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朱日和
朱日和名字由来是什么?
朱日和这个名字是蒙古语的“心脏”意思,由此得来。“朱日和”系蒙古语,意为“心脏”,以镇南的一座山命名。据《清史稿・地理志》载,此山为“乌克尔朱日克山”,意译为“牛心山”。朱日和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南部,是西苏旗新兴工业重镇和唯一一个集工业、牧业、农业为一体的综合镇。朱日和工业园区坐落在该镇内,入驻工业园区的22家企业中有12家在该镇落户。镇交通发达,集二线铁路、208国道穿镇而过,故是心脏一般的作用,就有了那个名字。交通朱日和镇有集二线铁路、208国道、55国道、208省道等线纵横交错。 非物质文化遗产朱日和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那达慕、民间乌兰牧骑、民歌民谣、“王府”歌乐、王府建筑艺术、寺庙文化、民族手工艺、奇石等。
朱日和名字由来是什么?
“朱日和”系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心脏”。它是亚洲最大、解放军最先进的陆空军军事训练基地。朱日和训练基地可与美国的“国家训练中心”媲美,被称为东方的“欧文堡”。朱日和位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和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境内,占地1066平方公里。这里地形复杂,分布着哈尔德勒山地、都新草原、乌登草原、察汗敖包丘陵、杭盖登吉丘陵等,由沙漠、草原、山地、沟壑等组成,具有独特的排兵布阵优势。保障管理解放军总部首长考察后高兴地说:“系统集成起点高,整体配置功能强,保障管理配套全,是全军合同战术训练基地的一流示范工程。”2000年底,“五大系统”通过了国家鉴定,认为该系统属军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资讯系统的先进水准。这个基地已实现了组训方式由部队自导自演、自训自评,正在向导、演分离,训、考分离转变;基地职能由阶段性保障训练,向全年度满负荷组训转变;成绩评定由人工向电脑科学评估转变;科技练兵成果由试验论证向形成整体作战能力转变,标志着我军传统的训练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训练手段向现代化产生了飞跃。
朱日和名字由来是什么?
“朱日和”系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心脏”。它是亚洲最大、解放军最先进的陆空军军事训练基地。朱日和训练基地可与美国的“国家训练中心”媲美,被称为东方的“欧文堡”。朱日和位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和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境内,占地1066平方公里。这里地形复杂,分布着哈尔德勒山地、都新草原、乌登草原、察汗敖包丘陵、杭盖登吉丘陵等,由沙漠、草原、山地、沟壑等组成,具有独特的排兵布阵优势。发展历程1957年,一个加强坦克师战术演习场在朱日和地区组建,这便是今天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的前身。1994年,朱日和基地被中央军委列为军队“九五”建设规划重点项目1997年,中央军委为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需要,决定把北京军区原装甲兵训练场扩编成全军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2000年,“五大系统”通过了国家鉴定。2003年8月25日,我军首次将朱日和基地对外军开放,这里的神秘面纱才向世界揭开。走进基地,首先让人感叹的是它的规模,基地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训练基地,主要担负的任务是组织师、旅、团级部队完成合同战术演练,协同装甲兵和其他兵种进行技术、战术训练。
朱日和是什么意思?
地名。朱日和,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和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内,占地面积达1066平方公里,被视为和平年代的现代化准战场。这里分布着哈尔德勒山地、都新草原、乌登草原、察汗敖包丘陵、杭盖登吉丘陵等,由沙漠、草原、山地、沟壑等组成,具有独特的排兵布阵优势。从名称来看,“朱日和”是蒙古语的译音,意思是“心脏”,是亚洲最大、解放军最先进的陆空军军事训练基地。从历史来看,八百年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此策马扬鞭,驰骋欧亚。朱日和的背后三百年前,康熙帝亲征,经过此地,讨伐准噶尔叛乱。再后来,这里也曾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地区,报纸一度仅以“华北某训练场”称呼,而不写它的真实名称。如今的朱日和,已这里已然是亚洲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先进的训练基地,占地面积超过1100平方公里,与香港地区的面积相当,可与美国著名的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媲美。在热播的《将改革进行到底》中第七集,就出现了这支朱日和的“蓝军”,号称“朱日和之狼”。大规模军事演习“蓝军”展现出的高水平对抗,朱日和之狼的名称也从此而来。
朱日和在哪里
朱日和的位置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这个地方被世人了解的很大缘由是因为在这里开展的军演活动。朱日和的蓝军旅是按照世界上最高标准的军事力量为模板组建的,拥有最先进的军事实力,最强大的战术体系,最强的三位一体作战,最强劲的装备以及最强的人员素质。
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
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的战术训练基地,以计算机为平台,集导调监控、战场仿真、辅助评估、综合保障、基地管理“五大系统”为一体,其先进的设施和设备堪称全军一流的基地。是我军最大的,也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
朱日和基地占地1066平方公里,主要担负的任务是组织师、旅、团级部队完成合同战术演练,协同装甲兵和其他兵种进行技术、战术训练,可展开军师规模的实兵演习,并为陆军装备的各种武器进行实弹、实爆作业和航空兵实施对地面部队攻击演练提供保障。
在这里开展的朱日和军演的一个最大吸睛点就是“磨刀石”,砥砺、捶打红军部队,把一支又一支的军中优秀连队拉到朱日和的基地去,让军人和一个狡猾的“满广志旅”进行红蓝对抗。
朱日和 满广志 是什么梗
朱日和、满广志中的朱日和指的是指朱日和训练基地,而满广志是朱日和训练基地的蓝军指挥官。为了战胜蓝军,吉利红军时期,出现了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的口号。在33次的演习中,满广志给红军带来的麻烦数不胜数,有时红军才走到半路,就被指挥台告知己方炮车在半路就被蓝军摧毁,失去作战能力,有时演习刚刚开始,就被通知红军指挥部遭受核打击,红军丧失领导能力了,红军战败,还有时红军的战车刚到战场,就在蓝军的电磁干扰设备下全部瘫痪。扩展资料:在军事演习中的蓝军为实兵对抗演习中的假想敌,不仅配有最先进的电子设备,并且配备的武器装备也居世界前列;不仅拥有中国目前最先进的坦克,装甲车,火箭炮车,导弹车,也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作战系统,激光交战系统,卫星定位与红外导航系统,作为几乎是中国军队中的最强战力部队,身为假想敌,意在锻炼我方红军,也就是中国本国军队。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曾"击毙"满广志的人物现身
朱日和满广志是什么梗?
朱日和和满广智指的是朱日和训练基地,而满广智是朱日和训练基地的蓝军指挥官。指朱日和诸日河训练基地,是我军最大、最现代化的合同制战术训练基地。满广智是中国军队第一蓝军的旅长。2015年6月1日起,总参谋部组织实施的“穿越-2015朱日和”系列作战演习在北京军区朱日河训练基地启动。在满广智的带领下,这支被称为“草原狼”的蓝色军队多次击败红军,并以一系列大比分获胜,到目前为止,在对抗中没有失败。满广智的一系列辉煌成就,让一些红军战士打出了“跨过朱日和,活捉满广智”的口号。蓝军是指在模拟对抗演习中扮演假想敌角色的部队。它可以模仿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的作战特点,扮演滥用我前线部队的“敌人”角色,与红军(代表我前线部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被称为红军的“磨刀石”。朱日和的满广志满广志他是山东临沂人,出生于1974年3月。满广志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后又在军事科学院进修国际战略专业。满广志熟读《孙子兵法》,对外军作战颇有心得,翻译外军资料十余万字。满广志可以说是中西军事文化相碰撞的人才,《解放军报》曾披露中央军委领导接见满广志,“点赞”称他“是通晓信息化、外军和联合作战的领军人才”。这也就是满广志为何这么能打的原因。不但自身有军事天赋,而且刻苦学习。他历任参谋、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师作训科科长、平江起义团团长,现任“朱日和”第一蓝军旅大校旅长,素有“朱日和之狼”的美誉。在“和平使命-2014”,满广志完美指挥两个团实施了一场精彩的体系破击战。在此后,红军与满广志的蓝军旅交手的过程中往往“胜少败多”,成为我军的“磨刀石”。满广志因“阴险狡诈,屡出奇兵”,令红军指战员经常摸不着头脑。满广志是我军优秀的指挥人才,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演习场上的他眼神凝重,挥斥方遒;生活中的他则是一个很“柔情”的山东大汉,爱吃烙饼卷大葱。这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大校,假以时日会成为我军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
满广志和朱日和是什么意思?
朱日和、满广志中的朱日和指的是指朱日和训练基地,而满广志是朱日和训练基地的蓝军指挥官。为了战胜蓝军,吉利红军时期,出现了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的口号。在33次的演习中,满广志给红军带来的麻烦数不胜数,有时红军才走到半路,就被指挥台告知己方炮车在半路就被蓝军摧毁,失去作战能力,有时演习刚刚开始,就被通知红军指挥部遭受核打击,红军丧失领导能力了,红军战败,还有时红军的战车刚到战场,就在蓝军的电磁干扰设备下全部瘫痪。红蓝军对抗朱日和的军事演习中的蓝军为实兵对抗演习中的假想敌,不仅配有最先进的电子设备,并且配备的武器装备也居世界前列;不仅拥有中国目前最先进的坦克,装甲车,火箭炮车,导弹车,也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作战系统,激光交战系统,卫星定位与红外导航系统,作为几乎是中国军队中的最强战力部队,身为假想敌,意在锻炼我方红军,也就是中国本国军队。
从哪些历史说明日本是善于学习的民族
第一次是大化改新,谓之“唐化”。在隋朝时,日本圣德太子派使者到中国访问。在会见中国皇帝的时候,这位不无傲慢的使者自称来自“日出之国”,而称到来的国家为“日落之国”;在唐高宗龙翔三年,估计是日本一方面觊觎朝鲜半岛,另一方面是看到隋灭唐朝初建,中国力量会衰弱下来,出兵干涉朝鲜三国矛盾。与朝鲜三国有朝贡关系的唐朝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于是,被称为中日第一战的白江口之战打响。双方的兵力对比是五比一:日本兵团五万人;中国兵团只有一万人,处于绝对的劣势。决战结果是日本绝对优势的兵力全军覆没,中国兵团取得了完全胜利!白江口惨败后,日本民族痛定思痛,决定向战胜自己的敌人中华帝国学习,做中国人最谦恭的学生。日本政府派出大批“遣唐使”以及大批留学生和留学僧到长安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军事技术和思想文化。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大化改新,全盘照搬中华帝国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草昧状态的日本民族平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日本由此进入封建文明的发展时代。
第二次是民治维新,谓之“欧化”。
因而在日本掀起了一个学习西方的高潮——民治维新。决心把日本人改造成像黄皮白心的香蕉那样、具有白种人灵魂的黄种人。1871年,日本派出了以财政大臣大保利通、工商大臣伊藤博文为首的100余人的“岩仓遣外使节团”,对欧美进行了历时22个月的超长期考察访问,对西方各国的政府制度、司法机构、教育体系等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当时的美国总统格兰特、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法国总统齐鲁、普鲁士(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俄国皇帝亚力山大二世等都会见了日本考察访问团。特别是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特别宴请了日本考察访问团。宴会上俾斯麦详细讲述了普鲁士是怎样从一个弱小国家跃进成为新兴强国的经验,日本人听后惊叹:"原来富国强兵的秘诀就是这样"。此后日本确定了向德国学习,走德国式的军国主义道路的建国方针,这也成为日本后来对外侵略扩张的原因。如此大规模的高官出洋考察不仅是世界创举,而且是在新政府诞生不久,政权基础未稳时进行,充分反映出日本人好学精神。日本在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打败了中国,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打败了俄国,更检验了这场大规模学习运动的效果。
第三次是1945年日本败战后,掀起了向打败自己的美国学习的高潮,谓之“美化”。“玩火者自烧”,“由于这场战争,日本已降为四等国”(麦克阿瑟),经济陷入悲惨的境地。日本一方面进行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学习美国先进的政治、经济等制度;另一方面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到60年代,日本已淘汰了40%的传统工业产品,新技术、新产业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1968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号经济大国,80年代后,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上一篇:中国新说唱总冠军李佳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