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4-29 23:13:47编辑:莆仙君

区域经贸一体化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中老贸易有什么样的影响?

亲亲,区域经贸一体化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中老贸易有以下几点影响:扩大市场:随着区域经贸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和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中老之间的市场将得到进一步扩大,贸易额将有望快速增长。降低成本: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将降低中老之间的贸易壁垒,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增加投资:随着经贸合作的深入,中老之间的双向投资也将得到增加。中国企业有望在老挝开展更多的投资项目,推动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将促进中老两国经济的发展,推动双方在工业、农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提高国际竞争力:区域经贸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将有助于提高中老两国的国际竞争力,使双方企业更具市场竞争优势,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摘要】
区域经贸一体化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中老贸易有什么样的影响?【提问】
亲亲,区域经贸一体化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中老贸易有以下几点影响:扩大市场:随着区域经贸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和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中老之间的市场将得到进一步扩大,贸易额将有望快速增长。降低成本: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将降低中老之间的贸易壁垒,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增加投资:随着经贸合作的深入,中老之间的双向投资也将得到增加。中国企业有望在老挝开展更多的投资项目,推动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将促进中老两国经济的发展,推动双方在工业、农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提高国际竞争力:区域经贸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将有助于提高中老两国的国际竞争力,使双方企业更具市场竞争优势,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回答】


区域经贸一体化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中老贸易有什么样的影响?

您好亲区域经贸一体化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中老贸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市场开放度提高: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将进一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双方的贸易合作。这将有利于中老两国的贸易发展,扩大中老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降低贸易成本: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将有助于降低中老两国之间的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这将有利于中老两国企业的合作,促进中老两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加强投资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将进一步加强在投资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国企业的投资和合作。这将有利于中老两国企业的合作,加强中老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将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中老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这将有利于中老两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发展和合作。【摘要】
区域经贸一体化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中老贸易有什么样的影响?【提问】
你对中老贸易的长远发展有什么样的建议?【提问】
中老贸易互补性比较强,表现在哪些方面?或者说哪些方面体现了中老贸易的互补性强?【提问】
帮我回答一下这3个问题【提问】
您好亲区域经贸一体化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中老贸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市场开放度提高: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将进一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双方的贸易合作。这将有利于中老两国的贸易发展,扩大中老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降低贸易成本: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将有助于降低中老两国之间的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这将有利于中老两国企业的合作,促进中老两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加强投资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将进一步加强在投资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国企业的投资和合作。这将有利于中老两国企业的合作,加强中老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将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中老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这将有利于中老两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发展和合作。【回答】
我认为中老贸易的长远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拓宽贸易渠道:中老两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拓宽贸易渠道,如加强贸易促进活动、拓展市场、加强贸易协调和合作等,通过多种渠道推动贸易的发展。加强贸易合作:中老两国可以加强贸易合作,探索更多的合作领域和方式,如加强农产品和资源产品的贸易合作,推动技术和服务贸易合作等,通过加强贸易合作推动贸易的发展。优化贸易结构:中老两国可以通过优化贸易结构,加强贸易产品的多元化,推动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贸易,提高贸易的附加值和质量。加强贸易便利化:中老两国可以加强贸易便利化,通过简化贸易手续和流程,降低贸易成本和风险,提高贸易效率和便利化程度,促进贸易的发展。推动人才交流:中老两国可以加强人才交流,通过加强人才培训和交流,提高双方企业和机构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推动贸易的发展。【回答】
中老贸易互补性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源互补:中老两国资源互补,中国有较强的制造业和消费市场,而老挝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提高经济效益。产业互补:中老两国产业互补,中国的制造业和技术水平较高,而老挝的农业和矿业等基础产业发展潜力较大,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实现产业的互补,促进经济发展。地缘互补:中老两国地缘互补,中国是老挝的重要邻国和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实现地缘的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人才互补:中老两国人才互补,中国有较强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而老挝的人力资源发展潜力较大,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实现人才的互补,促进双方企业和机构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政策互补:中老两国政策互补,中国和老挝政府在贸易和投资领域都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实现政策的互补,促进经济发展。【回答】
亲 还要其他问题吗?我一直都在哟【回答】


国际贸易的题,急求大神解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差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224443/answer/20765074
来源:知乎


研究总监周锐指出,从概念上来分析,自贸区分为两种,一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数量的国家和地区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共同组成的跨国性国际自贸区即FTA,这是一国实施多双边合作战略的手段。例如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由中国与东盟各国组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另一种则是在一国内自由开放的特定区域,这些区域内消除了关税和贸易配额、市场自由度高、行政干预较小,如上海自贸区、纽约自贸区、汉堡自贸区,此类自贸区即FTZ,是一国从自己领土中开辟出来,面向全球对外开放,而不是只针对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区”,与国际上流行的“自由贸易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区内法规政策的实施由我国政府主导,且区内发展主要以服务业和金融业为核心内容,这均有别于国与国之间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其次,目前在上海自贸区采取的一些政策,如简化工商登记、扩大服务业的开放、投资便利化,投资便利化之中包括负面清单等,这些措施都是针对在国际自由贸易区谈判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的。如果在上海自贸区这些政策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未来将会运用到我国与其他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地区区别

FTZ与FTA的本质区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Free Trade Zone 缩写FTZ):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这种方式属一国(或地区)境内关外的贸易行为,即某一国(或地区)在其辖区内划出一块地盘作为市场对外做买卖(贸易),对该地盘的买卖活动不过多的插手干预、且对外运入的货物不收或优惠过路费(关税)。与国际上传统自由贸易区(FTA)不同的是,传统自由贸易区是多个国家一起玩,游戏规则多国共同制定;而这种方式是一国在自己的地盘玩,自己地盘自己做主,游戏规则自己制定。传统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greement 缩写FTA):是根据多个国家之间协议设立的包括协议国(地区)在内的区域经济贸易团体。指多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体)之间做买卖生意(贸易),为改善买卖市场,彼此给予各种优惠政策;至于怎样做买卖,不是某一国说了算,而是在国际协议的基础上多国合作伙伴一起商议制定游戏规则,按多国共同制定的规则进行。FTZ与FTA的中文译名:FTZ与FTA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为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商务发展而设立。为避免两者混淆,商务部等部门2008年专门提出将FTZ和FTA分别译为“自由贸易园区”和“自由贸易区”,以示区分。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策是什么?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策是关税措施,实施"共同有效普惠关税",英文简称CEPT。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惠及19亿人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贸易额达4.5万亿美元的自由贸易区。
  2000年11月,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提出了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设想,得到东盟各国领导人的积极响应。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并正式启动自贸区建设进程。
  2004年1月1日,自贸区的先期成果——“早期收获计划”顺利实施。
  2004年11月,中国与东盟双方签署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并于2005年7月开始相互实施全面降税。2007年1月,双方签署了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2009年签署《投资协议》。
  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全面建成。自贸区建立后,双方对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东盟六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2.8%降到0.6%。关税水平大幅降低有力推动了双边贸易快速增长。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投资增长、经济融合加深,企业和人民都广泛受益,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总量快速增长。今年1至10月,双边贸易额已达2959亿美元,同比增长25.7%。目前,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的意义?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与东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的团结合作,也有利于东盟在国际事务上提高地位、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贸易和投资规模,促进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区域市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提高该地区的整体竞争能力,为区域内各国人民谋求福利。与此同时,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增长也有积极作用。
政治意义
1、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关系来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助于中国和东盟全面、深入、快速发展友好关系。维护东亚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2、从建立国际新秩序来看,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3、从提高东盟的国际地位来看,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助于东盟在国际社会事务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经济意义
1、使双方获得“贸易创造”效益。
2、使双方获得投资增长效益。
3、使双方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4、推动双方经济发展。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2-1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的意义

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中国与东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的团结合作,也有利于东盟在国际事务上提高地位、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贸易和投资规模,促进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区域市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提高该地区的整体竞争能力,为区域内各国人民谋求福利。与此同时,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增长也有积极作用。


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有哪些国家?

东盟自由贸易区是1992年提出来的,原东盟国有6分别是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文莱),后来又加了4个新成员国,是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总共是10个国家。2011年11月19日,第六届东亚峰会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尽管在地理上并非东亚国家,美国和俄罗斯今年将首次成为东亚峰会成员国,东亚峰会机制也由此从目前的10+6扩大到10+8。此次在巴厘岛举行的峰会还包括东盟峰会、东盟分别与中日韩三国峰会(10+1)、以及东盟与中日韩峰会(10+3)。观察人士称,美国和俄罗斯首次加入东亚峰会机制,将是这届东亚峰会的最大看点。美俄两大国加入后,东亚峰会的规模将扩大到18个成员国,即东盟10国加上中、日、韩、美、俄、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扩展资料: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产生的影响:首先,自由贸易协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流通费用,通过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通过推动新FTA产生,最终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其次,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了国际投资,并且起到了优化世界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效果。再次,自由贸易协定能够推动成员间经济合作关系在贸易自由化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深化,由此可能对区域共同货币、世界共同货币的产生,对世界各国经济利益共同性的强化,乃至对世界政治以和平方式实现一体化的进程产生积极影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东盟自贸区在哪个市

中国东盟自贸区在南宁启动,但整个中国和东盟国家都属于自贸区的范围。广西和南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中一直扮演着推动者的角色。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长久落户南宁,建立起的“南宁渠道”在中国与东盟的政治外交、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中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独特地位将给广西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广西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南宁成为东盟国家在中国设立领事馆的重要城市,同时东盟各国也在南宁建设中国—东盟商务办事处基地。扩展资料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中国—东盟的经贸合作翻开了崭新一页。根据自贸区建成的新需求,第七届东博会在已有货物贸易、投资合作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服务贸易专题,举办自贸区建设成就展等。通过这些新举措,把自贸区一系列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快速传导给企业,成为自贸区建设实实在在的“助推器”。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东盟自贸区给广西和南宁新的机遇与挑战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东盟自贸区与东博会共成长

中国东盟自贸区在哪个市

中国东盟自贸区在南宁启动,但整个中国和东盟国家都属于自贸区的范围。广西和南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中一直扮演着推动者的角色。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长久落户南宁,建立起的“南宁渠道”在中国与东盟的政治外交、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中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独特地位将给广西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广西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南宁成为东盟国家在中国设立领事馆的重要城市,同时东盟各国也在南宁建设中国—东盟商务办事处基地。扩展资料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中国—东盟的经贸合作翻开了崭新一页。根据自贸区建成的新需求,第七届东博会在已有货物贸易、投资合作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服务贸易专题,举办自贸区建设成就展等。通过这些新举措,把自贸区一系列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快速传导给企业,成为自贸区建设实实在在的“助推器”。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东盟自贸区给广西和南宁新的机遇与挑战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东盟自贸区与东博会共成长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过去10年中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区域贸易安排不断增加,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迅速增长,并相互从双方的经济增长、区域贸易自由化和贸易结构调整中受益。
  (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利弊分析
  东盟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外资流入大量减少。而我国避免了金融危机,这种情况使双方之间出现了竞争不平衡的局面,从而使东盟对我国竞争的担心增加。尽管如此,东盟还是同意与我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根本原因是东盟不仅看到了竞争压力,同时也看到了机会。一个拥有13亿人口、经济持续发展的巨大市场,对东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1、我国和东盟共有17亿人口,目前国内生产总值为2万亿美元,对外贸易额1.7万亿美元。据研究,如果在我国与东盟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使东盟向我国的投资增加48,使东盟的GDP增加0.9个百分点;使我国向东盟的出口增加55,使我国的GDP增加0.2个百分点(这是东盟秘书处利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计算的结果)。不论从人口、GDP还是贸易来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都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FTA(自由贸易区)。
  2、取消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区域内贸易并提高经济效益。当FTA中的一个成员的国内生产被另一成员的低成本进口所代替时,就产生了贸易创造。这将促进区域中实际收入的增长,因为资源流向了更能够被有效利用的部门。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随着成员间贸易壁垒的取消,各成员的企业必须提高效率以同区内的其他企业竞争。激烈的竞争会进一步推动企业的专业化,同时也会增加产出和经济效率。幸存下来的企业将具有更强的全球竞争力。
  事实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可以增加区内贸易,而且会促进外部对区内的投资以及区内本身的投资。从发展区内的角度来看,我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也会大大增加。
  3、使双方在具有共同利益的国际贸易事务中可以发出更大的声音。东盟成员和我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都很有限,对国际市场有很强的依赖性。双方在许多问题上有相同的立场,比如如何应对发达国家在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协议中表现出来的越来越明显的保护主义。通过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双方在具有共同利益的国际贸易事务中站在相同的立场上,可以发出更大的声音。
  4、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仍会面临不小的挑战。由于具有相同的国内工业结构,区域内各成员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职工与企业都需要调整,尤其是中小企业。还应当注意贸易转移的问题,即贸易从低成本的非FTA成员向高成本的FTA成员的转移。由于FTA成员间相互降低和取消关税,就有可能发生贸易转移。从具有自然竞争力优势的生产者转出的贸易转移增加了隐含的经济成本,关税收入的丧失也会随之发生。
  (二)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框架设想
  在本世纪建立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关系是我国与东盟共同的目标,该目标推动双方建立全面的、有利于发展长期关系的合作框架,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并不是自由贸易协定中唯一的焦点,服务贸易壁垒的降低与投资的自由化将更进一步加深自由贸易区的一体化进程。关于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框架设想:
  Ⅰ.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A. 透明度
  1. 相互提供颁布的法律、法规、产品标准、卫生防疫措施的信息。
  2. 在中国与东盟之间实行年度的贸易政策对话制度。
  B. 降低并最终取消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取消许可证要求和双方其他的进口控制。
  C. 国营贸易企业
  事关任何一方利益的进口产品贸易分销权的自由化。
  D. 海关手续
  简化海关手续,便利双方产品进入对方市场。
  E. 标准与估价的一致
  相互承认对方实施的鉴证程序和结果,相互认可对方鉴证制度。并通过双方合作,使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
  F. 商务人员的流动
  便利护照制度,推动商务人员的流动。
  G. 投资协议
  缔结投资协议,避免双重税收,以促进和保护投资。
  H. 贸易部门对话
  便利双方贸易部门定期会面,并建立网络联系。
  Ⅱ.服务贸易
  确定推动服务贸易的领域,比如旅游、教育、咨询、管理技术、医疗和建筑等。
  Ⅲ.市场基础建设和技术援助
  提高东盟成员,特别是新成员们的市场硬件建设,拓展他们与中国的贸易。
  Ⅳ.促进措施(针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而言)
  对于东盟的非世贸组织成员将提供特殊考虑。
  Ⅴ.在其他领域的合作
  A. 金融
  B. 旅游
  C. 农业
  D. 高纤维素饮食
  E. 中小企业
  F. 产业合作
  G. 知识产权
  H. 环境
  I. 林业和林产品
  J. 能源
  K. 次区域发展
  Ⅵ.制度性安排
  A. 继续推进现有的中国-东盟合作机制,实施Ⅰ-Ⅵ中列出的工作框架。
  B. 在必要的情况下建立Ⅰ-Ⅵ中列出的工作框架项目的实施机构。
  在实施合作工作框架时,有几方面尤其值得注意: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服务贸易、技术援助和市场基础建设促进措施。以上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将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并为东亚今后的稳定发展建立巩固的基础。
  (三)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影响分析
  自由贸易区是近期在东亚出现的新生事物。目前只有东盟真正接近和达到了自由贸易区的标准。尽管东亚经济合作框架有坚实的基础,但考虑到东亚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差别,该框架长期经济合作的目标需要经过长时间充分地发展才能实现。新加坡与日本以及日本与韩国之间正在进行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而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将东亚经济一体化向前推动了一大步。我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不仅对亚太地区,而且对整个世界形势和格局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1、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我国和东盟同为亚太地区的一级,东盟坚持实行“大国平衡”外交,我国坚持永远不称霸,不在本地区谋求势力范围,不干涉别国内政的睦邻外交政策和主张受到东盟的重视和认同,因而使双方友好关系得以持续发展。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显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和政治关系,十分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
  2、有利于我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发展。随着东盟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与这些国家在资金和市场上的竞争将加剧。因此,我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利于亚太以至世界稳定与发展,而且将提升我国和东盟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3、我国和东盟宣布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否会使东亚合作产生分裂?回答是否定的。如果处理得好,不仅不会有损于东亚合作,而且会有利于东亚合作进程,成为加快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一个有利因素。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它将可能起到三个方面的效应:一是我国和东盟先行在一个大的范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把其他国家吸引进来;二是激励其他国家采取更积极的步骤加快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三是推动整个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步伐,从而激励东亚领导人及早对“东亚合作展望小组”关于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做出决定,提出落实规划并开始实施进程。这样我国和东盟宣布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就会对整个东亚地区的合作与一体化进程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从而也就可以体现我国和东盟在推动东亚合作进程中的领导者的作用。


上一篇:万象2004 940破解版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