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平顶山楼市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4-09 06:07:15编辑:莆仙君

平顶山房价涨幅全国第一,当地人还能买起房吗?

面对这稳增不减的房价,很多人都表示说现在买房子压力山大,但是也有部分人表示就算房子再涨价我们也是买得起的。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整体来看,6月有6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较6月减少3城。其中,平顶山以1.6%的环比涨幅跃居榜首。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AI财经社表示,从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名单看,平顶山此类城市楼市政策比较宽松。此前河南开封、洛阳等城市楼市政策调整,往往会引起省内部分城市房价的变动。平顶山房价涨幅第一,说明部分非热点城市房价也开始抬头,后续需要强化管控。在7月的数据中,西安新房价格同比涨幅达到25.3%,连续8个月领跑70个大中城市。早在6月20日,西安就已发布调控政策,将新落户居民的购房门槛设置为“落户满1年,或连续缴纳12个月的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同时将非户籍居民的购房门槛提高为5年社保或纳税证明。此外,西安还将临潼区也纳入住房限购范围。即便如此,西安7月房价环比涨幅依旧达到了1.4%,与环比涨幅第一的平顶山只相差0.2%。对于西安未来房价变化的可能性,严跃进认为,考虑到西安近期政策持续收紧,尤其是在人才落户和郊区限购等方面有较为严厉的动作,预计后续西安此类房的增幅也会收窄。

平顶山房地产越来越让人搞不懂,平顶山楼市网最近公布的各个楼盘优惠信息及价格,感觉很迷茫,该不该买房

总体上暂时不会降:
1、城中村改造未完成;
2、老房子近年需要翻建,很多正在翻建中,这个你可以在街上看到;
3、棚户区改造很多正在进行中;
4、很多县、区的领导刚刚把目标瞄准平顶山房产,他们大多在县里三次置业以上;
三年后平稳五年后必降:
1、城中村改造完成会新增很多普通住房;
2、旧房翻建以高端住宅为主,高层大户型会消化很多富人财产;
3、中平能化集团的棚户区改造会让大部分中等收入者有房住;
4、平顶山的大部分人收入水平很低,贫富分化严重,高房价是暂时的,没有基础!
5、平顶山城市以带状分布,城市小,财富来源不集中,工作方便为大部分人的置业考虑,而平顶山的城市格局在土地供应上很有优势!未来城区适宜商业地产,郊区任何地方建小区都热卖!
6、平顶山直追郑州等大城市的消费说明了平顶山大部分老百姓囊中羞涩!购买力有限,主要是投机和丈母娘需求!
总结:
那一天你发现平顶山东西三大主干道上高层林立,街边都是完工楼盘的房地产广告,
房租悄悄下降了,房子降价就该来了!
按照建设周期及现在的市场需求情况平顶山房价三年后平稳五年后必降!
顺便告诫土八路开发商:入市趁早,拿地上项目,加快现金流动,不要把赚的第一桶金投到他处,一心一意搞楼盘,机会稍纵即逝!


明明在调控房价,平顶山房价却为何大幅上涨?

虽然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控制房价,但是平顶山的房子却一直在保持着增长,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无论怎么说在平顶山房子仍然是家庭最大资产。根据房多多数据研究院最新调研数据统计,房产在我国资产中占比高达62.72%,如果加上房产类投资份额,这个比例还将提高至80%左右。在平顶山很多家庭三代辛苦奋斗才能买得起一套房,还要背负贷款,如果房价暴跌,资产变巨额负债,对于平顶山的家庭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所以平顶山政府调控楼市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从这个角度看调控对于平顶山有房和没房的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其次,一、二线城市和其他热点城市房地产限购政策的相继出台,有效控制了三、四线城市资金外流,一些想在外地购房投资的资金持有者转而把眼光瞄准本地有升值潜力的楼盘,尤其是高品质楼盘,导致本地楼盘热销继而价格上涨而二手房价格上涨主要是受新房涨价的拉动影响,部分购买新房资金受困的人群转而加入购置二手住宅行列,房源有限而需求有增无减,因此房价有所抬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学校、医疗机构附近的房源价格涨幅明显;另外新城区成熟小区住房颇受青睐,价格呈上涨趋势。近期,房价仍会持平或小幅上涨调研中,平顶山调查队还发现目前当地开发商存在定位不合理、盲目开发等问题。从房地产整体来看,有些房地产企业,对市场形势分析不到位,不考虑市场的具体情况、不计后果,产品严重偏离市场需求,盲目开发,导致预售受阻、销售不畅,给整个房地产市场库存带来一定影响,增加风险份额。

平顶山房价涨幅全国第一,业主买到烂尾房该怎么办?

业主一定要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慌张,然后就是通过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可以太过于急躁,做出一些不合法律的事情。近日,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情况正式公布了,这其中,平顶山房价无疑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了。数据显示,7月份河南平顶山房价的涨幅高居全国第一。继洛阳之后,河南省平顶山市成为7月份房价指数环比增幅最大的城市。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整体来看,6月有6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较6月减少3城。其中,平顶山以1.6%的环比涨幅跃居榜首。买到烂尾楼几乎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建议业主,去法院告。业主普遍的反应是:不打!其实购房人的出路也在于此,打官司!如果在多加几个字,组织起来打官司!道理很简单,开发商没钱了,只有房子戳在那里。房子一定是贱卖,找人接盘也好,政府印钞票也好,不可能还清所有的债。找钱建房就要替开发商处理极高的债务,不是非常现实,而开发商、银行、施工方可能都压根不打算再把项目进行下去了,谁也不愿意赔钱,都想着把钱赶紧掏走,把房子赶快拿走。这样吃亏的就一定是业主。幸好法律给了业主优先权。这个时候业主一定要积极行动。不要等着别人查封你的房子,相反你还要去查封别的房子——房本没下来之前所有的房子都是开发商的房子,无非是执行难度不同——如果你只查封你自己的房子,贱卖以后你就赔了。这个官司具体怎么打就是律师的专业范围了,简单地说这种官司一个人打不起也打不动,都是几十人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抱团打。你们不懂怎么组织,就赶快向律师请教学习怎么组织,我们可以指导你把邻居们发动起来。别人不积极行动,是别人的事情,我们说不定还要查封他们的房子。我们积极地行动,不一定立刻拿到钱。但是沉睡、观望,就是死路一条

全国新房降价12%,导致房价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据统计局发布5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的统计数据之后,可以发现全国新房降价12%。当听到这样的消息时,可以说是有些人欢喜,有些人忧愁,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房价下跌呢?第1点原因是房产税扩围:在2021年,我国已经明确房产税扩围,这样一来很多城市就会加入到房产税的试点当中,有些人为了保证自己的房子可以利益最大化,就会在这一段时间内出现抛售的状态,所以房价在对比的状态下也会有所下降,甚至出现低迷的情况。第2点原因是疫情影响:近两年受到疫情影响,无论各个行业都有所萧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收入也会明显降低,对于想要购房的人就会再而三的考虑,或者在这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打算买房的计划。当出现此情况时,也会导致房价的逐渐下降。第3点原因是饱和状态:目前来说,我国房产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并且房产市场也处于饱和状态。排除一二线城市之外,像三线城市以及三线以下的城市,就很可能导致房子不断出售,甚至以降价的方式也要出售的情况,自然会导致房价逐渐下跌。现在房价还处于低迷状态吗?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目前来说,房地产月度销售仍处于萎靡状态。就在今年5月份,全国新建住宅销售额才达到1.05万亿,和以往相比,已经少了32%。因此不出意外,房价可能一直会处于持续下跌的情况,甚至是无法抛售的状态。其实全国新房降价12%,说明我国新房宽松政策也在逐渐呈现。甚至后期会进入到稳中有跌,甚至部分城市还会出现房价贬值的情况。因此对于近期准备买房的人群,一定要再三考虑。

全国新房降价12%!房价触底了吗?还会继续下降吗?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新建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9800,百78元平方米,于2021年1月的顶峰相比每平方米下降了1350元,降幅多达12%,但我认为现在的房价并没有触底,在后续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现在的房价依然还维持在高位,其实很多地方都降低了贷款利率,甚至还放开了限购,允许外地人在当地购房落户,可是新房的成交量依然没有明显的上升。首先个人购房的意愿依然不够强烈,其实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刺激性政策,鼓励市民进行购房,可是全国个人按揭贷款同比还下降了27%,这也就意味着购房的人群越来越少了,然而这些开发商还在不断的建设新楼盘,这么多房子根本就没有人买,许多市民都是处于观望的态度。现在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其实房价和经济息息相关,当经济持续发展的话,市民也越来越有钱,购房的人越来越多,房价自然持续上涨,可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全世界的经济都是处于低迷的阶段,这就导致房产销售不断的萎缩。在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可能都是一直萎靡不前,那么房价可能也会持续地跌落,所以大家购房一定要理性,千万不要冲动购房。现在的房价依然处于高位,而且生育率在持续的降低,在未来势必会出现房多人少的局面,在之前房地产之所以火热,那是因为有很多炒房者购房,其实现在很多市民都有,几套房子根本都做不了,现在房子逐渐回归了居住的属性,房价一定会持续地跌落,所以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肯定没有现在好,房价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稳楼市政策料频繁落地,已有约80个城市开展“因城施策”

关于房地产市场发展,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因城施策”受到支持,“稳楼市”政策将更加频繁落地,购房需求有望逐步释放。改善市场预期业内人士指出,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意味着中央对地方“因城施策”政策的支持更为明确。“‘稳楼市’政策5月份有望更加频繁落地。”中银证券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夏亦丰认为。“合理改善型购房需求有望获得进一步支持,信贷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包括放宽认房/认贷标准、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二套房按揭利率等,具体落实将由地方政府‘因城施策’执行。”光大证券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何缅南表示。“预期改善对楼市信心的提振意义很大。3月以来,公司部分区域销售情况不错。随着信贷等政策的转变,经济实力强的地区需求向好。”某上市房企管理层人士表示。开展“因城施策”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约80个城市开展“因城施策”。此次会议召开后,江西上饶,广东惠州、中山、梅州,江苏连云港、无锡等地纷纷发布相关政策,涉及公积金、首付比例、购房补贴、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等方面的内容。5月1日,广东省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七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降低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从当前执行的三成降至二成。无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国家税务总局无锡市税务局近日联合下发《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的通知》,明确无锡市区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按国家规定执行,由5年调整为2年。4月29日,《关于促进连云港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通知》发布。商业贷款方面,首套房首付比例按20%执行,引导商业银行逐步下调房贷利率、缩短审批放贷周期。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方面,在严格执行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的基础上,探索采取担保方式,释放一定数额资金用于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夏亦丰表示,后续可以重点关注强二线城市是否有相关政策落地,这将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意义。鼓舞房企“士气”去年以来,房企信用问题不断出现。预售资金监管会否调整成为业内关注焦点。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日前表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新规首次从全国层面作出统一安排、确定监管机制,能够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规范开发商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房地产市场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创造条件。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相关内容有力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券商指出,未来房地产板块龙头股估值仍有进一步向上突破的空间。中信证券表示,预计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的优化和放松,将是缓解房企信用问题和切实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夏亦丰则认为,未来可能的举措包括:允许部分房企以银行保函解冻部分监管资金。针对信用等级较高的房企,预售资金留存比例适当降低;进一步放开预售资金监管时间点。

稳楼市政策料频繁落地,已有约80个城市开展“因城施策”

关于房地产市场发展,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因城施策”受到支持,“稳楼市”政策将更加频繁落地,购房需求有望逐步释放。改善市场预期业内人士指出,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意味着中央对地方“因城施策”政策的支持更为明确。“‘稳楼市’政策5月份有望更加频繁落地。”中银证券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夏亦丰认为。“合理改善型购房需求有望获得进一步支持,信贷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包括放宽认房/认贷标准、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二套房按揭利率等,具体落实将由地方政府‘因城施策’执行。”光大证券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何缅南表示。“预期改善对楼市信心的提振意义很大。3月以来,公司部分区域销售情况不错。随着信贷等政策的转变,经济实力强的地区需求向好。”某上市房企管理层人士表示。开展“因城施策”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约80个城市开展“因城施策”。此次会议召开后,江西上饶,广东惠州、中山、梅州,江苏连云港、无锡等地纷纷发布相关政策,涉及公积金、首付比例、购房补贴、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等方面的内容。5月1日,广东省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七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降低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从当前执行的三成降至二成。无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国家税务总局无锡市税务局近日联合下发《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的通知》,明确无锡市区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按国家规定执行,由5年调整为2年。4月29日,《关于促进连云港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通知》发布。商业贷款方面,首套房首付比例按20%执行,引导商业银行逐步下调房贷利率、缩短审批放贷周期。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方面,在严格执行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的基础上,探索采取担保方式,释放一定数额资金用于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夏亦丰表示,后续可以重点关注强二线城市是否有相关政策落地,这将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意义。鼓舞房企“士气”去年以来,房企信用问题不断出现。预售资金监管会否调整成为业内关注焦点。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日前表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新规首次从全国层面作出统一安排、确定监管机制,能够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规范开发商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房地产市场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创造条件。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相关内容有力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券商指出,未来房地产板块龙头股估值仍有进一步向上突破的空间。中信证券表示,预计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的优化和放松,将是缓解房企信用问题和切实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夏亦丰则认为,未来可能的举措包括:允许部分房企以银行保函解冻部分监管资金。针对信用等级较高的房企,预售资金留存比例适当降低;进一步放开预售资金监管时间点。(原题:《提振信心 稳楼市政策料频繁落地》)

“金九银十”! 多地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市场怎么走…

今年以来,多个城市都对公积金政策进行调整,不仅推出公积金“一人购房全家帮”政策,而且不少地方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后,已可覆盖刚需购房金额。现在,楼市正式进入传统“金九银十”重要节点,接下来的整体市场将怎么走?“一人购房全家帮”近日,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局就近期制定的《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推出“一人购房全家帮”相关住房公积金互助使用政策,保障缴存人住房刚性需求。《(征求意见稿)》称,“一人购房全家帮”业务是指在海南省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以上的购房人,在省内购买家庭首套自住住房,可以使用其配偶及直系亲属的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和对冲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直系亲属是指购房人及其配偶的父母或子女。购房人直系亲属家庭在海南省无未结清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且住房不超过1套(2孩及以上家庭可放宽至2套),方可申请办理直系亲属的购房提取和对冲还贷业务。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0个城市发布职工可以提取公积金帮助子女或直系亲属购房的政策,被称为“一人购房全家帮”政策。日前,深圳发布的《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也提到调整共同申请人的范围,拟在本次修订中明确申请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不论有无缴存住房公积金均可以作为共同申请人;同时还明确申请人的配偶、父母、子女是购房人的,应当作为共同申请人。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梁楠指出,从形式上来看,“一人购房全家帮”政策调整分别从帮还贷、帮提取公积金付首付以及提取亲属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款等方面展开,这进一步体现了政策调整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同时也呼应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政策导向。“金九银十”怎么走?而在重庆,重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在优化新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首付款比例、贷款额度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其中,职工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40%降低为30%;多子女缴存职工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降低为25%。与此同时,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最高贷款额度从4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夫妻参贷的,缴存职工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从8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多子女缴存职工家庭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个人最高贷款额度提高到60万元;夫妻参贷的,家庭最高贷款额度提高到120万元。此外,还将扩大住房公积金支持范围。可以看到,公积金支持政策成为本轮楼市宽松政策中的一大重点。“一旦市场下行,各地纷纷把公积金政策作为纾困政策的首选。”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公积金政策是属地化政策,由地方自主决定,地方的权限比较大。而且,公积金政策一般考虑的是刚需、改善需求,具有降成本、支持合理需求的效应,松绑的压力比较小,地方即可决定。目前,楼市正式进入传统“金九银十”重要节点,接下来的整体市场将怎么走?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分析师孟新增表示,短期来看要稳定房地产市场,一方面要因城施策,灵活运用阶段性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短期各地将继续优化“认房认贷”政策,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等,特别是二线城市,政策优化节奏有望加快。另一方面,通过保交楼稳定市场预期。9月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对当前市场情绪的修复、宏观经济的稳定恢复等均较为关键,在传统“金九”到来之际,各项稳市场的举措积极出台和落位,有利于购房者置业意愿和市场信心好转,有利于9月市场活跃度提升,特别是热点一二线城市。

诸多城市调整楼市政策,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看?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15日发布通知,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今年以来,降首付、降税费、调整限购范围、提升公积金贷款额度……全国已有诸多城市调整楼市调控政策,着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多地发布楼市调控政策4月以来,多地发布楼市调控政策。其中有郑州、兰州、福州、长沙、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也包含诸多三四线城市。其调控举措主要以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着力点,提振住房消费。——降低购房首付比例。当前,购房者因购房门槛、自身收入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大多处于观望状态。多地降低首付比例,降低置业门槛。贵州贵阳、江苏连云港、河北廊坊等地近期发布通知,实行购买首套房首付比例20%的政策。江苏徐州近日发文,鼓励金融机构对无房无贷的首次购房及有房无贷的二套住房降低首付比例。——加大公积金购房支持力度。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统计,今年已有超过30个城市调整公积金政策。四川泸州、江苏扬州、盐城等城市发布政策,将首套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升至60万元,河南南阳等城市则提高到80万元。江苏镇江、宁夏银川等城市还降低了再度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改善性购房群体的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央行和银保监会调低了首套房利率下限,进一步降低置业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多地调整了首套房贷利率的认定标准,采取了“认贷不认房”的政策,即对于已结清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房贷认定为首套房。江苏徐州、连云港等多地还发文鼓励银行加大二手房交易贷款支持力度、缩短审批放贷周期等。——降税费,发放购房补贴。部分地方对增值税、契税等税费进行优惠,有些地方政府直接发放购房补贴,以提振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此外,有些地方还调整限购范围、缩短限售期限等。支持合理住房需求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虽总体平稳,但受疫情反弹、个别头部房企债务违约风险暴露、个人收入预期下降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预期转弱,商品住宅销售下行压力有所增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4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97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9%;商品房销售额37789亿元,下降29.5%。相关专家认为,从房价同比变动情况来看,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有增加的趋势,购房者信心尚待恢复。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表示,当前市场成交量仍处于低谷,各地需要因城施策,在调控的精准性上下功夫。新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表明,4月住户贷款减少2170亿元。其中,住房贷款减少605亿元。一家品牌房企营销负责人分析认为,多地从降首付、降利率、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等措施入手,有利于满足刚需和改善性购房者的真实、合理购房需求。家在江苏南通、常年在青岛做生意的张先生表示,由于无法将户籍迁至青岛,常年往返于两地的他不得不租房解决居住问题。“希望能在青岛买一套房,但由于非户籍人口购房政策门槛较高,实行五年限售政策,市场上二手房的选择不多。”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琳认为,各地在守好风险底线的同时,对之前的收缩性调控政策进行适度调整,以更好地支持首套刚性购房需求和合理改善性需求,鼓励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进行住房消费。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楼市平稳健康发展当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是社会共识。这个定位没有动摇,力度没有放松。各地因城施策不能脱离这个定位和方向,关键是要继续实施好房地产长效机制,增强精准性协调性。记者调查发现,除了购房成本不低、贷款周期较长等原因之外,购房者短期内不愿出手的原因还在于对楼盘烂尾风险的担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楼市僵局的“破局点”在于激发潜在需求,从而盘活存量房源,激活房地产资产的流动性,确保政策能及时落地。“有活水了,客户就会逐渐回来。”北京链家一家门店负责人说,随着房地产市场信贷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购房者信心有所提振。相关业内人士建议,监管部门应对房地产企业实施分类管控,因企施策,对可实现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房企,给予必要的纾困保护;对管理不善、盲目扩张的高杠杆、高负债、易引发社会风险的企业从严监管,防止项目出现“烂尾”,最大限度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纾困资金、专班小组、一对一帮扶 多地出台举措“保交楼”

“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在“停贷事件”出现以来,多地政府积极出台针对问题楼盘的纾困政策。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包括河南郑州、开封、洛阳及陕西咸阳、四川遂宁等多个城市的相关政府部门,针对问题楼盘设立纾困基金、推出“一对一帮扶”“一盘一策”等方案,助力问题楼盘风险化解。郑州“AMC 国企”介入问题楼盘盘活从名门翠园烂尾风波到“最高学历楼盘”永威西棠的停工,中部省会城市郑州成为此次“停贷事件”中备受关注的城市。从外部原因来看,郑州去年受到特大暴雨侵袭加之疫情反复,对在建楼盘的施工进度造成了影响;从内部原因来看,郑州楼市走弱、房企销售不佳、本土房企资金链紧张、以融创和阳光城为代表的外来房企“爆雷”等多重原因使得郑州的烂尾楼盘增多。据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郑州烂尾面积达到440万平方米,在全国排名第二。在“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这场战役中,郑州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楼盘成为民众关心的焦点。在郑州多个楼盘卷入“停贷事件”后,7月19日,河南郑州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双方一致表示,将联合设立郑州市地产纾困基金,通过资产处置、资源整合、重组顾问等方式,参与问题楼盘盘活、困难房企救助等解围纾困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银保监会公布名单中具有“经营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资质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也就是地方AMC(资产管理公司)的“正规军”。公开信息显示,自从2017年成立以来,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累计收购不良资产768亿元,帮助河南省内20多家金融机构出清风险,盘活问题楼盘10余个,帮助10余家上市公司、问题企业纾困解围。“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并非是在‘停贷事件’后才临时介入来处理问题楼盘。”河南本地的房地产从业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早些时候,业内就传出AMC要介入郑州本土的‘爆雷’房企和烂尾楼盘。”成立纾困基金有助于解决项目停工问题此次,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官宣”与河南郑州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后者为地方国企,纳入国资监管体系,这种“地方AMC 地方国企”联手处置问题楼盘的“重磅”阵容成效将如何呢?中指研究院河南公司总经理梁波涛指出:“这次郑州地产与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房地产纾困基金,其目的就是参与问题楼盘的盘活、困难房企的纾困,扭转当下烂尾楼项目频发的市场困境。”“由于烂尾项目类型不一而足,工程进度各项目也不尽相同,烂尾项目成因也是多种多样,所以,必须贴合不同项目的工程进展、项目的具体情况、烂尾原因等进行分门别类的救活。例如,有的项目还有残存货值、有的已经销售殆尽、有的刚开始销售、有的因融资成本造成资金承压等。可以说,烂尾项目最缺乏的就是资金,对烂尾项目的盘活主要就是解决钱的来源问题,通过成立纾困基金可以从资金端进行救活。这次纾困基金的发起由国资牵头,具有政府背书效应,能够传递较强的市场信心,对于未来郑州烂尾项目的逐个解决是有较大裨益的。”梁波涛补充称。“此次郑州国企联手地方AMC拟设立地产纾困基金的举措,对于房企的具体项目会起到一些好的作用。比如,对于那些由于资金问题导致暂停的项目,通过AMC的方式获得纾困基金可以解决一定的停工问题。但是,解决的项目的总体数量可能会相对有限,因为这是从项目角度解决问题,并不是解决房企本身问题。”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张波如是说。事实上,AMC介入处置问题楼盘的做法在今年已经陆续展开。此前,中国信达、中国东方、中国华融和中国长城4家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出手,主要针对中国恒大、融创中国、世茂集团等在内的12家出险房企进行资产并购、资产重组等。一楼一策、封闭运营 多地出台相应举措今年年初,住建部就把“坚决有力处置个别房地产企业因债务违约所引发的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并且提出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目标,以法治化、市场化为原则,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属地政府管理责任,维护社会稳定,维护购房群众合法权益。随着7月业主“强制停贷”楼盘增多,银保监会先后两次做出回应。7月17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加强与住建部、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坚持“房住不炒”,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支持地方更加有力地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正加快出台相关政策,推进问题楼盘化解处置工作。尤其是河南省,除了省会郑州市外,包括开封市、平顶山市、洛阳市瀍河回族区、驻马店市正阳县等地均针对问题楼盘出台了相应举措。以开封为例,新京报记者从河南开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针对区内的问题楼盘,该局制定了“一楼一策一方案”,针对企业和项目出现的资金问题,通过区国有平台公司帮助企业融资,加快施工进度,推进“保交楼”工作顺利进行。针对问题楼盘的化解工作,在采访中,河南开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东昌告诉新京报记者:“以恒大文旅城为例,我们以区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专项化解指挥部,指挥部下再设四个专项化解工作组,每个工作组均有县级领导担任组长,有效推进各项工作,成立监管账户,确保所有资金用于后期项目建设;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一楼一策一方案’,通过区国有平台公司帮助企业融资,加快施工进度,推进交楼进度。”不止是河南,陕西咸阳、四川遂宁也加快处置问题楼盘的步伐,建立了“一对一帮扶”“一对一挂联”的政策。以四川遂宁为例,遂宁住建局指导各辖区开展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项目挂联工作,每一个项目均由一名县(市、区)、市直园区县级领导进行“一对一”挂联,督促未开工房地产开发项目尽快投资、动工,指导在建房地产开发项目规范运营,按期完工。目前,共有83个在建和待建房地产开发项目纳入挂联范围。此外,山东济南市采取“纾困资金、封闭运营”的方法。7月18日,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的《区住建局积极推进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化解》显示,历城区住建局对全区157个在建房地产项目全面梳理风险隐患,排查出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项目共19个,主要涉及延期交房、项目停工、销售宣传、合同纠纷四大类问题。针对风险项目资金紧张的实际情况,在保障资金安全前提下,帮助企业争取市住建局预售监管资金支持,在项目内封闭运行使用,确保项目完成交付,推动项目风险隐患稳妥化解。

上一篇:勇士怎么样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