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 房价
郎咸平:房产市场进入恶性循环,房价还会下跌吗
如果房价突然下跌,且没有政府干预的话,大概率会这样:
首先是很多投机的人会直接放弃购买,一部分按揭买房的人发现自己贷款金额比房价还高,放弃还款,房子归银行,银行进行拍卖,同时由于买方突然减少,地产开发商为了回笼资金,会大面积降价售房,进一步导致房价下跌;
注意,在这时候虽然有不少刚需会买入,但数量上比不上卖方;
然后银行会开始大面积出现坏账,一方面由于按揭客户停止还款,另一方面由于地产开发商无法及时还款导致坏账陡增;
银行为了减少损失大幅提高风控,一方面加紧贷款的收回(全行业,不止地产商),另一方面大幅减少贷款发出,中小规模企业尤其是民企资金链断裂,大量破产;
同时民间贷款也会大面积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破产现象;
再接下来由于大量企业破产,失业人数剧增,人均收入与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原来买不起房的人离买房子的目标变得越来越远;
最后,由于无业人员数量巨大,社会出现动荡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恶性循环,所以政府在宏观上是不会让房价下跌的,但会让房价停止过快上涨
郎咸平:房价持续高位运行 中国早已失去创造力
部分城市限购
征收房产税
限制第二套房贷 暂停第三套房贷等
补充一下:(来自郎咸平)
1:导致房价爆涨的第一个因素:银行竞争下的贷款开放。
其实房价的爆涨的因素主要是因为百姓在替政府所犯下的错误买单。比如以前一个开发商通过某银行贷款了1000万开发了一个房子。如果还不起那他就倒霉了,因为所有的银行都是一个体系,你欠了钱没还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但是中国在银行改革的基础上开了一条口子,为了各银行之间的竞争所以把工行,农行,建设银行等等全部独立运营。这本来是好事。但问题是这些银行都不是私有的,而是国家的。我们不难想象。当一个开发商从工行贷款1000万的后果。他只需要用500万来开发房子,然后把售价提升,再把这个开发中的房子按他的售价标准抵押从农行再贷款2000万,然后再用这 2000万中的1000万开发一套售价更高的房子来找建设银行抵押贷款4000万。就是这样一个滚雪球的疯狂贷款模式。
房子卖不卖得出去不重要,关键是房价要高,不得降价。反正银行的钱不是私人的,所以稍微疏通一下行长加之又有"合法的"高零售价的楼盘做抵押所以自然就越来越好从银行贷款。
那么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房子价格只攀不跌!因为不能跌!一跌银行贷出去的款就再也回不来了。这可是政府的银行,政府的钱!所以为了堵住这个资金黑洞一些被收买的专家、媒介便开始疯狂制造舆论用各种舆论手段威逼利诱人买房子。
比如土地资源严重紧张,再不买房将来就只能住在郊区呀之类的。导致人们不得不去买房。其实住不了市中心这种情况这根本不可能发生,城市居民是一个新老替换的过程,要上班的住城里,老人退休喜欢住郊区。只要人口不爆炸就不会出现上班族住不了市中心的情况。虽然这些舆论造成了很多人买房子,但是仅仅是这样,房价还没有高到现在这样的离谱。紧接着政府又犯了第二个错误。
2:导致房价爆涨的第二个错误:中国特色的按揭。??
按揭本来是一种西方很流行的制度,也很合适。但这个制度一旦运用到中国就有点问题了。因为从大的体制上来说。所有银行都是国家的,而不是私人的。所以贷款这个关口就不可能控制得住。只要文件上说得过去,人们就能贷到款。??
为了早日缓解第一个错误所带来的资金黑洞。政府开始实行个人按揭制度来售房。还经常举什么美国来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例子来诱惑人们去按揭。确实有人按揭了,而且是疯狂的按揭。只要和银行有点"路子"的人。他们先按揭一套80万的房子,自己出10万首付然后再从银行贷出70万。之后再把这个房子抬高价格到180万出售。这个时候他们的亲戚或者老爸老妈再去买下,也用按揭的方式自己出首付30万再从银行贷出150万。然后就不管了。他们不还贷款怎么办?银行爱收不收。反正根据合同我还不上钱你可以收走房子,我们两不相欠。??
所以转了一圈,抬高了几倍价格的房子又回到了政府回到了银行手里。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新楼盘刚开始修就被"炒房团"买走了。他们炒的不是赌房子会升值。而是拿了房子去收拾银行。??
银行拿到这个房子怎么办?更不敢降价了。只好再加点价接着卖。所以普通老百姓现在根本别想买到真正合理价格的房子!即使你直接从开发商手里买来的房子都说不定已经转了好几次手又回到银行以及开发商手里的了。说句不好听的现在8000/平的房子里,有只有2500才是房价,有5500都是以为决策错误带来的资金黑洞!也就是说你正在替人任劳任怨地擦屁股。??
3:第三个问题:白领家庭何时破产????
那么我们研究了房子价格为什么会涨,再来研究一下中国城市所谓的白领家庭破产的必然性。??
首先国外白领收入确实是高,但是高得有价值。而中国所谓的白领则普遍素质较差。中国企业内耗严重。人人相轻,人人顽固。所以难怪外资企业一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就开始惊呼:"在中国办企业招不到人!"对此我也深有体会。那有人会说:"既然现在的白领不值这个身价,那水木周平你说说为什么他们还能拿到这样的薪水呢?" 其实,这由于房地产的火爆造成的一个量子效应。银行损失的资金大量的经过少数人之手流向了市场。这些人开始在中国的其他领域疯狂投资。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房地产就快要崩盘了。他们这样一轮又一轮的投资热潮正在快速消化这些资金,他们投资互联网,投资高新技术,投资娱乐,投资很多很多。但起码付出的工资要够员工付房子月租或者月供吧。所以正是因为房价的高涨所以造就了中国城市人口工资水平的相对提升。不相信你自己算算你所在的城市白领阶级平均收入一旦交完每月的房钱,手上还能剩多少钱?我想这个问题就不用我再罗嗦了吧。大家心理有数。所以我可以说一旦房地产崩盘紧接着崩溃的就是你的工资。??
有很多很多我认识的白领们都购了房。他们的算盘很简单:"两口子除开各种税收保险每月纯收入还12000。交3000房钱算什么?我还能再买一套呢!"是的不算什么。但因为房子贵所以什么东西都贵。吃的贵,交通贵,学费贵,医疗费用更贵!!!所以交了房钱你再除开生活费用就基本上一分钱存不下来,就算存点也赶不上正常的通货膨胀率。问题是如果能一直保持这个现状的话,理论上说应该没事。你这二十年赚来的钱正好可以弥补政府的两个错误带来的亏损。??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随着WTO5年缓冲期的结束,大量外资通讯,银行,医疗,保险等等公司都会陆续进入中国。到时候没有人能阻止你把钱存入花旗,存入汇丰。请问一下到那个时候谁愿意把钱存在呆帐坏帐如此之多的中国国有银行呢?即使政府再怎么采取措施也可能挤兑,所以到时候会发生什么现在还很难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到时中国国有这些银行的压力将变得非常巨大。贷款就会难上加上,因为银行根本无钱可贷!同时大量具备高素质人材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必定带来市场的强烈冲击和大量现有企业的倒闭以及白领失业。也就是说。一旦外资企业加入竞争,中国现有的99%的白领都将面临大环境下的就业压力!??
而且外资银行一旦积累了资金开始投资房地产,那么由于它们是正常的操作流程所以造出来的房子就会便宜,其必然拉动全国房地产大幅下跌。如我刚才所说,房价一跌,紧跟着跌的就是你所在的企业的工资收入!可你之前买的房子还贷价格并不会降低或者减少,所以你将无力支付高昂的贷款。那么你的的房子会被银行收走,你的存款会被直接冻结。所以未来中国城市中的白领们最大的可能是和几十年前的中国国有企业职工一样。辛辛苦苦二十年,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忧伤的老板娘
郎咸平:房价暴跌必是胡说八道
最近有消息称,未来房地产税将由现行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而成,并由地税系统征管,收入全部归属地方,成为地方税源的重要补充。房产税的合并将引导地产的未来发展向何处去?随着暴力时代结束“常态化地产”还值得投资吗?过去有很多专家指出,房地产行业面临产能严重过剩,因此得出结论,房价一定会暴跌。我认为这是胡说八道。从近段时间的实际情况看,房价确实在小幅下跌,但是没出现暴跌,而且交易量迅速上升,超出所有人预料。为什么?原 因其实很简单。我想请问所有女性朋友,你们逛街买衣服,衣服价格什么时候暴跌过?要知道服装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得多,根据纺织网的最新数据,2014 年,我国服装产量299 亿件,真正消费量只有90 亿件。除了出口,每年都有20% 的服装成为库存消化不掉,如果停止生产,累计库存足够供应五年,产能过剩是百分之几百,而房地产产能过剩不过23%。那衣服的价格为什么不会暴跌呢?只要 是你们肯花钱买的衣服,它一定满足质量好、品牌好、款式时尚等等条件,否则你不会去买的。而像这样的衣服,它一定符合经济学原理,只要价格下跌,需求量一 定暴涨。地产的道理也是一样。房地产行业从2014 年开始,进入常态化发展。只要是常态化地产,就一定符合经济学规律,价格涨时需求下跌,价格跌时需求上升,而不会出现一直暴涨或暴跌的现象。那什么是常态 化地产呢?以住宅为例,第一,是不是具有本地特性,如靠近市中心、火车站、临湖面海等;第二,是不是学区房;第三,是不是地铁房;第四,是不是刚需房。这 四个条件满足越多就越常态化,越常态化就越符合经济学规律。非常态化地产,比如一些“鬼城”,没学校,没地铁,也不是刚需房,就像库存的衣服,是没人要 的。下面我以深圳和上海的楼市为例,做具体说明。2015 年5 月18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0 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深圳新建住宅价格同比增长0.7%,环比增长1.8%。无论环比还是同比,深圳楼市均处于全国涨幅第一。《今日早报》 2015 年6 月2 日报道,“深圳楼市红火,房地产登记中心一号难求”。一财网6 月4 日报道,“深圳楼市把北、上、广甩出一条街”。看到这些新闻标题我们会以为,2008 年那一轮楼市暴涨又开始了。但是通过分析你会发现,这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全线暴涨!只是个别区域在涨,大部分地区涨幅不大,整体5 月房价环比上涨1.67%,二手房同比还下跌了10.71%,和上一轮楼市暴涨时每天一个价不可同日而语。首 先我们来分析深圳各个区域的涨幅,龙华新区、宝安区、南山区、大鹏区这四个板块带动了深圳楼市上涨。其他地方都是持平,也有区域下跌,比如光明新区。其中 涨幅最大的大鹏区,2015 年1 月,深圳市委通过《大鹏新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总体方案(2014—2020)》和五个专项改革方案,刺激了这个区域房价上涨。而南山区价格上涨是因为 前海蛇口自贸区的挂牌。龙华新区和宝安区的上涨原因更直接,广深港高铁的口岸将要设计在这里,30 分钟直达香港西九龙,所以房价上涨。从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只要符合我讲的常态化地产四个条件的区域就涨得快,不符合的区域如光明新区就会跌。再 来看上海。我们研究发现,涨价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地铁和即将开通地铁的片区,符合我说的第三个条件,地铁房概念。地铁14 号线于2014 年底开工建设,所以沿线的房价在上涨,而涨幅较高的区域为地铁未来的换乘中心车站。如嘉定区嘉定新城,5 月份比4 月份上涨了2.47%,长宁区武宁路上涨4.99%,静安区曹家渡上涨2.86%,黄浦区董家渡上涨3.06%,黄浦区豫园上涨3.95%,这都是因为地 铁14 号线的缘故。还有崇明区,因为之前交通不便,二手房价格每平方米不到8000 元,2014 年10 月29 日,地铁19 号、20 号、21 号线规划方案出台后,这三个岛将通地铁,所以房价也开始上涨。金山区房价也从2014 年底开始上涨,原因是2014 年12 月15 日,金山海岸地区城市设计方案开始向全球征集,要把这块石化污染重地改造成环境优美的滨海城区。因此,我建议大家可以按照我说的四个条件来选购常态化地产。购买以后不会有暴利,长期来看价格上涨幅度应该和通货膨胀差不多,大概比通货膨胀高一个百分点,美国在过去一百年就是这样。所以如果你想保守投资的话,买常态化的地产,长期之下可以保值。我 们统计了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的平均库存以及开发投资增速,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房地产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房子回归它的本来属性。请看下图。如果2014 年1 月的库存为1,那么到了2015 年1 月,库存为1.38,也就是说库存量增加了38%,库存积压相对严重。因为高库存,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增速从2014 年1 月的20% 下降到了2015 年3 月的6%,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期。这里就可以看出,当库存增加时,投资开始放缓,楼市逐渐回归经济学常识。因为普遍降价销售,到了2015 年5 月,库存已经降到了1.32,说明通过降价来去库存是有效果的。同时我们看到,即使 政策松绑,买房杠杆已经很高,但是房价并没出现暴涨。2015 年3 月30 日,央行发布《关于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规定:公积金贷款买首套房的首付比例只需要20% ;购买二套房,首套房贷款已结清的首付比例为30%,未结清的首付比例为40%。相比此前二套房首付比例60%,已经大幅降低,但是全国各地房价都没有出 现以前那种暴涨,楼市逐渐回归理性。根据我们的判断,2008 年之后的那轮房价暴涨以后都很难有了。城市新增人口在急剧放缓。2010 年,新增进城农民工数量为802 万,2012年减少到473 万,到 2014 年只有211 万,只相当于2010 年的四分之一,后续劳动力严重不足。当然,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劳动力短缺的主要是三线及以下城市。方正证券的最新研究报告也显 示,2015 年之后,中国20 ~ 64 岁劳动力人口开始负增长,而且下降速度将超过日本。(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5-04,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
郎咸平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是制造业的问题,实际情况真的是如此吗?
如果你想知道实际情况如何,那么除了朗咸平的说法,外也也去看看其它的言论,朗咸平的思想感觉很片面了,现在房地产问题是个综合性的问题,这就好像一个复杂的数学公式,用做加减法1+1=2这样的方式解题,把问题简单化了。看了不少朗咸平关于房地产问题的看法,他总是忽视了太多的问题,中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上海2000来万人口,900外来万人口,外来人口占四成,这些人从餐厅里端盘子的到企业高管都有,毫无疑问这些人无论是租房子还是买房子都是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影响。
朗咸平或许对于一个问题看法很深刻,但是这种深刻是一种局部的,有点像盲人摸象了,对于与大象的局部摸的在清楚,那也是局部问题。这就好像对象牙了解的在详细都不能说是对大象了解。
求郎咸平说: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无奈!!
简介
《郎咸平说: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无奈》一共六个部分。第一章既为第一部分,点出了本书的主题——“无奈,为什么离我们越来越近”,本章盘点了几个最为流行的关键词,比如说“淡定”、“愤青”、“无奈”、“幸福”等等。 第二、三、四章为第二部分,通过央企涨价、368万的天价过路费、菜贱伤农又不惠民三个主题让我们看到的是,似乎什么都在涨价,但就是老百姓的工资不怎么见涨。 第五、六、七章为第三部分。第五章的“油荒气短”让我们看到油疯狂涨价背后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国际油价的上涨,而是数不清的税费。第六章讲的是在银行一次又一次“加息”后,我们发现,我们在银行的存款还是在不断贬值,中小企业想从银行拿到贷款简直比登天还难。第七章的主题是养老金改革,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传说,养老金也是会破产的,有我们中国香港的养老金破产作证。 第八、九、十章为本书的第四部分。第八章告诉了我们一个真实的房地产市场,房价究竟是在涨还是跌。第九章让我们了解到“炒房团”转战中国大江南北的背后,其实是制造业资金的流失,制造业的生存遭到严重威胁。第十章给我们解析了政府连连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1000万套保障房究竟能不能成为史上最给力的调控? 第十一、十二、十三章为本书的第五部分。第十一章让我们了解到我们的好企业为什么都跑到国外、还有香港上市?第十三章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QFII。 第十四、十五、十六章为本书的第六部分。为了治堵,我们竟然需要摇号买车。春运回家,竟然要“九死一生”。到最后,我们看到我们中国的大学竟然培育出药家鑫、李启铭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究竟缺失了哪一环?
郎咸平说: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无奈的内容简介
《郎咸平说: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无奈》一共六个部分。第一章既为第一部分,点出了本书的主题——“无奈,为什么离我们越来越近”,本章盘点了几个最为流行的关键词,比如说“淡定”、“愤青”、“无奈”、“幸福”等等。第二、三、四章为第二部分,通过央企涨价、368万的天价过路费、菜贱伤农又不惠民三个主题让我们看到的是,似乎什么都在涨价,但就是老百姓的工资不怎么见涨。第五、六、七章为第三部分。第五章的“油荒气短”让我们看到油疯狂涨价背后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国际油价的上涨,而是数不清的税费。第六章讲的是在银行一次又一次“加息”后,我们发现,我们在银行的存款还是在不断贬值,中小企业想从银行拿到贷款简直比登天还难。第七章的主题是养老金改革,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传说,养老金也是会破产的,有我们中国香港的养老金破产作证。第八、九、十章为本书的第四部分。第八章告诉了我们一个真实的房地产市场,房价究竟是在涨还是跌。第九章让我们了解到“炒房团”转战中国大江南北的背后,其实是制造业资金的流失,制造业的生存遭到严重威胁。第十章给我们解析了政府连连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1000万套保障房究竟能不能成为史上最给力的调控?第十一、十二、十三章为本书的第五部分。第十一章让我们了解到我们的好企业为什么都跑到国外、还有香港上市?第十三章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QFII。第十四、十五、十六章为本书的第六部分。为了治堵,我们竟然需要摇号买车。春运回家,竟然要“九死一生”。到最后,我们看到我们中国的大学竟然培育出药家鑫、李启铭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究竟缺失了哪一环?
什么是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
《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复苏的背后和萧条的亮点)》内容简介:2009年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出现回暖迹象,股市上涨、楼市热销、车市火暴,这是否说明我国经济已经回暖?郎咸平教授对萧条时期的各种独特现场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市场回暖背后的真相与亮点,指出我国经济的真正危机并非金融危机,而是制造业危机。在此基础上,郎咸平教授指出,萧条时期并不意味着毫无机会。通过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各领域的逐一解读,为读者找出投资机会。并最终得出结论,只有“第四驾马车”——产业链高效整合才能真正拉动中国经济。卷舌三尺剑,心有大乾坤。百姓经济学家郎成平再发强音:拯救中国经济的x元素在哪里?老百姓的投资机会在哪里?郎成平说:中国经济危机的本质是制造业危机,只有第四驾马车才能拯救中国经济!
郎咸平也反对房产税
是的,郎咸平也反对房产税(参考于腾讯网腾讯房产2014-02-04 08:31)郎咸平认为,一直以来,房产税是否开征紧紧牵动全国上下的神经,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引起争论。郎咸平在书中表示,房产税不合理。他认为,为应对通胀风险,资金需要保值增值;但是股市在下跌,黄金也在下跌,面对有限的投资渠道,唯一的选择只有去炒楼市来保值。这五年来 ,每年货币增速达19.7%,接近20%,北京房价平均每年上涨速度也接近20%。说明房价的涨幅刚好对冲货币增长速度;郎咸平还认为,房产税的本质是一种财产税。一些国家征收房产税,是因为土地私有,“中国土地是国有的,老百姓买房只是拥有70年租期,而土地出让金,就是未来土地的租金今天一起缴付。已经给出让金,为什么再重复征收这个财产税,所以它本身不合理。”
郎咸平2014演讲说什么
2013年注定是中国经济多变的一年,楼市前景不明、股市低迷、金价暴跌、银行钱荒,企业及个人投资市场选择空间不断缩小、有人说“效仿李嘉诚父子海外投资的时代到来了!”更有人盛传郎咸平演讲中提出的观点,认为“楼市即将崩盘、建议个人开始卖房产”?
以王石、冯仑为首的中国房地产企业集体转型,开发商更注重服务、策划等地产软实力能力提升,随之而来的房产经济链、上下游之间会受到哪些冲击?
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服务,中央政府允许私人银行业务运营、影子银行逐步明朗化!大数据时代、电商时代、WEB3.0时代到来,开放的中国新兴市场将会孕育什么样的新兴产业?
上一篇:临沂室内装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