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韩炮战
朝鲜炮击韩国,意味着什么?
朝意在敲山震虎半岛局势存隐忧
分析人士称韩国难做出实质性回应
延坪岛炮击事件发生后,国际问题专家认为,虽然此次炮击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对朝韩局势带来严峻挑战,不过朝鲜此举意在希望借此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朝韩不会爆发大规模冲突。
用意:朝用炮弹换谈判筹码
韩国学者李成贤认为,朝鲜发动延坪岛炮击事件意在今后的对话或六方会谈中增加筹码。
李成贤分析称,从目前韩国政府的态度来看,李明博总统并不想扩大事态,但是韩国军方的表态更加强硬。这种韩国内部略有不同的表态和3月份的“天安舰”事件很相似,当时军方希望强硬回击,而李明博政府通过外交渠道解决了问题。
对比“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说明朝鲜的举动有所升级。毕竟“天安舰”上都是韩国军人,而这次炮击延坪岛的目标包括平民。不过李成贤强调,由于延坪岛一直是朝韩60年来冲突的前沿,当地民众对朝鲜的炮火有所警惕和防备。所以,朝鲜对该岛发动炮击,只是以此为借口,用敲山震虎的方式,来打击韩国政府和军方气势,为今后的会谈或可能召开的六方会谈赢得更多的筹码。
预测:炮击不会酿成严重事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问题专家金灿荣教授认为,延坪岛炮击事件不会酿成严重事故,朝鲜、韩国和美国方面都不愿意半岛形势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如果炮击事件还不能使美国或国际社会重视朝鲜要求的话,半岛局势就会有风险。
金灿荣认为,炮击事件和朝鲜公开2000台离心机有一定联系,都是朝鲜希望引发外界关注的理由。朝鲜希望以此引起注意,来和美国及其他国家展开会谈,以要求经济等方面的援助。因此朝鲜并不愿意让炮击事件闹大到不可收拾。从美国角度来看,美国朝鲜问题特使访问东北亚,就是希望掌握更多信息,并联络各方通过外交手段给朝鲜施压,而不是使用强制力量。此外,美国经济问题捉襟见肘,外交关注点还在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等问题上,所以美国没有能力对朝鲜进行打击。韩国方面也不希望事情恶化。韩国经济尚未复苏,首尔距离朝韩分界线很近,处在朝鲜的火力覆盖之下。韩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力量的脆弱性,导致韩国无法对朝鲜做出实质性回应。
不过金灿荣强调,从朝鲜最近一系列举动来看,如果美国或国际社会不能对朝鲜做出回应,朝鲜的一些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朝鲜的行为可能升级,未来地区局势仍会存在一定风险。
影响:炮击不利六方会谈重启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朝韩问题专家于迎丽认为,延坪岛朝鲜炮击事件将对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重启之路带来沉重打击。
于迎丽表示,在此次炮击事件以前,朝韩之间过去曾多次发生过交火、炮击事件。尤其是在此次炮击事件发生的西部海域、北方界线附近,朝韩经常出现摩擦,韩国天安舰也在这一海域沉没。但是,朝鲜过去向韩国进行开火或炮击时没有发生过这么严重的后果。
于迎丽认为,由于延坪岛炮击事件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事态走向还有待观察。不过,这次事件上升到朝韩正式冲突的可能性不大。接下来要看朝韩双方如何商讨解决此次事件。朝核问题的谈判肯定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于迎丽说,“在天安舰事件后,韩国就要求朝鲜弃核和就天安舰事件道歉,这些条件都尚未满足,又再次发生炮击事件,六方会谈的重启似乎更加遥遥无期了。”
朝韩炮击历史上有过吗?
当然不能算五六十年代的事。《朝鲜停战协定》以后应该没有发生过吧,摩擦是一定经常发生的,不过都是小范围的,应该没什么巨大的影响,也就没有传出来。不过有其他的剧烈冲突。
002年6月29日 朝鲜和韩国军舰在黄海延坪岛水域发生激烈交火,一艘韩国高速艇被击沉,包括艇长 在内的4人死亡,19人受伤,1人失踪。朝鲜方面一艘警备艇被击中起火。这是1999年 后两国间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冲突。
2001年6月24日 韩国海军向一艘朝鲜船只鸣枪警告。
1999年6月15日 韩国与朝鲜海军舰艇发生海战,多名朝鲜海军士兵丧生,其中一艘朝鲜舰艇被炮弹 击中后沉没,另外几艘被炮弹击中受损。
1999年6月9日-11日 朝韩军舰发生三次冲突。
1998年12月18日 韩国海军击沉一艘朝鲜舰艇。
1998年11月20日 韩国海军向朝鲜舰艇开枪示警。
1998年7月12日 在韩国东部海岸海滩上发现一名朝鲜人尸体。
1998年6月22日 在韩国东部海岸附近的一艘小型船只上发现9名朝鲜人员尸体。
1997年6月 朝鲜一巡逻艇和一韩国巡逻艇在黄海交火,没有造成伤亡。
1996年9月 一朝鲜潜艇在韩国东海岸搁浅,潜艇内的26名水手有24名被韩国士兵所杀。有两名 韩国军人其中一名是上校在交火中丧生,10名士兵受伤。
2010年11月23日,由于韩国在年度例行军事演习中向南北争议海域发射数十枚炮弹,朝鲜随即炮击韩国的延坪岛
A 试题分析:由于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冷战对抗,苏联占领了朝鲜半岛北部,美国控制了南部,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国家。故选A。点评:“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①消极:“冷战”局面形成后,美苏争霸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紧张.②积极:美苏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等。
对朝鲜韩国局势看法1200字论文
新年到了,半岛的人们比较兴奋,把炮弹当礼花放,赢得了世界的关注。世界警察美国,为了维护公共安全,放弃假日,直接开赴这一敏感地域,一场战争似乎正在拉开大幕。
半岛危机的两个主角是朝韩兄弟。朝鲜目前是金政权,这是一个没落的、腐朽的、专制的政权,比我们的晚清还晚清。朝鲜一直很神秘,像是个传说,神秘往往都是虚弱的和见不得人的,不敢被人知道而去刻意的掩盖,宣传管制,整天洗脑,强调纪律,经常搞暗杀,人民生活在恐怖之中,全国一张嘴、一支笔、一个脑。经济能九年连续保持负增长,实属不易,只有正日才有这个水平。朝鲜人民生活困苦,简直无法想象,儿童严重营养不良,一杯酒,一袋面就可以俘获一个女人……当丹东市灯火透明时,对面的朝鲜是一片黑暗。这就是朝鲜人民的状况吧:饥饿难耐、水深火热。看看韩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全球排名前15的经济水平,开放、多元的文化局面。国民衣食无忧,长的难看了,还可以整容。哎,同在一个纬度上,生活的差距咋这么大呢?就朝鲜人民而言,倒金入韩是走向幸福的康庄大道。
半岛的战争能否打响,主要取决于美国,美国会不会打呢?
纵观美国近几届总统,不论大小布什、还是克林顿,都会发动战争,所以奥巴马任内发动对朝战争很正常。最近美国经济一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战争则是转移国内人们视线,摆脱经济困境的有效方式。当然,发动战争,主要还是利益。面对朝鲜的挑衅、中国的崛起,美国适时打一打,对维护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利益时很有必要的,从战略上来讲这是符合美国利益的。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利益一定会有冲突,中美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美国打朝鲜,中国会不会再次出兵呢?
中国是否参战主要是由我们的国家利益和高层核心决定的。如果我们不出兵,结果是朝鲜金政权颠覆,韩国实现半岛的统一,朝鲜人民幸福了。这对我们倒没有太大损失,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朝鲜是我国抵御美韩的屏障,这是多么的荒诞。现在的洲际导弹能打多远距离,美国真要打我们,岂是一个弹丸之地的朝鲜所能阻拦。统一的韩国,相对成熟的经济体制,倒是能推动中韩的贸易发展。
决定我们是否参战,除了有一个领导集体,还要有一个在全党、全军、全国中威望极高的领袖人物。不论是抗美援朝、还是对越自卫反击战都有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强势人物在驾驭。而我们现在党内是没有这样的人物的,这也正是导致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缓慢的原因,毕竟政治改革牵涉到太多的利益集团,不同的利益集团在博弈,只有真正能驾驭全局的人物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另外,我们国家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这是几代领导集体的追求,所以我们不会卷入朝鲜战争,我们会全力制止。
当然美国打朝鲜,肯定要师出有名,毕竟都是文明国家,要打文明杖。韩国就是引诱战争发生的最好对象。以前是朝鲜挑衅,现在是韩国了,大力挑衅,只要朝鲜动手,美韩日马上就会对朝鲜大打出手,当然我们中国肯定要尽力去制止战争,积极去和美国协商,哪怕是用一些利益来换取半岛的和平,这也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也是历史上我们擅长的。
目前军队里有些鹰派,不论对台独,对钓鱼岛、对美国航母进入黄海,都是要坚决打击,这是军方的强硬,也是中国人的脊梁,对待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上,梁光烈部长表现一直很强硬,很值得我们去顶。
可以想象一下,朝鲜是我们一个负担,金政权下的朝鲜人民生活艰辛。如果我们的军队、特别是海军和空军能力足够,在美日韩打击朝鲜的同时,我军迅速攻台。朝鲜半岛统一了,我们中国也统一了。这倒不错,可惜我们现在海军的实力堪忧,不知道和当年的北洋水师比起来怎么样?
近日菲律宾对中国的所作所为种种行径是什么目的
针对中国军舰和公务船控制仁爱礁及其海域,近日,菲律宾国防部长加斯明表示:“直到剩下最后一名军人,我们也要为我们的领土斗争。”这表明菲律宾为与中国争夺南海岛礁及其海域,不惜对抗到底的政策。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表态基本上属于虚张声势、加上悲情渲染的惯用手法。因为菲律宾无论在历史层面、还是国际法律层面,对于和中国争端的岛屿都没有主权根据。
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1900年《美西华盛顿条约》、1930年《英美条约》等,都明确规定菲领土以东经118°为界,而黄岩岛在东经117°45′,不在菲律宾领土范围之内,中国南沙诸岛中的岛礁也不在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之内。同时,这些条约也得到战后主权独立的菲律宾政府的承认。那么,在历史和法理面前,菲律宾会就此认输吗?显然不是。菲律宾面对中国的强大和主权诉求,想极力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劣势同中国争夺南海岛礁及其海域。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六点:
一、主打悲情牌。由于菲律宾在综合国力和军事力量上完全无法和中国比拟,因此,在和中国发生主权纠纷时,菲律宾故意夸大中国的强大,故意渲染中国的船坚炮利,而将本国装扮得无比“柔弱”、不堪一击,目的要在世人面前树立一个强大的中国欺压菲律宾的假象。甚至,在2012年黄岩岛中菲两国舰船对峙中,中国本来并没有派出军舰直接参与同菲律宾船舰的对峙,而仅仅是派出了原来没有任何武装的海监和渔政部门的公务船去驱逐菲律宾的军舰和公务船。对于这种情况,菲律宾的媒体居然能够报道出所谓中国舰只的炮口孔径远远大于菲律宾军舰,一旦开炮,菲律宾军舰将不堪一击的“新闻”。中国船只掀起的巨浪冲击到了菲律宾的船只等等夸大其词、耸人听闻的不实报道,目的是渲染菲律宾的弱小,片面夸大中国的强大和对菲律宾的欺压,赢得国际舆论对菲律宾的同情和支持,进而败坏中国的国际形象。
二、避免和中国海防及公务船形成正面对抗。菲律宾改变了以往肆意对中国大陆渔民开枪,不惜打死打伤或抓捕的传统做法。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加强巡航与护渔措施,另外一方面是菲律宾在中国国内舆论要求惩治侵犯中国主权领土呼声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害怕采取强硬措施遭到中国大陆的强力报复而得不偿失。
三、加强武备,提升军力。大力提升防卫力量,针对中国进行武力准备。菲律宾不断谋求从美国采购船舰、飞机和武器装备,以加强自身海空军力量、海上警备队等守卫海洋、岛礁等的执法部门的力量,以便长期与中国在南海争议地区进行抗衡。
四、谋求国际第三方强制裁判管辖权。菲律宾采取了恶人先告状的姿态,将中国与菲律宾的岛礁之争,诉诸于国际海洋法庭等第三方国际机构。无论其是否拥有管辖权,这种做法首先是一种舆论造势,是想将中国置于被告这种不利的地位,贬损中国的形象和声誉。是否具有管辖权,能否打赢国际官司则是其次的考虑。
五、谋求地区联合,打压中国。菲律宾谋求在东盟国家内部联络党羽、拉拢势力,通过针对中国的联合声明或条约之类的国际性文件,造成群压中国、以多胜少的态势。菲律宾多次企图在东盟会议上妄图加入针对中国的议题进行集体讨论,或者制定共同文件。但由于泰国、柬埔寨等国的坚决反对,阴谋始终没能得逞。
六、谋求引入大国,制衡中国。美国、日本等非南海国家的域外大国已经先后涉足南海事务。菲律宾并不以此为满足,还在继续招摇过市,通过各种手段加强与美日的勾结与合作,将这些域外大国当作与中国争端中的平衡力量和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菲律宾不仅加强了与美国军演的频次与规模,且把原来在军事上没有进入南海的日本拉入了南海进行军演。这正中日本要在南海地区借助南海国家牵制中国的战略意图。
针对菲律宾的所作所为,中国要见招拆招、借力打力,循序渐进地增进中国在南海地区的主权管辖和主权巡视。该出手时就出手,该直接出兵占领的岛礁绝不手软。一旦出现菲律宾等国过分挑衅的情况,中国将不惜采取直接收回对方国家占领岛礁而直接进行占领管辖的强力做法。
最近有什么重要新闻
1、中国日报网5月26日电(高晴)据美国《迈阿密先驱报》报道,近日,佛罗里达州迈阿密一名60岁男子在监狱里蹲了44年后重获自由。该男子16岁时因参与一起谋杀案被判处终身监禁,后经法院重审,认为当年判处未成年人终身监禁属不合法行为,故将其释放。
2、【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法新社25日报道,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儿子的车队24日晚经过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时,遭到摩托车炸弹袭击,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死者均为路人。
报道称,该袭击是针对巴基斯坦总统之子实施,当他的车队路过当地时,一辆停在路边的摩托车被遥控引爆。爆炸发生时,侯赛因儿子的车辆已经通过,因此安然无恙。他此前经常路过此地。
俾路支当地一个武装组织声称对此次袭击负责,并表示此举是为报复政府在俾路支省多个地区开展军事行动。(环球时报记者 李琳)
3、5月24日报道,法奈尔(此前曾报道他坚持自己的观点而被美国海军勒令去职)认为水面舰艇战斗力是中国海军提升的关键,尤其是052D型驱逐舰——“制胜法则”,以及不断膨胀的054A护卫舰部队。
“随着垂发系统、YJ-18反舰巡航导弹、主动雷达系统,052D可能比不上宙斯盾舰,但是对于中国海军而言已经很好了。”法奈尔在会后说,“我认为中国海军对052D颇为满意,这是他们不断建造052D驱逐舰的原因,这能够提升中国海军在第一岛链内的控制力。”
4、海外网5月26日电 郑州“皇家一号”会所,坐落于郑州CBD商务内环,距离国际会展中心不过数百米,四周弥漫着浓厚的商业气息。曾是河南郑州最大的娱乐会所,因涉嫌色情违法行为,于2013年11月被河南警方查处。2015年5月25日,郑州“皇家一号”案在河南省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人民网12月13日讯 据法新社报道,朝鲜周一警告称,
朝警告美韩军演会给半岛笼上核战阴云。 试题分析: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内容,要求必须要突出新闻点,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如概括本则消息的内容,就要扣住“朝鲜针对美韩军演所采取的态度”来概括。点评: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内容,不同于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它要涵盖新闻的基本要素,而新闻标题,在导语部分进行拟写就可以了。
朝鲜古代军事实力也不算差,为何每次都被日本击败?
朝鲜古代军事实力虽然也不算差,但是每次作战的时候都会被日本击败,其实背后的原因也跟两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也就直接影响到了两个国家对待事物的不同处理办法。日本虽然陆地面积很小,海域面积不大,但是因为他们的武士道文化,也就导致了日本的军队对日本天皇有着绝对的忠诚,而且他们在作战时也有着自己的野性,朝鲜的军队是很难能够应对的,这也就导致了虽然军队实力并不差,但是对于日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悬殊的。而且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朝鲜也属于发展中国家,这其实跟当时的发展情况也是有关系的,日本人有着钻研的精神,所以在军队的治理或者兵器的运用上,也有着自己的方式方法,所以这一方面也是优于朝鲜古代军队的,也表现出了了朝鲜军事实力有待提高。所以我们从当时的历史条件中也需要汲取经验教训,在作战时,无论是在军队的统领,或者是在战术战略的运用上,也需要适应当时的国际环境。而且我们也需要有着自己强大的依靠,需要与邻国打好关系,而且这个关系系需要掌握一个度,也就是说必须一方面保持自己的独立,另一方面可以两个国家相辅相成,互帮互助,带动两国的经济文化发展。中国的一带一路其实就是本着这样的原则发展下去的,也带动了周边的国家发展,也达到了友好互助的目的,这其实就是人类智慧的一种体现。所以国家产生争端其实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需要正视这个矛盾,运用恰当的方法,付出最小的代价来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中国近代史书籍推荐经典
1《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这应该是快速了解近代史的最好书籍。书写得很薄,从语言到线索都无比清晰简练。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不少方法、结论虽然家喻户晓但其实有些过时了,历史常青,而历史学是会进步的。不过,考虑到它超强的可读性,我还是把它放在第一位了。2《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很适合近代史小白入门的书,我甚至觉得,它是当下最理想的高中、大学近代史读本。阶级史观的根本立场虽然没有改变,但陈旭麓在很多方面大大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固定的写史方式,这个从书名就看得出来。它聚焦的是近百年间中国社会因外部入侵,内部改革所引起方方面面的变化。整个叙述克制、平和,没有官定近代史中各种莫名其妙的义愤填膺或者肉麻兮兮的颂扬,但在各大事件的判断上却极其正统。对于抗拒说教但又对红色中国抱有强烈认同感的年轻人来说,没有比它更好的近代通史了。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近现代史书籍?你对此有哪些推荐?
有如下值得一看的近现代史书籍。一、《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研究》本书从思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揭示了日本对中国东北的领土侵略、思想控制、经济掠夺、文化统制等方面的内容。在意识形态方面,揭示了日本“战争观”和“大陆政策”以及其掩饰其侵略本质的意识形态渊源;政治方面,主要是围绕日本军务检阅制度、日伪军马政策和“细菌战”实践活动、伪满海军江防舰队的建设等方面,揭示了日伪政权的侵略性质。在经济方面,本文主要从日本的金融制度、法律制度、码头建设等方面入手,厘清了日本在经济活动中掠夺的实质。在社会方面,分析日本人口和粮食问题与其“农业移民”政策的关系、日本对所谓“伪满留日学生”的管理、歪曲中国抗日活动的舆论手段,透视其社会和文化政策的侵略性。在文化方面,研究了三木卓、木山捷平、宫尾登美子等有“满洲”生活经历的日本作家,在日本战败后,回国后以自身“满洲”经历为素材创作的文学作品。二、《中国近代史》以中国近代历史为代表的龚书铎为编辑,以《中国近代史》第4版为范本,邀请了近代史研究及高校教材编写经验丰富的三位著名学者参与编写。该书始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是一部历史悠久的历史著作。在这三十年里,分别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革命的失败,国共合作与分裂,抗日战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与垮台,以及当时的意识形态与文化。《中国近代史》全书分为六章,总共有350,000字。
印度军队越界可以歼灭掉越界军队吗?
答:可以是可以,但是我国以和平为前提的,不会随意开战。因为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是负责任的大国。歼灭印度越界士兵,从军事实力上来讲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中印之间的这个矛盾不是主要矛盾,其重要性远低于“台海局势”、“钓鱼岛”等核心利益。首先,印度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建立在“一个中国”基础之上,一旦发生冲突,印度狗急跳墙临阵倒戈,危害极大;其次,中印战事对西南边陲的稳定发展,更是巨大威胁;再次,中国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受到非议,一些反华势力势必吹捧“中国威胁论”;最后,越界问题是可以通过和平手段解决的,印军越界行为属于单方违规,还不构成军事威胁。总之,和平发展来之不易,中国人民珍惜和平,珍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通过智慧、辛劳创造的一切。和平发展:指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和平发展展示了科学发展观的世界眼光,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指导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新的理念。中共十七大再次宣告: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1、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3、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4、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印度越界后,还没撤军吗?啊
国与国之间有很多政治考量的。
中国的领导人要比印度的领导人高明很多。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印度领导人比较短视。
中国之所以现在不把印度入侵的军人赶出去,原因是中国是礼仪之邦,首先要展现和平的姿态。如果印度执迷不悟,很可能会发生让印度后悔的事情。
因为这次与以往不同,以往印度的入侵事件一般都是在争议边界上,所以中国可以克制,也可以用犬牙交错的形式与印度对峙。
但是这次不是对峙,而是入侵。 本来中段锡金段的边界属于已定边界。印度却入侵了,还声称是不丹的领土。真的是很可恶的。 中国不打则已,一旦打起来就是必胜,战争也需要合理的预判和准备工作。现在中国预判事情的发展情况,肯定部队也在紧锣密鼓做准备工作。这段时间,主要是在国际上宣传事情的真相,让正义站到自己的一边,让印度的侵略嘴脸露于世人面前。
一旦等中国军队准备完毕,印度再不悬崖勒马,那肯定要兵戎相见的。 这次事情十分严重,以前发生争端都是未定国界,还可以忍受,这次是已定国界,肯定无法忍受!
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也是中国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当时中国的退让,并没有得到印度的理解,却认为中国软弱可欺,是怕了他们。什么他们得寸进尺。最后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才决定对印度进行惩戒!
今天的情况差不多。1962年的惩戒,让印度老实了五十年。现在他们那一茬人都下去了, 新一代还是这个毛病,老毛病又犯了。 有待中国在外交和军事准备阶段做好,可能会来真 。至少来个一定程度的惩戒。
上一篇:大中电器总部电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