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 mp3
WAV MIDI RMI MP3 WMA 格式的区别?
音乐格式五花八门,多如牛毛,但不外乎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音乐指令文件(如MIDI),一般由音乐创作软件制作而成,它实质上是一种音乐演奏的命令,不包括具体的声音数据,故文件很小;另一类为声音文件,是通过录音设备录制的原始声音,其实质上是一种二进制的采样数据,故文件较大。
从播放形式上,声音文件还可以分为“音频流”和“非音频流”两种,前者能够一边下载一边收听,比如“.WMA”、“.RA”、“.MOV”等,后者则不能。所谓流媒体技术就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网站服务器,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需要等整个压缩文件全部下载到自己机器后才可以观看的技术。
下面,将各种音乐文件的格式收集整理如下:
流式音频:Windows Media Audio(WMA)
WMA就是Windows Media Audio的缩写,是微软自己开发的Windows Midea Audio技术。它和Windows Midea Video一样,经历了几代改良后,变得非常出色。比起老掉牙的MP3压缩技术,WMA无论从技术性能(支持音频流)还是压缩率(比MP3高一倍)都远远把MP3抛在后面了。 据微软声称,用它来制作接近CD品质的音频文件,其体积仅相当于MP3的1/3。在48Kbps的传送速率下即可得到接近CD品质(Near-CD Quality)的音频数据流,在64Kbps的传送速率下可以得到与CD相同品质的音乐,而当连接速率超过96Kbps后则可以得到超过CD的品质。
流式音频:RealMedia(RA/RM/RAM)
RealMedia采用的是RealNetworks公司自己开发的Real G2 Codec,它具有很多先进的设计,例如,SVT(Scalable Video Technology),该技术可以让速度较慢的电脑不需要解开所有的原始图像数据也能流畅观看节目;双向编码(Two-Encoding)技术类似于VBR,它可通过预先扫描整个影片,根据带宽的限制选择最优化压缩码率。RealMedia音频部分采用的是RealAudio,它具有21种编码方式,可实现声音在单声道、立体声音乐不同速率下的压缩。
流式音频:QuickTime(MOV)
QuickTimeApple的QuickTime是最早的视频工业标准,在1999年发布的QuickTime 4.0版本后开始支持真正的实时播放,其格式为“.mov”。它的视频压缩部分采用Sorenson Video技术,该技术支持VBR(Variable Bit Rat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态码率,它可以动态地分配带宽以尽可能小的文件获得最好的播放效果,并能使在解压缩时获得平滑流畅的画面。音频部分QuickTime采用一种名为QDesiglMusic的技术,据说是一种比MP3更好的音频流技术。
VQF
VQF即TwinVQ(Transform-domain Weighted Interleave Vector Quantization),是由NTT(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与Yamaha共同开发的一种音频压缩技术。VQF的音频压缩率比标准的MPEG音频压缩率高出近一倍,可以达到18:1左右甚至更高。也就是说把一首4分钟的歌曲(WAV文件)压成MP3,大约需要4MB左右的硬盘空间,而同一首歌曲,如果使用VQF音频压缩技术的话,那只需要2MB左右的硬盘空间。因此,在音频压缩率方面,MP3和RA都不是VQF的对手。
如此之高的压缩率是否会影响音质呢?实际聆听的结果告诉我们——不会。当VQF以44KHz、80kbit/s的音频采样率压缩音乐时,它的音质优于44KHz、128kbit/s的MP3,当VQF以44KHz、96kbit/s的频率压缩时,它的音质几乎等于44KHz、256kbit/s的MP3!经SoundVQ压缩后的音频文件在进行回放效果试听时,几乎没有人能听出它与原音频文件的差异。
AIFF(AIF/AIFF)
AIFF是音频交换文件格式(Audio Interchange File Format)的英文缩写,是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被Macintosh平台及其应用程序所支持,Netscape Navigator浏览器中的LiveAudio也支持AIFF格式,SGI及其它专业音频软件包也同样支持AIFF格式。AIFF支持ACE2、ACE8、MAC3和MAC6压缩,支持16位44.1kHz立体声。
Audio(AU)
Audio文件是Sun微系统公司推出的一种经过压缩的数字声音格式。AU文件原先是UNIX操作系统下的数字声音文件。由于早期Internet上的Web服务器主要是基于UNIX的,所以.AU格式的文件在如今的Internet中也是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Netscape Navigator浏览器中的LiveAudio也支持Audio格式的声音文件。
Voice(VOC)
Voice文件是新加坡著名的多媒体公司Creative Labs开发的声音文件格式,多用于保存Creative Sound Blaster系列声卡所采集的声音数据,被Windows平台和DOS平台所支持,支持CCITTA Law和CCITTμLaw等压缩算法。在DOS程序和游戏中常会遇到这种文件,它是随声卡一起产生的数字声音文件,它与WAV文件的结构相似,可以通过一些工具软件方便地互相转换。
Module(MOD、S3M、XM、MTM、FAR、KAR、IT)
模块(Module)格式同时具有MIDI与数字音频的共同特性——既包括如何演奏乐器的指令,又保存了数字声音信号的采样数据。因此,其声音回放质量对音频硬件的依赖性较小,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机器上可以获得基本相似的声音回放质量。模块文件根据不同的编码方法有MOD、S3M、XM、MTM、FAR、KAR、IT等多种不同格式。
MIDI(MID/CMF/RMI)
MIDI是乐器数字接口(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英文缩写,是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MIDI规范由美、日几家著名电子乐器厂商于1983年共同制定,目的是解决各种电子乐器间存在的兼容性问题。MIDI规范不仅定义了电脑音乐程序、音乐合成器及其它电子音乐设备交换音乐信号的方式,而且还规定了不同厂家的电子乐器与电脑连接的电缆和硬件及设备间数据传输的协议,可用于为不同乐器创建数字声音,能很容易地模拟钢琴、小提琴等传统乐器的声音。MIDI本身并不能发出声音,它是一个协议,只包含用于产生特定声音的指令,而这些指令则包括调用何种MIDI设备的音色、声音的强弱及持续的时间等。电脑把这些指令交由声卡去合成相应的声音(如依指令发出钢琴声或小提琴声等)。最初,因为不同MIDI设备的乐器音色排列方法不一,所以会造成同一MIDI文件在不同的设备上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放音效果(比如一个钢琴音色的MIDI文件,在不同设备上播放时会变成小提琴或者小号的音色)。为避免出现这种混乱情况,GM(General MIDI,通用MIDI)标准被提出并得到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支持,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它规定了前128种常用乐器音色的编排方式,例如1号是钢琴、66号是萨克斯管等等。GM标准还描述了成为GM兼容格式的硬件设备应具有的其它特征,如GM标准音源同时发音数不少于24,MIDI通道为16,第10通道为打击乐声部等等,它实际上是对MIDI规范的补充。
Roland公司提出的GS标准在兼容GM标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发展,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它提供比GM标准数量更多的打击乐器组和更多的特殊音效。GS标准具有广泛的软硬件适应性,包括声卡、音乐爱好者的娱乐乐器到专业音乐器材等。后来,Yamaha公司又提出了基于GM标准的XG标准。相对于保存真实采样数据的声音文件,MIDI文件显得更加紧凑,其文件的大小要比WAV文件小得多——一分钟的WAV文件约要占用10MB的硬盘空间,而一分钟的MIDI却只有区区的3.4KB。现在,MIDI已经成为电脑音乐的代名词。
电脑播放MIDI文件时, 有两种方法合成声音: FM合成和波表合成。FM合成是通过多个频率的声音混合来模拟乐器的声音;波表合成是将乐器的声音样本存储在声卡波形表中,播放时从波形表中取出来产生声音。采用波表合成技术可以产生更逼真的声音。
MIDI文件有几个变通的格式,其中CMF文件是随声卡一起使用的音乐文件,与MIDI文件非常相似,只是文件头略有差别;另一种MIDI文件是Windows使用的RIFF文件的一种子格式,称为RMID,扩展名为RMI。
声音波形文件(WAV)
由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种WAV声音文件格式,是如今电脑上最为常见的声音文件格式,它符合R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文件规范,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频信息资源,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所广泛支持。Wave格式支持MSADPCM、CCITTALaw、CCITT μ Law和其它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但其缺点是文件体积较大(一分钟44kHZ、16bit Stereo的WAV文件约要占用10MB左右的硬盘空间),所以不适合长时间记录。
MPEC音频文件(MP1/MP2/MP3)
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活动图像专家组)代表的是MPEG活动影音压缩标准,MPEG音频文件指的是MPEG标准中的声音部分,即MPEG音频层(MPEG Audio Layer)。MPEG音频文件根据压缩质量和编码复杂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三层(MPEG Audio Layer 1/2/3),分别与MP1、MP2和MP3这三种声音文件相对应。MPEG音频编码具有很高的压缩率,MP1和MP2的压缩率分别为4∶1和6∶1~8∶1,而MP3的压缩率则高达10∶1~12∶1,也就是说一分钟CD音质的音乐,未经压缩需要10MB存储空间,而经过MP3压缩编码后只有1MB左右,同时其音质基本保持不失真。因此,目前Internet上的音乐格式以MP3最为常见。
MP3为降低声音失真采取了名为“感官编码技术”的编码算法:编码时先对音频文件进行频谱分析,然后用过滤器滤掉噪音电平,接着通过量化的方式将剩下的每一位打散排列,最后形成具有较高压缩比的MP3文件,并使压缩后的文件在回放时能够达到比较接近原音源的声音效果。虽然它是一种有损压缩,但是它的最大优势是以极小的声音失真换来了较高的压缩比。
MP4
MP3问世不久,就凭着较高的压缩比(12:1)和较好的音质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音乐领域。然而,MP3的开放性却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版权之争。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件更小、音质更佳,同时还能有效保护版权的MP4就应运而生了。
MP4与MP3之间其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首先,MP3是一种音频压缩的国际技术标准,而MP4却是一个商标的名称。其次,它采用的音频压缩技术也迥然不同,MP4采用的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所研发的、以“知觉编码”为关键技术的a2b音乐压缩技术(),可将压缩比成功地提高到15:1(最大可达到20:1)而不影响音乐的实际听感。同时,MP4在加密和授权方面也做了特别的设计。它有如下特点:
(1)每首MP4乐曲就是一个扩展名为.exe的可执行文件,在Windows里直接双击就可以运行播放,十分方便。MP4的这个优点同时又是它的先天缺陷---容易感染电脑病毒!
(2)更小的体积!更好的音质?相对先进的a2b音频压缩技术的采用,使MP4文件大小仅为MP3的3/4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MP4更适合在Internet上传播,而且据说音质也更胜一筹,但我怎么也没听出它比MP3的音质更为优越。
(3)独特的数字水印。MP4乐曲采用了名为“Solana”技术的数字水印,可方便地追踪和发现盗版发行行为。而且,任何针对MP4的非法解压行为,都可能导致MP4原文件的损毁。
(4)支持版权保护。MP4乐曲还内置了包括与作者、版权持有者相关的文字、图像等版权说明,既可声明版权,又表示了对作者和演唱者的尊重。
(5)比较完善的功能。MP4可独立调节左右声道音量控制;内置波形/分频动态音频显示和音乐管理器,可支持多种彩色图像、网站链接及无限制的滚动显示文本。
wma格式和mp3格式有什么区别?
WMA的全称是Windows Media Audio,它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与MP3格式齐名的一种新的音频格式。由于WMA在压缩比和音质方面都超过了MP3,更是远胜于RA(Real Audio),即使在较低的采样频率下也能产生较好的音质。一般使用Windows Media Audio编码格式的文件以WMA作为扩展名,一些使用Windows Media Audio编码格式编码其所有内容的纯音频ASF文件也使用WMA作为扩展名。 在64kbps的数据速率时,在13000-20000Hz频率段就能保留了大部分信息。 但64kbps的WMA的低频表现实在有点令人失望,听上去比较硬,如同加入了哇声效果一般,感觉非常不好,当然比同比特64K的mp3要好感觉声音更集中。听觉上64WMA的表现基本接近128kbps mp3的音质水平,但没有达到。96K的wma略好于128K的mp3,WMA在高于128以上的各种比特率表现相差不大,高频和泛音都很丰富,一般人听不出WMA128Kbps以上的音质和音色的差异,总体感觉WMA的声音偏硬,适合流行摇滚,如果是古典或者纯人声的话,感觉有点生硬,在低于128K时,WMA对于MP3拥有绝对优势!128以上的WMA相比MP3会有薄的感觉。 在128kbps及以下码流的试听中WMA完全超过了MP3格式,低码流之王不是浪得虚名的。但是当码流上升到128kbp以后,WMA的音质却并没有如MP3一样随着码流的提高而大大提升。 最常用的音频格式,目前所有的随身播放器都支持。 WMA (Wireless Messaging API) 提供给JAVA程序无线信息发送接受的功能。 WMA 1.1 (JSR120)。
MP3的含义: 1.指一种音频的编码方式. 2.一种使用MP3编码方式文件 3.指能播放MP3音乐文件的播放器. 4.是ISO标准MPEG1和MPEG2第三层(Layer 3),采样率16-48kHz,编码速率8K-1.5Mbps。 MP3全称是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是当今较流行的一种数字音频编码和有损压缩格式,它设计用来大幅度地降低音频数据量,而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重放的音质与最初的不压缩音频相比没有明显的下降。它是在1991年由位于德国埃尔朗根的研究组织Fraunhofer-Gesellschaft的一组工程师发明和标准化的。 简单地说,MP3就是一种音频压缩技术,由于这种压缩方式的全称叫MPEGAudio Layer3,所以人们把它简称为MP3。MP3是利用 MPEG Audio Layer 3的技术,将音乐以1:10 甚至 1:12 的压缩率,压缩成容量较小的file,换句话说,能够在音质丢失很小的情况下把文件压缩到更小的程度。而且还非常好的保持了原来的音质。正是因为MP3体积小,音质高的特点使得MP3格式几乎成为网上音乐的代名词。每分钟音乐的MP3格式只有1MB左右大小,这样每首歌的大小只有3-4兆字节。使用MP3播放器对MP3文件进行实时的解压缩(解码),这样,高品质的MP3音乐就播放出来了。 MP3是一个数据压缩格式。它丢弃掉脉冲编码调制(PCM)音频数据中对人类听觉不重要的数据(类似于JPEG是一个有损图像压缩),从而达到了小得多的文件大小。 在MP3[1]中使用了许多技术其中包括心理声学以确定音频的哪一部分可以丢弃。MP3音频可以按照不同的位速进行压缩,提供了在数据大小和声音质量之间进行权衡的一个范围。 根据MPEG规范的说法,MPEG-4中的AAC(Advanced audio coding)将是MP3格式的下一代,尽管有许多创造和推广其他格式的重要努力。然而,由于MP3的空前的流行,任何其他格式的成功在目前来说都是不太可能的。MP3不仅有广泛的用户端软件支持,也有很多的硬件支持比如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指MP3播放器)DVD和CD播放器。MP3的播放跟DVD不一样。 MP3播放器都是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线路板组成,线路板与线路板之间多使用插排件进行连接,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这个插排有可能会出现接触不良现像,而由此带来的故障现像可能是多种的,严重时就根本无法开机。当然这样的问题一般维修也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将插排拔下,然后使用毛刷沾上无水酒精进行清洗,反复清洗几次后便可以把触点的接触不良现像去除。 MP3格式特点1.MP3是一个数据压缩格式。 2.它丢弃掉脉冲编码调制(PCM)音频数据中对人类听觉不重要的数据(类似于JPEG是一个有损图像压缩),从而达到了小得多的文件大小。 3.MP3音频可以按照不同的位速进行压缩,提供了在数据大小和声音质量之间进行权衡的一个范围。MP3格式使用了混合的转换机制将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 4.32波段多相积分滤波器(PQF)。 5.36或者12 tap 改良离散余弦滤波器(MDCT);每个子波段大小可以在0...1和2...31之间独立选择。 6.MP3不仅有广泛的用户端软件支持,也有很多的硬件支持比如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指MP3播放器)DVD和CD播放器。
一般现在的mp3都达到10多兆一首歌去了这网上收的你看看
mp3 wma wav
WMA就是Windows Media Audio的缩写,是微软自己开发的Windows Midea Audio技术。
WMA的是Microsoft Windows Media技术中的一个部分,它包含了对音频格式的一个完整的定义,包括编码规范和加密格式。它的加密格式异常强大,甚至可以限制播放机器、播放次数以及播放时间,有着比MP3更好的版权保护性能。还有就是WMA的“流”性能要比MP3好,在音质不高的情况下,相同质量的WMA的流量要比MP3低。
虽然WMA是个好东西,但是业界的宣传有时候也有些言过其实。比如微软自己宣称的保证音质相同,WMA最小可以达到MP3体积的1/3,64kbps的WMA的音质好于128kbps的MP3,96kbps的音质可以超过CD,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是!也不是……
在低流量下,MP3的确是不如WMA来得好,甚至真的可以达到对半的程度,64kbps的WMA在波形还原以后的确要好于128kbps的MP3,原因就是低流量的MP3在编码时候丢弃了太多的高频信息,但是在128以上呢?情况出现了大逆转,MP3的质量逐步攀升,而WMA在高流量下几乎得不到什么质量上的增强了,换来的确是文件急剧增大,127kbps的WMA根本不是256kbpsMP3的对手了。至于96kbps流量下得到超过CD的音质更是无从算起,在48Khz采样率下WMA的表现也不是特别令人满意。
WMA的优势在于低流量、优良的“流”性能和它良好的版权保护性能,至于高音质的问题,它还不是特别成熟。
MP3是MPEG 1 Layer 3的缩写,据说是由德国某工作室在研究如何抓取CD音轨时衍生出的计算机文件格式。MP3本身是一种压缩与解压缩的计算方式,用来处理高比率的声音信息。它所生成的声音文件音质接近CD,而文件大小却只有其十二分之一.
MP3 是利用 MPEG Audio Layer 3 的技术,将声音用 1:10 甚至 1:12 的压缩率,变成容量较小的文件,但是在人耳听起来,却没有什么不同。当然这是一种失真压缩,就像图形文件 JPG 一样,因为失真压缩,所以可以压得很多,也可以调整压缩比率,压得越多失真也越多
MP3的优点
MP3的优点有许多,主要有三点:一是由于大大压缩了文件的体积,所以相同的空间能存储更多的信息;二是由于没有机械元件,全部是电子元件,所以不存在防震问题,更加适合运动时欣赏音乐;三是可以随心所欲编辑自己喜爱的歌。
MP3的缺点
有一利便有一弊,MP3也有一些缺点。MP3音频压缩技术是一种失真压缩,因为人耳只能听到一定频段内的声音,而其他更高或更低频率的声音对人耳是没有用处的,所以MP3 技术就把这部分声音去掉了,从而使得文件体积大为缩小。虽然听上去MP3音乐仍旧具有接近CD的音质,但毕竟要比CD稍逊一些。
怎么把MP3或WMA转换wav?
全能音频转换通 v1.2 绿色特别版(国产顶级的转换工具)
下载地址:
http://www.51ct.cn/Download.asp?ID=398
全能音频转换通是一款音视频文件格式转换软件。它支持目前所有流行的媒体文件格式 (MP3/MP2/OGG/APE/WAV/WMA/AVI/RM/RMVB/ASF/MPEG/DAT),并能批量转换。更为强大的是,该软件能从视频文件中分离出音频流,转换成完整的音频文件。典型的应用如WAV转MP3,MP3转WMA,WAV转WMA,RM(RMVB)转MP3,AVI转MP3, RM(RMVB)转WMA等。您也可以从整个媒体中截取出部分时间段,转成一个音频文件,或者将几个不同格式的媒体转换并连接成一个音频文件。自定义的各种质量参数,可以满足您各种不同的需要。有了它,您就能玩转所有的音频数码格式,操作简单方便。
如何将视频转换成RM格式?
用格式工厂就可进行转换。用“格式工厂”软件可以把MP4视频文件转换为RMVB文件。操作为:第一步:电脑上百度搜索“格式工厂”软件下载,安装完毕后打开。第二步:点击“视频”,选择“RMVB”。如图:第三步:如果对转换文件的参数有要求,可以点击“输出配置”设置。点击“添加文件”,选择MP4文件后,点击“确定”。第四步:再接下来的界面中点击“开始”即可开始转换格式。(输出文件位置可以在“输出配置”里面设置路径。)
怎么用千千静音把RM格式转换为MP3格式
千千静听是一个很不错的歌曲播放器,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同步来下载显示歌词,其实它除了这些功能外,还可以来实现一些另类的功能,下面就来介绍介绍。
下载千千静听
转换歌曲格式
千千静听的歌曲转换功能也很强大,可以把RM、MID等不常用的格式转换成MP3或者WMA格式,这样就方便我们把其他格式的歌曲放到MP3机中来听了,用不着另外再去找转换软件了。
转换的方法很简单,在播放列表中右键点击要转换的歌曲文件,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转换格式”,接着在窗口的“输出格式”中选择“MP3编码器”(或WMA),还可以通过“配置”按钮对歌曲的比特率等其他参数进行设置,然后在下面选中一个输出文件夹,选好后点击“立即转换”按钮就可以转换歌曲了。如果想批量转换的话,可以在播放列表中一次选择多个歌曲文件进行转换。
简繁文字转换
如果你有一些文字想转换成繁体或者简体,也可以通过千千静听来搞定,方法很简单,先把要转换的文字都保存在一个文本文件中,接着在“歌词秀”面板中点击鼠标右键,选择“编辑歌词”把文件导入,在编辑框中按“Ctrl+A”来全部选中导入的文字,然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简繁转换-繁体(或简体)”就可以了。
定时关机
有时候想听着电脑里面播放的歌曲睡觉,万一睡着了怎么办?那电脑要开一个晚上了,浪费电啊,其实我们可以让千千静听来定时关机。
右键点击千千静音的空白处来选择“选项”,点击“常规”标签,接着把右面的“自动关闭计算机”选中,在后面设置一下要定时关机的时间就可以了。
删除相同的歌曲
下载的歌曲一多,难免就会有重复的,但是手工查找太麻烦了,那就用千千静听来帮你清理吧。先把电脑里面的歌曲都添加到播放列表中,接着点击工具栏上“删除”按钮下的“重复的文件”就可以把重复的歌曲删除掉了
mp3与rm与wma这几种格式有什么区别?
分类: 电脑/网络
解析:
一、WMA
由于是微软的作品,绝对不能小看,WMA象一剂强心针一样促进了流式媒体格式的大进步。WMA文件可以在仅仅20K Bitrate的流量下提供可听的音质,因此WMA常常当作用于在线收听和广播的首选,微软早就在Windows Media Player中提供了播放支持。当WMA的Bitrate上升到128k时,几乎在同级别的所有有损编码格式中笑傲江湖了,MP3在128KBitrate时,会出现明显的高频丢失,而WMA不会。但似乎128k是WMA一个槛,当Bitrate再往上提升时,不会有太多的音质改变。MP3却不一样,在192K时,音质可以比WMA好了。微软推出WMA编码时主要有2个针对目标,一个是瞄准了网络上的RM和RAM格式,另一个是用户硬盘中的MP3。但在高音质要求下,WMA仍无法构成对MP3的威胁。如果你要获得12:1左右或更高的压缩比,就不妨选择WMA格式,在这个流量下,WMA优秀太多了。WMA和MP3的优劣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焦点,其实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要看你的实际需要,是追求高音质(mp3)还是高压缩率(wma)。
二.MP3
MP3最受争议的就是音质问题(尤其是随着WMA的普及),其高频损失很大,很多MP3编码器粗糙的编码算法不但导致高频丢失,还丢失了许多细节,类似吉他擦弦的感觉在MP3中是找不到的。在对MP3快要失望时,偶发现了Lame,它支持根据人耳遮蔽效应原理来分析波形,配合VBR技术,可以让音质达到令人吃惊的地步;其独创的心理音响模型技术保证了CD音频还原的真实性,配合VBR(动态比特率)和ABR(平均比特率)参数,编码出来的MP3音色纯厚、空间宽广、低音清晰、细节表现良好,音质几乎可以媲美CD音频,但文件体积却非常小。很多网友在使用LAME后的反映就是:立刻删除硬盘上所有的MP3和其他编码器,全部用Lame重新来过。
Lame提供EXE和DLL,其中DLL是作为标准的动态运行库供其他程序调用。EXE是Command Line程序,象DOS程序一样工作,两者彼此独立,互不关联。但大家很快能发现两者编码的质量是不一样的,那是由于dll可控性差,与具备丰富调节参数的EXE版相比,其压缩出来的MP3效果稍逊一筹。但EXE是一个命令行工具,操作很麻烦,幸亏有了WinLAMEr或lameGUIxp这些Shell。只要学会使用这些Shell(是傻瓜型的,一看即会),就可以用LAME压缩出最最精彩的MP3了。
再说说APS,在LAME出现以前,APS就是最好的MP3编码器,它使用的Fraunhofer IIS编码算法,这比LAME使用的编码算法要先进,在192k Bitrate(CBR)下,甚至比LAME编码的曲子要优秀,细节明显要丰富一些,但APS本身不支持VBR,当Bitrate往上提高时,音质就要比LAME编码的要差了,大部分朋友的MP3的一般都是128-192K Bitrate的,因此APS仍旧有推荐的价值。特别是有很多MP3随身听不支持VBR和256K Bitrate以上的MP3,LAME就不一定合适这些朋友了,APS就成了不错的选择,由它编码的曲子,绝对不会辱没你昂贵的PLAYER。
三.RM
RM已经是昨日黄花,没有任何新意,低Bitrate比不过WMA,高Bitrate比不过MP3,虽然新的RM导入了ATRAC3算法,但颓势已定,很难东山再起了
总结:
区别在以下几方面:
1.音质
2.文件大小(压缩率)
3.内部算法
MP3和WMA格式有什么区别?
分类: 娱乐休闲 >> 音乐
问题描述:
MP3和WMA格式的歌除了文件大小之外,没有区别的话,以后下载都要WMA好了......10秒就可以一首喔.......但是我听别人说MP3的比较好.但是又不知道为什么..谁能解释一下啊..谢谢啦
解析:
MP3(MPEG-1 Layer 3),是当今较流行的一种音频格式,全称为MPEG(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3。它是基于MPEG-1第三部分音频(正式名称11172-3)压缩算法的一种(Layer 3)。MP3是一种有损压缩,它利用了人耳的听觉特性来提高压缩率的算法。在基本上保持CD音质的前提下,MP3能将音频数据压缩到原有的1/10甚至更多。
WMA(Windows Media Audio)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数字音频压缩格式。一些使用Windows Media Audio编码格式编码其所有内容的纯音频ASF文件也使用WMA作为扩展名。
WMA格式最初为微软公司私有,但是随着苹果公司的iTunes对它的支持,这个格式正在成为MP3格式的竞争对手。它兼容MP3的ID3元数据标签,同时支持额外的标签。
另外,一般情况下相同音质的WMA和MP3音频,前者文件体积较小(在音质小于192kbps的情况下)。
WMA可以用于多种格式的编码文件中。应用程序可以使用Windows Media Format SDK进行WMA格式的编码和解码。一些常见的支持WMA的应用程序包括Windows Media Player、Windows Media Encoder、RealPlayer、Winamp等等。其它一些平台,例如Linux和移动设备中的软硬件也支持此格式。
优点
WMA 7之后的WMA支持证书加密,未经许可(即未获得许可证书),即使是非法拷贝到本地,也是无法收听的。同时,微软公司开始时宣称的:同文件比MP3体积小一倍而音质不变,也得到了兑现。事实上,这个说法,仅仅适用于低比特率的情况,另外,微软公司在WMA 9大幅改进了其引擎,实际上几乎可以在同文件同音质下比相同的MP3体积少1/3左右。
缺点
在高比率的渲染能力低下,同音源的一个320KBPS的MP3与比较192KBPS的WMA相比,音质和渲染力很容易分别出是前者较优。
MP3格式的音频为什么要比RM大???那种音质更好?
MP3的全称是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简单的说,MP3就是一种音频压缩技术,由于这种压缩方式的全称叫MPEG Audio Layer3,所以人们把它简称为MP3。MP3是利用 MPEG Audio Layer 3 的技术,将音乐以1:10 甚至 1:12 的压缩率,压缩成容量较小的file,换句话说,能够在音质丢失很小的情况下把文件压缩到更小的程度。而且还非常好的保持了原来的音质。正是因为MP3体积小,音质高的特点使得MP3格式几乎成为网上音乐的代名词。每分钟音乐的MP3格式只有1MB左右大小,这样每首歌的大小只有3-4兆字节。使用MP3播放器对MP3文件进行实时的解压缩(解码),这样,高品质的MP3音乐就播放出来了。
RealAudio主要适用于在网络上的在线音乐欣赏,现在大多数的用户仍然在使用56Kbps或更低速率的Modem,所以典型的回放并非最好的音质。有的下载站点会提示你根据你的Modem速率选择最佳的Real文件。现在real的的文件格式主要有这么几种:有RA(RealAudio)、RM(RealMedia,RealAudioG2)、RMX(RealAudioSecured),还有更多。这些格式的特点是可以随网络带宽的不同而改变声音的质量,在保证大多数人听到流畅声音的前提下,令带宽较富裕的听众获得较好的音质。
音质好的纯音频mp3
不知道你喜欢什么风格的曲子,就给你推荐这个价位音质比较好的吧,
首先推荐三星Q3,性价比很高,音质很纯净,三频均衡,各种风格的曲子都比较耐听,通杀;
爱欧迪E2(稍便宜)i9稍贵一些,可以接受,呵呵……毕竟音质不是盖的,爱欧迪的人声确实有点儿凹陷,如果你不是发烧的话,没什么问题,绝对甩你你以前用的二百左右的N条大街,声场很震撼,很有气势,素质最好;
如果你喜欢清新风格,ipod还是比较ok的,呵呵……ipod确实白开水,本人不是太能接受,可是,我家那口就喜欢这种风格,而且很多人喜欢这种风格,苹果确有过人之处,声音还原的的确很真实,不是其他一般的机器能比的。
耳机的话,我认为,不需要隔声效果太好的,我的推荐倾向于耳塞,三频均衡的森海塞尔mx入门级的都行,说句实话,mx170———mx580,差别不是很大,声音确实有差距(在买耳机的地方试过,呵呵……),说句实话,直接一个mx880多好啊,我最后就是买的这个。其他的耳塞没用过,不敢做什么评论,头戴的话我的电脑上的是AKG450,哈哈……喜欢这个耳机的线,是可以拔掉的。
最后,你可以先到实体店里去感受一下,我不是不爱国,说句实话,国产的真的就算了吧,不知道伤没伤过你,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就给伤完了,oppo的可以考虑一下,性价比很高的。
采不采用无所谓,呵呵……希望你能买到自己心仪的mp3.
上一篇:nokia6288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