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火车相撞事故
湖南郴州火车脱轨事故是真的吗?
是真的
据新华社消息,2020年3月30日11时40分,济南至广州的T179次列车运行至湖南郴州境内时发生脱轨。初步排查,脱轨原因为列车撞上受连日降雨引发的塌方山体。据广铁集团介绍,抢险救援工作已经展开,受伤的铁路员工和旅客 送医治疗 。
据湖南省郴州市应急管理局通报,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重伤、123人轻伤,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目前,全部伤员已分别送至医院医治,受伤人员生命体征稳定。
2020年,4月8日,郴州火车脱轨,火车恢复运行了吗?
3月30日11时40分许,一列由济南开往广州的T179次客运列车(实载800余人)正常行驶至京广铁路湖南郴州永兴县境内时发生脱轨,列车前部起火,9节车厢发生侧翻,事发后车上乘客全部疏散,目前造成1人死亡、4人重伤、120余人受伤。过后近千人抢修,救援伤者、清理车厢、更换铁轨..........48小时后,4月1日11时45分左右,Z201次旅客列车顺利驶过京广铁路郴州段脱轨事故区段。这就是中国速度!!
T179次列车侧翻被困人员全部脱险了么?
是的,截止至2020年3月30日的20点,T179次列车侧翻车厢所有被困人员已安全撤离,全部伤员已分别送至医院医治。2020年3月30日11点40分许,T179次列车途经京广铁路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高亭司镇永华村路段时,因附近山体滑坡,撞上塌方体,中断行车。截至30日晚6时,事故已造成1人死亡,4人重伤,123人轻伤,伤员正送往附近医院紧急救治。发现塌方后,T179次列车司机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列车撞上塌方山体,导致机后第一节发电车起火,第二至六节车厢脱线倾覆。经铁路部门和地方消防官兵扑救,发生事故的列车发电车火灾已扑灭,铁路部门安排车上部分旅客转乘高铁。扩展资料T179次列车简介T179次列车是从济南驶往广州的空调特快列车,列车由济南客运段当值,途经15站,全程1998公里,运行时间23小时11分。T179次列车系复运后首趟山东至武汉客运班次,事发后已停止售票。2020年3月28日零时起,武汉市内17个铁路客站恢复办理旅客列车到达业务。此前一天,即3月27日17时19分,从山东省会济南火车站始发的T179次列车开出,28日凌晨4时03分经停武汉市武昌火车站,这是山东首趟恢复办理到达武汉客运业务的列车,也是事发前济南至武汉首批可选择乘坐的5个班次列车之一。根据防控疫情需要,实行隔座售票。长期以来,这条从山东、安徽开往湖北、广东的客运线路发挥着人流输送的重要作用。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T179“脱轨侧翻”!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京广铁路火车脱轨已造成1死127伤
中国高铁事故有几次
中国高铁事故共有5次:2011年2月27日:黑龙江省穆棱乌苏市发生一起高铁车辆脱轨事故;2011年7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震后,成都至汶川间高铁投入使用,当日发生停电;2011年7月23日:山东省郓城县发生的一起高速铁路车辆脱轨事故;2012年5月2日:湖南省郴州市发生的高铁车辆脱轨事故;2015年8月23日:北京至沈阳的高速铁路的一节车厢脱轨事件发生。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高铁事故一共出现过5次。此外,自2011年开通高铁以来,随着中国高铁网络扩大,单纯依靠目前的安全管理还是远远不够的,比如车辆信号设备安全管理和年度检查、人员安全管理等,都需要日益加强。除此之外,在高铁的维修运行环节,制定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更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大大降低高铁事故发生的几率,保护乘客的乘坐安全。【摘要】
中国高铁事故有几次【提问】
中国高铁事故共有5次:2011年2月27日:黑龙江省穆棱乌苏市发生一起高铁车辆脱轨事故;2011年7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震后,成都至汶川间高铁投入使用,当日发生停电;2011年7月23日:山东省郓城县发生的一起高速铁路车辆脱轨事故;2012年5月2日:湖南省郴州市发生的高铁车辆脱轨事故;2015年8月23日:北京至沈阳的高速铁路的一节车厢脱轨事件发生。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高铁事故一共出现过5次。此外,自2011年开通高铁以来,随着中国高铁网络扩大,单纯依靠目前的安全管理还是远远不够的,比如车辆信号设备安全管理和年度检查、人员安全管理等,都需要日益加强。除此之外,在高铁的维修运行环节,制定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更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大大降低高铁事故发生的几率,保护乘客的乘坐安全。【回答】
中国高铁事故有几次
中国高铁事故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每一次事故都会对人们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和影响。以下是部分中国高铁事故情况:1. 2011年7月23日,发生在浙江温州瓯海区车站附近的“7·23”动车组追尾事故,造成40余人死亡、172人受伤。2. 2018年5月12日,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境内一列运行中的高速列车遭遇台风袭击致停机外线路断电而悬挂于主线上,随后被一辆货车撞上导致3名乘客死亡、9名乘客受伤。3. 2020年1月10日凌晨,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涝坊镇北辛村地段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当时正在行驶经滨荣铁路胜芳至莱西间K1344+500米处轨道下方存在防护塌陷口洞,并且洞口范围比较大。此时正好天气湿度很大,在该路段通过的G7926次列车因为出现途中断电障碍而停靠在该洞前面,不料被后续的G204次列车撞上导致多人死亡和受伤。尽管高铁事故数量较少,但每一起事故都对乘客和家属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因此,在建设、运营和维护高铁时,必须加强安全意识和措施,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摘要】
中国高铁事故有几次【提问】
中国高铁事故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每一次事故都会对人们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和影响。以下是部分中国高铁事故情况:1. 2011年7月23日,发生在浙江温州瓯海区车站附近的“7·23”动车组追尾事故,造成40余人死亡、172人受伤。2. 2018年5月12日,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境内一列运行中的高速列车遭遇台风袭击致停机外线路断电而悬挂于主线上,随后被一辆货车撞上导致3名乘客死亡、9名乘客受伤。3. 2020年1月10日凌晨,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涝坊镇北辛村地段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当时正在行驶经滨荣铁路胜芳至莱西间K1344+500米处轨道下方存在防护塌陷口洞,并且洞口范围比较大。此时正好天气湿度很大,在该路段通过的G7926次列车因为出现途中断电障碍而停靠在该洞前面,不料被后续的G204次列车撞上导致多人死亡和受伤。尽管高铁事故数量较少,但每一起事故都对乘客和家属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因此,在建设、运营和维护高铁时,必须加强安全意识和措施,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回答】
老乡,真心没听懂,可以再说得具体一些不【提问】
中国高铁事故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每一次事故都会对人们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和影响。以下是部分中国高铁事故情况:1. 2011年7月23日,发生在浙江温州瓯海区车站附近的“7·23”动车组追尾事故,造成40余人死亡、172人受伤。2. 2018年5月12日,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境内一列运行中的高速列车遭遇台风袭击致停机外线路断电而悬挂于主线上,随后被一辆货车撞上导致3名乘客死亡、9名乘客受伤。3. 2020年1月10日凌晨,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涝坊镇北辛村地段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当时正在行驶经滨荣铁路胜芳至莱西间K1344+500米处轨道下方存在防护塌陷口洞,并且洞口范围比较大。此时正好天气湿度很大,在该路段通过的G7926次列车因为出现途中断电障碍而停靠在该洞前面,不料被后续的G204次列车撞上导致多人死亡和受伤。尽管高铁事故数量较少,但每一起事故都对乘客和家属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因此,在建设、运营和维护高铁时,必须加强安全意识和措施,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回答】
据说1997年的荣家湾4.29火车追尾事故现场很可怕,是吗?
我还得得那时是97年4月29日,正好我小学六年级期中考试完后,突然发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放学后在母亲的带领下去火车站,只看见一车车军卡上血水刺鼻味道及伤员的痛苦呻吟声,只是不敢目睹,当时血防医院一名伤员打长途给家报平安,完后还不忘付钱,热心的老板不但没收钱,还免费给他水和食物充饥,那时一颗正能量的种子在我心中发芽。
有哪些原因会造成火车事故?
火车已然成为大家出门首选的交通工具,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造成铁路交通事故。那么,哪些原因会造成火车事故的发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火车事故发生的原因,欢迎阅读。 什么是铁路交通事故? 铁路事故是指火车(包括所有机车、车厢或车皮一类的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碰撞、脱轨、火灾、爆炸、断电等影响正常行车安全的事故,也包括铁路运输系统在相关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火车在运行过程中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牲畜及其他障碍物相撞的事故,甚至还包括因管理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严重晚点情况等。 哪些原因会造成火车事故的发生? 火车发生事故原因有很多,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调度不当 调度不当是早期造成铁路事故最常见的因素,容易导致后车过早闯入前车行驶区间,大多数列车的追尾和相撞都与此有关。2011年发生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调度混乱。随着电子信息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铁路调度系统已今非昔比,新建高速(含快速)铁路线上的动车组列车因调度失误造成重大铁路事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弯道超速 火车速度快质量大,过弯需强大向心力。如果超速行驶,列车重力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将无法给列车提供足够向心力,列车就会挤压外轨引发脱轨事故。2005年发生的4·25日本兵库县JR福知山线城铁脱轨事故和2013年发生的7·24西班牙列车脱轨事故都因列车在弯道上超速行驶导致。现今我国铁道部要求运营列车降速行驶,运行车速明显低于铁路的速度设计标准,严防超速事故。 地质灾害 传统铁路,其沿线大多经过人迹稀罕、地势险要的山川河流,是地质灾害出现的温床。一旦因自然灾害造成桥梁垮塌、隧道坍塌就极易导致列车脱轨、掩埋或坠崖。1981年成昆铁路列车坠桥事故就是由大渡河支流利子依达沟爆发泥石流冲垮铁路桥造成的。随着桥隧工程技术以及卫星监测技术的成熟,这类事故被有效遏制。 设备失灵 火车质量大,即使是几十公里的车速也具有很大惯性,刹车距离很长。如果铁路系统设备出现故障失灵,极易引起调度混乱,最终导致司机无法确认前方路况而引发追尾或相撞事故。2006年发生的京九铁路4·11旅客列车追尾事故,就是因信号灯故障引起司机误判酿成的悲剧。温州动车事故起因也是信号灯设备出现故障。高铁系统对设备依赖程度更高,所以,减少设备故障率并增加多重更可靠的应急设备是高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零件老化 高速列车如同民航飞机,一旦有零件出现故障,比如松懈、变形或脱落等,都可能导致列车颠覆。1998年的德国艾须德高铁车祸,就是因车轮外层壳变形脱落至铁轨上,并卡住了铁路岔道导致列车脱轨。高速列车及其高速轨道是集大量复杂精密零件为一体的设备,运作环境极端,增加了机车车辆检修和铁路轨道养护的难度。 违规施工 铁路养护人员违规施工是导致列车撞轧行人的常见起因,如2008年的胶济线1.23重大路外交通事故。现阶段铁路沿线的防护措施都比较完善,加之大面积采用高架桥,一定程度上防止外面行人闯入轨道。 违规操作 违规操作是现阶段导致铁路事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包括上述几个例子,基本都与违规操作紧密相关。今天的科学技术很发达,铁路一系列的安全保护系统常是多层的,如果严格按照规章流程操作,即使某一环失误也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火车发生事故的紧急处理 一、发生挤道岔的处理 发现道岔故障或被挤坏后,立即做好防护,禁止一切机车车辆通行,及时报告车站值班员(调车区长),通知工务、电务部门进行检查修理。为了不中断行车,由工、电人员将道岔 扳向尖轨未挤坏一侧,钉固后方准使用。 发生挤道岔后,如果机车车辆停留在道岔上并已挤过道岔,不准后退(后退可能造成机车车辆脱轨,使事故扩大),要顺岔子方向缓缓移动,将车列全部拉过道岔。如必须后退时,可将道岔扳向尖轨未挤坏的一侧钉固的,方准后退。 复式交分道岔挤后,因其道岔构造复杂, 停在道岔上的机车车辆禁止移动,通知工务、电务部门检查,确定处理方法。 二、发现列车中车辆抱闸的处理 接发车人员、运转车长等发现缓解状态下,运行的列车中有闸瓦抱车轮的摩擦声,轻度冒烟或火花(晚间明显看到)时,多属于车辆抱闸。某种原因使闸瓦紧贴车轮,但车轮尚能转动,夜间可察觉圆形火花;有时闸瓦换死车轮,使车轮不能转动,夜间可看到车轮与轨面接触处向后射出较短的平等火花。车辆抱闸容易造成列车运缓、坡停,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装载危险、易燃货物的车辆发生火灾或爆炸。 发现车辆抱闸的处理方法如下: (1)司机可采取停车处理。 (2)接发车人员发现时,对通过列车显示停车信号,或向运转车长显示停车信号,错过停车时机时报告列车调度员,前方站停车处理。 (3)运转车长如能判定车辆抱闸时,可向司机显示停车信号或做紧急制动阀停车处理。 列车在区间或站内停车后,司机会同运转车长或车站值班员等查找抱闸车辆时,做一次制动、缓解试验找出抱闸车故障处所与抱闸原因。当司机做常用制动时,运转车长、车站值班员等注意查明抱闸车的制动缸、制动基础作用是否天堂。当司机做缓解车辆松闸时,注意倾听抱闸车三通阀排风口有无排风音响,如果三通阀正常排风而制动缸活塞杆未缩回制动缸体内时,一般情况系制动缸活塞皮碗变质卡塞、缓解弹簧力弱或折损;如果缩回,一般为制动基础装置故障,如制动梁脱落、拉杆弯曲、结合销子丢失等。 如果故障一时不能排除,可按“关门车”处理,即放掉副风缸内的风,在车辆松闸的状态下,关闭制动支管上的截断塞门,停止该车辆制动作用。如果系制动基础装置故障,除将闸瓦拨离踏面外,还要找适当位置捆绑好故障部件,防止部件丢失。 三、列车冒进信号的处理 当发生列车冒进进站或出站信号机后,列车不得移动位置,查明情况后分别处理: 1、冒进进站信号机 (1)接车进路已准备妥当,以调车方式接入站内。 (2)停车位置影响准备接车进路时,通知司机退出有关道岔,准备好接车进路后,以调车方式接入站内。集中联锁的车站,退出信号 机后,准备好接车进路,开放进站信号机进站。 (3)挂有装载超限货物车辆的列车,接车线满足列车限制条件时,以调车方式接入站内。否则通知司机后退,接入超限列车的固定线路。 2、冒进出站信号机 (1)通知司机以调车方式退回出站信号机前方,办理闭塞,开放出站信号机发车。 (2)电话闭塞,在不影响接发其他列车或调车作业时,列车不必后退,办好闭塞手续,准备好发车进路,发给司机占用区间凭证后发车。 (3)超长列车冒进出站信号后,不影响其他列车到发或调车作业时,不得后退。 (4)如果列车不能移动且必须接发其他列车时,车站值班员首先应确认其他列车的接发列车进路不受影响,通知有关司机注意,并派人进行防护,然后接发其他列车。 列车冒进信号后,应及时报告列车调度员以便调整列车运行计划。 列车冒进信号挤岔时,按挤岔处理方法办理。 四、列车发生火灾的处理 1、停车地点的选择 (1)列车中有冒烟、发火现象的车辆并已接近车站,在站内灭火较为有利,可运行到站内停车处理。站内应停于靠近水源的线路,禁止停在仓库和停留车辆及重要建筑物的处所。 (2)火势不大,停在区间有水源、易扑火、有村庄的地点。禁止停在桥梁、隧道、长大上坡道及风口地段。 (3)火势较大,必须立即停车,防止运行中风力助长火势。 2、停车后的处理 (1)将着火的车辆与前后车辆拉开一段距离。数个车辆同时着火时,一一拉开距离,以分散火势,便于灭火。 (2)对区间停留的车辆应采取防溜措施(着火车辆应立即拧紧手闸,以免火势增大后无法拧闸),并按规定进行防护。 (3)在电气化铁路区段内,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并提出是否需要停电的请求。 (4)迅速组织人员、器材进行扑救。装载危险货物的车辆着火时,应指派有办理危险货物知识的职工指导抢救及灭火。 (5)旅客列车发生火灾时,首先疏散旅客。 (6)火势危及列车安全时,应及时进行防护,使列车停车。 (7)彻底扑灭火灾后,及时处理区间遗留车辆,开通线路。 五、列车中车辆燃轴的处理 滑动轴承的车辆,由于轴瓦与轴颈间油膜被破坏或其他原因,造成轴瓦与轴颈直接摩擦而产生高热。如果出现冒浓烟、发火或白合金熔化,是车辆燃轴的主要象征。司机、运转车长、接发车人员发现列车中车辆燃轴时应立即停车处理: (1)司机发现立即停车。 (2)运转车长发现燃轴时应使用无线列调电话通知司机停车,或使用紧急制动阀。 (3)接发车人员发现车辆燃轴时,向列车显示停车信号,或用无线调度电话通知司机尽快停车。列车来不及停车时报告列车调度或前方站停车。 燃轴车停车后的检查处理方法如下: (1)有列检的车站,通知列检处理;无列检的车站,由车站值班员、运转车长、机车司机共同检查处理。 (2)注意停车时,先按规定做好防护,旅客列车由检车乘务员检查处理,其他列车由司机负责处理。打开燃轴车箱盖,消灭火种后,注入适当黏度大的润滑油,降低速度运行到前方站停车处理。 (3)车站停车处理时,严禁浇水及用砂土灭火,防止车辆骤冷裂损。在打开轴箱盖时,闪开身体,防止轴箱内烟火喷出伤人。必要时,可将燃轴车辆摘下,通知列检所派人前来处理。 六、列车运行中发现装载异状、货物坠落的处理 列车运行中发现篷布掀起、绳索松开、货物突出或倾斜,情况不严重,不致碰撞线路两侧建筑物,以及对装运砂土、碎石、煤、砖等散装货物,在列车运行中发生少量的撒漏或震落,不影响行车及行人安全时,不必敬意停车,可运行到前方站处理。 如发现装载的货物窜出、脱落、歪塌、篷布掀开,超过机车车辆限界,有触及线路两侧建筑物和接触网等设备,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等严重情况时,应采取紧急停车措施,并做必要的整理,但电气化区段不停电不得上车整理。坠落的货物如能搬动可随列车装走,否则应移至不妨碍行车地点,并派人看守。处理站对遗留在区间的货物编制普通记录。 在双线区间坠落的货物影响行车,又不能移出线路时,先做好邻线的防护再进行处理。 七、列车运行中制动梁脱落的处理 制动梁是制动基础装置的主要部分,列车运行中,司机、运转车长发现制动梁或下拉杆脱落,立即采取停车措施。接发车人员,如发现运行的车辆制动梁或下拉杆脱落时,应向列车显示停车信号,或用无线列车调度电话通知司机,使列车停车处理。如来不及时,应立即向列车调度员报告,通知前方站住车牌理。处理时,可将该车副风缸内的压缩空气排出,在车辆缓解状态下,关闭该车辆的截断塞门,停止该车辆制动机作用并将脱落的制动梁卸下或捆绑好后后开车。 火车如何预防事故发生? 机车车辆伤害防范 1、营业线上作业人员机车车辆撞、轧、挤、压惯性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作业人员安全思想不牢,违章抢道,走道心、钻车底;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跳车、爬车,以车代步,盲目图快,避让不及,下道不及时;作业防护不到位,作业中不加保护措施,线上作业不设防护,或防护不到位等。 2、线上作业人员安全防范措施 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确保作业人员班前充分休息,开展好班前安全预想,作业集中精力;班中严格遵章作业,线上施工作业确保2人以上,加强安全防护,加强瞭望和联络,来车按规定提前下道等。 3、路外伤亡事故的分类等级 凡在铁路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中,发生火车撞轧行人、与其他车辆碰撞等情况,招致人员伤亡或其他车辆破损,均列为路外伤亡事故。路外伤亡事故分两个等级:事故造成一次死亡和重伤5人及以上的;火车与其他车辆碰撞 后伤亡人数虽未达到,但铁路损失达到《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简称《事规》)规定的重大、大事故条件的;火车与牲畜碰撞后达到《事规》规定的重大、大事故条件的;以上3种情况都列为重大路外伤亡事故。凡伤亡人数不足5人,铁路损失达到险性及一般事故的,列为一般路外伤亡事故。 4.有人看守道口安全防范措施 健全道口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道口员岗位责任制,加强瞭望和防护,提前立岗;完善道口报警和防护安全设施;开展治安联防,加强与地方的安全联控,共同落实道口安全防范措施。 防止车辆脱轨事故的安全措施 在正常的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规范进行操作,细致落实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安全措施。加强对车辆的出库和检修,提高线路轨道的养护质量。车辆和铁轨设备中,对外力受损和自然受损的零件及时更换,对达到寿命的设备坚决取缔。加强停留机车车辆的防溜措施。不管列车在中途停车还是在站区内停车,都应该将车辆挂在一起,拧紧两端车辆的手制动机,并将铁鞋牢靠固定。对车辆的防溜措施,管理人员应该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记录,对违规操作的车辆提出批评,对不规范操作的车辆提出整改意见。 提高对行车设备和维修保养的质量 加大对行车设备和维修保养的力度,杜绝行车设备失修,维修费用不到位的现象。落实新设备的修、管、用制度,建立设备的评价定性的保障措施。科学深入分析机车途停、线路涨轨、列车脱钩等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其内在原因的关联性,及时解决设备投入、更新、改造的实际措施。对行车设备的维修做好登记制度,以便查看行车的整体状态,便于查找事故的原因。 防止旅客伤发生的主要对策 旅客伤害事故绝大多数发生了旅客乘车过程中,控制旅客伤发生,确保旅客运输安全,不仅是铁路运输企业的责任,更是旅客基本要求,杜绝责任旅客伤,减少第三者责任和旅客自身责任的旅客伤害,是我们应该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建立风险卡控体系,在控制方式上变“被动处理”为“主动预防”。控制旅客伤的关键在于超前预控,只有清楚易发生旅客伤的每个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和处理方法,才能把旅客伤控制在萌芽之中,处理在得当之处。一是在乘务员中实施“八重点八防止”预防控制法,即:把握住清晨、夜间、门头茶炉间、行李架、车厢内、旅客上下车、重点旅客、春暑运、黄金周等八个重点时段、部位及时期,通过采取宣传、疏导、提示、监控等有效手段,防止旅客挤伤、烫伤、砸伤、撞伤、磕伤、摔伤、扭伤、跳车及其他意外的发生。 二是在列车长中实施“八巡八看”巡防控制法,即:巡视门头连接处、洗面间茶炉间、厕所、乘务室、车内状态、餐车、行李车、运转车长作业门,看行李架旅客携带品摆放得牢固不牢固,清晨时乘务员在没在洗面间、厕所处服务引导,乘务员对重点旅客掌握没掌握,安全有关事项宣传没宣传,是否还存在不安全隐患。 三是在车队干部中实施“八查八解决”严防控制法,即:查职工执岗、列车长巡视、防火设施设备、防火档案、车辆设备、交钥匙工程、列车秩序、车内旅客状态等,重点解决容易造成旅客伤的部位及不安全隐患等问题。通过实施预防控制、巡防控制和严防控制,进而形成全员预防、全员监控、全员承责的风险控制体系。 2、发挥设备保障作用,在重点部位上变“机械人控”为“灵活智控”。要针对塞拉门车体途中运行期间,车门发生过故障自行敞开,容易造成旅客坠车这一隐患,推广塞拉门安全链锁,将塞拉门固定,消除这一安全隐患;针对高站台车站旅客上、下车极易将车门踏板压角和把手刮开致使踏板弹起,易造成旅客踏空或磕伤的隐患,研发翻板止卡器,确保旅客上下车的绝对安全;为防止旅客携带品从行李架上掉落砸伤旅客,制作行李架防护绳,把行李包裹固定在行李架上,从源头消除隐患;针对部分列车超员全段厕所门容易将旅客手指挤伤的隐患,安装厕所门防护革,防止旅客将手指伸入,减少由于列车超员旅客手指被挤伤的事件,我们在1343/4次列车上安装厕所水晶隔板后,已近一年的时间里没有发生过一件旅客手指被挤伤的问题,控制效果明显。 3、完善客伤救治流程,在应急处置上变“简单粗放”为“严谨细致”。将提高乘务员应急处置能力作为客伤处置的一项基本要求,不断完善了列车应急处置预案。制作“重病旅客、异常旅客处置”流程小卡片,让职工人手一张,把工作要求和操作步骤进行具体归纳,简单易懂,使乘务员如何处置、怎样落实一目了然,同时应还把老、幼、病、残、孕作为重点预防对象,把精神病患者、精神突变者、神情异常者、心情郁闷者、严重酗酒者、寻衅滋事者等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对其及时采取询问、对话、劝阻、隔离等方式了解其精神状态,并跟踪观察,发现其精神异常、突发疾病等情况,应立即对其进行看护,通知列车长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有效防止旅客跳车、旅客伤害事件。 除此以外,对旅客伤的控制,还要盯住区段、部位、时期和旅客“四个卡控”重点,强化始发、过程、信息、责任和定性“五项控制”环节,把握住一个应急处理要点,抓住客伤发生规律及特点,实施重点盯防,确保客伤处于可控状态。
哪些原因会造成火车事故的发生
铁路事故是指火车(包括所有机车、车厢或车皮一类的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碰撞、脱轨、火灾、爆炸、断电等影响正常行车安全的事故,也包括铁路运输系统在相关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火车在运行过程中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牲畜及其他障碍物相撞的事故,甚至还包括因管理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严重晚点情况等。
调度不当是早期造成铁路事故最常见的因素,容易导致后车过早闯入前车行驶区间,大多数列车的追尾和相撞都与此有关。2011年发生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调度混乱。随着电子信息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铁路调度系统已今非昔比,新建高速(含快速)铁路线上的动车组列车因调度失误造成重大铁路事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火车速度快质量大,过弯需强大向心力。如果超速行驶,列车重力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将无法给列车提供足够向心力,列车就会挤压外轨引发脱轨事故。2005年发生的4·25日本兵库县JR福知山线城铁脱轨事故和2013年发生的7·24西班牙列车脱轨事故都因列车在弯道上超速行驶导致。现今我国铁道部要求运营列车降速行驶,运行车速明显低于铁路的速度设计标准,严防超速事故。
传统铁路,其沿线大多经过人迹稀罕、地势险要的山川河流,是地质灾害出现的温床。一旦因自然灾害造成桥梁垮塌、隧道坍塌就极易导致列车脱轨、掩埋或坠崖。1981年成昆铁路列车坠桥事故就是由大渡河支流利子依达沟爆发泥石流冲垮铁路桥造成的。随着桥隧工程技术以及卫星监测技术的成熟,这类事故被有效遏制。
火车质量大,即使是几十公里的车速也具有很大惯性,刹车距离很长。如果铁路系统设备出现故障失灵,极易引起调度混乱,最终导致司机无法确认前方路况而引发追尾或相撞事故。2006年发生的京九铁路4·11旅客列车追尾事故,就是因信号灯故障引起司机误判酿成的悲剧。温州动车事故起因也是信号灯设备出现故障。高铁系统对设备依赖程度更高,所以,减少设备故障率并增加多重更可靠的应急设备是高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高速列车如同民航飞机,一旦有零件出现故障,比如松懈、变形或脱落等,都可能导致列车颠覆。1998年的德国艾须德高铁车祸,就是因车轮外层壳变形脱落至铁轨上,并卡住了铁路岔道导致列车脱轨。高速列车及其高速轨道是集大量复杂精密零件为一体的设备,运作环境极端,增加了机车车辆检修和铁路轨道养护的难度。
铁路养护人员违规施工是导致列车撞轧行人的常见起因,如2008年的胶济线1.23重大路外交通事故。现阶段铁路沿线的防护措施都比较完善,加之大面积采用高架桥,一定程度上防止外面行人闯入轨道。
违规操作是现阶段导致铁路事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包括上述几个例子,基本都与违规操作紧密相关。今天的科学技术很发达,铁路一系列的安全保护系统常是多层的,如果严格按照规章流程操作,即使某一环失误也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发现道岔故障或被挤坏后,立即做好防护,禁止一切机车车辆通行,及时报告车站值班员(调车区长),通知工务、电务部门进行检查修理。为了不中断行车,由工、电人员将道岔 扳向尖轨未挤坏一侧,钉固后方准使用。
发生挤道岔后,如果机车车辆停留在道岔上并已挤过道岔,不准后退(后退可能造成机车车辆脱轨,使事故扩大),要顺岔子方向缓缓移动,将车列全部拉过道岔。如必须后退时,可将道岔扳向尖轨未挤坏的一侧钉固的,方准后退。
复式交分道岔挤后,因其道岔构造复杂, 停在道岔上的机车车辆禁止移动,通知工务、电务部门检查,确定处理方法。
接发车人员、运转车长等发现缓解状态下,运行的列车中有闸瓦抱车轮的摩擦声,轻度冒烟或火花(晚间明显看到)时,多属于车辆抱闸。某种原因使闸瓦紧贴车轮,但车轮尚能转动,夜间可察觉圆形火花;有时闸瓦换死车轮,使车轮不能转动,夜间可看到车轮与轨面接触处向后射出较短的平等火花。车辆抱闸容易造成列车运缓、坡停,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装载危险、易燃货物的车辆发生火灾或爆炸。
(1)司机可采取停车处理。
(2)接发车人员发现时,对通过列车显示停车信号,或向运转车长显示停车信号,错过停车时机时报告列车调度员,前方站停车处理。
(3)运转车长如能判定车辆抱闸时,可向司机显示停车信号或做紧急制动阀停车处理。
列车在区间或站内停车后,司机会同运转车长或车站值班员等查找抱闸车辆时,做一次制动、缓解试验找出抱闸车故障处所与抱闸原因。当司机做常用制动时,运转车长、车站值班员等注意查明抱闸车的制动缸、制动基础作用是否天堂。当司机做缓解车辆松闸时,注意倾听抱闸车三通阀排风口有无排风音响,如果三通阀正常排风而制动缸活塞杆未缩回制动缸体内时,一般情况系制动缸活塞皮碗变质卡塞、缓解弹簧力弱或折损;如果缩回,一般为制动基础装置故障,如制动梁脱落、拉杆弯曲、结合销子丢失等。
如果故障一时不能排除,可按“关门车”处理,即放掉副风缸内的风,在车辆松闸的状态下,关闭制动支管上的截断塞门,停止该车辆制动作用。如果系制动基础装置故障,除将闸瓦拨离踏面外,还要找适当位置捆绑好故障部件,防止部件丢失。
当发生列车冒进进站或出站信号机后,列车不得移动位置,查明情况后分别处理:
(1)接车进路已准备妥当,以调车方式接入站内。
(2)停车位置影响准备接车进路时,通知司机退出有关道岔,准备好接车进路后,以调车方式接入站内。集中联锁的车站,退出信号 机后,准备好接车进路,开放进站信号机进站。
(3)挂有装载超限货物车辆的列车,接车线满足列车限制条件时,以调车方式接入站内。否则通知司机后退,接入超限列车的固定线路。
(1)通知司机以调车方式退回出站信号机前方,办理闭塞,开放出站信号机发车。
(2)电话闭塞,在不影响接发其他列车或调车作业时,列车不必后退,办好闭塞手续,准备好发车进路,发给司机占用区间凭证后发车。
(3)超长列车冒进出站信号后,不影响其他列车到发或调车作业时,不得后退。
(4)如果列车不能移动且必须接发其他列车时,车站值班员首先应确认其他列车的接发列车进路不受影响,通知有关司机注意,并派人进行防护,然后接发其他列车。
列车冒进信号后,应及时报告列车调度员以便调整列车运行计划。
列车冒进信号挤岔时,按挤岔处理方法办理。
(1)列车中有冒烟、发火现象的车辆并已接近车站,在站内灭火较为有利,可运行到站内停车处理。站内应停于靠近水源的线路,禁止停在仓库和停留车辆及重要建筑物的处所。
(2)火势不大,停在区间有水源、易扑火、有村庄的地点。禁止停在桥梁、隧道、长大上坡道及风口地段。
(3)火势较大,必须立即停车,防止运行中风力助长火势。
郴州火车事故原因
京广线湖南郴州火车站29日凌晨发生客车侧面冲突事故,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63人受伤,其中6人重伤。下午2时25分,京广线郴州站下行线已恢复通行。目前,滞留的千余名旅客全部通过客运大巴分流,南下和北上的火车已经恢复通行。
据了解,今日凌晨2:40许,由长沙开往深圳(K9017次)和铜仁开往深圳西(K9063次)的列车在郴州火车站站内发生相撞事故。
目前,事故现场清理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事故原因正在调查当中。
6月29日2时31分,广铁集团公司广州机务段司机值乘的K9017客车在郴州段5道计划停车时,制动失效,挤坏118号道岔,以每小时55公里的速度冒进出站信号后,与3道正在开出的K9063次客车发生侧向冲突,造成K9063次机车脱轨,机后第一位车辆硬卧664136脱轨,K9017次本埠机车颠覆,被压跨下行线左侧民房,机后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车辆排车散架,第五位南头第一位台车脱轨,事故共造成死亡3人,其中旅客2人、居民1人,受伤63人。
http://www.usqiaobao.com/2009-06/28/content_225675.htm可查看下
谁知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惨烈的火车事故
一、1978年12月16日南京开往西宁的87次在陇海线杨庄车站与西安开往徐州的368次拦腰相撞,造成旅客死亡106人,重伤47人,轻伤171人,客车报废3辆,中断行车9小时30分,被称为震惊中外的“杨庄事故”二、1981年7月9日,成昆线尼日至乌斯河间的利子依达铁路大桥被泥石流冲塌,正在通过的442次列车2台机车、1辆行李车和1辆客车坠入大渡河内,造成130人失踪和死亡,146人受伤,线路中断15天,这是中国铁路史上空前惨烈的事故;三、1988年1月7日,广州开往西安的272次旅客列车,运行在京广线马田墟车站时,6号硬座车厢由于旅客携带油漆发生火灾,造成旅客34人死亡,30人受伤,客车大破2辆;四、1988年1月24日,昆明开往上海的80次特快列车,运行至贵昆线且午至邓家村间,由于列车颠覆,造成旅客及铁路职工死亡88人,重伤62人,轻伤140人。国务院接受原铁道部长丁关根引咎辞职的请求,3月12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25次会议决定免去丁关根铁道部部长的职务;五、1988年3月24日,南京开往杭州的311次旅客列车,运行到沪杭外环线匡巷车站,由于列车冒进信号,与正要进站的长沙开往上海的208次旅客列车发生正面冲突,造成旅客及路内职工死亡28人,重伤20人,轻伤79人,其中日本旅客死亡27人,重伤9人,轻伤28人。机车大破2辆,中破1辆,中断行车23小时。该事故是外籍旅客伤亡最多的一次严重事故,日本旅客除教师1人外,其余都是16岁以下的中学生;六、 1989年6月26日,杭州开往上海的364次运行至松江和协兴间列车发生爆炸,造成旅客死亡24人,重伤11人,轻伤28人,中断正线行车4小时7分;七、1993年7月10日,北京开往成都(洛阳列车段担当)的163次旅客列车,运行至京广线新乡南场至七里营间,与前行的2011次货车发生尾追冲突,造成乘务员32人死亡,7人重伤,4人轻伤。旅客8人死亡,2人重伤,35人轻伤。机车中破1台,客车报废3辆,小破15辆。货车报废1辆,大破2辆,中断京广线正线行车11小时15分,这次事故是郑州铁路局客运乘务员伤亡最为惨重,至今事故造成的后患影响还未消失;八、1997年4月29日,昆明开往郑州的324次旅客列车,运行到京广线荣家湾时,与停在该站长沙开往茶岭的818次旅客列车相撞,造成乘务员和旅客死亡126人,重伤45人,轻伤185人,是继杨庄事故以来最大的一次旅客伤亡事故;九、2008年4月28日凌晨4时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列车运行到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之间时脱线,与上行的烟台至徐州5034次列车相撞,造成71人死亡416人受伤;十、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05秒,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此次事故已确认共有六节车厢脱轨,即D301次列车第1至4位,D3115次列车第15、16位。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十一、湖南郴州2009年6月29日2时34分,郴州市中心的郴州火车站,K9017次列车撞上刚刚启动准备出站的K9063次列车。据铁路部门称,“6·29”事故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63人受伤。十二、 2010年5月23日凌晨2时10分,一辆由上海出发至桂林的K859次列车,运行至江西境内沪昆铁路余江至东乡间时,遇到山体突然滑坡,发生脱轨事故,造成重大伤亡,中断上下行线路行车。事故最少造成19人死亡,71人受伤,其中重伤11人。十三、2020年3月30日11点40分许,京广线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高亭司镇永华村境内,由济南站开往广州站T179次列车发生脱轨侧翻事故。T179次列车上共有654名旅客和37名铁路工作人员,截至目前,有4名旅客重伤、118名旅客轻伤;有1名铁路乘警经现场抢救后不幸殉职,5名铁路工作人员轻伤。京广铁路T179次列车脱线事故救援工作正在进行。T179次列车抢险现场
6.29火车事故原因
【疑问1】
两列车为何同现车站?
6月29日,郴州市火车站,K9017次列车飞驰而过,“轰”的一声巨响,撞上了刚刚启动准备出站的K9063次列车。
郴州市火车站列车时刻表标注:K9063次列车的正点进站时间应为2时12分,出站时间为2时22分;K9017次列车进站时间为2时38分,出站时间为2时41分。
也就是说,K9063次列车出站时间和K9017次进站时间整整相距16分钟,如果火车均为正常调度的话,两列火车不应该同时出现在郴州火车站。
【疑问2】
是信号还是制动失灵?
对事故的原因,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孙景称,K9017次客车制动失效(刹车失灵),导致撞车。
但仍有不少公众对“制动失效”提出疑问。一些网民问,“制动失效”到底是信号出现问题,还是列车的制动系统失灵?列车与车站有没有及时沟通?事故的发生是否与即将进行的列车时刻表调整有关?
【疑问3】
撞车列车为何到站不停?
郴州车务段一位工作人员否认了“调度失误”的说法。他说,列车晚点时有发生,有时也会提前到站,“只有出站时间不可能提前”。
记者从K9017次列车一位乘务员处了解到,6月29日2时30分左右,K9017次列车经过郴州火车站时,他明显感觉到车速很快。
在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外科楼,K9017次列车的受伤乘客纷纷向记者反映,列车本应该29日2时38分停靠郴州站,2时41分离站,但是列车却没有片刻停留,而是呼啸而过,与K9063次侧面相撞。
受伤乘客吴慧玲告诉记者,火车在到郴州站之前,曾经在路上停了20多分钟,直到2时9分才启动,她当时还看了一下手表。但是没有想到,路过郴州站时,竟然没有停,且发生相撞事故。
郴州火车站当班工作人员邓永红在接受调查笔录时称,当时她和同事正在站台上刚刚送走K9063次列车,大概就是一分钟左右,K9017次列车很快地开了过来。当时邓永红还以为这是一辆通过车,但还没有回过神来,就听到列车相撞的巨响。
综上,从事故调查的角度上来看,有诸多猜测是正常的,结果并不一定只有一个。事实可能真的如官方公布的那样,系刹车制动系统故障,很多乘客都有提到这一点。但并不一定可以否认他方就一点责任也没有了。据网友反应,该车可能为最近出厂的新车,那么车辆是如何检测合格出厂的,便在大家的心里,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机车部件质量如何,安装调试工作是否正规完善,现有服役机车是否没有安全隐患,我想,这才是广大民众迫切想知道的。
上一篇:橱柜拉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