址、燕长城遗址、惠州城遗址等。
1、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辽宁省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因牤牛河源出山梁东麓而得名,置于万亩松林丛中,冬夏常青。
2、喀喇沁王陵:位于建平县三家蒙古族乡新爱里村,为喀喇沁右旗历代扎萨克及其亲族之陵园,当地俗称“王子坟”。
3、五连城遗址:位于建平东部罗福沟,属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类型遗址,由后山城、北山城、西城、老四坟城、帽头山城组成,呈半环关状俯扼脚下山谷,地势极其险要。
4、燕长城遗址:位于辽宁省建平县烧锅营子乡,是辽宁境内保存最完好、时代最早的长城遗址,沿线出土了灰陶豆、盆、罐、兽纹瓦当、红陶釜、燕刀币等文物。
5、惠州城遗址:位于建平中部建平镇八家村,东临老哈河支流蹦河,城四角筑角台,现东南角台保存较好,还曾出土金、银、铁器、精美瓷器,以及象棋、围棋等文物。
红山文化遗址在哪里?
1、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是华夏文明最早的遗迹之一,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2、大地湾文化是华夏先民在黄河流域创造的古老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来源之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是中国黄河中游最早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旧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于约距今60000年至4800 年。3、磁山文化,是指分布于中国华北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首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磁山发现而得名。磁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也就是华夏族的源头之一。磁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陶盂及陶支架、石磨盘及磨棒。4、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和玉钺等诸多器型。此外,良渚陶器也相当细致。良渚文化遗址中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北部瓶窑镇,核心部位于良渚古城,“反山、莫角山、汇观山,11条水坝”均在瓶窑境内。5、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4300年,半坡村的原始居民是定居的,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半坡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原始社会。
中国的红山文化在哪里
中国的红山文化在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
红山文化是位于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距今五千多年的农业文明,是中国已知出现最早的文明。主要分布在热河地区(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
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热河省赤峰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6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末在辽西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发现了近千处遗址,并对辽宁凌源、喀左东山嘴、建平牛河梁遗址群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掘,使红山文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13年,赤峰市与朝阳市宣布将联合对红山文化进行申遗。
什么是中国金字塔之谜?
在辽宁西部山区发现5000年前的女神庙积石冢群以后,人们期待着能有更惊人的发现。果然没有让人们失望,几年后,在这个5000年前的神秘王国——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又发现了一座5000年前的圆锥型“金字塔”式建筑和红山文化时期的冶钢遗址,还出土了一批很有研究价值的玉雕。在距离女神庙1000米的地方,有一座小土山,山上到处散布着带有红山文化特征的“文”字纹彩陶片以及冶钢坩锅片,这个现象引起考古专家、辽西考古发掘队领队孙守道的注意。他多次到这座土山考察,终于,在1989年夏,经过初步发掘证实,这座土山竟是全部用人工夯筑起来的,地上部分夯土堆直径近40米、高16米、外包巨石,内石圈的直径为60米,外石圈的直径约为100米。夯土层次分明,估计总量在数十万立方米以上。金字塔的形状为圆锥形,小抹顶。土山上面用3圈石头围砌起来,每一层石头伸进去10米,高度为1米,山下面亦用3圈石头围砌起来。金字塔顶部是冶钢遗址,有1500个炼红铜的坩锅。坩锅约有40厘米高,锅口直径约30厘米,整个坩锅像现代人用的水桶一般大小。在大金字塔周围,还有30多座积石冢(小金字塔),这些积石冢都是圆锥形、大抹顶。这里和古埃及的金字塔相比,布局是一样的。古埃及也是以大金字塔为中心,周围是小金字塔群。这座巨型“金字塔”式建筑物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目前学者们说法不一。有的认为这可能是辽西原始文明古国的祭坛,也有人推测是王者的陵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考古工作者对围绕在大金字塔周围的小字塔(积石冢)群进行了部分发掘,出土了大批玉器,收获是丰富的。一座积石冢的中心大墓里出土了一具完整的男性骨架,头部有两个大玉环,胸部佩带着双龙相交的勾云形玉佩,头的上部有玉箍,腕部有玉镯。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死者双手各握一玉龟,一雌一雄,相配成对。有人认为,玉龟可能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死者可能是个仅次于王者的首领人物。也有的人认为,玉龟可能是当时氏族部落集团的图腾崇拜物或保护神。在另一座积石冢中也发现了20余种玉器,墓内亦是一具男性骨架,身高1.8米左右。他的头上横置着玉箍,左右肩和手腕等处皆佩置玉环,腰的下部则是一个玲珑剔透的大猪首玉饰,猪的两只大耳特别夸张。死者的胸部佩置一碧绿色玉乌龟,奇怪的是这个乌龟无头无尾无足,浑然一体。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上一篇:深圳供电局网上营业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