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天仙配电影
黄梅戏中的七仙女至今还有几人健在?
如今,人们只要提到黄梅戏,就会想起《天仙配》,只要想起《天仙配》,就不能不提七仙女。曾经的七仙女给那个年代的人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段影视,更多的是关于青春、爱情、梦想的追求。六十多年过去了,《天仙配》里的七仙女现在怎么样了呢?还有几人依然健在呢?一、《天仙配》里的七仙女们《天仙配》中的七位仙女分别是:大姐王少梅和二姐潘璟琍,还有三姐潘霞云、四姐丁俊美以及五姐江明安、六姐张萍,最后是七仙女严凤英。其中,三姐潘霞云、四姐丁俊美和六姐张萍现在依然健在。潘霞云,安徽黄梅戏剧院二级学演员,曾任剧院艺术档案室主任。丁俊美现在是高级讲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戏曲声乐研究会的会员及理事,同时还是黄梅戏研究会的会员。张萍现为国家一级演员,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表演系教研室主任。二、那些逝去了的仙女们1、七仙女严凤英严凤英是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是中国黄梅戏的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的开拓者与贡献者。严凤英的代表作有:《天仙配》、《打猪草》、《夫妻观灯》、《游春》、《女驸马》、《牛郎织女》等。她主演的黄梅戏电影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1968年4月8日,严凤英服安眠药自杀,年仅38岁。2、大姐王少梅黄梅戏演员王少舫的妹妹王少梅,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一级演员,曾在电影《天仙配》中扮演大姐,在《江姐》中扮演双枪老太婆,在电影《牛郎织女》中扮演王母娘娘。2008年3月27日,王少梅因病逝世。3、二姐潘璟琍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曾经演出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夫妻观灯》、《天仙配》等剧目。潘璟琍于1988年11月23日去世。4、五姐江明安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二级演员。曾出演过《天仙配》、《女驸马》、《西厢记》、《红楼梦》等剧目。江明安于2009年去世。其实,不论她们今日是否还健在,相信她们所扮演的角色会永远存在!
黄梅戏电影《天仙配》里,还有几位仙女健在?
天仙配该电影主要讲述了七仙女不顾天规,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伉俪,憧憬美好生活,最终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爱情故事。该剧获得第一届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音乐奖,被评为建国50周年经典剧目,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二、经典形象“七位仙女”大姐王少梅去世现实生活中,王少梅是《天仙配》董永扮演者著名黄梅戏演员王少舫的妹妹,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于2008年3月27日午时12点,因病逝世,享年84岁。二姐潘璟琍去世潘璟琍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1949年参加安庆民众剧团。后加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解放前她和严凤英在一个戏班唱过戏 ,比严凤英小6岁,两人以姐妹相称。1982年起因患尿毒症卧床不起,久治不愈。1988年11月23日在合肥逝世,终年52岁。三姐潘霞云健在潘霞云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二级学演员,曾任剧院艺术档案室主任,在《天仙配》电影中饰三姐。1956年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告粮官》中扮演农民,获演员三等奖。后来,参加安徽省现代戏会演,获三等奖。四姐丁俊美健在丁俊美于1949 年学唱黄梅戏,1953 年调到安徽黄梅戏剧团任演员。1955年参加了电影《天仙配》的摄制工作,仍饰演四姐,影片获1949~1955 年文化部优秀戏曲片奖。1956 年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现代戏《王金凤》中饰演快嘴妇女,获演员三等奖和优秀演出奖。五姐江明安健在江明安于1955年在电影《天仙配》中饰演五姐并为三姐配音。先后主演过大小戏几十台,如《女驸马》中的冯素珍,《西厢记》中的张生,《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陈三五娘》中的陈三,《陈红梅》中的陈红梅,《宝英传》中的韩宝英,《杨八姐游春》中的杨八姐等。1981年在北京和香港演出《罗帕记》,饰店姐一角,均获好评。六姐张萍健在七仙女严凤英严凤英于1953年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4年的华东区戏曲会演,是严凤英事业走向辉煌的重要一步,这次汇演直接为1955年电影《天仙配》拍摄奠定了基础。随着电影的播映,黄梅戏从安徽省的一个地方小剧种,变成了全国皆知的剧种。13年间,严凤英演出了50多个大小剧目,尤其在《天仙配》、《女驸马》中塑造的七仙女、冯素贞的艺术形象,已成了她的代表作,也是黄梅戏中的珍品。1956年下半年,严凤英在排演《王金凤》时认识了导演王冠亚,并与之结婚。1968年4月8日,严凤英不堪在那段特殊时期受到的屈辱,服安眠药自杀。
最早的电影《雄霸天下》是哪年拍的?
由Peter Glenville导演,理查德·伯顿 Richard Burton 彼德·奥图尔 Peter O'Toole主演。这是一部美国历史片。一流的表演演绎了一出雄伟历史画卷上的友谊及权力对友谊的腐蚀。此片还曾荣获最佳编剧金像奖,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还有同名香港电视剧集,游戏。
该片由1964年8月28日上映,这个版本是最早的《雄霸天下》。
《天仙配》在哪拍摄的?怎么去?
天龙关风景区简介:天龙关风景区,号称“南天一关”,又称“天柱山下一奇‘关’”。由来是“自古通南一条道,历代兵家争此地”。天龙关以其两边山势险峭,峡谷深幽,地貌形似一条上天飞龙,气势磅礴而得名。天龙关景区内外交通便捷,大型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一应俱全;天龙关景区内古木葱郁,幽谷纵深,飞瀑溅玉,湖光粼粼,也是国家AAA级风景区。悠长的古皖文化,积淀出天龙关厚重的人文底蕴。千古绝唱的《天仙配》,象征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爱故事的《孔雀东南飞》无不令人叹之、趋之。天龙关景区有灌木林海、百亩栗园、千亩竹海、花开四季、奇石幽谷、山涧古泉、飞瀑成群,有周初古战场,英王陈玉成的跃马寨,清代古民居,道光年间大石缸,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斗地,这里还是央视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天仙配》外景拍摄基地。天龙关常设旅游活动:1、参观央视电视剧《天仙配》拍摄基地,2、攀岩(安徽省唯一攀岩基地),3、民俗文化园,4、自然观光园,5、仙居文化农家乐活动。天龙关交通指南:天龙关地址:安徽省安庆市(20公里处)潜山县水吼镇天龙关交通线路:1、天龙关距省会合肥约二小时左右的车程,全程高速直达潜山。105国道1300K+200M处。
我想知道天仙配有多少个版本?
天仙配有4个版本
▪1955年石挥执导电影
▪196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顾而已执导电影
▪1998年罗慧娟、李志奇主演电视剧
▪2007年黄圣依、杨子主演电视剧
补充:
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55年,由石挥执导,严凤英、王少舫主演。
电影主要讲述,人间:董永家贫,父亡,卖身为奴,得资葬父;天上:玉帝七个女儿戏于鹊桥,窥视人间。七女厌恶天宫岁月之凄清,对董永由同情而至钟情,乃不顾森严天规,只身奔向人间。槐荫树下路遇董永,倾诉衷曲,二人遂结伉俪。雇主傅员外以董永新婚不符契约为由,要挟七女须于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成则工期缩短,不成则加倍。七女邀众姐助而成之,三年苦役便改百日。工满,归程中,夫妻正向往未来,憧憬幸福,忽闻玉帝旨意,令七女即刻回宫,否则祸及董永,七女无奈,忍痛泣别。
电影名,根据黄梅戏《天仙配》改编,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63年,桑弧编剧,著名导演顾而已执导,1955年的黑白《天仙配》主演严凤英,王少舫做艺术顾问。其主要剧情为:玉帝的七仙女羡慕人间。在天上见董永忠厚老实,在大姐成全下,土地神说合,槐荫作媒结成美满姻缘。董永卖身葬父,七仙女在六位姐姐帮助下一夜织出十四匹锦绢,三年卖身改为百日。正当欢喜返家时,玉帝限七仙女立返天宫。七仙女只有在槐树上留下“天上人间心一条”的誓言,黯然离去。
《新天仙配》(又名《新天仙配之七仙女正传》)是由北京金泽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一部电视连续剧,根据周濯街先生长篇神话小说《七仙女正传》改编而成,为《七仙女正传》改编为电视剧的第一作。片头片尾文字均为繁体中文。VCD为广州环亚音像制作发行有限公司出品,主要在中国大陆地区总经销。
本剧由罗慧娟、周莉、李志奇、闾汉彪、张国立、牛犇、黄宗洛、梁庆刚等著名演员联袂主演,讲述的是在一场旷世的情爱之争中,凡人董永和与天上的七仙女冲破天上人间的种种障碍,面对人间的世俗行为而苦苦追寻,终于成就了自己非凡爱情的故事。全剧28集,融情爱,神话,喜剧,悲情于一体,情节跌宕起伏,悬念重生,将剧中人物形象刻画鲜明,轻松幽默,笑料百出,让人捧腹之余,重温人性真善情。
《天仙配》是2007年中国央视国际电视总公司与安庆电视台共同拍摄的一部民间神话古装电视剧,由吴家骀执导,黄圣依、杨子等联袂主演。
该剧由周濯街的小说《七仙女正传》以及民间传说《天仙配》的部分故事联合改编而成。讲述了七仙女和董永之间的爱情故事。
《天仙配》于2007年11月28日在中国大陆播出,全国平均收视率为4.33,单集最高收视率6.73,是2007年央视8套收视冠军。
黄梅戏天仙配听后感使人的感受(不必太多)
《天仙配》之所以成为黄梅戏经典,是因为其剧情、唱腔、唱词、演员表演等无一不是经过千锤百炼、精心打磨的,《天仙配》也是黄梅戏的传统曲目,解放前就已经在各黄梅戏帮演出,但真正成功还是解放后五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团体对其进行改编版,同时也造就了严凤英、王少舫等著名黄梅戏演员,并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最后该剧也被搬上大银幕,让全国人民都能够欣赏黄梅戏艺术精华。所以说,《天仙配》剧目在黄梅戏中的地位相当于九鼎之尊,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黄梅戏的代名词。
天仙配》的剧情非常简单,角色也不多,但故事情节却非常的讨巧,深受老百姓的喜好,通俗一点就是适合他们的品味。《天仙配》的剧情是历史上有关孝子董永的传说演变而来,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朝历代都重视孝道,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经过民间或野史不断的流传,最终就成了神话爱情故事,其本义也就是宣扬孝道、尽孝能够感动上天,给自己带来好运。五十年代经改编后的剧本,并没有放弃神话的因素,只是将主题升华,加入“玉皇大帝”、“财主”的反面角色,将整个剧情改编成包含“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生活,与封建制度(统治势力)做斗争”寓意,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精华(“孝道”),又贴近时代的特点(反封建),满足时代进步文化的要求,所以该剧本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达到了高度统一。
戏曲绝对是一种以音乐为主的艺术,戏曲中的音乐绝对是戏曲的灵魂,不同风格的戏曲音乐也就造就了中国不同的地方戏,黄梅戏被誉为“山野吹来的风”,可见其戏曲音乐风格乃是清新、自然,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天仙配》的戏曲音乐,不论从词或是曲来看,都是非常地朴实,就和家乡的百姓一样淳朴。《天仙配》的唱词,极其通俗,接近大白话,就算是没有一点文化的劳苦大众也能够理解,比方说其中背广为传唱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唱段,很通俗地告诉大家,劳动人民的幸福就是夫唱夫随、夫妻恩爱、家庭和谐,体现在具体的表象上就是“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很简单但又非常真实,不需要过多的华丽词藻、不要过多的典故来装饰。戏曲的唱腔也比较单一,没有过多的花哨、技巧,没有像京、昆那样复杂曲牌、套路,老百姓很容易就能理解其中包含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当然,黄梅戏这种音乐特点,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本身的发展,也就是说有些曲目,比方说武戏等,就不太适合黄梅戏来演绎。
请问谁有黄梅戏《天仙配》的完整歌词
文:云中鹰董永卖身葬父,孝心感地动天。七女动心爱怜,喜结恩爱良缘。王母一声令下,天兵天将下凡。董郎妻离子散,携儿追妻天边。银簪划破黑暗,银河风雷电闪。槐荫老人误言,百日好合荒诞。鹊儿架起彩桥,七月七日相见。牛郎星男儿汉,织女星诉思恋。千古传说不变,流芳百世人间。世人羡慕神仙,茶余饭后美谈。拓展资料:《天仙配》是中国古代神话爱情故事。原作是民间流传的老本子。1951年由安庆市文化馆的班友书第一次改编,其中《路遇》一场参加第一届华东戏剧汇演,获大奖。
上一篇:黄绮珊 回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