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涂涂
龅牙哥的真实身份
龅牙哥和茫然弟一夜之间网络爆红,随即也传出了龅牙哥自杀的新闻。万能的网友迅速人肉出了龅牙哥的真实身份。龅牙哥在人人网上辟谣,称那些关于他“自杀”的传闻全都是谣言。现实生活中的龅牙哥长得还颇有几分帅气,与那张让他爆红的照片大相径庭。而龅牙哥对于网友PS他照片的行为,表示相当的淡定。与龅牙哥一起走红的茫然弟也被人肉出了真实身份。从他人人网找新曝出的照片里,出现了一位相当漂亮的美女。网友猜测,此美女很可能也会走红网络。龅牙哥,真名:张勇,身份: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大三学生,专业首饰设计!茫然弟,真名:余朕哲,身份: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大三学生,专业动画!
这张图片出自哪
—— 出处 ——
东方Project
http://baike.baidu.com/view/342731.htm
—— 人物 ——
左:蕾米莉亚·斯卡雷特(レミリア·スカーレット,Remilia Scarlet)
http://baike.baidu.com/view/1598330.htm
右:芙兰朵露·斯卡雷特(フランドール·スカーレット,Flandre Scarlet)
http://baike.baidu.com/view/1628150.htm
—— 画师 ——
Nidy -2D-
主页:http://www.pixiv.net/member.php?id=59287
原图地址:http://www.pixiv.net/member_illust.php?mode=medium&illust_id=5634266
龅牙哥?
2011年3月露牙哥起源于网络拍客上传于网络上的的一张很有喜感的图片,图中一位露着整齐洁白牙齿的一位男生独具特色的表情和洁白的牙齿经过网友PS处理而红遍互联网。
编辑本段事件说明
龅牙哥PS之动漫篇(19张)2011年3月11日10点21分,网名为“楚州涂涂”的百度用户,在PS贴吧发表了一张照片,寻找ps高手将照片上这个人的嘴弄小一点,说太大了吓人。立马有人回复表示,此人长得非常喜感,大家拒p。 20分钟后,该网友又发一张照片,上面除了原来这个人,还有左边一男子、右边一女子,长得都非常具有喜感,该网友再次提出要求,希望ps高手们能把左边这个男子去掉,因为他太猥琐了。 于是,ps大虾们开始恶搞了。持续了几天几夜,帖子点击量达到了数十万,回贴长达几十页。 2011年3月23日,新浪微博用户“赵讨厌”在微博上发布一张照片,龅牙哥PS之影视篇(4张)作者称,同学,您要不要那么喜感!照片中,在某教室里,一男子面对镜头咧嘴呲牙笑地相当喜感,而其背后,另一男子伸长脖子一脸茫然。两位男子以其独特神韵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龅牙哥”、“茫然弟”。 2011年3月27日 20点00分,新浪名博“搞笑大百科”转发了这张照片,立即引起数十万粉丝的大力支持。从此“龅牙哥”、“茫然弟”一炮而红。[1]
龅牙哥和茫然弟一夜之间网络爆红,随即也传出了龅牙哥自杀的新闻。万能的网友迅速人肉出了龅牙哥的真实身份。龅牙哥在人人网上辟谣,称那些关于他“自杀”的传闻全都是谣言。现实生活中的龅牙哥长得还颇有几分帅气,与那张让他爆红的照片大相径庭。而龅牙哥对于网友PS他照片的行为,表示相当的淡定。 与龅牙哥一起走红的茫然弟也被人肉出了真实身份。从他人人网找新曝出的照片里,出现了一位相当漂亮的美女。网友猜测,此美女很可能也会走红网络。 龅牙哥,真名:张勇,身份: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专业首饰设计! 茫然弟,真名:余朕哲,身份: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大三学生,专业动画![2][3]
照片: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F6%B5%D1%C0%B8%E7
杨素文言文翻译
1. 《惰人张生 》文言文翻译 惰人张生敏慧,杨素每闲闷 隋人张生敏慧,杨素每闲闷,即召与戏谈。尝岁暮无事对坐,素戏之云:“计公多能,无惑不解。今日家中有人蛇咬足,若为医治?”张生云:“取五月五日南墙下雪涂即治。”素云:“五月何处得有雪?”答云:“五月无雪,腊月何处有蛇咬?”素笑而遣之。 ——隋朝时,有个姓张的人非常聪慧机敏,越国公杨素每到闲闷时,就召这个人来神侃。有一次年底无事,杨素又将这个人召来闲坐,杨素开玩笑说:“算你的能耐多,没有你解不了的难题。今天我家里有人脚被蛇咬了,该怎样医治?”姓张的说:“采集五月五日南墙根儿的雪涂上就好了。”杨素说:“五月哪来的雪?”张回答说:“五月没有雪,腊月又哪来蛇咬?”杨素开心地送他回去了。 2. 牛角挂书 文言文 翻译 词目 牛角挂书 发音 niú jiǎo guà shū 释义 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 《新唐书·李密传》密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用法 作定语;指勤奋读书。 翻译 (李密)用蒲草作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气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 3. 文言文翻译牛弘传 牛弘;字里仁;安定人。 长大后;容貌伟岸;生性宽厚;喜欢学习;学识渊博。开皇初年;升任散骑常侍、秘书监的官职。 牛弘因为典籍大多遗失流散;上表朝廷;请采取措施鼓励民间献书;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开皇三年;担任礼部尚书;奉皇命编撰《五礼》一书;刻成一百卷;流行于当世。 当时杨素依恃才能和地位;轻视侮辱朝廷大臣;唯独见了牛弘总是改变态度;变得恭敬起来。杨素准备带兵去攻打突厥;临行前到太常府与牛弘道别。 牛弘送杨素到中门就停止不继续送;杨素说:“我作为大将马上要出征了;特地前来叙别;为何送这么近就停止了呢?”牛弘作着揖并往后退。杨素笑着说:“奇章公可以说你的智力别人比得上;而你的愚蠢别人却比不上。” 牛弘也不放在心上。 不久;朝廷授予牛弘大将军的职位;并任命他为吏部尚书。 当时隋高祖又让牛弘同杨素、苏威、薛道衡、许善心、虞世基、崔子发等人一起召集各位儒生;讨论新的礼法等级差别和轻重程度。牛弘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推崇佩服。 仁寿二年;献皇后驾崩;三公以至以下的人都不能确定丧礼的仪式和规模;杨素对牛弘说:“你学识渊博;现在有才能的人都仰慕你;今天的事情;由你来决断。”牛弘一点也不推辞;很短的时间内;丧礼的仪式都定好了;都有旧例;牛弘在吏部;他选拔和推举人才;以品德修行为第一位;然后才是文章才能;要务在于慎重。 虽有所缓;他所选拔推举的人;很多都很称职。吏部侍郎高孝基;目光敏锐机敏聪慧;清廉谨慎超过了一般的人;然而爽朗英俊有余;行为有些放荡不羁;当时的官员因此而怀疑他。 只有牛弘了解他的本质;竭尽全力重用他;隋朝选拔推举的官员;他是最突出的一个。当时的舆论都佩服牛弘见识之深远。 大业三年;跟从皇帝拜祭恒山;祭坛礼器祭祀时用的祭品;都由牛弘定夺。回来取道太行山;隋炀帝曾经还把他引进内帐;赐他与皇后同席喝酒吃饭。 他受到的礼遇就像这样隆重。牛弘对他的儿子们说:“我受到皇上特别优厚的待遇;承受的恩宠如此之深;你们这些子孙;应该忠诚敬重自立。 以报答皇上如此浓厚的恩宠。”大业六年。 死于江郡郡;时年六十六岁。皇上悲伤怜惜他;赐给很多的东西。 牛弘在当时非常荣耀;并很受恩宠;可是所坐的车马和所穿的衣服却朴素俭朴。事奉皇上极尽礼节;对待下属非常仁爱;说话谨慎做事敏捷。 吏臣说:牛弘深好古代典籍;凭学问出众而出任官职;有淡泊高雅的风范;怀有宽厚高远的胸襟;采纳古代帝王的优点和缺点;编成了当时称颂的典章;就连汉代的叔孙也不能超过他。在位三十多年;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始终保持自己的操守。 处在澄境之中不显得清澄;处在浊境之中也不会变得污浊;可以说是一位大雅的君子啊! <。 4. 牛角挂书文言文注释 你好: 牛角挂书,出自《新唐书·李密传》,比喻读书勤奋。 一、原文: 密以薄鞯1乘牛,挂《汉书》一帙2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3见于道,按辔4蹑5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 问所读,曰:“《项羽传》。”因6与语,奇之。 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7,非若等辈8。”玄感遂倾心结9纳10。 大业11九年,玄感举12兵黎阳,遣人入关13迎密。 二、注释: 1,鞯:衬托马鞍的垫子 2,帙:书套,指书卷 3,适:恰逢,正赶上 4,按辔:按捺住马鞍 5,蹑:追随,跟随 6,因:于是 7,识度:见识和风度 8,非若等辈:不同于你们这些人。 若,你,你们 9,结:结交 10,纳:接纳 11,大业:隋炀帝年号 12,举:起,发 13,关:指函谷关 三、译文: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 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 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 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希望帮上你的忙,难免错误之处,望不吝指正。 5. 英语翻译礼部尚书杨玄感,骁勇,便骑射,好读书,喜宾客,海内知名 礼部尚书杨玄感,骁勇善战,骑射娴熟,爱读书,喜欢结交宾客,海内很多知名之士都与他来往.李密是李弼的曾孙.官职为左亲侍.于是李密就屏绝了应酬来往,专心读书.他曾在乘坐牛车时读《汉书》,恰好杨素遇到,认为他非同一般,就把李密召到自己家中和他交谈,杨素非常高兴,对他儿子杨玄感说:“李密有如此的见识气度,你们都不如他!”因此,杨玄感和李密结为深交.有时杨玄感侮弄李密,李密对杨玄感说:“人应该说实话,怎么能当面阿庾奉承?要是在两军阵前交战,大怒喝喊,使敌人震惊慑服,我不如您;要是指挥天下贤士俊杰各自施展才能,您不如我.怎么可以因为您地位较高就轻慢天下的士大夫呢!”杨玄感笑了,很是佩服李密.。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 小题1:D小题1:D小题1:C小题1:⑴现在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东都洛阳,应该先攻取洛阳,以使他们胆战心惊。 况且,经过城池而不去攻占,又如何来展示军威?(“取”、“拔”、“武”各1分;译出大意2分)⑵现在粮仓中没有现成的粮食,难以坚持太久,(如果)突然遇到敌人,那么,很快就会灭亡。(“见”、“卒”、“无时”各1分;译出大意2分) 小题1:小题1:小题1:依据原文,“密因介其徒王伯当以策干让”后,“让由是加礼”,所以“连续取得了多次胜利后,对李密礼遇有加”错。 小题1:参考译文李密,字玄邃,又字法主,他的先人是辽东襄平人。李密见识雄阔高远,做事富有谋略。 他常分散自己的家产来供养宾客,对那些有才能的人以礼相待,一点也不吝惜。他听说包皑在缑山,就前去追随他。 李密用蒲垫垫在牛背上,骑牛前往,在牛角上挂着一卷《汉书》,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恰好在路上遇见了他,勒住马悄悄地跟在后面,说:“你是哪里的书生,这样勤奋?”李密认识杨素,连忙下牛拜见,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书,他回答说:“《项羽传》。” 杨素就和他聊起来,很看重他。杨素回家后对儿子 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气度,不是你们这些人能比得上的。” 玄感于是仰慕李密并与他结交。大业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派人入关迎接李密。 李密来到后,和玄感谋划说:“现在天子远在辽东,如果击鼓进攻,进入蓟州,直接控制住隋 的咽喉要道,前面有高丽迎面对抗,我们乘机在后面进攻,不过十天半月,等他们军粮用尽,那时候举旗召唤,隋的军队就会全部被征服。接着发布檄文,向南推进,夺取天下的大局就确定了,这是上策。 关中地区,四面都是险要地形,那里的留守卫文升,是个很好对付的人。如果长驱直入而不停止,径直攻取长安,占据函谷关和崤山,向东控制诸夏部落,这样隋就丢失了险要地带,我军的优势能全部保持,这是中策。 如果凭着便利的条件,先夺取东都洛阳, 用户 2016-12-01 举报 扫描下载二维码 ©2020 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 协议 var userCity = "\u5f20\u5bb6\u53e3", userProvince = "\u6cb3\u5317", zuowenSmall = "0";。
《杨素》文言文
1. 求隋书杨素传全文的翻译,感谢 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人。 祖父杨暄是魏朝的辅国将军、谏议大夫。 父亲杨敷为北周的汾州刺史,死于北齐。 杨素小时候穷困失意,不拘小节,有远大的志向。 世人都不理解他,只有他的堂叔祖、魏朝的尚书仆射杨宽认为他很不一般,常对子孙说:“处道不是一般的人,他日一定出类拔萃,无与伦比,不是你们赶得上的。” 杨素后来和安定人牛弘志同道合,他们勤奋好学,研究探讨精心专诚,从不感到疲倦,因而很多方面都精通或者涉猎。 他善于写文章,善长草书、隶书,很留心通过观察风向占卜吉凶。 杨素长髯丰额,有一副英雄豪杰的仪表。 北周大冢宰宇文护召他当了中外记室,后转任礼曹,升任为大都督。 周武帝亲自统领一切事务后,杨素因父亲坚守气节在齐丧生,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就上表申述道理。 武帝没有应允,他又一再坚持。 武帝大怒,命令左右将其斩首。 杨素理直气壮地说:“我给无道的天子做事,死是应该的。” 武帝壮其言,于是追封杨敷为大将军,谥号“忠壮”,并拜杨素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逐渐被礼遇。 武帝命令杨素起草诏书,他一挥而就,而且词藻文义均美。 武帝嘉奖他,对他说:“好好努力,不愁日后没有荣华富贵。”杨素应声回答说:“我只怕富贵来逼我,我却无心谋取富贵。” 平定北齐时,杨素请求率领父亲先前的部下作先锋。 武帝应允了他,并且赐给他一条竹鞭,说:“我正要驱使天下,所以把这件东西赐给你。” 杨素跟随齐王宇文宪在河阴和齐人交战,因战功被封为清河县子,食邑五百户。 这年武帝又授予杨素司城大夫之职。 第二年,杨素又跟随宇文宪攻取晋州。 宇文宪屯兵于鸡栖原,北齐国主率领大军攻来,宇文宪因害怕连夜逃走,齐军紧追不舍,宇文宪部下大多失散。 杨素和十多位骁勇之将竭力苦战,才使宇文宪幸免于难。 这以后,杨素屡建战功。 北齐平定后,杨素被加官为上开府,改封为成安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并赏赐给他粮食、布帛、奴婢、牲畜。 后来杨素跟随王轨在吕梁击败陈将吴明彻,管理东楚州的事务。 武帝又封他的弟弟杨慎为义安侯。 陈将樊毅在泗口筑城,杨素击走了他,并荡平了他所筑的城墙。 周宣帝登基后,杨素继承了父亲临贞县公的爵位。 宣帝又封他的弟弟杨约为安成公。 不久跟随韦孝宽巡行淮河以南,杨素又单独攻下了盱眙、钟离两地。 高祖当丞相时,杨素便与高祖深深交好,高祖很看重他,派他做汴州刺史。 赴任途中,走到洛阳,恰逢尉迟迥叛乱,荥州刺史宇文胄占据虎牢和尉迟迥相应,杨素不能前行。 高祖拜杨素为大将军,调发河内之兵进攻宇文胄。 打败宇文胄后,杨素升为徐州总管,又进位为柱国,加授清河郡公,食邑二千户。 他的弟弟杨约也被封为临贞县公。 高祖受禅后,加封杨素为上柱国。 开皇四年(584),拜他为御史大夫。 杨素的妻子郑氏性情凶暴蛮横,杨素曾怨恨地说:“我如果当了天子,你一定不能作皇后。”郑氏把这话奏给高祖,他因此被免官。 高祖正想谋取江南,这之前,杨素曾多次进献夺取陈国的计策,没多久,高祖就拜杨素为信州总管,赏赐给他钱一百万、锦一千段、马两百匹而派他去信州。 杨素住在永安,造了一种大船,名叫五牙,上面建了五层高楼,高达一百多尺,前后左右共配置了六部名为“柏竿”的战具,都高五十尺。 船上可容纳八百多名士兵,旗帜放在上边。 另外一种船,稍稍小一些,起名黄龙,可配置士兵一百来人。 其余的平乘船、舴艋舟,各有不同。 等到大举伐陈时,高祖封杨素为行军元帅,率领水军奔赴三硖。 大军行至流头滩,陈将戚欣凭借一百多艘青龙船,屯兵几千人驻守在狼尾滩,阻挡大军去路。 那里地势峻峭险要,将领们都忧心忡忡。 杨素说:“成败在此一举。 如果我们白天乘船而下,他们就会看见我们,滩险水急,天制不由人力,那么我们就失去了有利的条件。” 于是决定在夜里攻其不备。 杨素亲自率领上千艘黄龙舰,命令士兵把枚衔在口中,悄悄顺流而下,并派遣开府王长袭率领步兵从南岸进攻戚欣另外的营寨,命令大将军刘仁恩率领披甲持械的骑兵进攻白沙北岸。 天快亮的时候,队伍都抵达了目的地。 进攻敌军,戚欣大败而逃,他的部下全部被俘。 杨素安抚俘虏后送走了他们,秋毫无犯,陈国人非常高兴。 杨素率领水军继续东下,大小战船铺满了整了江面,旌旗盔甲在阳光下鲜艳耀眼。 杨素端坐在平乘大船之上,容貌体魄雄健魁伟,陈国人望而生畏,都说:“清河公就是长江之神啊!”陈国南康内史吕仲肃屯兵岐亭,正好占据了江峡。 他在北岸凿穿岩石,连接了三条铁锁链,横断长江上游,用来阻挡战船前进。 杨素和仁恩先登陆攻打吕仲肃的营寨,吕仲肃的队伍夜里溃逃,杨素从容地除掉了那些铁链。 吕仲肃又占领荆门的延洲。 杨素派巴..之地的士兵一千人,分乘四艘五牙船,用船浆击碎了十多艘敌舰,于是大破敌军,俘虏敌兵两千多人,吕仲肃一人逃脱。 陈后主派信州刺史顾觉镇守安蜀城,荆州刺史陈纪镇守公安,他们都因害怕杨素而退走。 从此,巴陵以东无人敢守。 湘州刺史、岳阳王陈叔慎派使节恳请投降。 杨素顺流而下,直抵汉口,和秦孝王会合。 班师回朝后,高祖。 2. 《惰人张生 》文言文翻译 惰人张生敏慧,杨素每闲闷 隋人张生敏慧,杨素每闲闷,即召与戏谈。尝岁暮无事对坐,素戏之云:“计公多能,无惑不解。今日家中有人蛇咬足,若为医治?”张生云:“取五月五日南墙下雪涂即治。”素云:“五月何处得有雪?”答云:“五月无雪,腊月何处有蛇咬?”素笑而遣之。 ——隋朝时,有个姓张的人非常聪慧机敏,越国公杨素每到闲闷时,就召这个人来神侃。有一次年底无事,杨素又将这个人召来闲坐,杨素开玩笑说:“算你的能耐多,没有你解不了的难题。今天我家里有人脚被蛇咬了,该怎样医治?”姓张的说:“采集五月五日南墙根儿的雪涂上就好了。”杨素说:“五月哪来的雪?”张回答说:“五月没有雪,腊月又哪来蛇咬?”杨素开心地送他回去了。 3. 文言文翻译牛弘传 牛弘;字里仁;安定人。 长大后;容貌伟岸;生性宽厚;喜欢学习;学识渊博。开皇初年;升任散骑常侍、秘书监的官职。 牛弘因为典籍大多遗失流散;上表朝廷;请采取措施鼓励民间献书;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开皇三年;担任礼部尚书;奉皇命编撰《五礼》一书;刻成一百卷;流行于当世。 当时杨素依恃才能和地位;轻视侮辱朝廷大臣;唯独见了牛弘总是改变态度;变得恭敬起来。杨素准备带兵去攻打突厥;临行前到太常府与牛弘道别。 牛弘送杨素到中门就停止不继续送;杨素说:“我作为大将马上要出征了;特地前来叙别;为何送这么近就停止了呢?”牛弘作着揖并往后退。杨素笑着说:“奇章公可以说你的智力别人比得上;而你的愚蠢别人却比不上。” 牛弘也不放在心上。 不久;朝廷授予牛弘大将军的职位;并任命他为吏部尚书。 当时隋高祖又让牛弘同杨素、苏威、薛道衡、许善心、虞世基、崔子发等人一起召集各位儒生;讨论新的礼法等级差别和轻重程度。牛弘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推崇佩服。 仁寿二年;献皇后驾崩;三公以至以下的人都不能确定丧礼的仪式和规模;杨素对牛弘说:“你学识渊博;现在有才能的人都仰慕你;今天的事情;由你来决断。”牛弘一点也不推辞;很短的时间内;丧礼的仪式都定好了;都有旧例;牛弘在吏部;他选拔和推举人才;以品德修行为第一位;然后才是文章才能;要务在于慎重。 虽有所缓;他所选拔推举的人;很多都很称职。吏部侍郎高孝基;目光敏锐机敏聪慧;清廉谨慎超过了一般的人;然而爽朗英俊有余;行为有些放荡不羁;当时的官员因此而怀疑他。 只有牛弘了解他的本质;竭尽全力重用他;隋朝选拔推举的官员;他是最突出的一个。当时的舆论都佩服牛弘见识之深远。 大业三年;跟从皇帝拜祭恒山;祭坛礼器祭祀时用的祭品;都由牛弘定夺。回来取道太行山;隋炀帝曾经还把他引进内帐;赐他与皇后同席喝酒吃饭。 他受到的礼遇就像这样隆重。牛弘对他的儿子们说:“我受到皇上特别优厚的待遇;承受的恩宠如此之深;你们这些子孙;应该忠诚敬重自立。 以报答皇上如此浓厚的恩宠。”大业六年。 死于江郡郡;时年六十六岁。皇上悲伤怜惜他;赐给很多的东西。 牛弘在当时非常荣耀;并很受恩宠;可是所坐的车马和所穿的衣服却朴素俭朴。事奉皇上极尽礼节;对待下属非常仁爱;说话谨慎做事敏捷。 吏臣说:牛弘深好古代典籍;凭学问出众而出任官职;有淡泊高雅的风范;怀有宽厚高远的胸襟;采纳古代帝王的优点和缺点;编成了当时称颂的典章;就连汉代的叔孙也不能超过他。在位三十多年;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始终保持自己的操守。 处在澄境之中不显得清澄;处在浊境之中也不会变得污浊;可以说是一位大雅的君子啊! <。 4. 牛角挂书文言文注释 你好: 牛角挂书,出自《新唐书·李密传》,比喻读书勤奋。 一、原文: 密以薄鞯1乘牛,挂《汉书》一帙2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3见于道,按辔4蹑5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 问所读,曰:“《项羽传》。”因6与语,奇之。 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7,非若等辈8。”玄感遂倾心结9纳10。 大业11九年,玄感举12兵黎阳,遣人入关13迎密。 二、注释: 1,鞯:衬托马鞍的垫子 2,帙:书套,指书卷 3,适:恰逢,正赶上 4,按辔:按捺住马鞍 5,蹑:追随,跟随 6,因:于是 7,识度:见识和风度 8,非若等辈:不同于你们这些人。 若,你,你们 9,结:结交 10,纳:接纳 11,大业:隋炀帝年号 12,举:起,发 13,关:指函谷关 三、译文: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 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 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 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希望帮上你的忙,难免错误之处,望不吝指正。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 小题1:D小题1:D小题1:C小题1:⑴现在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东都洛阳,应该先攻取洛阳,以使他们胆战心惊。 况且,经过城池而不去攻占,又如何来展示军威?(“取”、“拔”、“武”各1分;译出大意2分)⑵现在粮仓中没有现成的粮食,难以坚持太久,(如果)突然遇到敌人,那么,很快就会灭亡。(“见”、“卒”、“无时”各1分;译出大意2分) 小题1:小题1:小题1:依据原文,“密因介其徒王伯当以策干让”后,“让由是加礼”,所以“连续取得了多次胜利后,对李密礼遇有加”错。 小题1:参考译文李密,字玄邃,又字法主,他的先人是辽东襄平人。李密见识雄阔高远,做事富有谋略。 他常分散自己的家产来供养宾客,对那些有才能的人以礼相待,一点也不吝惜。他听说包皑在缑山,就前去追随他。 李密用蒲垫垫在牛背上,骑牛前往,在牛角上挂着一卷《汉书》,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恰好在路上遇见了他,勒住马悄悄地跟在后面,说:“你是哪里的书生,这样勤奋?”李密认识杨素,连忙下牛拜见,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书,他回答说:“《项羽传》。” 杨素就和他聊起来,很看重他。杨素回家后对儿子 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气度,不是你们这些人能比得上的。” 玄感于是仰慕李密并与他结交。大业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派人入关迎接李密。 李密来到后,和玄感谋划说:“现在天子远在辽东,如果击鼓进攻,进入蓟州,直接控制住隋 的咽喉要道,前面有高丽迎面对抗,我们乘机在后面进攻,不过十天半月,等他们军粮用尽,那时候举旗召唤,隋的军队就会全部被征服。接着发布檄文,向南推进,夺取天下的大局就确定了,这是上策。 关中地区,四面都是险要地形,那里的留守卫文升,是个很好对付的人。如果长驱直入而不停止,径直攻取长安,占据函谷关和崤山,向东控制诸夏部落,这样隋就丢失了险要地带,我军的优势能全部保持,这是中策。 如果凭着便利的条件,先夺取东都洛阳, 用户 2016-12-01 举报 扫描下载二维码 ©2020 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 协议 var userCity = "\u5f20\u5bb6\u53e3", userProvince = "\u6cb3\u5317", zuowenSmall = "0";。 6. 礼部尚书杨玄感,骁勇善战,骑射娴熟,爱读书,喜欢结交宾客,海内很多知名之士都与他来往.李密是李弼的曾孙.官职为左亲侍.于是李密就屏绝了应酬来往,专心读书.他曾在乘坐牛车时读《汉书》,恰好杨素遇到,认为他非同一般,就把李密召到自己家中和他交谈,杨素非常高兴,对他儿子杨玄感说:“李密有如此的见识气度,你们都不如他!”因此,杨玄感和李密结为深交.有时杨玄感侮弄李密,李密对杨玄感说:“人应该说实话,怎么能当面阿庾奉承?要是在两军阵前交战,大怒喝喊,使敌人震惊慑服,我不如您;要是指挥天下贤士俊杰各自施展才能,您不如我.怎么可以因为您地位较高就轻慢天下的士大夫呢!”杨玄感笑了,很是佩服李密.。
龅牙哥是谁?是什么来头?为什么这么火?
2011年3月露牙哥起源于网络拍客上传于网络上的的一张很有喜感的图片,图中一位露着整齐洁白牙齿的一位男生独具特色的表情和洁白的牙齿经过网友PS处理而红遍互联网。
网友恶搞露牙哥图片(9张)2011年3月11日10点21分,网名为“楚州涂涂”的百度用户,在PS贴吧发表了一张照片,寻找ps高手将照片上这个人的嘴弄小一点,说太大了吓人。立马有人回复表示,此人长得非常喜感,大家拒p。 20分钟后,该网友又发一张照片,上面除了原来这个人,还有左边一男子、右边一女子,长得都非常具有喜感,该网友再次提出要求,希望ps高手们能把左边这个男子去掉,因为他太猥琐了。 于是,ps大虾们开始恶搞了。持续了几天几夜,帖子点击量达到了数十万,回贴长达几十页。 2011年3月23日,新浪微博用户“赵讨厌”在微博上发布一张照片,作者称,同学,您要不要那么喜感!,照片中,在某教室里,一男子面对镜头咧嘴呲牙笑地相当喜感,而其背后,另一男子伸长脖子一脸茫然。两位男子以其独特神韵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龅牙哥”、“茫然弟”。 2011年3月28日19点01分,新浪名博“微博经典段子”转发了这张照片,立即引起数十万粉丝的大力支持。从此“龅牙哥”、“茫然弟”一炮而红。
编辑本段真实身份
这两人是谁?相关记者联系了新浪名博“微博经典段子”,他告诉相关记者,自己也不知道这两位是谁,而这张照片是一名小微博主投稿给他的,以为这只是一张极具有喜感PS照片,顺手就采纳在微博里。 “没想到引起这么多人关注,更没有想到“龅牙哥”、“茫然弟”也这么快走红网络 ”。
编辑本段走红原因
原照片的喜感在于露牙哥的牙齿与表情,以及照片左侧男生的长脖子与表情。 一个露牙齿的男生,左边有一个眯眼的男生,右边有一个女生,远处还有一个背对镜头的男生。此图在各大论坛和微博点击率和转发率超高。其主要原因是图中人物表情极具喜感,盯着主角们凝视若干分钟后大部分人都会感到很有笑点。 几天之后,该图片被PS高手处理之后再度重现网络,震惊了广大网友。
编辑本段网友反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4月2日,照片已被PS成近100多个版本,转发几百万次。还珠格格版、国产007版、葫芦娃、忍者神龟、美少女战士等动漫版……该图的每一个版本都赢得了网友的大力支持,而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泰坦尼克和婚纱照两个版本。 “肚子抽筋”、“不用语言的幽默”、“怎一个搞笑了得”……网友纷纷表示,在如此有“喜感”的照片下,自己被征服了,亦有网友惊叹:“哥哥,你出名了”,更有无数网友表示,自己“笑到没力气”! “比网络小胖更雷人”
编辑本段传播媒介
有KDS论坛、天涯论坛、新浪微博,猫扑,腾讯,人人等。
龅牙哥是谁?是什么来头?为什么这么火?
2011年3月露牙哥起源于网络拍客上传于网络上的的一张很有喜感的图片,图中一位露着整齐洁白牙齿的一位男生独具特色的表情和洁白的牙齿经过网友PS处理而红遍互联网。
网友恶搞露牙哥图片(9张)2011年3月11日10点21分,网名为“楚州涂涂”的百度用户,在PS贴吧发表了一张照片,寻找ps高手将照片上这个人的嘴弄小一点,说太大了吓人。立马有人回复表示,此人长得非常喜感,大家拒p。
20分钟后,该网友又发一张照片,上面除了原来这个人,还有左边一男子、右边一女子,长得都非常具有喜感,该网友再次提出要求,希望ps高手们能把左边这个男子去掉,因为他太猥琐了。
于是,ps大虾们开始恶搞了。持续了几天几夜,帖子点击量达到了数十万,回贴长达几十页。
2011年3月23日,新浪微博用户“赵讨厌”在微博上发布一张照片,作者称,同学,您要不要那么喜感!,照片中,在某教室里,一男子面对镜头咧嘴呲牙笑地相当喜感,而其背后,另一男子伸长脖子一脸茫然。两位男子以其独特神韵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龅牙哥”、“茫然弟”。
2011年3月28日19点01分,新浪名博“微博经典段子”转发了这张照片,立即引起数十万粉丝的大力支持。从此“龅牙哥”、“茫然弟”一炮而红。
编辑本段真实身份
这两人是谁?相关记者联系了新浪名博“微博经典段子”,他告诉相关记者,自己也不知道这两位是谁,而这张照片是一名小微博主投稿给他的,以为这只是一张极具有喜感PS照片,顺手就采纳在微博里。
“没想到引起这么多人关注,更没有想到“龅牙哥”、“茫然弟”也这么快走红网络
”。
编辑本段走红原因
原照片的喜感在于露牙哥的牙齿与表情,以及照片左侧男生的长脖子与表情。
一个露牙齿的男生,左边有一个眯眼的男生,右边有一个女生,远处还有一个背对镜头的男生。此图在各大论坛和微博点击率和转发率超高。其主要原因是图中人物表情极具喜感,盯着主角们凝视若干分钟后大部分人都会感到很有笑点。
几天之后,该图片被PS高手处理之后再度重现网络,震惊了广大网友。
编辑本段网友反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4月2日,照片已被PS成近100多个版本,转发几百万次。还珠格格版、国产007版、葫芦娃、忍者神龟、美少女战士等动漫版……该图的每一个版本都赢得了网友的大力支持,而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泰坦尼克和婚纱照两个版本。
“肚子抽筋”、“不用语言的幽默”、“怎一个搞笑了得”……网友纷纷表示,在如此有“喜感”的照片下,自己被征服了,亦有网友惊叹:“哥哥,你出名了”,更有无数网友表示,自己“笑到没力气”!
“比网络小胖更雷人”
编辑本段传播媒介
有KDS论坛、天涯论坛、新浪微博,猫扑,腾讯,人人等。
杨素文言文阅读译文
1. 求隋书杨素传全文的翻译,感谢 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人。 祖父杨暄是魏朝的辅国将军、谏议大夫。 父亲杨敷为北周的汾州刺史,死于北齐。 杨素小时候穷困失意,不拘小节,有远大的志向。 世人都不理解他,只有他的堂叔祖、魏朝的尚书仆射杨宽认为他很不一般,常对子孙说:“处道不是一般的人,他日一定出类拔萃,无与伦比,不是你们赶得上的。” 杨素后来和安定人牛弘志同道合,他们勤奋好学,研究探讨精心专诚,从不感到疲倦,因而很多方面都精通或者涉猎。 他善于写文章,善长草书、隶书,很留心通过观察风向占卜吉凶。 杨素长髯丰额,有一副英雄豪杰的仪表。 北周大冢宰宇文护召他当了中外记室,后转任礼曹,升任为大都督。 周武帝亲自统领一切事务后,杨素因父亲坚守气节在齐丧生,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就上表申述道理。 武帝没有应允,他又一再坚持。 武帝大怒,命令左右将其斩首。 杨素理直气壮地说:“我给无道的天子做事,死是应该的。” 武帝壮其言,于是追封杨敷为大将军,谥号“忠壮”,并拜杨素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逐渐被礼遇。 武帝命令杨素起草诏书,他一挥而就,而且词藻文义均美。 武帝嘉奖他,对他说:“好好努力,不愁日后没有荣华富贵。”杨素应声回答说:“我只怕富贵来逼我,我却无心谋取富贵。” 平定北齐时,杨素请求率领父亲先前的部下作先锋。 武帝应允了他,并且赐给他一条竹鞭,说:“我正要驱使天下,所以把这件东西赐给你。” 杨素跟随齐王宇文宪在河阴和齐人交战,因战功被封为清河县子,食邑五百户。 这年武帝又授予杨素司城大夫之职。 第二年,杨素又跟随宇文宪攻取晋州。 宇文宪屯兵于鸡栖原,北齐国主率领大军攻来,宇文宪因害怕连夜逃走,齐军紧追不舍,宇文宪部下大多失散。 杨素和十多位骁勇之将竭力苦战,才使宇文宪幸免于难。 这以后,杨素屡建战功。 北齐平定后,杨素被加官为上开府,改封为成安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并赏赐给他粮食、布帛、奴婢、牲畜。 后来杨素跟随王轨在吕梁击败陈将吴明彻,管理东楚州的事务。 武帝又封他的弟弟杨慎为义安侯。 陈将樊毅在泗口筑城,杨素击走了他,并荡平了他所筑的城墙。 周宣帝登基后,杨素继承了父亲临贞县公的爵位。 宣帝又封他的弟弟杨约为安成公。 不久跟随韦孝宽巡行淮河以南,杨素又单独攻下了盱眙、钟离两地。 高祖当丞相时,杨素便与高祖深深交好,高祖很看重他,派他做汴州刺史。 赴任途中,走到洛阳,恰逢尉迟迥叛乱,荥州刺史宇文胄占据虎牢和尉迟迥相应,杨素不能前行。 高祖拜杨素为大将军,调发河内之兵进攻宇文胄。 打败宇文胄后,杨素升为徐州总管,又进位为柱国,加授清河郡公,食邑二千户。 他的弟弟杨约也被封为临贞县公。 高祖受禅后,加封杨素为上柱国。 开皇四年(584),拜他为御史大夫。 杨素的妻子郑氏性情凶暴蛮横,杨素曾怨恨地说:“我如果当了天子,你一定不能作皇后。”郑氏把这话奏给高祖,他因此被免官。 高祖正想谋取江南,这之前,杨素曾多次进献夺取陈国的计策,没多久,高祖就拜杨素为信州总管,赏赐给他钱一百万、锦一千段、马两百匹而派他去信州。 杨素住在永安,造了一种大船,名叫五牙,上面建了五层高楼,高达一百多尺,前后左右共配置了六部名为“柏竿”的战具,都高五十尺。 船上可容纳八百多名士兵,旗帜放在上边。 另外一种船,稍稍小一些,起名黄龙,可配置士兵一百来人。 其余的平乘船、舴艋舟,各有不同。 等到大举伐陈时,高祖封杨素为行军元帅,率领水军奔赴三硖。 大军行至流头滩,陈将戚欣凭借一百多艘青龙船,屯兵几千人驻守在狼尾滩,阻挡大军去路。 那里地势峻峭险要,将领们都忧心忡忡。 杨素说:“成败在此一举。 如果我们白天乘船而下,他们就会看见我们,滩险水急,天制不由人力,那么我们就失去了有利的条件。” 于是决定在夜里攻其不备。 杨素亲自率领上千艘黄龙舰,命令士兵把枚衔在口中,悄悄顺流而下,并派遣开府王长袭率领步兵从南岸进攻戚欣另外的营寨,命令大将军刘仁恩率领披甲持械的骑兵进攻白沙北岸。 天快亮的时候,队伍都抵达了目的地。 进攻敌军,戚欣大败而逃,他的部下全部被俘。 杨素安抚俘虏后送走了他们,秋毫无犯,陈国人非常高兴。 杨素率领水军继续东下,大小战船铺满了整了江面,旌旗盔甲在阳光下鲜艳耀眼。 杨素端坐在平乘大船之上,容貌体魄雄健魁伟,陈国人望而生畏,都说:“清河公就是长江之神啊!”陈国南康内史吕仲肃屯兵岐亭,正好占据了江峡。 他在北岸凿穿岩石,连接了三条铁锁链,横断长江上游,用来阻挡战船前进。 杨素和仁恩先登陆攻打吕仲肃的营寨,吕仲肃的队伍夜里溃逃,杨素从容地除掉了那些铁链。 吕仲肃又占领荆门的延洲。 杨素派巴..之地的士兵一千人,分乘四艘五牙船,用船浆击碎了十多艘敌舰,于是大破敌军,俘虏敌兵两千多人,吕仲肃一人逃脱。 陈后主派信州刺史顾觉镇守安蜀城,荆州刺史陈纪镇守公安,他们都因害怕杨素而退走。 从此,巴陵以东无人敢守。 湘州刺史、岳阳王陈叔慎派使节恳请投降。 杨素顺流而下,直抵汉口,和秦孝王会合。 班师回朝后,高祖。 2. 《惰人张生 》文言文翻译 惰人张生敏慧,杨素每闲闷 隋人张生敏慧,杨素每闲闷,即召与戏谈。尝岁暮无事对坐,素戏之云:“计公多能,无惑不解。今日家中有人蛇咬足,若为医治?”张生云:“取五月五日南墙下雪涂即治。”素云:“五月何处得有雪?”答云:“五月无雪,腊月何处有蛇咬?”素笑而遣之。 ——隋朝时,有个姓张的人非常聪慧机敏,越国公杨素每到闲闷时,就召这个人来神侃。有一次年底无事,杨素又将这个人召来闲坐,杨素开玩笑说:“算你的能耐多,没有你解不了的难题。今天我家里有人脚被蛇咬了,该怎样医治?”姓张的说:“采集五月五日南墙根儿的雪涂上就好了。”杨素说:“五月哪来的雪?”张回答说:“五月没有雪,腊月又哪来蛇咬?”杨素开心地送他回去了。 3. 【敏慧的口吃者文言文原文】 ○吃人 隋朝有人敏慧,然而口吃,杨素每闲闷,即召与剧谈.尝岁暮无事对坐,因戏之云:“有大坑深一丈,方圆亦一丈,遣公入其中,何法得出?”此人低头良久,乃问:“有梯否?”素曰:“只论无梯,若论有梯,何须更问?”其人又抵头良久,问曰:“白白白白日?夜夜夜夜地?”素云:“何须云白日夜地?若为得出?”乃云:“若不是夜地,眼眼不瞎,为甚物人入里许?”素大笑.又问曰:“忽命公作军将,有小城,兵不过一千已下,粮食唯有数日,城外被数万人围,若遣公向城中,作何谋计?”低头良久,问曰:“有有救救兵否?”素曰:“只缘无救,所以问公.”沉吟良久,举头向素云:“审审如如公言,不免须败.” 素大笑.又问曰:“计公多能,无种不解.今日家中有人蛇咬足,若为医治?”此人应声云:“取五月五日南墙下雪雪涂涂即即治.”素云:“五月何处得有雪?” 答云:“五月无雪,腊月何处有蛇咬?”素笑而遣之.译文: 敏慧的口吃者:原文翻译,隋朝时,有个人非常聪慧机敏,就是口吃.越国公杨素每到闲闷得慌时,就将这个人召来神侃.一次,快到年根没有什么事情,杨素又将这个人召来闲坐.杨素戏谑地说:“有一个大坑一丈深,方圆也一丈阔,派你进到这个大坑里面,你用什么方法才能上来呢?” 这个人低头沉思了好久,才问杨素:“有梯子可以爬上来吗?”杨素说:“只当是没有梯子.如果说有梯子,还用再问你吗?”这个人又低头沉思了许久,问:“白白白白日,夜夜夜夜地?”杨素说:“你为什么需要问是白日还是夜里呢?只问你怎么能从坑中上来?” 这个口吃人说:“如果不是黑夜,眼睛又不瞎,为了什么东西入入坑里?”杨素开怀大笑.接着,杨素又问这个口吃人:“忽然任命你为将军.有一座小城,城里有兵不过一千以内,粮草只够吃用几天,城外却有几万敌军围困.假如派你进入这座小城里,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这个口吃的人沉思许久,问杨素:“有有救兵吗?”杨素说:“只因为没有救兵所以才问你呢?”口吃的人沉吟良久,抬头对杨素说:“细细想想如如你说的的的那那样样,免不不了了失败.”杨素又大笑. 杨素又对这个口吃人说:“经考察,你这个人能力很多,没有你解决不了的事情.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家今天有一个人被蛇咬了脚,请问你怎么给他治疗?”这个口吃人接站话音说:“取五月五日南墙下雪涂涂,即即治好了.” 杨素问:“五月是夏天了,上哪里寻找雪去呀?”这个人回答说“如果五月五日没地方找雪,那么现在是腊月寒冬哪里有蛇咬人呢!”杨素听了,笑着将这个口吃的人打发走了.。 4. 牛角挂书 文言文 翻译 词目 牛角挂书 发音 niú jiǎo guà shū 释义 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 《新唐书·李密传》密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用法 作定语;指勤奋读书。 翻译 (李密)用蒲草作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气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 小题1:D小题1:D小题1:C小题1:⑴现在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东都洛阳,应该先攻取洛阳,以使他们胆战心惊。 况且,经过城池而不去攻占,又如何来展示军威?(“取”、“拔”、“武”各1分;译出大意2分)⑵现在粮仓中没有现成的粮食,难以坚持太久,(如果)突然遇到敌人,那么,很快就会灭亡。(“见”、“卒”、“无时”各1分;译出大意2分) 小题1:小题1:小题1:依据原文,“密因介其徒王伯当以策干让”后,“让由是加礼”,所以“连续取得了多次胜利后,对李密礼遇有加”错。 小题1:参考译文李密,字玄邃,又字法主,他的先人是辽东襄平人。李密见识雄阔高远,做事富有谋略。 他常分散自己的家产来供养宾客,对那些有才能的人以礼相待,一点也不吝惜。他听说包皑在缑山,就前去追随他。 李密用蒲垫垫在牛背上,骑牛前往,在牛角上挂着一卷《汉书》,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恰好在路上遇见了他,勒住马悄悄地跟在后面,说:“你是哪里的书生,这样勤奋?”李密认识杨素,连忙下牛拜见,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书,他回答说:“《项羽传》。” 杨素就和他聊起来,很看重他。杨素回家后对儿子 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气度,不是你们这些人能比得上的。” 玄感于是仰慕李密并与他结交。大业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派人入关迎接李密。 李密来到后,和玄感谋划说:“现在天子远在辽东,如果击鼓进攻,进入蓟州,直接控制住隋 的咽喉要道,前面有高丽迎面对抗,我们乘机在后面进攻,不过十天半月,等他们军粮用尽,那时候举旗召唤,隋的军队就会全部被征服。接着发布檄文,向南推进,夺取天下的大局就确定了,这是上策。 关中地区,四面都是险要地形,那里的留守卫文升,是个很好对付的人。如果长驱直入而不停止,径直攻取长安,占据函谷关和崤山,向东控制诸夏部落,这样隋就丢失了险要地带,我军的优势能全部保持,这是中策。 如果凭着便利的条件,先夺取东都洛阳, 用户 2016-12-01 举报 扫描下载二维码 ©2020 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 协议 var userCity = "\u5317\u4eac", userProvince = "\u5317\u4eac", zuowenSmall = "3";。 6. 文言文翻译 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兔官杨素启奏:“王,陛下爱之,请舍其过”文帝曰:“法不可违若如公意,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我安能亏法?”卒不许 (选自《旧唐书》) 全段: 隋文帝的儿子秦王俊担任并州总管,因奢侈、骄纵(而触犯刑律)被免去官职杨素启奏道:“秦王,陛下(十分)疼爱他,臣请求陛下不追究他的罪过,:”文帝说:“法律(谁)也不可违犯如果按照你的意思(处理这件事),我就仅仅成了秦王俊的父亲,而不是天下人的父亲了,(倘真如此),为什么不另外制订专门适用于天子的儿子的法律呢?我怎么能(像你说的那样做)使法律的尊严受到损害?”隋文帝终于没有答应(杨素的请求) 顺便提及,文言文的翻译,除了如何“译”,还有一个如何“理解”言外之意的问题,如果译者没有想清含蓄之语(译成的现代汉语仍是含蓄的、反语的、影射的等等),就可能对自己的译文将信将疑,以致改来改去,而发生错误如“若如公意,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直译为“倘若按照你的意思(处理这件事),我就只是秦王俊的父亲,而不是天下人的父亲”,是准确无误的在“译”的同时,心中还必须透彻“理解”它的言外之意:我不但是秦王俊的父亲,我更是天下人的父亲,我应该像爱我的儿子一样爱护天下人——严格执法而不赦免我犯了罪的儿子,这本身就是对天下人父亲般的爱护若为了“明白”,把应“理解”的上述言外之意写成译文,就既违背了直译的原则,又失去了原文含蓄之美;而只有“理解”了“言外之意”,对自己的译文才能深信不疑,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7. 文言文《牛弘传》的翻译 牛弘,字里仁,安定人。 长大后,容貌伟岸,生性宽厚,喜欢学习,学识渊博。开皇初年,升任散骑常侍、秘书监的官职。 牛弘因为典籍大多遗失流散,上表朝廷,请采取措施鼓励民间献书,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开皇三年,担任礼部尚书,奉皇命编撰《五礼》一书,刻成一百卷,流行于当世。 当时杨素依恃才能和地位,轻视侮辱朝廷大臣,唯独见了牛弘总是改变态度,变得恭敬起来。杨素准备带兵去攻打突厥,临行前到太常府与牛弘道别。 牛弘送杨素到中门就停止不继续送,杨素说:“我作为大将马上要出征了,特地前来叙别,为何送这么近就停止了呢?”牛弘作着揖并往后退。杨素笑着说:“奇章公可以说你的智力别人比得上,而你的愚蠢别人却比不上。” 牛弘也不放在心上。 不久,朝廷授予牛弘大将军的职位,并任命他为吏部尚书。 当时隋高祖又让牛弘同杨素、苏威、薛道衡、许善心、虞世基、崔子发等人一起召集各位儒生,讨论新的礼法等级差别和轻重程度。牛弘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推崇佩服。 仁寿二年,献皇后驾崩,三公以至以下的人都不能确定丧礼的仪式和规模,杨素对牛弘说:“你学识渊博,现在有才能的人都仰慕你,今天的事情,由你来决断。”牛弘一点也不推辞,很短的时间内,丧礼的仪式都定好了,都有旧例,牛弘在吏部,他选拔和推举人才,以品德修行为第一位,然后才是文章才能,要务在于慎重。 虽有所缓,他所选拔推举的人,很多都很称职。吏部侍郎高孝基,目光敏锐机敏聪慧,清廉谨慎超过了一般的人,然而爽朗英俊有余,行为有些放荡不羁,当时的官员因此而怀疑他。 只有牛弘了解他的本质,竭尽全力重用他,隋朝选拔推举的官员,他是最突出的一个。当时的舆论都佩服牛弘见识之深远。 大业三年,跟从皇帝拜祭恒山,祭坛礼器祭祀时用的祭品,都由牛弘定夺。回来取道太行山,隋炀帝曾经还把他引进内帐,赐他与皇后同席喝酒吃饭。 他受到的礼遇就像这样隆重。牛弘对他的儿子们说:“我受到皇上特别优厚的待遇,承受的恩宠如此之深,你们这些子孙,应该忠诚敬重自立。 以报答皇上如此浓厚的恩宠。”大业六年。 死于江郡郡,时年六十六岁。皇上悲伤怜惜他,赐给很多的东西。 牛弘在当时非常荣耀,并很受恩宠,可是所坐的车马和所穿的衣服却朴素俭朴。事奉皇上极尽礼节,对待下属非常仁爱,说话谨慎做事敏捷。 吏臣说:牛弘深好古代典籍,凭学问出众而出任官职,有淡泊高雅的风范,怀有宽厚高远的胸襟,采纳古代帝王的优点和缺点,编成了当时称颂的典章,就连汉代的叔孙也不能超过他。在位三十多年,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始终保持自己的操守。 处在澄境之中不显得清澄,处在浊境之中也不会变得污浊,可以说是一位大雅的君子啊。 8. 阅读下列文言文 小题1:C小题1:B小题1:C小题1:(1)那时齐王宪向来就有吞并关东的意图,樊叔略借着别的事多次进献用兵之策,齐王认为他很有奇才(“素”“因”“奇”各l分)(2)樊叔略被征召做司农卿,官员们没有不流泪的,一起立碑颂扬他的德政。 小题1:(化:教化,通过教育使之改变)小题1:(①是外表②是作战勇敢④说明其巧思,并不等同于政绩出色)小题1:(“百姓称赞”并不是因为“营建宫殿”的事)小题1:略【文言文译文】樊叔略是陈留人。父亲樊欢,出仕东魏做南兖州刺史、阿阳侯。 适逢高氏专权,樊欢密谋振兴恢复朝廷纲常,被高氏杀害。樊叔略当时还是个孩子,就遭受了腐刑,发派到宫殿衙门做仆役。 叔略身高九尺,精神气度不同一般,很是被高氏疑忌。樊叔略内心惶恐不安,于是就逃到关西(北周)。 周太祖一见就认为他有才干,招用他在身边办事。不久之后,就授予他都督的官职,让他袭父爵为侯。 大冢宰宇文护执政时,招用他为中尉。叔略很有谋略,通晓熟悉当时的事务,宇文护慢慢委以重任,很信任他,让他同时督察朝廷内外政务。 几次升迁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宇文护被诛杀后,齐王宇文宪用他做园苑监。 那时齐王宪向来就有吞并关东的意图,樊叔略借着别的事多次进献用兵之策,齐王认为他很有奇才。建德五年,跟随周武帝讨伐北齐,叔略率领精锐部队,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 因为战功被赐加上开府,进而封为清乡县公,食邑一千四百户。朝廷任命他为汴州刺史,为政号称清明果决。 周宣帝时,在洛阳营建东京,因为叔略有巧思,被授予营构监,宫室规划,都是他确定的。工程还未完成而宣帝就驾崩了。 尉迥叛乱时,高祖命令叔略镇守大梁。尉迥的部将宇文威来进犯,樊叔略击退了他。 因功被授予大将军,不久又做汴州刺史。高祖接受禅让称帝,叔略位次升迁为上大将军,提升爵位为安定郡公。 在汴州多旱,为官很有声誉。邺(北的都城)都民风不淳,号称是最难教化的,朝廷因为经叔略所治理的地方都很出名,调任他为相州刺史,他的政绩是当时的第一。 皇帝颁下诏书嘉奖他,赐给他绸缎三百匹,粟米五百担,并且告示天下。百姓因此称赞说:“智无穷,清乡公,下下正,樊安定。” 樊叔略被征召做司农卿,官员们没有不流泪的,一起立碑颂扬他的德政。从开始做司农,举凡农业耕作,叔略另外进行整治规划,都出人意料。 朝廷中有犹豫拖延、公卿不能决断的事务,叔略总是为他们评议处理。叔略虽然没有学问,说话做事能有所依照,但是他深思后的独列见解,暗里与事理而合。 樊叔略很被皇帝亲信,高颍、杨素也以礼相待。叔略个性很喜欢铺排奢华 每次施斋供养,一定开方丈,准备水陆法会。 本试开皇十四年,跟随皇帝到泰山祭祀,走到洛阳,皇帝命令他审查记录罪犯的罪状。他写好奏章要上奏,早上起来,行到狱门口,在马上突然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皇帝哀痛惋惜了很长时间,追赠他为毫州刺史,谥号为襄。
上一篇:剧力万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