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跳远是为了
在远古跳远是为了什么
当人类还处于茹毛饮血的时代,跳远已成为一种生活技能。当原始人在林丛草莽中追逐猎物时,倘若遇到沟渠或障碍物,即可一跃而过。跳远比赛源于古希腊。在古希腊的“五项运动”中已有跳远。世界上第一次正式的跳远比赛,是公元前708 年在希腊的第18届奥运会上举行的。当时的设施非常简单,只是把地面刨松,然后在前面放一条类似“门槛”的木板,竞技术者必须踏板而跳。这条“门槛”就是现在起跳板的前身。为避免落地时产生伤害事故,以后又发明了沙坑。古时跳远的成绩不用皮尺丈量。竞技术者每跳一次后,在着地点划一条线,最后看谁跳得最远。评定名次时,不仅要看跳得远近,还要看姿势是否优美,只有两者兼备的竞技术者才能获胜。1896 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上跳远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8世纪末,法国教育家古特木斯和雅安把跳远列为锻炼身体的重要项目之一,并在他们的著作里详细介绍了跳远运动的设备和训练方法,高度肯定了跳远在人体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进,跳远运动的记录不断被打破。在近代田径比赛中,有记载的第一个男子跳远世界纪录是英国运动员麦切尔在1864年创造的,成绩为5.48米。比蒙在第19届奥米的新纪录打破。
跳远人类猎取或逃避野兽时跨越河沟等活动,后成为军事训练的手段。为公元前708年古代奥运会五项全能项目之一。现代跳远运动始于英国,1827年9月26日在英国圣罗兰.博德尔俱乐部举行运会获的跳远冠军,其8.90米世界纪录一直保持了20多年,才被美国选手鲍威尔以8.95的第一次职业田径比赛中,威尔逊越过5.41米的远度,这是第一个有记载的世界跳远成绩。
跳远的腾空动作有蹲距式、挺身式和走步式。20世纪70年代出现前空翻跳远,因危险性大,被国际田联禁用。最初运动员是在地面起跳,1886年开始采用起跳板。起跳板白色,埋入地下,与地面齐平,长1.22米,宽20厘米,距沙坑近端不少于1米。起跳板前有起跳线,起跳线前有用于判断运动员起跳是否犯规的橡皮泥显示板或沙台。运动员必须在起跳线后起跳。比赛时,如运动员不足8人,每人可试跳6次,超过8人,则先试跳3次,8名成绩最好的运动员再试跳3次。以运动员6次试跳的最好成绩排列名次。男、女跳远分别于1896年和194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田径运动跳跃项目。又称急行跳远。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动作组成。运动员沿直线助跑,在起跳板前沿线后用单足起跳,经腾空阶段,然后用双足在沙坑落地。比赛时以跳的远度决定名次。现代跳远始于19世纪末。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48年第十四届奥运会上又增加女子比赛项目。助跑是有一定距离和步数的加速跑,它能使人体获得最大水平速度,为起跳做好准备。起跳是助跑后身体按适宜的角度向空中快速腾起的过程。
起跳腿在踏板上要经历放脚、缓冲、蹬伸3个阶段。在起跳腿蹬离地面的同时,摆动臂和摆动腿要协调配合做摆动动作,其要领是抬头、挺胸、提肩、拔腰。空中姿势一般分为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3种。无论采用哪种空中姿势,双腿在起跳离地的瞬间都有一个跨步姿势的“腾空步”动作。蹲踞式要求在落地前,尽量将双腿提至胸前并高举落地。
挺身式要求腾空后下放摆动腿和双臂,将髋、胸充分展开,然后收腹举腿落地。走步式在腾空时采用2步半和3步半两种技术。要求在空中做大幅度的前后迈步换腿动作,并与两臂协调配合。落地动作一般有“前倒缓冲法”、“侧倒缓冲法”、“坐臀缓冲法”。其目的是维持好身体重心平衡,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9世纪末对跳远规则进行了修改。新规则规定:跳者不得持物、跳板要与沙坑表面齐平(这个规则沿用至今)。1896年第1届奥运会上跳远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12年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成立后追认了英国运动员P.奥康纳1901年在都柏林创造的7.61米成绩为第1个世界纪录。当时跳者多采用“蹲踞式”或“走步式”跳法。1931年日本的南部忠平,第1次采用“挺身式”技术,创造了7.98米的世界纪录。1935年著名美国运动员J.欧文斯凭借他出众的助跑速度和强有力的起跳,以简单的蹲踞式技术,把世界纪录提高到了8.13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研究和实践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跳远技术的关键在于助跑和起跳的完美结合,即提高腾空初速并按照一个合理的角度腾起。1960年美国运动员R.博斯顿以8.21米的成绩打破了欧文斯保持了25年的世界纪录。随后他与苏联的И.А.捷尔-奥瓦涅相分别于1965年、1967年先后达到8.35米的水平。在1968年第19届奥运会上,美国的R.比蒙创造了8.90米的世界纪录。比蒙的助跑速度在起跳前达到10.70米/秒,腾起角为26°,腾起高度约为80厘米。也有人认为墨西哥城的气温、空气密度、湿度,尤其是地处高原海拔2240米的地势,为他创造这一优异成绩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1948年伦敦第14届奥运会上,女子跳远第1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匈牙利的O.佳尔玛蒂以5.695米创造了第1个奥运会女子纪录。在这以后的历届奥运会上比赛成绩不断提高,很多优秀的女运动员不但跳远水平高,而且多是“五项全能”运动员。第21届奥运会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五项全能运动员S.西格尔的跳远成绩曾达到6.49米。进入7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都培养了高水平的跳远选手,如南斯拉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古巴、法国、意大利、尼日利亚等国,其中尤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进步更引人注意。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女选手曾多次逼近7米,但第1个突破7米大关的是苏联运动员В.巴尔道斯克涅,1978年她把世界纪录提高到7.09米。
跳远在中国直至50年代初期才开始有较好的开展和提高,从60年代起,取得不少好成绩。1965年女运动员肖洁萍以6.44米的成绩创造了全国和亚洲的新纪录(列当年世界第9位)。她和康越莉在新兴力量运动会、亚洲新运会和第7届亚洲运动会上先后3次获得冠亚军。1978年邹娃在第8届亚运会的比赛中再一次获得了这个项目的冠军。近年来中国男子跳远水平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邹振先和刘玉煌等在国际比赛中曾获得较好的名次。1981年第1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刘玉煌以8.11米的成绩获得亚军,并刷新了全国和亚洲纪录。
跳远的起源是什么?
跳远是最古老的竞技项目之一,在古希腊奥林匹克的“五项运动”中就有跳远。据史料记载,首次正式的跳远比赛是在公元前708年举行的,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当时跳远的设施非常简单,只是把地面的土质刨松,然后在前面放一条门槛代替起跳板。为避免落地时产生伤害事故,以后用沙坑代替了松土。18世纪末,法国教育家古特木斯和雅安把跳远列为锻炼身体的重要项目之一,并在他们的著作里详细介绍了跳远运动的设备和训练方法,高度肯定了跳远在人体运动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进,跳远运动的记录不断被打破。在近代田径比赛中,有记载的第一个男子跳远世界纪录是英国运动员麦切尔在1864年创造的,成绩为5.48米。比蒙在第19届奥运会获的跳远冠军,其8.90米世界纪录一直保持了20多年,才被美国选手鲍威尔以8.95米的新纪录打破。 跳远人类猎取或逃避野兽时跨越河沟等活动,后成为军事训练的手段。为公元前708年古代奥运会五项全能项目之一。现代跳远运动始于英国,1827年9月26日在英国圣罗兰.博德尔俱乐部举行的第一次职业田径比赛中,威尔逊越过5.41米的远度,这是第一个有记载的世界跳远成绩。跳远的腾空动作有蹲距式、挺身式和走步式。20世纪70年代出现前空翻跳远,因危险性大,被国际田联禁用。最初运动员是在地面起跳,1886年开始采用起跳板。起跳板白色,埋入地下,与地面齐平,长1.22米,宽20厘米,距沙坑近端不少于1米。起跳板前有起跳线,起跳线前有用于判断运动员起跳是否犯规的橡皮泥显示板或沙台。运动员必须在起跳线后起跳。比赛时,如运动员不足8人,每人可试跳6次,超过8人,则先试跳3次,8名成绩最好的运动员再试跳3次。以运动员6次试跳的最好成绩排列名次。男、女跳远分别于1896年和194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跳远起源于什么时候
跳远是田径运动田赛跳部项目之一,当人类还处于茹毛饮血的时代,跳远已成为一种生活技能。当原始人在林丛草莽中追逐猎物时,倘若遇到沟渠或障碍物,即可一跃而过。跳远比赛源于古希腊。在古希腊的“五项运动”中已有跳远。世界上第一次正式的跳远比赛,是公元前708 年在希腊的第18届奥运会上举行的。当时的设施非常简单,只是把地面刨松,然后在前面放一条类似“门槛”的木板,竞技术者必须踏板而跳。这条“门槛”就是现在起跳板的前身。为避免落地时产生伤害事故,以后又发明了沙坑。古时跳远的成绩不用皮尺丈量。竞技术者每跳一次后,在着地点划一条线,最后看谁跳得最远。评定名次时,不仅要看跳得远近,还要看姿势是否优美,只有两者兼备的竞技术者才能获胜。1896 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上跳远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奥运会跳远项目起源
分类: 体育/运动
问题描述:
俺老师考我哩~!
解析:
跳远是田径运动田赛跳部项目之一,当人类还处于茹毛饮血的时代,跳远已成为一种生活技能。当原始人在林丛草莽中追逐猎物时,倘若遇到沟渠或障碍物,即可一跃而过。跳远比赛源于古希腊。在古希腊的“五项运动”中已有跳远。世界上第一次正式的跳远比赛,是公元前708 年在希腊的第18届奥运会上举行的。当时的设施非常简单,只是把地面刨松,然后在前面放一条类似“门槛”的木板,竞技术者必须踏板而跳。这条“门槛”就是现在起跳板的前身。为避免落地时产生伤害事故,以后又发明了沙坑。古时跳远的成绩不用皮尺丈量。竞技术者每跳一次后,在着地点划一条线,最后看谁跳得最远。评定名次时,不仅要看跳得远近,还要看姿势是否优美,只有两者兼备的竞技术者才能获胜。1896 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上跳远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三级跳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公元前的古奥运会上,就设有五级跳远比赛的项目。后来,以三次完成整个跳跃的比赛活动逐渐普及,并且很快在苏格兰、爱尔兰和英格兰地区广为流行。
但人们普遍认为,和现代比赛方式相类似的助跑三级跳远运动的发源地是南苏格兰地区。 此前,人们在三级跳比赛中采用的是"爱尔兰式"的"单脚跳+单脚跳+跳跃"和"希腊式"的"跨步跳+跨步跳+跳跃"。后来出现了"苏格兰式"的"单脚跳+跨步跳+跳跃"。"苏格兰式"和"爱尔兰式"的跳法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争夺,事实证明,"苏格兰式"可以使人跳得更远。现代三级跳远就是在"苏格兰式"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最初的三级跳远技术是比较低级的,人们对这项运动的技术特点认识比较肤浅,只重视第一跳和最后一跳的远度,而把第二跳只作为技术的一个过渡环节。因此,早期三级跳远的成绩进展幅度不大。 在1896年第l届奥运会上,三级跳远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美国选手詹姆斯以13.7l米夺得金牌,成为现代奥运会的第一个冠军。第1-3届奥运会,美国包揽了三级跳远桂冠。
二十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流派脱颖而出,开创了日本田径在30年代的黄金时代,并连获第9-11届奥运会三级跳远金牌。
40年代后,前苏联选手在重视第一跳的基础上,加大了第二跳的摆动幅度和力量,采用了双臂大幅度摆动,使运动成绩提高较快,克列耶尔跳出了16.17米的好成绩。
50年代,开始以巴西和前苏联为代表的技术流派在国际大赛上的争夺。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巴西选手以16.22米获该项冠军,并创了新的世界纪录。前苏联选手获得亚军。
1960年,波兰选手施密特以17.03米的成绩成为世界第一个征服17米大关的人。
60年代后期,前苏联流派再次扬威世界,其代表人物是萨涅耶夫,他多次取得优异成绩。从1968年-1976年,他连续9年列世界三级跳远年度第一位。他四次参加奥运会,三次成绩为17.23米和17.39米,1972年的17.44米,成为世界田径史和奥运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70年代,巴西流派又涌现出一位代表人物,叫奥利维拉,在国际比赛中以17.89米的优异成绩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80年代,美国选手班克斯跻身世界优秀选手行列,在1985年以17.97米打破世界纪录。
1995年,英国人爱德华兹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型跳法,突破了18米大关,以18.29米的成绩创世界纪录.
女子三级跳远于80年代开始举行国际比赛,并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女子三级跳远的技术风格越来越接近男的技术。二十世纪末,女子三级跳远的世界纪录,已经达到15.50米。
古代奥运会中的跳远是怎么样的?
作为古代奥运会上唯一的跳跃性竞技项目,跳远原本是用来训练战士跨越沟壑、溪流之类障碍的。不过,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代奥运会没有发展出跳高比赛呢?专业研究的解释是:跳高除了力量之外,还需要更多的技巧,或者说需要有专门器械的帮助,需要有一个柔软的着陆点等等,这相对于跳远运动来说,似乎没有后者来得那么方便。公元前708年,在相当于我国春秋时代早期,跳远成为古代希腊奥运会五项全能运动之一。然而,相对于铁饼、标枪、赛跑、摔跤等其他四项来说,跳远却被认为是五项全能中难度最高的一项。如果拿今天奥运会上的跳远比赛来看,这一点好像让人不太明白。在我们的概念中,跳远不过是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几个连贯的动作而已,其难度并不太高。那么为何这么说呢?原因在于古代的跳远与现代有着很大的不同。请看《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与艺术》展览中展出的这件公元前6世纪雅典制作的黑像式安法拉罐。罐身主题纹饰描绘着四位边走边舞的五项全能运动员,展示了三个体育项目,包括标枪、铁饼以及跳远,其中最左侧的那位所反映的正是跳远。运动员双手高举,各持一白色物事。实际上,这就是古代奥运会上跳远所用的“哑铃”,而这正是古今跳远的最大差异。哑铃是古代奥运会跳远运动的必备器械。其形状大致有两类,早期的外形类似老式的电话听筒,用石头或金属制成,金属的往往做成扁平状,一般采用铅或铁;之后发展出一种圆柱体形状的哑铃,以石为之,两头略粗,中段稍细,其上刻出沟槽以便手指抓握,本次展览中正有这样一只重2.23公斤的左手用跳远哑铃。在古代跳远中,运动员双手各握一只哑铃,起跳时尽力向前摆,以产生一种带动身体朝前跳跃的推动力,落地时则向后摆,使身体有一股冲力,跳远的距离可以尽量前伸。据说如果运动员的双脚不能在沙地上留下清晰的印记,则成绩无效。不过,现在有人用哑铃做过这种跳远试验,发现要想落地清晰,就得在腾空降落过程中双手高于肩部时抛出哑铃。如果运动员双手拿着哑铃不放,则很可能落地时向后坐在地上;抛出哑铃时若手位较低,身体又会前摔。由此看来,运动员要掌握好跳远的技巧就需要经常锻炼。这就是它的难度所在。也正因如此,古代跳远还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音乐伴奏,即当比赛时,吹笛手同时奏乐,运动员应节起跳。这样既有助于选手更好地发挥技巧,又使动作更显优雅有节奏感。现代的跳远有相当长的助跑距离,因而又称为“急行跳远”。考古资料表明古代跳远与此不同,很可能仅有一小段助跑,否则哑铃的使用只会使动作显得笨拙。还有人提出另一种可能性,就像跨栏赛跑那样,跳远中使用哑铃或许正是想让比赛增加难度,要求运动员具有更高的身体素质。究竟怎样,实在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
跳远的世界纪录是多少
跳远的世界纪录是:8.95米(男子)、7.52米(女子)。迈克·鲍威尔:美国男子跳远运动员。1963年11月10日出生于美国费城。他从小喜爱体育运动,高中时期曾是校篮球队队员,后来改练跳远。1991年,鲍威尔以8.95米的成绩打破了比蒙保持了近23年的男子跳远世界纪录。他之所以能够打破比蒙创造的“神话般的世界纪录”,是因为他的助跑速度和腾起高度都超过了比蒙。加琳娜·奇斯佳科娃:1962年7月26日出生,前苏联著名女子跳远运动员,世界上第一个突破跳远“7.50米大关”的田径明星。1988年是奇斯加科娃运动生涯的顶峰,6月11日她在列宁格勒以7.52米的惊人成绩打破了7.45米的女子跳远世界纪录,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突破女子跳远7.50米大关的运动员。
立定跳远的世界纪录是多少?
立定跳远世界纪录是3.476米,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举行的第三届奥运会上,尤里蝉联了立定跳跃的全部三项冠军,成绩为立定跳高1.50米、立定跳远3.476米(创世界纪录)、立定三级跳远10.55米。在这届奥运会上,由于许多欧洲选手付不起昂贵的路费,未能前往美国参赛,只有12个国家出席,选手共625人(其中美国人占533个)。参加立定跳跃的4名选手均是美国人,因此尤里很轻松地战胜了对手。扩展资料:跳远项目历史:跳远原是人类猎取或逃避野兽时跨越河沟等的生活技能,后成为军事训练的手段,成为公元前708年古代奥运会五项全能项目之一。在古希腊奥林匹克的“五项运动”中就有跳远。据史料记载,首次正式的跳远比赛是在公元前708年举行的。当时跳远的设施简单,只是把地面的土质刨松,然后在前面放一条门槛代替起跳板。为避免落地时产生伤害事故,以后用沙坑代替了松土。18世纪末,法国教育家古特木斯和雅安把跳远列为锻炼身体的重要项目之一,并在他们的著作里详细介绍了跳远运动的设备和训练方法,高度肯定了跳远在人体运动中的重要作用。1827年,在英国举行的职业田径比赛中,威尔逊越过5.41米的远度,这是第一个有记载的世界跳远成绩。1864年,英国运动员麦切尔跳出5.48米,这是近代田径比赛有记载的第一个男子跳远世界纪录。1886年,开始采用起跳板。起跳板白色,埋入地下,与地面齐平,长1.22米,宽20厘米,距沙坑近端不少于1米。起跳板前有起跳线,起跳线前有用于判断运动员起跳是否犯规的橡皮泥显示板或沙台。运动员必须在起跳线后起跳。1896年,男子跳远被雅典奥运会列为比赛项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立定跳远
上一篇:太空枕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