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大缸被刻字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写到此一游
”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许多网友对此均表示气愤,大呼“丁锦昊,你要火了”。曾带队赴埃及多次的资深导游张先生表示,毁坏和私藏文物出入境已经触犯了当地法律,一旦被发现且情节严重,可能要坐牢。“一名叫梁齐齐的游客,在故宫大铜缸上刻下了到此一游,逮到你都得剁你的手”。一条微博引来众人关注。故宫工作人员颜先生巡视时发现太和门附近的一口大铜缸被人偷偷刻上了一行字。由于没能“人赃并获”,气愤之下颜先生将此事发到微博上,随后立刻引来“骂声一片”,网友纷纷谴责该游客“太缺德”,甚至扬言要“人肉”此人。 中国人爱到此一游,不独中华民族的象征的长城身上已经是伤痕累累,刀刻、笔写的“到此一游”几乎布满了墙体让人不解的是,里面竟然也有人在林木上刻字"留念"。由此看来中国人确实爱游,兴许那天,可能在某厕所的墙上亦可看到,某人到此一游的"壮观"。中国人为什么要写到此一游,估计与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关系是分不开的。我们的老祖宗都喜欢到此一游,何况我们这些小辈。中国人喜欢著书立传,喜欢在石崖上题字,我们的大书法家,我们的各位名人,有谁没有留下墨宝。如果不是他们喜欢在石头上刻字,我们西安怎么会有碑林,我们的泰山上,黄山,庐山,华山,衡山,昆仑山等名山上就不会有那么的好作品。如果追溯“到此一游”的祖师爷,估计要数在中国人心中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孙悟空”了。 有书为证:《西游记》书中第七回。孙悟空和如来斗法,他和如来打赌:如来说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算你嬴。悟空想他的一个跟头为十万八千里,估计他这样一翻,不知到了木星还是水星上去了,还翻不出如来手掌不成。悟空出去好远看到五根大柱子,于上在其中的一个柱子上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还在些撒了一泡猴尿。没曾想,等他回来与如来理论时,发现这字是写在了如来的右手中指上,他一个跟头没逃出如来掌心,被压五行山。从些开始了五百年的苦难生活。估计如来也对他这种不环保的或不文明的做法也很不满,才生气将其压于五行山下修行。没想到N年之后,我们这些猴孙们又复活了,于是开始到处乱涂乱画,甚至有过之而不及――将不文明做法带到了国外。根据达尔文进化论认为:人是由于猴子演变来的。而中国人肯定是孙大圣的后代,于是也遗传了他们的劣根性。这就如同中国式过马路一样。中国人的种种不是,柏杨先生已经数落过好多回了,我们在这里也不再赘述。中国人多,从众心理很强,你做我也做,于是耳熏目染,我辈都这样了,喜欢在仍何东西上留下记忆。于是小到了我们县城公园内的竹子,大到北京城的古文物。记得五年级的时候也做过就样的事,而且做法提法还是一样:某某到此一游!与老祖宗的格式则上一成不变。中国人的素质是不是要提高一点,中国人怎么那么让外国人讨厌,是自己不给自己面子。如果我们不顾中国人这张名片,中华民族永远让人瞧不起,我还曾看到过在某某海岛,中国人潜水时将珊瑚从海底捞起,还有在海底可以看到中国人丢弃的中华烟盒。中国人怎么了,中国人这几个有钱了,但素质下降了。
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
我国关于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有:1、《文化和旅游部 旅游行政许可办法》《旅游行政许可办法》已经2018年3月2日国家旅游局第3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2、《文化和旅游部 旅游安全管理办法》《旅游安全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9月7日国家旅游局第11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3、《文化和旅游部 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13年4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4、《文化和旅游部 导游管理办法》《导游管理办法》已经2017年10月16日国家旅游局第17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5、《文化和旅游部 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2006年4月16日国家旅游局、公安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令第26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根据2011年6月20日国家旅游局、公安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令第37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国家旅游局、公安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关于修改〈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改。根据2017年4月13日国家旅游局、公安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令第43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国家旅游局 公安部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关于修改〈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改)扩展资料:我国除了以上的法律性条款,还有一些相关部门的规定性质条款,具体如下:1、《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领队管理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76号修改公布的《旅行社条例》,以及2016年12月12日国家旅游局令第42号修改公布的《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领队管理由资格准入制改为备案管理制,旅游主管部门不再对领队从业进行行政审批,制定此细则。2、《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加强出境游市场监管通知》随着我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出境游中诱骗购物、甩团滞留、丢失财物、抢夺盗窃等案件时有发生。为切实净化出境游市场秩序,保障公民出境游的合法权益,避免重大旅游安全事件发生,现将下一步加强出境旅游管理,规范此出境旅游经营有关要求通知。进一步加强旅游诚信建设,健全信用奖惩联运机制,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旅游市场信用环境,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部-旅游行政许可办法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名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旅游安全管理办法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名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旅游法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导游管理办法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参考资料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领队管理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参考资料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加强出境游市场监管通知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写到此一游?
我觉得这种“到此一游”很大程度是受中国传统的影响,古时候文人墨客到了一个地方不也爱在石头上刻个字,柱子上留个名。我小时候也在公园的竹子上刻过到此一游,回顾当时的心理无非是希望物是人非之后,即使自己的肉体消亡,在这颗竹子上仍有我存在过的痕迹。往大了说,行走江湖与庙堂之间的中国古文人刻字题词,无非也是希望在自己挂了之后,能有个证明自己存在感的物件。所以,都是为了个存在感。这跟每天有些自恋的人每天往微博和朋友圈发自拍照一个理。
如何保护古代文明
文明的毁灭可以归结于两个原因,一,是自然灾害;二,是文明本身。 自然灾害自然不用多加解释。 而文明毁灭于文明自身。 用我的一个观点就是:文明的发展史就是文明的自我毁灭史。 有谁敢肯定,人类的文明起源几千年以前,又有谁敢肯定人类最早出现是在考古学家发现的猿人化石所代表的几十万年前、几百万年前。 而在此之前,有没有类似于人类的文明?又何以断言呢?就拿当今的文明来说。 每一次文明的变革,都会有大的发明和创造,而越是伟大的创造,而最终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远大于对人类的福祉。 文明发展的越快,资源利用的越快,环境污染的越快,社会体制之间的矛盾越快。 文明的消失。 最终不是因为环境的剧烈恶化,就是以为战争的破坏。
青少年该如何保护古代文明
不乱涂乱画。前几年,游客在建筑物上乱涂乱画的话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因为,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居然有游客在故宫博物院内一口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铜缸上刻字。其实,有关游客外出游玩时在各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点乱涂乱画的现象,真的是由来已久了。经常出门旅游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但凡是一些有游客光顾的地方,总是少不了这样的情形:“张三到此一游”、“李四某某年留念”、“某某和某某在此见证爱情”等等的留言,以及各种乱涂乱画的东西在许多旅游景点,包括一些知名的景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我们首府的一些旅游景点,这样的现象同样并不鲜见。不但如此,漫步首府的街头,不要说是一些墙壁和地下通道内,乱涂乱画的现象比比皆是,就连好多公共卫生间内也是随处可见各种乱刻字、乱涂乱画的现象。这种刻画得歪歪扭扭的字迹和毫无任何艺术成分的涂画,就像是“鬼画符”一样,可以说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毫不夸张地说,乱涂乱画就如同街头的小广告一样,已经成为了旅游景点的“牛皮癣”。
作文看图作文帮我们写一下
小蚂蚁作业完成后,跟妈妈说:“妈妈,我出去玩一会。”妈妈在厨房边炒菜边说:“可以,但不要太晚,记得回来吃晚饭。”“我知道了,妈妈。”小蚂蚁说完来到毛毛虫家说:“毛毛虫我们去打篮球吧。”毛毛虫说:“好呀。”他们玩得很高兴。
一个小时过去了,毛毛虫说;“我应该回家吃饭了。”小蚂蚁说:“好吧,你先回家吧,我还要再玩一会儿。”小蚂蚁爬上柳树荡秋千,还爬到香蕉树上滑滑梯,玩了一会儿,小蚂蚁抬头一看,天越来越黑,树林像被罩上一块黑布,黑乎乎。它走来走去找不到回家的路,吓得心怦怦直跳,双脚发软,全身发抖,它忍不住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萤火虫提着灯笼飞来了,萤火虫问小蚂蚁:“嘿,小蚂蚁你怎么在这儿哭?”小蚂蚁说:“天太黑了,我找不到家了。”萤火虫安慰它:“别怕,我带你回家。”“好啊!好啊!”萤火虫一路提着灯笼照着小蚂蚁
在旅游中如何维护我们的文明形象?
不文明行为对环境和他人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非常重视旅游中的文明出游。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不文明行为及应对方法:
1.乱扔垃圾:如果看到其他游客随意乱扔垃圾,可以提醒他们把垃圾带回酒店或找到垃圾桶丢弃。
2.破坏景点:如果发现其他游客在景点内破坏公共设施或纪念物品,可以向景点工作人员报告。
3.过度拍照:如果其他游客对着景点不停地拍照,遮挡了其他人的视线,可以礼貌地询问他们是否可以让别人先拍照或移动位置。
总之,在旅游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持文明、尊重环境和他人,并积极维护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
如何做到文明旅游,维护国家形象,展现中国魅力
作为一名导游领队,在带团时引导游客文明旅游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是十大文明古国之一,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近年来的国民出境游却因不文明行为而给国家蒙羞:今年9月5日,几段“中国游客大闹曼谷机场”的视频出现在网络上引起网友热议,相关人员进入“游客黑名单”;不久前,在苏黎世到北京的一架航班上有两名中国乘客喝了酒,在飞机上因口角发生纠纷,进而大打出手,甚至还打了来劝架的乘务长,导致飞机被迫返航。而事件被曝光后,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直斥“丢人都丢上天了”;纽约华尔街的那只金色铜牛,在全世界都很出名,到纽约的游客常常要到牛前合个影,希望带来点好运气。然而,有一群中国游客则是翻身骑牛,大肆拍照留念……
从马尔代夫的沙滩到阿尔卑斯的雪顶,从耶路撒冷的哭墙,到玛雅文明的圣坛,中国游客的足迹踏遍七大洲,在旅途中欣赏着世界的精彩。从出使西域的张骞,到东渡日本的鉴真,从西天取经的玄奘,到七下西洋的郑和,千百年来,中国人走出国门,世人也同样在感知中国、了解中国。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国庆假期将至,出境游再成热点。在打点行囊出发前,别忘了提醒自己:文明出境游,为祖国代言。每一名出境的中国游客在国外都是一面反映中国的镜子。中华民族自古崇尚文明礼仪。文明出境游不仅是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必要构成,也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促进公民文明素质提升的重要抓手。
从万里长城到埃及金字塔,“到此一游”成了中国游客负面形象的“黑色”标签。破坏景点设施、故宫铜缸上画心刻字“秀恩爱”、骑在600多年文物上玩自拍……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损害了文物古迹、破坏了景区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游客不文明的旅游行为本身往往成为其他游客游览活动中的视觉上的污染, 影响游兴, 破坏环境气氛, 进而影响其他游客的游览质量。同时, 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还往往会给其自己及他人身平安带来隐患。
2015年4月6日,国家旅游局出台《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并施行,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工作同时开展,被旅游业内称为“游客黑名单”。根据《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进入“游客黑名单”将会影响到游客再次旅游,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出境、银行信贷等。因此,只有文明旅游才能提高国民素质,维护国家形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文明旅游,人人有责!
八达岭长城刻字游客被行拘,坚决查处故意损毁文化遗产行为
延庆县警方最新发布的信息表明:3月22日零晨,延庆县警方早已将3月21日在八达岭旅游景区游玩刻画万里长城墙面的三名游客李某林、王某荣、苏某芳破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要求,已对三人做出治安拘留处以罚款的惩罚。
3月21日,有3名游客在八达岭长城墙面上刻画,被网民及有关媒体曝光。八达岭特区办事处获知此信息后,马上运行稽查程序流程并向相关执法部门举报。经基本调研,视频中拍摄的游客刻画个人行为产生时间为3月21日13时左右,地址坐落于北三楼至北四楼中间,分析判断游客应用的刻画专用工具很有可能为锁匙、细铁丝或别的尖锐物件,刻画内容为游客名字。
《通报》表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三条要求:以刻画、涂污或是以别的方法有意毁坏我国维护的珍贵文物、风景名胜的,处警示或是200元下列罚款;剧情偏重的,处5日之上10日下列拘押,处以200元之上五百元下列罚款。
延庆县警方注重,历史古迹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大伙儿一同维护,针对有意毁损的个人行为,警方将依规果断依法查处。
依据2020年4月颁布的《八达岭长城景区破坏文物行为惩戒办法》,现有多位游客因存有毁坏珍贵文物个人行为遭受治安拘留、罚款、纳入不文明旅游纪录等惩罚,延庆县12家级别旅游景区已对之上工作人员执行两法衔接、未予招待。
一、妨害文物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
(二)违反国家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进行爆破、挖掘等活动,危及文物安全的。
根据本条规定,具有本项行为构成妨害文物管理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其中情节较重是指刻划、涂污,给文物造成较严重损害的行为,或者屡次进行刻划、涂污,经教育拒不改正的。这里应当注意的是,如果针对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进行刻划、涂污或者其他故意损坏的行为,造成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损毁的,或者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二、八达岭景区针对破坏文物行为出台惩戒办法
针对破坏文物的违法和不文明行为,八达岭长城景区出台《惩戒办法》,适用对象包括对长城主体和与主体有关的城堡、关隘、烽火台、敌楼等附属建筑及其它相关文物造成破坏的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
《惩戒办法》规定,对刻划、故意损坏等七类破坏文物行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构成刑事犯罪的,交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置。对于破坏文物和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不文明旅游行为,还将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限制购票参观。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黑名单将定期对社会公布,加大曝光力度,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3名游客八达岭长城墙体上刻字,如果你看到这种行为,你该怎么做?
其实不得不说,游玩的同时更应该养成文明的游玩习惯,也正是因为如此,游客在八达岭长城墙体刻字显然是不文明的行为,也严重破坏了古迹,所以正是因为如此很有必要及时制止,对于我们来说很有必要进行及时提醒的义务,阻止游客类似的行为,另一方面对于这种现象更应该及时的拍照反馈,让负责人处理了对应的事,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来考虑问题。1,不得不说是三名游客八达岭长城墙体刻字,如此不明的行为,确实也破坏了当地的古建筑。所以这是因为如此必须及时制止,避免类似现象再次发生。其实不得不说的是,游客在八达岭长城墙体刻字这种不文明的行为确实要破坏了古建筑,所以正是因为如此很有必要及时制止,而对于我们来说游客更应该养成良好文明的游玩习惯,避免不当的行为对当地建筑造成破坏。2,不得不说是对于我们来说,身边的游客如果确实有如此不文明的行为,确实更应该及时提醒,适当制止,避免类似现象发生。其实不得不说是作为游客来说,如果去了发现同行游客有类似不文明的现象,更应该及时制止和提醒,避免因为一些娱乐性方式破坏古建筑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对我们来说更应该及时提醒,让游客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3,不得不说是有考部门的行为,确实会破坏当地的建筑,对于我们来说也可以选择拍照取证,给当地的负责人进行处理。其实不得不说的是,对于普通游客来说,确实有义务进行及适当的提醒和反馈,而且这样做也确实保护古建筑的需要,所以正是因为如此在提醒不管用的情况下,更应该进行拍照取证,及时反馈给景点负责人,让对方对这些破坏古建筑的不文明游客进行惩罚。其实不得不说的是,三名游客八达岭长城墙体刻字如此不明的行为,也破坏了当地的风景,岁正是因为如此,很有必要及时制止,对于同行的游客来说很有必要尽监督举报的义务,另一方面如果可以选择及时制止,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去故宫游玩时,为何游客不能摸门口的铜狮子?
历史从何体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多是从书籍资料中查询,其实还可以从很多现存的建筑中探得一二。要说最能体现政治集权以及封建统治的历史建筑,故宫肯定榜上有名。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的故宫,不仅保留了两个朝代的特征,同时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建筑物。1987年故宫就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以世界为范围都极具影响力。故宫也作为全国各地园林建设风格的汇全,可以说是中华宫殿建设的集大成者。故宫于1406年开始建设,直到以1420年建成,历时14年完成这一建筑成就。既然见证了两个朝代,又度过了这么多年,岁月带给故宫的不仅仅是时间的沉淀。也许是好奇心所致,故宫里也传来了许多离奇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很是有趣,那就是来故宫的游客们是不能摸里面的铜狮子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怎么还会让人吓出一身冷汗呢?这一故事还要从故宫里的武英殿说起。武英殿东部建有一座断虹桥,而在桥上就有一独特的装饰——造型吸睛的石狮子。这狮子拥有很别致的姿势,即使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雨依然没有受到影响,依旧保持风姿,展现着逼真的形象。道光帝有一皇子名叫奕纬,也是他的长子。这个奕纬死于1830年,在历史上记载他死亡的原因是因为身体染病未痊愈而亡而住在圆明园。而在一些历史资料中却显示奕纬是由于顶撞了教书师傅,被道光帝知道了非常生气,震怒不已下踹向奕纬的裆部就直接把奕纬踹死了。而相传奕纬死亡时的样子就与这断虹桥附近的石狮子所塑造的形象相似。也是这个原因,断虹桥对于道光来说是很伤心的地方,他还时不时会从石狮子联想起奕纬,感到十分后悔,无尽哀痛。所以后来道光就让人把石狮子包起来,还不允许触碰。之所以说会让人下一身冷汗,是因为这个石狮子背后的寓意。因为这断虹桥实际上是元代就建好的了,而清朝的皇子死于这里,是不是暗示了清朝的死亡呢?简直让人不寒而栗。而且断虹桥是位于元朝时期的中轴线的,所以也有对应“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当时很多罪犯被拉去斩首的时候也会路过断虹桥,在民间也就有了“断虹桥”是“断魂桥”的传说。
为什么说故宫里的铜狮子,游客打死都不能摸?
去过北京旅游过的小伙伴们,想必都去过故宫,毕竟那里可是必去的景点。故宫除了完整保存了清明皇帝、妃子的住所布置,展出了各种珍奇文物之外,还有不少奇奇怪怪的建筑,其中最有意思的莫过于故宫中形态各异的狮子雕像,有的是石头做的,有的是铜铸的,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然而这些狮子雕像是禁止游客触摸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不少离奇的说法,根据野史记载,道光的长子弈纬曾经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皇位的继承人,因此道光对其要求严格,可他偏偏不喜欢读书,特别爱顶撞老师,有一次,他的老师实在受不了了,于是规劝他“现在不好好读书,以后怎么做皇帝”,可奕纬听后却顶撞到“我要是皇帝,第一个就先杀你”,结果老师被吓得不轻,便找了道光皇帝请罪,道光听后勃然大怒,意外踢到了弈纬裆部,致其死亡。后来有一天,道光从断虹桥路过,看到第四座狮子双手捂着裆部,表情痛苦,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于是命人用红布盖住,后来宫里纷纷谣传,弈纬就是这只狮子的转世,因为这个断虹桥是元代建的。当然,这种野史,小伙伴们听听也就好了,毕竟故宫的一草一木都是存在了上千年的,不让人摸很可能是害怕游客手里的汗渍会腐蚀这些铜狮子,看到这里,小伙伴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上一篇:免费发布供求信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