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号资料
神舟五号有几个航天员
神五:杨利伟;神六:费俊龙,聂海胜;神七: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神八:无;神九:景海鹏,刘旺,刘洋;神十: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神十一:黄佳,林海,王纯许。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其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神五成功发射的意义1、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2、可以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乃至综合国力。3、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4、增强了我国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神舟五号的简介
神舟五号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送入太空。神舟五号在轨运行14圈,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做任务后,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返回主着陆场。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时间,获得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成果。 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扩展资料: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神舟五号飞船实现了一人一天飞行,主要任务是考核飞船载人环境,获取航天员空间生活环境和安全的有关数据,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工作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系统间的协调性。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舟五号飞船
神舟五号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神舟五号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一人一天飞行,考核飞船载人环境,获取航天员空间生活环境和安全的有关数据,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工作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系统间的协调性。同时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神舟五号边试验,边科研。把突破载人航天技术试验和空间科学实验同步的做法,也是神舟飞船所独有的,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自己的发展模式。轨道舱具有留轨的能力,延长了飞船执行空间科学试验和空间应用的工作寿命,有效地提高了飞船的综合效益。扩展资料:神舟五号飞行情况1、2003年10月15日15点52分,飞船的变轨程序准备启动。飞船发射升空后,进入的是距地球表面近地点高度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43公里的椭圆轨道。实施变轨控制,就是要将飞船推入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圆形轨道。变轨能否成功,对飞船按计划在轨进行科学实验和准确返回地面预定着陆场都具有重要影响。2、2003年10月15日15点58分,数据显示飞船变轨成功。由于这一刻,测控覆盖不到杨利伟的位置,他和地面暂时失去了联系,家人担心起来,工作人员马上开始安慰他们。3、16点48分,远望4号测量船重新捕获了飞船信息。要知道,神舟五号任务时,4艘“远望”号测量船及地面12个测量站点全都用上,测控覆盖率也仅为12.4%。如今,远望测量船又有了新成员的加入,中国的中继卫星系统已实现组网运行,对低轨道航天器测控覆盖率达到近100%。4、16点48分,远望4号测量船重新捕获了飞船信息。5、17点02分,杨利伟向地面传回了他所拍摄的美丽的太空图景。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这里回望自己的家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舟五号
神舟五号,你的了解有多少?
引言:我们国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在2003年的时候10月发射真空的,而且过程是比较顺利的安全升空,安全返回。是我们国家载人航天历史的一项重大突破,过程是非常的复杂,场面也是惊心动魄,是我们的骄傲。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我们会知道我们的宇宙飞船的速度是7.9秒每公里进入大气层中的这个时候,神舟5号就以这样的神速飞向了太空,而且飞船的外壁可能会与空气中有一些摩擦,摩擦非常剧烈,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些热量。我们会发现空气中的一个电离子有高温情况下,这个时候宇航员可以通过一些无线电通讯暂时中断,从而进入一些黑障区。在飞船返回舱中也有非常多的仪器资料和珍贵的一些记录。我们会发现宇宙飞船只能使用一次,因为科学家为宇宙飞船设计了很神奇的衣服叫作避火衣,它是瞬时耐高温的一种材料制作的,而且可能帮助飞行器热量变低,而且都是通过精心的计算和设计做成的,因为宇宙飞船在不同时间段,不同的部位,它的厚度都是不一样的,都需要进行周密的计算。二、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会发现神舟5号飞船它返回太空舱中,这个时候太空中会通过一层大气层,为何空气里面产生一些摩擦会有很多热量,这个时候避火衣就会起到作用,可以让自己燃烧起来来保证宇宙飞船的安全。而且他在保护飞船的时候会分泌很多化学物质带走很多热量,这个时候就可以有很好的隔热效能,在他的严密保护下就可以保护太空舱中的温度,而且让宇航员有着安全的地方。
神舟5号、6号、7号、8号的资料
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2、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神舟六号飞船是中国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飞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返回时间:2005年10月17日 04:333、神舟7号,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是四子王旗阿木古郎大草原。从神舟七号开始,我国进入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在这一阶段里,将陆续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科学目标。为下一步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返回时间:2008年9月29日4、神舟八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架飞船,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舟八号飞船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个小型空间站。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2011年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返回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30秒拓展资料: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关于神舟六号的资料
1、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
2、神舟六号飞船是中国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飞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神州5号的资料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道运行了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负载着“神舟”五号的长征2F火箭发射. 9时10分,船舰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以平均每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km、远地点350km、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行员:杨利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分10秒,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 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 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新技术应用: 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意义: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舱段介绍 轨道舱 尺寸:长2.8米,直径2.2米.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的外形为圆柱形的.为了使轨道舱在独自飞行的阶段可以获得电力,轨道舱的两侧安装了太阳电池翼,每块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面积为2.0×3.4米,轨道舱自由飞行时,可以由它提供0.5千瓦以上的电力.轨道舱尾部有4组小的推进发动机,每组4个,为飞船提供辅助推力和轨道舱分离后继续保持轨道运动的能力;轨道舱一侧靠近返回舱部分有一个圆形的舱门,为航天员进出轨道舱提供了通道,不过,该舱门的最大直径仅65厘米,只有身体灵巧、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出自由.舱门的上面有轨道舱的观察窗. 轨道舱是飞船进入轨道后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场所.舱内储备有食物、饮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睡袋等生活装置外,还有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 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轨道舱留轨利用是中国飞船的一大特色,俄罗斯和美国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后,一般是废弃不用的. 返回舱 尺寸:长2.00米,直径2.40米(不包括防热层). 神舟飞船的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放回舱式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内设可供3名航天员斜躺的座椅,共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座椅前下方是仪表板、手控操纵手柄和光学瞄准镜等,显示飞船上个系统机器设备的状况.航天员通过这些仪表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控制飞船上系统机器设备的工作.轨道舱和返回舱均是密闭的舱段,内有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确保舱内充满一个大气压力的氧氮混合气体,并将温度和湿度调节到人体合适的范围,确保航天员在整个飞行任务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另外,舱内还安装了供着陆用的主、备两具降落伞.神舟好飞船的返回舱侧壁上开设了两个圆形窗口,一个用于航天员观测窗外的情景,另一个供航天员操作光学瞄准镜观测地面驾驶飞船.返回舱的底座是金属架层密封结构,上面安装了返回舱的仪器设备,该底座重量轻便,且十分坚固,在返回舱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被炙热的大气烧毁. 推进舱 尺寸:长3.05米,直径2.50米底部直径2.80米 神舟号的推进舱又称设备舱,它呈圆柱形,内部装载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和推进剂,为飞船提供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还有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部分设备.两侧各有一对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太阳翼的面积为2.0×7.5米.与前面轨道舱的电池翼加起来,产生的电力将三倍于联盟号,平均1.5千瓦以上,差不多相当于富康AX新浪潮汽车的电源所提供功率.这几块电池翼除了所提供的电力较大之外,它还可以绕连接点转动,这样不管飞船怎样运动,它始终可以保持最佳方向获得最大电力,免去了“翘向太阳”所要进行的大量机动,这样可以在保证太阳电池阵对日定向的同时进行飞船对地的不间断观测. 设备舱的尾部是飞船的推进系统.主推进系统由4个大型主发动机组成,它们在推进舱的底部正中.在推进舱侧裙内四周又分别布置了4对纠正姿态用的小推进器,说它们小是和主推进器比,与其他辅助推进器比它们可大很多.另外推进舱侧裙外还有辅助用的小型推进器. 附加段 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将来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用的.在载人飞行及交会对接前,他也可以安装各种仪器用于空间探测. 对于附加段现阶段的设备没有官方介绍,但是一些业内人士进行了大胆的推测,如:其中一个半环型装置,据推测是用来安装方形的仪器装置.而三个相互垂直并可伸出的0.4米的探针被推测为可能是导航系统的一部分或对接系统的一部分.因为美国的阿波罗飞船上曾有类似的装置用来进行对接.神舟飞船轨道舱前端可能装有俄罗斯式的对接系统.但这些装置可能只是一种试验型,在将来执行与太空站对接的任务时肯定会被新型对接系统所替换.
神州5号的简介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 工程技术科学
解析:
神州五号简介
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充分显示出目前我国飞船和火箭上的多项关键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返回舱外壁防热材料技术是神舟5号上多项关键技术之一,这是一块防热材料的真实样板,为使航天员能够在返回舱内拥有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研制人员经过多次的实验最终选定了一种低密度的烧蚀防热材料,使得飞船外部即使是在零下100度到零上3000度的时候,舱内温度仍能保持在零上20度左右。”
像这种独创的技术,在神舟飞船的研制中还有很多。作为我国第一代载人飞船,神舟5号越过了单人单舱、双人双舱的设计,直接采用了三舱组成的多功能飞船方案。虽然这次神舟五号只搭载了一名航天员,但我们的设计却是可以同时搭载三个人。
神舟飞船总设计师 戚发轫:(神舟号)飞船起步比较晚,但是我们的起点比较高,而且一步到位了。到什么位置了呢,我们一下子采用了3个舱,还加了一个附加段这么一个布局,就使我们的船可以一下子做到天地往返运输。
神舟五号飞船在航天员返回地面后,轨道舱将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像卫星一样在太空中自主地工作,这就大大延长了飞船执行空间应用和科学实验任务的工作寿命。
神舟五号飞船的返回舱高2.2米,相当于一个六平方米的房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飞船返回舱。为了确保三吨重的返回舱安全返回地面,研制人员还专门为飞船降落减速时设计了一个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世界最大的返回着陆伞,使返回舱的降落速度在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减少20多倍。
中国科学院院长 *** :说明中国的航天业已经不是一般的水平,已经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它的可靠性、它的运载能力、它的控制系统,它的安全保证系统等都达到了世界前三名的位置。
上一篇:七小罗汉 下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