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约杀手
阿基·考里斯马基的佳作欣赏
《火柴厂的女工》The Match Factory Girl1990考里斯马基凭此片走向国际影坛,备受瞩目。拍片时他还不是特别出名,剧组拍遍了赫尔辛基,有时跳上有轨电车就拍,司机问他们“干什么呢?”“我们在试着拍一部电影!”当然没有剧本,但是剧组都能感觉到正在做一个特别不同的事情。此片极其节约,片比是1∶1.1。电影实际只有59分钟,但是阿基在电影节画册上撒谎说有61分钟,否则德国的电视台就会认为它太短而不买片。《没有过去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Past 2002阿基最成功的一部作品。此片被奥斯卡提名为最佳外语片时,阿基因为抗议美国的伊拉克战争而拒绝出席。在《没有过去的男人》等多部电影里扮演女主角的卡蒂·奥廷宁(Kati Outinen)是所谓的“考里斯马基专用女演员”,却不知道他的电话号码。她12岁就开始表演,喜欢在必须自己准备所有东西甚至缝制戏服的大剧院里工作,18岁的时候因为不够美差点失去第一个电影角色,而考里斯马基找她合作的时候却告诉她:“你的鼻子足够大,可以出现在我的电影里了。”她在考里斯马基的电影里看上去都很丑陋,但是她理解。这部投资仅150万芬兰币的低成本电影却已它的人道主义主题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打动了国际戛纳,影片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而Kati Outinen获最佳女演员奖。在《没有过去的男人》在戛纳拿到评审团大奖时,阿基·考里斯马基上台领奖说出的第一句感言就是:“首先,我要感谢我自己。”《薄暮之光》Lights in the Dusk 2006据说是阿基的收山之作。这一年考里斯马基49岁,在此片之后心生倦意,他决定从电影业里退隐开始个人写作:“做一个被欢呼的明星导演感觉如何?其实比不出名更糟糕。别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庆祝一下,我不行。我本来就想当个作家,却陷在电影里30年了。如果以后我回来,也许带着一部好作品,或者根本就不回来了,真的很难说,好作品都是很偶然才出现的。”影片隐喻着成功的两面性。财产和收入就是社会最傲慢荒谬的分界岭。阿基认为财富就是盗窃。阿基通过此片说明:充满人性的老式价值观已经不适应这个社会,只会被无情地欺骗和嘲笑。只有59分钟,4个月之后阿基不得不必须拍一些辅助性的场景,最后加到了80分钟。
阿基·考里斯马基的作品特点
在影片创作过程中,阿基统管一切工作,各部门都要按照他的意愿行事,虽然演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一律平等,但他们必须遵循导演的轨迹。演员的即兴发挥是不允许的,哪怕是目光的方向都不准偏差超过几厘米,所以往往要做出标记才行。他只固定用一些有着很强个性能“穿透屏幕”的演员。据说他在镜头后面勾一下手指头演员才敢把眼睛的视线从一个点移到另一个点,而且角度和距离要非常准确:“毕竟我付了钱,他们要听我的。”灵感:他说“我非常相信我的下意识,故事自然而然就在。如果我按剧本拍,一般就会非常严格地按照剧本进行,很少改动。曾经有6次没有剧本就开拍了,完全没有计划对白,开机的镜头经常表现一个空间,其他的我就来临时准备:先是道具,然后是颜色和光线,演员进来,最后是对白。”
电影《低俗小说》好在哪里
《低俗小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志,但凡说自己喜欢看电影的人,《低俗小说》是不能没看过的。但凡看了的人,《低俗小说》也是不能不说好的。但是《低俗小说》到底好在哪里?很多人都用一句“环状结构”或者“多角度”带过,然后大谈电影对白如何如何引人入胜。
《低俗小说》究竟好在哪里?确实好在其“环状结构”和“多角度”上,但什么才是“环状结构”和“多角度”以及这两者到底妙处何在呢?
所谓“环状结构”可能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影片中各个段落的不分首尾,互补结构,开头和结尾相连等等。这样的结构,在本部电影中,被导演用来暗示暴力故事的周而复始,不断出现。也就是说在现实中类似影片中的情节总在发生,永不停歇。
所谓的“多角度”,除了是以不同角度来观察同一事件外,更多的是展现不同环境和状态下,人的角色的改变。在这一点上,塔伦蒂诺的观点更像是电影界的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哲学大师)。
据几个例子:在“香艳故事”中作为男主角的文森,相对于米亚(乌玛·瑟曼)在故事中的形象是保护者,可以说是相当正面的角色。但是到了“拳击手的故事”中,文森变成了一个只露了一面就被射杀的无名之辈。如果割裂开来看这两个故事的话,文森的角色毫无疑问在两个故事中大相径庭。
再比如:朱利斯(萨缪尔·杰克逊),在与文森一起射杀公寓中的人时,毫无疑问其形象是一个“杀手”,但是在影片的后面,邦尼和南瓜头抢劫餐馆时,很明显朱利斯的形象已经不再是“杀手”而是一种拯救者的形象。
这样的“多角度”无疑是在告诉我们,在一起事件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有其自己参与到该事件中一系列原因和自身的状态,而处于不同时间和状态中的同一个人,其角色也是大相径庭的。
影片的对白和表演固然也很精彩,但我个人认为,结构上的巧妙和深意,才是《低俗小说》的精彩之所在。
《低俗小说》这部剧到底讲了什么?又好在哪里?
我觉得挺好的。《低俗小说》 说到这部电影,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其名字本身——低俗小说。低俗小说的英文名为Pulp Fiction,指的是那种内容通俗、装帧简陋的读物.从文学结构来看,不但是整体结构属于环形,内在各个点之间也充满了环形。比如文森特和布奇的两次相遇,发生口角与被杀;比如朱尔斯两次背诵《圣经》。真是一环扣一环,环中有环,环环往复,生生不息。所有人都在一个怪圈中,所有人都被各种大锁和小锁锁住,所有事件都是有意义,但大多数时候,竟然是无意义的,荒谬的。里面许多人的死,比如马文,与马沙开枪射杀的路边女子,就像加缪小说《局外人》的主角默尔索射杀的无名阿拉伯人一样,死得莫名其妙,荒谬无比。在人物塑造方面,低俗小说的脱离了扁平化。丰满。他们既不是好人,也不是恶人,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真正丰满的人,是难以用好或坏来界定的。这种人物的塑造非常成功。如《肖申克的救赎》中,主角无论如何我们看来都是好人,大多影片都这样,能用好和坏界定,而《低俗小说》不能。这种人物风格化明显又成功的塑造,也是《低俗小说》的成功所在。总而言之,整部电影在娱乐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引领了时尚,又对电影在叙事手法、暴力描述等多种形式上有所开创。因此这部电影如此伟大。可以说,非线性叙事的风潮,就是《低俗小说》做的贡献最大。以及暴力美学的发扬,《低俗小说》功不可没。对暴力的戏谑、道德功能社会功能的淡化也做到了极致,仪式感上也出类拔萃。虽然也许不如之后的《罪恶之城》,但《罪恶之城》从时代意义以及内涵上来说,差了太多。
造访职业杀手的剧情介绍
卢克·高斯饰演一位来自罗马尼亚的冷峻杀手维克托。由于被培养自己成为杀手的人出卖,维克托不得不伪造一场自己已经死亡的假象,然后从东欧逃到英国伦敦。在这里,维克托加入了一个新的团伙,继续以杀手的身份生活,这时的维克托更加残酷无情、不相信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不过当他有机会过上新生活时,一个致命的威胁却迫使他重新面对自己的过去……
暗夜逐仇的影片评价
影片充满连姆·尼森以往的动作元素,但这些熟悉的元素却在不同的场景中出现。影片足以让观众体会到主角那急促的呼吸,生存的渴望。(《洛杉矶时报》评)作为其迄今为止最令人满意的作品,影片再次证明了希尔拉懂得如何塑造尼森在大银幕上的形象。(《The Playlist》评)对视、射击、倒下,除此之外,这部硬汉大片别无新鲜东西,但演员和剧组运筹帷幄,故事讲述得兼顾效力和经济。 (《TheWrap》评)伴随着尼森的良好状态和一个令人鼓舞的开头,这部犯罪片最终依然爆发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无脑动作片,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综艺》评)连姆·尼森依旧处于良好状态,影片开端也令人鼓舞,但是遗憾的是这部犯罪剧情片无法抗拒的发展成一部动作片。(《帝国》评)导演在和尼森继《空中营救》后又一次合作的本片有两大长处:紧凑的剧本和极好的表演。(《纽约时报》评)不幸的是,影片的第三幕变得有些疲软,在影片最后紧要关头到来时完全失去了冲劲。(《娱乐周刊》评)尽管在戏剧冲突上呼应了70年代的那些伟大的犯罪片,但这部动作惊悚片的制胜之道当属其现代性的血和肉 。(《国际银幕》评)
俄罗斯电影《列宁格勒》全剧介绍
基本介绍;1941年7月至9月,希特勒的北方集团军以优势兵力突破苏军抵抗,进抵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郊外和苏芬界河拉多加湖一带,距市区只有5公里,切断了列宁格勒同苏联内地的联系,妄图迫使列宁格勒不战而降。但列宁格勒人民英勇不屈,不顾敌机的狂轰滥炸,忍饥挨饿,坚持生产,很多工人和居民自动拿起武器到前线作战。从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列宁格勒被围困的872天里,苏联政府和人民通过拉多加湖的“生命之路”成功地组织了对城市和军队的供应。列宁格勒前线部队、波罗的海舰队击退了敌人不断的进攻,终于在1944年1月彻底粉碎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3月苏军把德军从列宁格勒击退200多公里。 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共有60多万居民和苏军官兵献出了生命。开始;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根据“巴巴罗萨”侵苏计划,分南中北三路在苏联西部国境线上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第18、16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群共23个师,以及芬兰东南集团军和卡累利阿集团军共15个师3个旅,由德军第5航空队及芬兰空军共1600多架飞机进行支援,企图从南面和北面向列宁格勒进攻,迅速歼灭列宁格勒方向的苏军,攻占列宁格勒。苏军伤亡人数:列宁格勒保卫战持续了882天(从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希特勒扬言:“让彼得堡这座城市在地球表面上消失。”俄罗斯人开始了艰难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城市的人们每天只能得到25克面包,许多人被饿死,冻死。但苏联红军不屈不饶,拼死反抗,没有让敌人再前进一步。列宁格勒保卫战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也付出了痛苦的代价:超过150万人死亡,3200幢建筑被摧毁,城市面目全非,街道变成了瓦砾堆。1944年1月27日苏维埃军队解放了列宁格勒。
上一篇:akb48东京巨蛋演唱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