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网
如何导出unity navmesh
第一步工作就是分析 RecastNavigation 的工作流,我后来着重分析了 rcPolyMesh 的结构,计划并利用通过普通 Mesh 生成 rcPolyMesh,然后再生成 dtNavMesh 的过程,只要 dtNavMesh 生成就可以保存真正的导航数据了。
第二部就开始尝试将任意的 Mesh 转换成 rcPolyMesh,这一步最主要的过程是生成相应的多边形以及它们的邻边,你可以把所有的多边形都用 Mesh 的三角形替代,但是可能导致最终的 NavMesh 并不是最优化的,并且通过试验发现,三角形过多,多边形过细,反而出现了寻路不精确的情况,不知道是否是我的数据有问题,我的方法是先用上述方法把每个多边形设置为基础的三角形,然后用内建的函数来优化合并多边形,接着再建立邻边即可,这样就可以得出最优化的 NavMesh 最终数据。
第三部仅限于使用 Unity 导出的 NavMesh 的情况,这里发现了很有意思的问题,Unity 在导出 NavMesh 的接口里做了一点小小的 Smart Trick,这里面的 Mesh 数据是包含 NavMesh 中得多边形 Poly 信息的!是的,你没有看错!我也是走了弯路才发现这个,因为当你直接用第二部的方法将 Unity 导出的 NavMesh 到 RecastNavigation 中,发现整个 Mesh 的内部出现了好多的 Outer Border,这说明这些边和其它多边形没有公共边,可是明明肉眼是能看到非常确定他们是共享某条被标记为 Outer Border 的边的,查了多遍建立邻边算法(一开始是自己写的)确实没有问题,后来猜测唯一的原因应该是出现了重复顶点-多个顶点具有相同的位置,将其原始数据导入到 Max 中发现果然如此!将数据导出成 obj,打开文件也发现了相同顶点数值。既然这样,你当然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建立多边形,这样多边形信息和 Unity 中会一模一样,是最完美的结果,很可惜迫于时间的压力我暂时没想到合适的分析算法,选择了第二种方案:在进行第二步之前,先将 Unity 导出的 NavMesh 中相同数值的顶点进行合并,然后再优化合并多边形,建立邻边,这样可能最终的多边形未必和 Unity 中一样,但是并不影响寻路,而且也足够优化,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方案。
找路网扬州到威海自驾车怎么走
建议路线775 公里,10 小时 24 分钟G15沈海高速江苏省扬州1. 从文昌西路向东方向,前往扬子江北路250 米2. 在1路口向左转,朝扬子江北路行进7.0 公里3. 向左转上匝道,前往G4011扬溧高速部分收费路段450 米4. 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右,走G4011扬溧高速收费路段20.5 公里5. 下 北京/上海/京沪高速/淮安 出口,前往G2京沪高速收费路段600 米6. 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走G2京沪高速收费路段143 公里7. 下 宁连高速/淮安/连云港/泗阳/涟水/响水 出口,前往G25长深高速收费路段850 米8. 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右,走G25长深高速收费路段85.4 公里9. 下 盐城/日照/沿海高速 出口,前往G15沈海高速收费路段1.3 公里10. 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走G15沈海高速收费路段424 公里11. 下 大杨家立交/蓬莱/威海 出口,前往G18荣乌高速收费路段190 米12. 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右,走G18荣乌高速部分收费路段78.2 公里13. 下出口,前往世昌大道550 米14. 稍微向左转,进入世昌大道8.6 公里15. 稍向左转,继续沿世昌大道前行750 米16. 稍向右转,继续沿世昌大道前行1.7 公里17. 向左转,进入新威路350 米18. 继续沿新威路直行79 米19. 向右转,继续沿新威路前行900 米20. 向右转,进入文化东路93 米21. 向左转,进入菊花顶路250 米22. 在1路口向左转110 米山东省威海全程共774.2公里,8小时8分钟 , 路桥费315元1从起点出发,在维扬区城区行驶8.2公里,左转走匝道(经扬州北收费站),朝G2方向,进入启扬高速/S28详细路段2沿启扬高速/S28行驶20.3公里,从淮安/上海/北京/G2出口离开,朝淮安/北京方向,进入京沪高速/G23沿京沪高速/G2行驶141.5公里,从南京/G25/连云港出口离开,朝淮安机场/连云港/响水方向,进入长深高速/G25/淮连高速4沿长深高速/G25/淮连高速行驶85公里,从青岛/南通/G15出口离开,朝青岛方向,进入沈海高速/G155沿沈海高速/G15行驶422.3公里(经苏鲁省界收费站),从威海/牟平/G18出口离开,遇岔口向右,进入荣乌高速/G18收费150元>>6沿荣乌高速/G18行驶74.8公里(经莱山收费站,轸格庄收费站,收费站),从出口离开,进入烟威一级公路收费165元>>7进入环翠区城区行驶15.5公里,到达终点详细路段
BGP线路是什么,动态和静态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1. BGP(边界网关协议)主要用于互联网AS(自治系统)之间的互联,BGP的最主要功能在于控制路由的传播和选择最好的路由。中国网通 、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和一些大的民营IDC运营商例如小鸟云计算等都具有AS号,全国各大网络运营商多数都是通过BGP协议与自身的AS号来实现多线互联的。使用此方案来实现多线路互联,IDC需要在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或APNIC(亚太网络信息中心)申请自己的IP地址段和AS号(目前睿江科技即cnnic会员单位),然后通过BGP协议将此段IP地址广播到其它的网络运营商的网络中。使用BGP协议互联后,网络运营商的所有骨干路由设备将会判断到IDC机房IP段的最佳路由,以保证不同网络运营商用户的高速访问。
上一篇:v900hd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