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en brothers
SAT语法问题
seeing逻辑主语指代不明确。
原句直译是:Q带Dan 去Derek家串门,从没想过再见Derek会是五年之后的事。从中文和英文两个角度看,seeing 可以指代Quincy 和 Dan中的任意一个,或是两者一块。 也就是说, 可能五年后见Derek的会是Quincy,Dan 或是Quincy & Dan。
所以为了表意明确,Seeing前面应该注明是谁去看。
我sat语法总共错的一直维持在4个之内。对这道题的解答我很有信心。 希望采纳!
求电影《大地惊雷》中的一段插曲,钢琴演奏。8分30秒开始的那段。
这是电影所有的音乐,自已对照听听是哪首吧。
01 The Wicked Flee
02 Father´s Gun
03 Little Blackie
04 Your Headstrong Ways
05 A Great Adventure
06 River Crossing
07 We Don't Need Him Do We?
08 The Hanging Man
09 A Methodist and a Son of a Bitch
10 Talking to Horses
11 A Turkey Shoot
12 Talk About Suffering
13 La Boeuf Takes Leave
14 Taken Hostage
15 One Against Four
16 The Snake Pit
17 Ride to Death
18 I Will Carry You
19 A Quarter Century
20 The Grave
21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SAT语法题
In the novel, Jane Eyre must make many difficult choices, (like when she forces) herself to leave the house of Mr. Rochester, the married man she loves.
(A) like when she forces
(B) and, as an example, when she forces
(C) for example, by forcing
(D) as exemplified by when she forces
(E) including forcing
出处2007-5-Section 10-13 (改进句子)
上面是你提出问题的完整原题,如果选C,句子简化后,Jane Eyre must make choices by forcing herself to leave...(by…表方式,通过...做某事)
中文意思为:简爱必须通过强迫自己离开...来做决定。这样就改变的原句的意思。【改进句子!不能改变句子意思】
正确答案为E:简化句子后,Jane Eyre must make choices, including forcing herself ...
这里,forcing...为choices中的一个例子。
拜托提问敬业点儿,题写完整呗。大家帮大家嘛!
什么是蓝草音乐?
蓝草音乐美国基础音乐的一种形式,根源于爱尔兰、苏格兰和英国传统音乐。同Jazz音乐相似,在蓝草音乐中,每种乐器轮流主导演奏的节奏旋律,与此同时其它乐器作背景伴奏;而在古时音乐(old-timemusic)中,所有乐器或者同时协同演奏,或者由一种乐器主导演奏的节奏和旋律,而其它乐器只能伴奏。与主流的乡村音乐不同,演奏蓝草音乐时基本使用原声学乐器,几乎很少会用到电声乐器。经常使用的乐器有小提琴、班卓琴、原声吉他、曼陀林和立式贝司,这些乐器最初由农庄黑人舞蹈乐队普遍使用,这些乐队擅长布鲁斯和爵士音乐的集体表演,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在遗弃这些原声学乐器,后来由白人音乐家们重新使用并得以推广。关于蓝草音乐中所使用的乐器种类,曾经也是音乐家、乐评人和蓝草爱好者们激烈争论的话题。由于蓝草音乐的名字来源于BillMonroe的乐队“TheBlueGrassBoys”,故人们一直把该乐队使用的乐器认为是传统的蓝草乐器,其中有曼陀铃、小提琴、吉他、班卓琴和立式贝司。随着蓝草音乐的发展,乐队开始使用各式各样的乐器来演奏,其中除手风琴、口琴、犹太琴、钢琴(piano)、鼓和电吉他以外,还有其它传统蓝草乐器的电学版本。这被认为是背离了传统蓝草风格的激进派蓝草风格。
蓝草音乐是如何形成的?
蓝草作为个音乐流派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由于战争期间的配给制度,使得唱片的发行受到了极大限制;这也是蓝草音乐为何兴起于二战之后,而不是更早时期的最好说法。对于任何音乐流派来说,都无人自称是该流派的创造人;然而,融合了古时音乐、蓝调音乐和爵士乐的蓝草音乐的出现,却可以追溯到于1939年组建的一支乐队BlueGrassBoys。如今该乐队成员BillMonroe被誉为蓝草音乐之父,而蓝草音乐也得名于该乐队的名字。1945年,班卓琴手EarlScruggs的加入成为蓝草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期。1945~1948年,Monroe乐队中的灵魂人物为:班卓琴手EarlScruggs、主唱兼吉他手LesterFlatt、小提琴手ChubbyWise、贝斯手HowardWatts和aka手CedricRainwater,他们创造了直到今天仍被奉为典范的经典乐声和乐器组合。当时仅BlueGrassBoys乐队演奏蓝草音乐,这也仅是乐队的独特风格。直到后来其它乐队也开始演奏该风格的音乐时,蓝草音乐才被公认为一种音乐流派。1947年,StanleyBrothers乐队以BlueGrassBoys的风格录制了传统曲目“MollyandTenbrooks”,这被认为是蓝草音乐作为一个流派的开始。需要指出的是,蓝草音乐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俗音乐。但是,许多蓝草歌曲的主题都和民俗音乐一样带有追忆往事的情愫。实际上,许多被认为蓝草音乐的歌曲都是民俗音乐或古时音乐的老作品,只不过现在重新用蓝草音乐的风格演奏而已。蓝草音乐被很多职业音乐家录制和演奏过。尽管业余音乐家以及一些发展趋势很重要,但仍是职业音乐家们确定了蓝草音乐流派的发展方向。尽管蓝草音乐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俗音乐,但是它们之间确实相互影响着。民俗学者NeilRosenberg博士就曾指出,蓝草音乐的痴迷者和音乐家们都很熟悉传统民俗歌曲和古时音乐,并且他们也经常在演出和节日中演奏这些歌曲。
弗朗西斯·麦克杜蒙德的介绍
弗朗西丝-麦克道曼,1957年6月23日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一个牧师家庭,后来成为是乔尔·科恩(Joel Coen)的妻子。在高中时代,麦克道曼就因为发觉自己擅长表演而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她曾说,高中时代的戏剧表演“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在做本该属于自己的事情。我那时比所有别的孩子都更认真,慢慢地我自己都能清楚地感觉到:表演是我唯一知道怎么去做的事情。”基于自己的这一自觉,麦克道曼后来有意识地就读了西弗吉尼亚州贝萨尼学院(Bethany College)的戏剧系和耶鲁大学的戏剧学院(研究生),接受了充分而系统的表演训练。
弗朗西斯·麦克杜蒙德的作品年表
应许之地 Promised Land (2012)马达加斯加3 Madagascar 3: Europe's Most Wanted (2012)变形金刚3 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2011)阅后即焚Burn After Reading (2008)明星助理 Miss Pettigrew Lives for a Day(2007)Friends with Money (2006)魔力女超人/魔力女战士 Aeon Flux (2005)北方乡村/决不让步/北方风云 North Country (2005)Last Night (2004)爱是妥协 Something's Gotta Give (2003)Minnesota Nice (2003)月桂谷 Laurel Canyon (2002)夜海追凶/疑云重重/海滨城市 City by the Sea (2002)Searching for Debra Winger (2002)State of Grace (2001)Upheaval (2001)绿帽离奇勒索The Man Who Wasn't There (2001)灰色地带 The Grey Zone (2001)成名之路Almost Famous (2000)奇迹小子/天才接班人/古惑教师/成功人士 Wonder Boys (2000)Wonder Boys: A Look Between the Pages (2000)Scottsboro: An American Tragedy (2000)古灵精怪玛德琳 Madeline (1998)色情摄影凶杀案 Johnny Skidmarks (1998)天使之恋 Talk of Angels (1998)火线浮生录 Paradise Road (1997)冰血暴Fargo (1996)温情满人间 Hidden in America (1996)小镇疑云 Lone Star (1996)基本的恐惧 Primal Fear (1996)Palookaville (1995)远东之旅 Beyond Rangoon (1995)新好男人 Good Old Boys,The (1995)孽恋 Bleeding Hearts (1994)银色,性,男女 Short Cuts (1993)今生有爱 Crazy in Love (1992)冤家斗冤家 Passed Away (1992)天机梦美人 Butcher's Wife,The (1991)黑暗的人 Darkman (1990)致命档案 Hidden Agenda (1990)米勒倒戈Miller's Crossing (1990)杏林血泪 Chattahoochee (1989)烈血暴潮 Mississippi Burning (1988)抚养亚历桑那/宝贝梦惊魂Raising Arizona (1987)捉虫杀人事件 Crimewave (1985)血迷宫Blood Simple. (1984)
对学习英语有帮助的电影
三类适合英语学习的电影:演讲片:演讲、辩论推动剧情发展,或鼓舞人心或震聋发聩;话唠片:或谈情说爱,或针锋相对,尽显语言的魅力;音乐片:歌剧、流行歌曲对英语学习也颇有帮助。具体推荐:一、演讲片1.Scent of A Woman闻香识女人一段令人难忘的探戈,一段铿锵精彩的演讲。2.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指环王2:双塔奇兵魔幻史诗。Sam救下Frodo后说的一段话,算不上演讲,但却充满力量,鼓舞人心。3.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King指环王3:王者无敌恢弘史诗的完美句读。Aragorn两军交锋前、加冕后的演讲激励人心,用简单句强调重点,运用对比鼓舞士气,颇有马丁路德金著名演讲《I Have A Dream》的风采。4.12 Angry Men十二怒汉经典黑白片。十二个人,在争论中抽丝剥茧,试图还原真相,决定一个男孩的命运。了解美国陪审团制度、司法精神必看。二、 话痨片1.Before Sunrise爱在黎明破晓前法国女和美国男的故事。话唠谈情说爱第一部。2.Before Sunset爱在日落黄昏时话唠谈情说爱第二部。3.Before Midnight爱在午夜降临前话唠谈情说爱第三部。4.Carnage杀戮中产阶级吵架的故事。80分钟,四个戏骨飚戏,看下来口语、听力都练到了。三、 音乐片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歌剧魅影音乐有助于英语学习,可以练听力,熟悉语音、连读,培养兴趣。这部是经典,有不同的版本。拓展资料:只看电视剧、电影(还有字幕),对英语学习的帮助非常有限,如果想切实提高英语水平,多读、多听、多说永远是王道;但观看影视作品也可以放松,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熟悉英语语音语调,增进对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社会问题、政治体系的了解。
英语电影学习
只用一部就可以。
老友记,别名六人行,英文名为friends
看的时候不要看中文字幕,听不懂看英文字幕,还不懂再看中文字幕。
然后反复直到你能说明都不依靠就完全听懂每个词,很口语化。
我这么练完了10季,口语与听力在国外生活都很舒服,没有一点障碍。
之所以选择这部因为
1.情景剧,贴近生活,词汇与语句都很实用。
2.没有过激烈的情节,听的清楚,发音吐字标准清楚。
不要选择越狱这样的片子,用语不生活化,很少用到,发音太快,吐字不清,很难听懂,俚语很多而且脏话连篇。建议高手练专业词汇使用,看个热闹也行,不适合初级者练习。
如果联系完了Friends还可以试下Sex and the city,同样情景剧,发音清晰,口语纯正。
手机的3G服务的英文全称是什么?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3rd-generation是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的简称,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通话)及数据信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代表特征是提供高速数据业务。 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 (2G),第三代手机(3G)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未来的3G必将与社区网站进行结合,WAP与web的结合是一种趋势,如时下流行的微博客网站:大围脖、新浪微博等就已经将此应用加入进来麻烦采纳,谢谢!
DNA是__的英文缩写?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a. DNA是由核酸的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体。 b. 每一种核酸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一分子含氮盐基+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根。 c. 核酸的含氮盐基又可分为四类:鸟嘌呤(G)、胸腺嘧啶(T)、腺嘌呤(A)、胞嘧啶(C) d. DNA的四种含氮盐基组成具有物种特异性。即四种含氮盐基的比例在同物种不同个体间是一致的,但再不同物种间则有差异。 e. DNA的四种含氮沿基比例具有奇特的规律性,每一种生物体DNA中 A≈T C≈G 加卡夫法则。求采纳
科恩兄弟拍的电影有哪些?
《血迷宫》Blood Simple (1984)
《抚养亚利桑那》Raising Arizona (1987)
《米勒的十字路口》Miller's Crossing (1990)
《巴顿·芬克》 Barton Fink (1991)
《金钱帝国》The Hudsucker Proxy (1994)
《冰血暴》Fargo (1996)
《谋杀绿脚趾》The Big Lebowski (1998)
《霹雳高手》O Brother, Where Art Thou? (2000)
《缺席的人》The Man Who Wasn't There (2001)
《难耐的残酷》Intolerable Cruelty (2003)
《师奶杀手》 The Ladykillers (2004)
《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 (2007)
应该比较全了
科恩兄弟最有名的电影是哪部?
早期是《血迷宫》,不仅是处女作,也是成名作。张艺谋的《三笑》就坦承是模仿并致敬这部片子(虽然人家不需要致敬老谋子也模仿的很烂)
1984年第一部电影《血迷宫》在第一届圣丹斯电影节获得最佳电影奖
要是所有都算上,应该是最近获奥斯卡的那部。
2008年,两人以影片《老无所依》获第80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奖。
《老无所依》是一部2007年美国电影,改编自戈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同名小说。剧情描述在1980年代的德州西部,因为邪恶入侵了平静城镇,导致一场猫捉老鼠的五人追逐。是一部全新风格时装西部电影。《老无所依》获得相当高度的评价,获得4项奥斯卡金像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导演。同时也获得3项英国影艺学院奖,两项金球奖。
▪ 制作人: 伊桑·科恩/Ethan Coen;乔尔·科恩/Joel Coen;David Diliberto;罗伯特·格拉夫/Robert Graf;斯科特·鲁丁/Scott Rudin;Mark Roybal
▪ 导演: 伊桑·科恩/Ethan Coen;乔尔·科恩/Joel Coen
▪ 编剧: 乔尔·科恩/Joel Coen;伊桑·科恩/Ethan Coen;考麦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
B.B.King的个人经历
1925年9月16日,B.B.King生于密西西比三角洲的伊塔比纳(Itta Bena),原名 Riley B. King。父亲给他留下了一个有帝王之音的姓氏--King,但儿时的King却流离于母亲与祖母之间,生活艰辛。少年时代,和他的父母一样,King首先成了一个佃农,并在教堂学习唱诗。因为,King的母亲和外婆都是异常虔诚的信徒,King的演唱风格在教众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他日后那种充满力量的、魅力超凡的音色,而传教士用吉他作为伴奏乐器也使得还是佃农的King为之着迷。于是,不久以后,这个传教士便开始教King弹E、A、B三个和弦。密西西比三角洲的佃农生活和教堂的音乐教育使King 沉浸于乡村音乐与福音音乐之中,他先后组建和参加了两三个福音演唱组,通常他们在教堂里演唱,但偶尔也会有机会在密西西比格林沃德(Green word)的WGRM广播电台做现场表演。在演唱的时候,Riley会加上一把吉他。不过,每逢星期六晚上,King都会在印地亚诺拉(Indianola)的街头玩布鲁斯。对他来说,布鲁斯音乐并不新鲜,他的表亲Bukka White就是孟菲斯有名的布鲁斯乐手,在他们还住在一个地方的时候,Bukka不时会来探望King。1946年夏天,King第一次来到了孟菲斯,在那里的比利街(Beal Street)他找到了Bukka White,Bukka收留了他。在其后的10个月里,Bukka教了这个热忱的密西西比青年演奏布鲁斯的一些技巧。在孟菲斯,King的天才得到了发掘,他从与其他孟菲斯布鲁斯乐手的即兴合奏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而Bukka也将一切能使King成为一位成功布鲁斯乐手的东西都教给了他:从怎么样抱吉他到如何组织歌词。更重要的是,King从Bukka身上感受到一种对音乐的执着。缺了这一点,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B.B.King了。回家后没过多久,King 就决定再次向孟菲斯出发--毕竟种植谷物的佃农生活和King的音乐天赋的确相差甚远。1948 年底,King重返孟菲斯,随即开始了他的职业音乐生涯。当时,孟菲斯有一家成立仅一年多的广播电台--WDIA memphis,这是美国南方第一家从员工到管理者都是黑人的无线电台,电台雇佣King做了节目主持人,每次他们给King十分钟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King可以弹吉他或唱任何东西,只要他能宣传一种新的汤料Pepticon。于是,凭着自己的独特音乐,King很快就成了有名的“Pepticon小子”。由于他大受欢迎,电台对他的节目更加用心,并把他当作DJ来包装。King在他的新节目“Sepia Swing Club(乌贼摇摆俱乐部)”中,播放黑人乐手的录音并接受听众的点播演奏吉他或演唱。作为一名DJ,他需要一个艺名,一开头叫“Beal Street Boy(比利街布鲁斯小子)”,后来他改名为“Blues Boy King(布鲁斯小子·金)”。最后,这个名字被简缩为闻名于世的“B.B.King”。在WDIA当DJ的几年(1948年~1952年)里,King为Bullet Recording(子弹录音公司)和RMP录制了多支单曲,其中包括一首为妻子所做的“Miss Martha King”。1950年圣诞节之后几天,B.B.King为RMP录制的第17首单曲《Three O'Clock Blues》(三点钟布鲁斯)打上了Billboard(“公告牌”榜)的R&B(节奏与布鲁斯)唱片榜。1951年元旦过后,这首歌登上榜首并保持了15周之久。由此,B.B.King终于成为了全美公认的布鲁斯音乐家。然而这次成功却给King的婚姻带来了危机: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妻要么一同走上巡回演出的行程,要么分居两地。在巡回演出的途中,King收到了Masha在离婚协议上签字的消息。这虽然给了King一个打击,但却让他写出了《Woke Up this moming》(今早醒来)的灵感。这首歌是继《Three O'Clock Blues》之后的第二支大热门曲子。经过8年的婚姻生活,King与Masha终于在1952年宣布离婚。50年代是 King 在节奏与布鲁斯领域缔造地位的时期。在那段时间,他录制了20 首上榜作品,如“You Know I Love You(你知道我爱你)”(1952)、“Woke up This Morning(今晨醒来)”(1953)、“Please Love Me(请爱我)”(1953)、“When My Heart Beats Like A Hammer(当我心如锤般跳动)”(1954)、“Whole Lotta'Love(全部的爱)”(1954)、“You Upset Me Baby(宝贝你让我心烦)”(1954)、“Every Day I Have the Blues(每天我都有布鲁斯)”(1955)、“Sneaking Around(潜行)”(1955)、“Ten Long Years(漫长十年)”(1955)、“Bad Luck(厄运)”(1956)、“Sweet Little Angel(甜蜜小天使)”(1956)、“On My Word Of Honor(我荣誉之言)”(1956)、“Please Accept My Love(请接受我的爱)”(1958)等。1958年6月,King娶了他的第二任夫人--苏·霍尔(Sue Hall)。苏的母亲是印地亚诺拉Club Ebony(乌木俱乐部)的老板娘,B.B.King在那儿认识了比他小15岁的苏。他带着她跑了六个月,然后在洛杉矶买下房子,苏开始在那儿筑巢,但King却极少在家。就如第一次婚姻一样,B.B.King不断地巡回演出毁掉了这桩婚姻,他们于1966年离婚。而B.B.King的反应又是录制了他最红的一支歌:“The Thrill is Gone(激情已逝)”。对于音乐家来说,也许只有音乐本身才是他们永远的伴侣。
上一篇:michael mcdonald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