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玉雕大师王朝阳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3-25 19:46:07编辑:莆仙君

当翡翠遇到玉雕大师,将会是怎样的惊世之作?

对于翡翠,玉雕大师在考虑雕刻的题材时,要考虑整体的设计必须针对翡翠原料的性质、形体、颜色等取材,做到剜脏去绺、巧用棉、避开裂等等因材施艺。造型尽量做到优美、自然、生动,雕工细致、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在选料、设计、雕琢工艺、抛光等几方面均要做到最高标准。当翡翠遇到玉雕大师,将会是怎样的作品?朝阳出身于美术世家,从小就酷爱画画,而且还会在各式各样的小石头上面画画。在其父亲的栽培下,王朝阳不到20岁就进入了玉雕界,曾经先后与国家级的美术大师吕昆和宋世义学习雕刻技术。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美玉之后,在加上从小对美术的热爱,王朝阳很快就被翡翠独特的魅力所吸引了。并与翡翠结下了一生的缘分,今天小编就给你讲讲当玉石毛料遇上玉雕大师王朝阳,废料也能升值的真是故事。王朝阳早年曾在日记中写道:“色彩的丰富变幻和水润的经营剔透将翡翠的美演绎的淋漓尽致的:那浓艳的翠是生命的章华,那激情的翡是吉祥的音符,那神秘的紫是东方的幻想,那无暇的透是清澈的源泉,那浑然天成的斑斓是福禄寿的祈愿,这几种颜色将自然与人类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当玉石毛料遇上玉雕大师王朝阳,废料也能升值。

王朝阳玉雕大师在哪?

王朝阳,男,1970年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当代著名翡翠雕刻大师,国家高级工艺师,云南十佳玉雕名师,云南省政府评选的振滇技能能手,瑞丽第一代玉雕科班客座教授。王朝阳被誉为中国玉雕界的“齐白石”,从拙朴写实到空灵写意,其作品以其独有的时代特色,深受翡翠玉雕界推崇,是当代玉雕界公认的卓越人物,名符其实的顶级玉雕大师。大师思想深邃,立意高远,不但在玉雕界成绩斐然,还与时俱进拥抱互联网,2013年,大师与翡翠王朝签署合作,将开启全新的翡翠文化传播时代。


中国著名翡翠雕刻大师前十名

中国著名翡翠雕刻大师前十名如下:1、王朝阳出身于美术世家的王朝阳,自幼酷爱绘画,或许是出于天赋异禀,王朝阳儿时就尤其愿意在各式各样的小石头上画画,这令身为美术老师的父亲喜出望外。在父亲的亲手栽培下,王朝阳不到20岁就步入玉雕界,曾先后师从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吕昆、宋世义学习雕刻技法。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美玉之后,王朝阳很快就被翡翠的独特魅力所深深吸引,并与之结下一生的缘分。2、宋世义玉雕大师宋世义字欣然,号痴人,1942年生于北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雕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全国轻工劳动模范,国家级韭物质文化遗产玉雕传承人。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专工国画人物和工艺雕朔上世纪六十年代,步入玉雕行业,师从王树森等前辈玉雕艺人。曾先后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学习进修。在长期的刻苦钻研和不断的探索中,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理论修养、广博的知识兴趣爱好、扎实的雕塑绘画基础、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故此,在生产制作、创意设计、授艺课徒、理论教学、绘图撰文等领域展现了多方面的艺术才华。3、杨树明从普通农民到玉雕大师的杨树明1973年出生在被誉为“竹编之乡”的腾冲县小西乡。如今,37岁的杨树明是被亚洲珠宝联合会授予“中国玉雕大师”美誉的第一人,他的玉雕作品屡次斩获各类金奖并被众多海内外藏家收藏。4、邱启敬2014年12月14日在西泠印社十周年庆典秋拍“和光同尘III·邱启敬玉雕作品专场”拍卖中,邱启敬作品《极乐世界》白玉雕以6400万人民币创下全场最高、当今中国白玉雕拍卖最高两项纪录。中国当代玉雕革新代表人物。5、王俊懿1974年生于桂林资源县,少时耽游艺事,不知厌倦。稍长,偶识玉石,知古人辨于的首德次符之理,又见匠人操铊琢磨,璞石焕然璀璨,奇趣横生,瞠目而神醉之下,发愿琢玉以为人生。然拜师不得门径,逐辗转云南、广东、上海、北京,遍访名工,相与盘桓。经十余载潜心用力,琢玉一艺渐臻佳境。王俊懿的翡翠雕琢,手眼独出,脱尽匠人习气,翩然有致地创制新样。出手琢器,以一贯之地遵循“材无良莠,工有高下”的选材思想,良材善用,陋料巧雕。所雕名作“三彩热带雨林”系列,别有会心地依据翡翠的天然肌理和皮色,运用炉火纯青的俏色工艺,使之细腻入微地逼肖原始生态。6、李博生1941年10月1日出生,汉族,北京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雕塑研究会理事,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北京玉雕)代表性传承人,玉雕大师。其作品以人物见长,构思精巧,刻意求新,取材广泛,既有典型的传统风格,又有崭新的超前意识;雕琢细腻,生动传神,小中见大,大中求精,在中外玉器行业中颇有影响。7、江春源1947年7月出生,江苏扬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春源的玉雕作品以精细、传神、充满生机而著称,特别擅长传统的链炉题材。2000年白玉《白菜螳螂》荣获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金奖,轰动一时。8、郭祥忍福建省福州市人。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寿山石雕高级工艺美术师郭功森之子。自幼随父学习寿山石雕技艺,承师法而博采众长,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认真观察现实生活,并不断创新。擅长寿山石印钮的雕刻,作品造型雅逸古朴,尤其善于利用石的巧色,使作品栩栩如生。所刻兽钮,筋力道健,刻意于须爪鳞甲,鬃毛发齿的刻划。雕刻螭虎穿环,飞鳌水兽等尤为精妙。9、林伯正林伯正是青田石雕工艺美术大师后人中唯一继承父业的中青年艺人。同时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青田县第六、第七届政协常委,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花卉、山水、动物类雕刻。他的作品古朴、秀美。10、吴德升1961年7月1日出生于上海,1978年毕业于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业中学,进入上海玉石雕刻厂学艺,期间曾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萧海春的指导。

玉雕大师排名

1、李博生1941年10月1日出生,汉族,北京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雕塑研究会理事,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北京玉雕)代表性传承人,玉雕大师。其作品以人物见长,构思精巧,刻意求新,取材广泛,既有典型的传统风格,又有崭新的超前意识;雕琢细腻,生动传神,小中见大,大中求精,在中外玉器行业中颇有影响。2、江春源1947年7月出生,江苏扬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春源的玉雕作品以精细、传神、充满生机而著称,特别擅长传统的链炉题材。2000年白玉《白菜螳螂》荣获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金奖,轰动一时。3、郭祥忍福建省福州市人。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寿山石雕高级工艺美术师郭功森之子。自幼随父学习寿山石雕技艺,承师法而博采众长,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认真观察现实生活,并不断创新。擅长寿山石印钮的雕刻,作品造型雅逸古朴,尤其善于利用石的巧色,使作品栩栩如生。所刻兽钮,筋力道健,刻意于须爪鳞甲,鬃毛发齿的刻划。雕刻螭虎穿环,飞鳌水兽等尤为精妙。4、林伯正林伯正是青田石雕工艺美术大师后人中唯一继承父业的中青年艺人。同时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青田县第六、第七届政协常委,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花卉、山水、动物类雕刻。他的作品古朴、秀美。5、吴德升1961年7月1日出生于上海,1978年毕业于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业中学,进入上海玉石雕刻厂学艺,期间曾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萧海春的指导。因出色的琢玉成绩,取得雕刻界权威人士的一致认可,1984年获得提前晋级的殊荣。之后在对中华传统玉器深刻领会的基础上,潜心研究西方雕刻史,吸取了西方雕塑大师人物作品的精华,赋予中国传统人物雕刻更深的内涵。6、易少勇1961年出生于上海。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协会高级艺术顾问。1978年就业于上海玉石雕刻厂技专学校,同年进入炉瓶车间。1991从事白玉牌子研究制作。2004年被评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7、蒋喜1964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著名玉石雕刻家、玉器收藏家。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苏州市收藏家玉器分会会长。曾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中国玉器百花奖(广州)金奖。8、樊军民樊军民于1988年开始在新疆华西特种工艺品公司学习玉雕设计及制作。2018年5月14日,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9、赵国安男,1953年出生,河南新密市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为河南省聚宝楼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设计师。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原大工匠,中国国匠,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特级中华玉雕大师,河南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会长,新密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会长。10、蒋宏利1973年生于天津,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玉雕艺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青年玉石雕艺术家,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蒋宏利大师的玉雕艺术,在业界享有学术玉雕的美誉,其对玉雕的追求,就是将中国传统玉雕文化的感性意蕴美,结合当代玉雕艺术的理性科学观念,创作出一种既符合传统文化精神,境界绵远;又反映现代美感,生动卓绝的新玉雕艺术学术玉雕。

王朝阳的个人简历

1986.08—1992.08 安新县老河头镇中学任教1992.08—2000.02 保定地区轻工业局工作2000.03—2003.08 保定市南市区环保局工作2003.08—2005.12 保定市环保产业协会工作2005.12—2008.11 保定市绿色环保协会工作2003.01—2007.12 政协保定市南市区第五届委员会委员2008.1—至今 政协保定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2005.09—至今 保定市青联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王朝阳的王朝阳生平

王朝阳,1970年出生于玉雕之乡河南省南阳市,受文化环境影响,从小酷爱绘画。1988年步入玉雕界,曾先后师从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吕昆、宋世义。凭借着坚实的功底和不懈的努力,被两位老师称为玉雕奇才。王朝阳的艺术成就源于在北京对玉雕技艺的学习、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的深造与及古典家具制作的艺术熏陶。二十余年不懈努力,创作出无数工艺精湛、题材新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玉雕佳作。王朝阳作品在玉雕界的影响力颇高,也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所设计作品构思巧妙、主题鲜明,挣脱传统束缚,多以现代元素为根源,追求“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新境界,用玉雕艺术诉说时代的语言。

王朝阳的人物生平

而繁华的边地小城。出身于美术世家的王朝阳自幼酷爱绘画,儿时就喜欢在各式各样的小石头上画画。在父亲的栽培下,王朝阳不到20岁就步入玉雕界,曾先后师从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吕昆、宋世义学习雕刻技法。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美玉之后,王朝阳很快就被翡翠的独特魅力所深深吸引,并与之结下一生的缘分。王朝阳早年曾在日记中写道:“丰富的色彩变幻和水润的晶莹剔透将翡翠的美演绎到极致:那浓艳的翠是生命的华章,那激情的翡是吉祥的音符,那神秘的紫是东方的幻象,那无瑕的透是清澈的山泉,那浑然天成的斑斓是福禄寿的祈愿,将自然与人文贯通融汇……”对美的独特见解使王朝阳坚信每一块翡翠原石都蕴藏着一个美的精灵,只是雕刻师有时缺乏发现美的眼力和塑造美的能力。秉承着这一理念,他在1998年以一件惊艳的作品验证了自己的艺术哲学,更迎来了艺术之旅上的重要拐点。一日,王朝阳花了300元买回一件玉石毛料,除边缘的一点红色以外,看上去跟普通的石头没有任何两样。这块不起眼的顽石,在王朝阳的构思、设计、勾绘、粗琢、细磨、抛光后变成了一尊长眉罗汉——黄色的石料成了身上的袈裟,白色的内里被用来表现罗汉的面部与四肢,而那一点红色则巧妙的化作了罗汉胸前的佛珠!接着,王朝阳又用不到5000元钱买了几块类似的“废料”,精雕细琢出一套完整的18罗汉,俏色巧雕,神态各异。这件作品一经完成便迅速在全国玉石圈内引起空前的反响,并很快被藏家以18万高价收购。王朝阳也由此一战成名,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变废为宝”的玉雕大师。随着技艺的不断精深,王朝阳对作品有了更深层的追求。他不再满足于运用“蝙蝠与福”“葫芦与福禄”这样的谐音组合来迎合市场的需求,亦对观音、弥勒等千篇一律的传统题材感到厌倦。王朝阳认为,这些作品虽吉祥有余,却韵味不足,更谈不上什么艺术创作,好的作品应该更加贴近生活与时代内涵。王朝阳至今雕刻有上千件作品,主要分三个系列,红色经典系列、民族文化系列和人与自然系列。最让王朝阳骄傲的是红色经典系列,这个系列有3个作品:一顶八角军帽,一双草鞋和一本书。从构思到完成,这个系列的作品整整花了近2年的时候。由于打破了传统的雕刻创意和手法,这个系列的作品获得了天工奖的“最佳创意奖”。而王朝阳正在探索的人与自然系列,其中一个作品是“女孩和小熊”。一位女孩头上戴着美丽的花朵,面带微笑,一只可爱的小熊躺在她的身旁。“无论是人与自然系列,还是民族题材系列,其实都不是单纯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或环保。当今社会越来越浮躁,人的贪欲心也越来越强,我就是想通过作品来反映什么才是幸福、什么才是美好。”王朝阳说。

当翡翠遇到玉雕大师,将会是怎样的惊世之作

翡翠玉雕的精髓,是人工和天工的和谐统一,刻画传神,构思巧妙。其实这些年,即便是玉雕的最高奖项天工奖,金奖作品,也很难称为惊世之作,因为玉雕从来不缺乏精美,但从来缺乏的思想。现代玉雕,最大程度上体现了继承之美,唯独缺乏开创之美,没有真正契合时代的玉雕题材,没有通过题材,表达出的震撼人心的思想。所以大师很多,自封吹嘘的,有职称的,有获奖作品的,有如天上的星辰,繁星满天的夜空里,没有明月,评奖,评奖,评来评去,看不到几个顺眼的,惊艳的,独特的,更别谈什么惊世之作了。


玉不琢不成器的意思是什么?

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于是他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运。 卞和失望的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需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扩展资料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译文《悔学》: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做的东西,它固然有好的本质,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它的特性也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改变。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会从品德高尚的君子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礼记·学记》:玉石如果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可用之器;人如果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明白人生宇宙的各种道理。因此古代的君主在建立国家、统治百姓的时候,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尚书》的《兑命》篇说:“要始终如一地注重学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上一篇:无名湖畔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