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权
漆权的人物简介
漆权同志1952年12月15日出生于江西省高安县一个教师家庭,1968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1月下放高安县黄沙公社挂榜大队劳动。1972年3月起历任高安县挂榜中小学民办教师、教导主任、校长。1978年10月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学习。1982年8月起在江西财经学院(大学)工作,历任党委办公室秘书、副主任,团委书记,学工部(处)部(处)长兼团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党委书记。2000年2月起任江西省教育委员会(教育厅)主任(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书记。2008年1月当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十一届、十二届省委委员。
黄凯的人物生平
曾任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海外教育学院院长 ,现任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院长,兼任江苏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理事、南京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理事、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理事,同时担任多家企业和股份公司的顾问和独立董事。作为项目负责人和首席专家,主持过和正在主持的主要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期权定价理论在企业战略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加拿大政府联合资助课题加拿大企业进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战略调整、中国-加拿大大学、企业界联合资助课题企业投资决策关键因素分析、南京市招标课题科技先导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企业委托课题上市公司战略调整方案;编著和参译的著作有《战略管理》、《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软科学》、《世界经济》、《中国管理科学》、《国际贸易》、《投资研究》、《科研管理》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曾多次赴加拿大、美国、香港、澳大利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参加国际会议和进行学术交流;近期研究侧重:国际化条件下的产业/企业竞争力、国际企业管理、企业战略投资 。
南昌朋友有谁知道,1996-2002年度江西财经大学历任校长分别是哪位?
一、历任校主要领导名录
江西省立商业学校时期:
卢维周 1923-1926.10 校长
罗静远 1926.11-1927.2 维持员
江西省立南昌职业学校(分工业、美术、商业、女子四部)时期:
刘一峰 1927.2-1927.11 校委员长
张勋载 1927.2-1927.11 商业部委员
江西省立第二职业学校时期:
罗静远 1927.11-1935.10 校长
江西省立南昌商业职业学校时期:
罗静远 1935.11-1941.10 校长
江西省立南昌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时期:
周浴德 1942.1-1946.11 校长
万斯年 1946.11-1949.8 校长
江西省立财经学校时期:
韩秉三 1949.10-1950.9 校长
江西省立财政经济专科学校时期:
韩秉三 1950.9-1951.1 校长
牛荫冠 1951.1-1952 校长(兼)
黄谷怀 1951.1-1952夏 副校长(主持校务工作)
刘方申 1952夏-1952冬 副校长(主持校务工作)
尚 友 1952冬-1953秋 校长
刘方申 1953秋-1954.2 副校长(主持校务工作)
江西省财政学校时期:
张 鹏 1954.2-1955.1 校长
国家统计局南昌统计学校时期:
张 鹏 1954.5-1955.1 校长
王荫桐 1955.1-1958.7 校长
江西财政经济学院时期:
李杰庸 1958.8-1962.7 院长(兼)
刘昌东 1958.8-1962.7 党委书记
江西省财政贸易学校时期:
范 甫 1962.7-1965.7 校长
江西省财贸干部学校时期:
范 甫 1965.8-1966.5 校长
孙传煃 1965.8-1966.5 党委书记
孙传煃 1973.3-1978.7 校长
江西财经学院时期:
1、1979.4-1983.5
孙传煃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
2、1983.6-1984.3
孙传煃 党委书记
裘宗舜 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
3、1984.3-1985.12
孙传煃 党委书记
裘宗舜 代理院长
4、1985.12-1987.7
孙传煃 党委书记
彭聚先 院长
5、1987.7-1988.9
孙传煃 党委书记
许 昕 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
6、1988.9-1992.11
宋醒民 院长
饶炳江 党委书记
7、1992.11-1995.2
宋醒民 院长
漆 权 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
8、1995.2-1996.7
漆 权 党委书记
史忠良 院长
江西财经大学时期:
1、1996.7-2000.4
漆 权 党委书记
史忠良 校长
2、2000.4—2004.9
伍世安 党委书记
史忠良 校长
2、2004.9—2008.6
伍世安 党委书记
廖进球 校长
二、现任校领导名录
廖进球 2008.6— 党委书记
王乔 2008.9— 校长
胡建华 1997.8— 党委副书记
王金华 1997.8— 党委副书记
肖华茵 1999.11— 副校长
吴照云 1999.11— 副校长
易小明 2007.3— 副校长
卢福财 2008.3— 副校长
蒋金法 2009.2— 副校长
易剑东 2009.2— 副校长
杨建林 2011.2— 纪委书记
王小平 2007.6— 校长助理
百家姓 漆 读什么音
一、姓氏源流
漆(Qī)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以水名为氏。漆氏系神农(即炎帝)后裔,本姓姜.神农后第四十一代孙(即伯夷叔齐之孙)隐居漆水(今陕西省邠县西,名曰漆河)之东,后徙商丘之漆园,其后代有的遂以水名“漆”为姓,称漆氏,漆姓便由此开始。
2、出自姬姓,为复姓漆雕氏后人所简改。漆雕氏是周代吴国的开国国君太伯的后代,有的以漆雕为姓,称漆雕氏。春秋时期的鲁国也出过不少漆雕氏,其中不少还是孔子的弟子。后来,漆雕复姓逐渐演变成了单姓漆氏。
3、出自小数民族中有漆氏,为鄋瞒族长狄氏所改。古代鄋瞒族(春秋时期长狄氏的一支),其中有的改姓漆氏,称漆姓。
漆这个字怎么读
漆 拼音:qī 解释: 1. 落叶乔木,树皮内富含树脂,与空气接触后呈褐色,即“生漆”,可制涂料,液汁干后可入药。 2. 用漆树皮的黏汁或其他树脂做成的涂料:油~。~片。~器;~雕;磨~画(均为工艺品)。~包线。 3. 用漆涂:把门窗~一下。 4. 黑:~黑一团(a.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b.形容一无所知。均亦作“一团漆黑”)。 5. 姓。
江西省高安市有什么名人?
高安名人 契嵩 契嵩(1007~1072) 北宋僧人。俗姓李。藤州镡津人(今广西藤县)人。7岁出家,13岁落发,翌年受具足戒。19岁游方,于筠州(今江西高安)洞山晓聪禅师门下得法。庆历间 (1041~1048)至钱塘(今浙江杭州),居灵隐寺永安精舍。时著《原教》、《孝论》等十多篇,力陈佛教的“五戒”、“十善”与儒家的“五常”义理相通,驳排佛之论。又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等,对禅宗史有较大影响。观察李公谨奏请赐紫方袍。开封府尹王仲义复奏,请诏付传法院将其著述编次入藏,赐号明教大师。朝中自丞相韩琦以下,莫不崇敬。后辞返钱塘,受太守蔡君谟礼遇,住佛日山。数年后仍退居灵隐寺永安精舍。校定《六祖坛经》,并著《六祖法宝记叙》。后人集其论著、书启、叙记、诗歌、碑志为19卷行世,题为《镡津文集》。 朱轼 三朝帝师---朱轼墓 朱轼(1665-1737),字若瞻,号可亭,江西高安市村前镇艮下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经学家、文学家。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年,卒于高宗乾隆元年,年七十二岁。康熙三十三年(公元一六九四年)进士。由庶吉士改授湖北潜江知县,有惠政。陕西学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抚、左都御史。雍正时,充圣祖实录总裁。行取授刑部主事,督学陕西。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与怡贤亲王共治畿辅营田水利,蓄泄得宜,溉田六十顷。卒,谥文端。任浙江巡抚时,首创用"水柜法"修筑海塘,为治理沿海水患功垂后世。康熙推崇朱熹学说,朱轼为当时朝廷御用程朱学派的重要代表。朱轼生活俭朴,高安民间旧时流行的酒席"朱公席",待客时多为四盘两碗,据说是朱轼宴请乾隆时所创。 轼工古文,学宗横渠,著有周易注解、周礼注解、仪礼节略、历代名儒循吏传等,《清史列传》及文端公集,并传于世。 邓璠 邓璠(822~893) 原籍筠州(江西高安),字韫玉,唐懿宗咸通六年(865)科举进士,以才能和道德并优,选任官至尚书。唐僖宗中和元年(881)由尚书特授江西节度使,权知袁州(军州)事。 邓璠-功绩 在任兴办学舍,振兴教育,感化民众,有奉职循理之风。权知袁州刺史6年,诏敕复任。时遇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政局动荡,社会难以治理。唯独邓璠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善治袁州,获得“更待皇恩酬善政,拥篲贲临郡齐迎。”的极高声誉。因赣东北战乱,璠携家安居袁郡宜春白芒,成为江西分宜白芒邓家的始祖,享年72岁,葬于白芒蟠龙形。清乾隆三十三年(1765)袁州郡守葛德溥为其封禁题碑。璠夫人李氏,诰封韩国夫人,唐宝历元年(825)生,唐天复三年(903)殁,享年79岁,亦葬白芒蟠龙形。璠有二子:次子霁,字光岚,任福建建宁刺史,在任而卒,未详其后;长子霖,字光瑞,居白芒繁衍生息,荫授从事郎,任湖北黄州知事,享年70岁,葬白芒蟠龙形。璠第六代孙梅魁从白芒迁居安福瓜畲,其后在吉安庐陵等地繁衍发展。 释惠洪 惠洪字觉范,俗姓彭,北宋筠州(今江西高安)人。少年时尝为县小吏,黄山谷喜其聪慧,教令读书。后为海内名僧。以医识张天觉。大观中入京,其得祠部牒为僧,往来郭天信之门。政和元年,张、郭得罪,觉范决配朱崖,著有《筠溪集》、《冷斋夜话》等书。 释惠洪-简介 青玉案——释惠洪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 日永如年愁难度。 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知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 一寸柔肠情几许? 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 刘恕 刘恕(1032─1078),字道原,筠州(今江西高安)钧山人。父亲刘涣为人志洁高尚,刚廉不挠,有文词,精于史学。刘恕以后的成才及为人无不受其父的影响。 刘恕从小就十分聪慧,读书过目成诵。八岁时,家有客人说孔子没兄弟,他立刻举《论语》“以其兄之子妻之”一句以对,一座皆惊,可见他幼时即已熟读经书。十三岁时,他想应制科考试,一次他去拜谒宰相晏殊,向他请教,反复诘难,连这位著名的词人也被问住了。皇元年(1049),十八岁的刘恕登进士第。当时皇帝有诏,能讲经义的考生另外奏名,应诏的只几十名。主考官赵周翰向刘恕提了二十几个关于《春秋》和《礼记》的问题,他对答如流,先谈注疏,再列举先儒们各种不同的看法,最后发表自己的见解。主考官大为惊异,遂擢他为第一。其他文章也被列为高等,但廷试却没有考中,便再让他到国子监试讲经书,又列为第一,一时名动望洋兴京师。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司马光始修《资治通鉴》,英宗命他自选馆阁英才当助手,刘恕首先入选,迁为著作佐郎,专在史局修书。后司马光因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刘恕也因得罪了王安石,自度京师难留,便请求到南康(今星子)监酒税,归养自己的父母。熙宁末年,刘恕改任秘书丞,赐五品服色,诏他在家修书。元丰元年(1078年)九月,刘恕以风挛疾病逝,享年四十七岁。其父刘涣将他葬于星子城西。元八年(1092)十一月,其了羲仲又将他迁葬于江州德化县(治所在今九江市—)之龙泉。 刘恕为人廉洁刚直,是是非非,未尝以语假人,很有其父的遗风。他曾当过巨鹿主簿和和川县令,史书说他“严簿书,束胥吏,抚鳏寡,绳豪猾,纤细曲直,可为后世法”。因此,一时能吏都自以为不如。在政治上,虽然他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他并不象某些人那样,当面表示赞成,背后进行诋毁,口是心非。他总是“面指其事,是曰是,非曰非”,“议其得失无所隐”。对质朴厚道者,他会亲之如兄弟;而对那些奸佞谄谀之徒则疾之如仇(雠)。他家非常贫困,可他为官清正,一毫也不妄取于人,与“不持一石砚”的包拯同以廉吏著称。有次他从洛阳南归,时令已届初冬,可还没有有御寒的衣物。临行之时,司马光送给他几套衣袜和一床旧的豹皮褥子,他再三辞谢,但司马光执意要送,只好勉强收下,可他下次到颖州时,将司马光所赠全数奉还。司马光是他的最知己者,送点衣物都不肯接受,可见其廉洁之甚了。 他的自我批评精神是极佳了。他曾著书自讼,称自己平生有“二十失”“十八蔽”,“自攻其短,不舍秋毫”。他这种坦荡的胸怀,令人肃然起敬。 刘恕不仅廉洁奉公,勤于政事,而且博览群书,深明史法。当时史书非科举所急,学者多不读。独刘恕能笃好史学,并对上下几千年间的史事,不论巨细,了如指掌。请看当时人张耒的概括:“其学自书契以来,于今国家治乱、君臣世,广至于郡国山河之名物,详至于岁月日时之先后,问焉必知,考焉必信,疑焉必决。其言滔滔汩汩,如道其里闾室堂事。”这样博闻强识的人才汉色是难得的。难怪司马光对刘恕这个比自己小十三岁的晚辈推崇备至,他曾对英宗说:“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于专精史学,臣得而知者,惟刘恕耳。”在《资治通鉴》的编修过程中,刘恕也最受倚重。司马光遇到纷杂难治的史实,多由刘恕处理。比如五代十国这段历史,“群雄竞逐,九土分裂,传记讹谬,简编缺落,岁月交互,事迹差舛”。司马光认为“非恕精博,他人莫能整治”,因此五代的编写任务就交给了他。至于编书的通部义例、编次安排、编修断限等问题,司马光都和他进行过专门的讨论。“实系全局副手”。所以,同修刘等人都共推刘恕为先,认为刘恕”功力最多。” 刘恕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哈史学,献给了《资治通鉴》。熙宁三年(1070年)冬,司马光出守京兆,第二年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一直退居洛阳,仍以书局自随。已告归南康的刘恕遥隶局中。为了与司马光面商修书事宜,于熙宁九年(1076年)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前往洛阳。在南归途中,刘恕不幸遭母丧,悲痛欲绝,兼之一路风寒,不久就得了风挛疾,右手足偏瘫。可病魔并不能夺去他著作史书的坚强意志。虽卧病在床,仍然“苦学如故,少闲,辄修书,病亟乃止。”除负责所编的《通鉴》长编未完稿外,原计划撰写的《通鉴后记》也没完成,便赍志而殁了。对于他的死,司马光感到非常痛惜,在为刘恕《通鉴外纪》定的序中,他叹道“嗟乎!以道原之耿介,其不容于人、龃龉以没固宜,天何为复病而夭之耶?此益使痛惋惝恍而不能忘者也。” 刘恕还非常好学爱书。他自己虽藏书不少,“百楹书万卷”,但犹嫌不足,往往求书不远数百里,亲自去抄、读。毫州(今安徽亳县)知州宋次道家有不少藏书,刘恕便亲自绕道到毫州借阅。宋次道每天设馔款待,以尽主人之谊,他却辞谢说:“此非吾所为而来也,殊废吾事。”是把自己关在藏书阁里,“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目为之翳。”平时在家读书也总是废寝忘食。“家人呼之食,到羹冷而不顾;夜则卧思古今,或不寐达旦。“到病情恶化的时候,还在借别人的书来参校自己所著之书的是非得失。 周德清(1277-1365) 周德清,字日湛,号挺斋。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周德清生平,文献纪录不多,大概是位布衣之士。然其编著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却有非凡影响。《中原音韵》是为北曲用韵而作,纠正作曲家用韵不一,其正音依据是中原语音。成书后,戏曲作曲、唱曲都有了规范,促进了戏曲用韵的统一。《中原音韵》以当时北方实际语音为标准,所定之韵接近今北京音,因而此书是研究近代以北方音为主的普通话语音的珍贵资料。1987年,纪念周德清诞辰71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在高安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日本学者亦提交了论文。 柯茂谦,字退子,瑞阳(今江西高安)人。芝子。宋遗民。事见《忠义集》卷六。 吴有训,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以系统、精湛的实验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先后在多所高等学校任教,培养了几代科学人才。是中国科学事业的杰出领导人和组织者,对中国科学事业特别是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安最早的诗人任涛 在高安的诸多诗人中,最早的当属晚良的任涛。他从小就喜欢读诗写诗,乾符中(公无877年前后),数次应举,都名落孙山,常侍李骘视察江西,听说任涛诗作得好,就差人取来,读至“ 露搏沙鹤起,人卧钓船流”的诗句大为赞赏,说:“任涛真是奇才,为什么成不了名呢?我当极力举荐。”特令免去任涛的乡里杂役,并命县令对任涛加以礼遇,乡里的人听了,不免有些非议,李骘得知,又下令:“江西境内,有诗如任涛者,就和任涛一样,免去其役。”结果,没有一个人敢应,任涛一生和诗结缘,与当时郑谷、喻坦之等齐称“芳林十哲”。可惜去世得早,留有诗集传于后世。 比任涛晚些时候,高安又出了一位诗人,名叫沈彬,他在唐末,也是多次应举,都榜上无名,他写诗,记其实:“曾任大中天子举,四朝风月鬓萧疏。不随世祖重携剑,却为文皇再读书,”(《纳省卷赠为首刘象》)。从此绝意功名。后来,南唐李升镇守金陵,罗织知名突儒,沈彬献《山水园诗》有句“须知笔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李升大喜,授秘书郎。南唐保大中(公元945年前后)以吏部侍郎致仕江西,时年八十多岁,沈彬的诗有不少广为传诵的丽句、警句,如“数家渔网疏云外,一岸残阳细雨中” ;“清占月中三峡水,筑偷去外十洲青”;“幽鸟唤人穿林去,野狼寻果出去来“等等。 沈彬的儿子沈鳞,有道术,也喜欢诗,出口成章,有次回高安,没向县令打招呼,直诣办事厅。县令对这个不速之客很不高兴,戏之曰:”沈道士何时成道?”沈鳞当即以四句诗回答:“何须问我道成时,紫府清都自有期。手握药苗人不识,体含金骨俗争知?”希望采纳
从古到今,江西高安市有多少名人?
吴有训,朱轼,刘恕,白采,陈邦瞻,周德清 胡耀邦祖籍地。 名胜古迹有大观楼、七星堆年龄战国墓葬群、朱轼墓等。纪念地有抗日战役“团山惨案”墓。 契嵩 契嵩(1007~1072) 北宋僧人。俗姓李。藤州镡津人(今广西藤县)人。7岁出家,13岁落发,翌年受具足戒。19岁游方,于筠州(今江西高安)洞山晓聪禅师门下得法。庆历间 (1041~1048)至钱塘(今浙江杭州),居灵隐寺永安精舍。时著《原教》、《孝论》等十多篇,力陈佛教的“五戒”、“十善”与儒家的“五常”义理相通,驳排佛之论。又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等,对禅宗史有较大影响。观察李公谨奏请赐紫方袍。开封府尹王仲义复奏,请诏付传法院将其著述编次入藏,赐号明教大师。朝中自丞相韩琦以下,莫不崇敬。后辞返钱塘,受太守蔡君谟礼遇,住佛日山。数年后仍退居灵隐寺永安精舍。校定《六祖坛经》,并著《六祖法宝记叙》。后人集其论著、书启、叙记、诗歌、碑志为19卷行世,题为《镡津文集》。 朱轼 三朝帝师---朱轼墓 朱轼(1665-1737),字若瞻,号可亭,江西高安市村前镇艮下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经学家、文学家。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年,卒于高宗乾隆元年,年七十二岁。康熙三十三年(公元一六九四年)进士。由庶吉士改授湖北潜江知县,有惠政。陕西学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抚、左都御史。雍正时,充圣祖实录总裁。行取授刑部主事,督学陕西。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与怡贤亲王共治畿辅营田水利,蓄泄得宜,溉田六十顷。卒,谥文端。任浙江巡抚时,首创用"水柜法"修筑海塘,为治理沿海水患功垂后世。康熙推崇朱熹学说,朱轼为当时朝廷御用程朱学派的重要代表。朱轼生活俭朴,高安民间旧时流行的酒席"朱公席",待客时多为四盘两碗,据说是朱轼宴请乾隆时所创。 轼工古文,学宗横渠,著有周易注解、周礼注解、仪礼节略、历代名儒循吏传等,《清史列传》及文端公集,并传于世。 邓璠 邓璠(822~893) 原籍筠州(江西高安),字韫玉,唐懿宗咸通六年(865)科举进士,以才能和道德并优,选任官至尚书。唐僖宗中和元年(881)由尚书特授江西节度使,权知袁州(军州)事。 邓璠-功绩 在任兴办学舍,振兴教育,感化民众,有奉职循理之风。权知袁州刺史6年,诏敕复任。时遇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政局动荡,社会难以治理。唯独邓璠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善治袁州,获得“更待皇恩酬善政,拥篲贲临郡齐迎。”的极高声誉。因赣东北战乱,璠携家安居袁郡宜春白芒,成为江西分宜白芒邓家的始祖,享年72岁,葬于白芒蟠龙形。清乾隆三十三年(1765)袁州郡守葛德溥为其封禁题碑。璠夫人李氏,诰封韩国夫人,唐宝历元年(825)生,唐天复三年(903)殁,享年79岁,亦葬白芒蟠龙形。璠有二子:次子霁,字光岚,任福建建宁刺史,在任而卒,未详其后;长子霖,字光瑞,居白芒繁衍生息,荫授从事郎,任湖北黄州知事,享年70岁,葬白芒蟠龙形。璠第六代孙梅魁从白芒迁居安福瓜畲,其后在吉安庐陵等地繁衍发展。 释惠洪 惠洪字觉范,俗姓彭,北宋筠州(今江西高安)人。少年时尝为县小吏,黄山谷喜其聪慧,教令读书。后为海内名僧。以医识张天觉。大观中入京,其得祠部牒为僧,往来郭天信之门。政和元年,张、郭得罪,觉范决配朱崖,著有《筠溪集》、《冷斋夜话》等书。 释惠洪-简介 青玉案——释惠洪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 日永如年愁难度。 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知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 一寸柔肠情几许? 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 刘恕 刘恕(1032─1078),字道原,筠州(今江西高安)钧山人。父亲刘涣为人志洁高尚,刚廉不挠,有文词,精于史学。刘恕以后的成才及为人无不受其父的影响。 刘恕从小就十分聪慧,读书过目成诵。八岁时,家有客人说孔子没兄弟,他立刻举《论语》“以其兄之子妻之”一句以对,一座皆惊,可见他幼时即已熟读经书。十三岁时,他想应制科考试,一次他去拜谒宰相晏殊,向他请教,反复诘难,连这位著名的词人也被问住了。皇元年(1049),十八岁的刘恕登进士第。当时皇帝有诏,能讲经义的考生另外奏名,应诏的只几十名。主考官赵周翰向刘恕提了二十几个关于《春秋》和《礼记》的问题,他对答如流,先谈注疏,再列举先儒们各种不同的看法,最后发表自己的见解。主考官大为惊异,遂擢他为第一。其他文章也被列为高等,但廷试却没有考中,便再让他到国子监试讲经书,又列为第一,一时名动望洋兴京师。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司马光始修《资治通鉴》,英宗命他自选馆阁英才当助手,刘恕首先入选,迁为著作佐郎,专在史局修书。后司马光因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刘恕也因得罪了王安石,自度京师难留,便请求到南康(今星子)监酒税,归养自己的父母。熙宁末年,刘恕改任秘书丞,赐五品服色,诏他在家修书。元丰元年(1078年)九月,刘恕以风挛疾病逝,享年四十七岁。其父刘涣将他葬于星子城西。元八年(1092)十一月,其了羲仲又将他迁葬于江州德化县(治所在今九江市—)之龙泉。 刘恕为人廉洁刚直,是是非非,未尝以语假人,很有其父的遗风。他曾当过巨鹿主簿和和川县令,史书说他“严簿书,束胥吏,抚鳏寡,绳豪猾,纤细曲直,可为后世法”。因此,一时能吏都自以为不如。在政治上,虽然他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他并不象某些人那样,当面表示赞成,背后进行诋毁,口是心非。他总是“面指其事,是曰是,非曰非”,“议其得失无所隐”。对质朴厚道者,他会亲之如兄弟;而对那些奸佞谄谀之徒则疾之如仇(雠)。他家非常贫困,可他为官清正,一毫也不妄取于人,与“不持一石砚”的包拯同以廉吏著称。有次他从洛阳南归,时令已届初冬,可还没有有御寒的衣物。临行之时,司马光送给他几套衣袜和一床旧的豹皮褥子,他再三辞谢,但司马光执意要送,只好勉强收下,可他下次到颖州时,将司马光所赠全数奉还。司马光是他的最知己者,送点衣物都不肯接受,可见其廉洁之甚了。 他的自我批评精神是极佳了。他曾著书自讼,称自己平生有“二十失”“十八蔽”,“自攻其短,不舍秋毫”。他这种坦荡的胸怀,令人肃然起敬。 刘恕不仅廉洁奉公,勤于政事,而且博览群书,深明史法。当时史书非科举所急,学者多不读。独刘恕能笃好史学,并对上下几千年间的史事,不论巨细,了如指掌。请看当时人张耒的概括:“其学自书契以来,于今国家治乱、君臣世,广至于郡国山河之名物,详至于岁月日时之先后,问焉必知,考焉必信,疑焉必决。其言滔滔汩汩,如道其里闾室堂事。”这样博闻强识的人才汉色是难得的。难怪司马光对刘恕这个比自己小十三岁的晚辈推崇备至,他曾对英宗说:“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于专精史学,臣得而知者,惟刘恕耳。”在《资治通鉴》的编修过程中,刘恕也最受倚重。司马光遇到纷杂难治的史实,多由刘恕处理。比如五代十国这段历史,“群雄竞逐,九土分裂,传记讹谬,简编缺落,岁月交互,事迹差舛”。司马光认为“非恕精博,他人莫能整治”,因此五代的编写任务就交给了他。至于编书的通部义例、编次安排、编修断限等问题,司马光都和他进行过专门的讨论。“实系全局副手”。所以,同修刘等人都共推刘恕为先,认为刘恕”功力最多。” 刘恕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哈史学,献给了《资治通鉴》。熙宁三年(1070年)冬,司马光出守京兆,第二年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一直退居洛阳,仍以书局自随。已告归南康的刘恕遥隶局中。为了与司马光面商修书事宜,于熙宁九年(1076年)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前往洛阳。在南归途中,刘恕不幸遭母丧,悲痛欲绝,兼之一路风寒,不久就得了风挛疾,右手足偏瘫。可病魔并不能夺去他著作史书的坚强意志。虽卧病在床,仍然“苦学如故,少闲,辄修书,病亟乃止。”除负责所编的《通鉴》长编未完稿外,原计划撰写的《通鉴后记》也没完成,便赍志而殁了。对于他的死,司马光感到非常痛惜,在为刘恕《通鉴外纪》定的序中,他叹道“嗟乎!以道原之耿介,其不容于人、龃龉以没固宜,天何为复病而夭之耶?此益使痛惋惝恍而不能忘者也。” 刘恕还非常好学爱书。他自己虽藏书不少,“百楹书万卷”,但犹嫌不足,往往求书不远数百里,亲自去抄、读。毫州(今安徽亳县)知州宋次道家有不少藏书,刘恕便亲自绕道到毫州借阅。宋次道每天设馔款待,以尽主人之谊,他却辞谢说:“此非吾所为而来也,殊废吾事。”是把自己关在藏书阁里,“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目为之翳。”平时在家读书也总是废寝忘食。“家人呼之食,到羹冷而不顾;夜则卧思古今,或不寐达旦。“到病情恶化的时候,还在借别人的书来参校自己所著之书的是非得失。 周德清(1277-1365) 周德清,字日湛,号挺斋。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周德清生平,文献纪录不多,大概是位布衣之士。然其编著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却有非凡影响。《中原音韵》是为北曲用韵而作,纠正作曲家用韵不一,其正音依据是中原语音。成书后,戏曲作曲、唱曲都有了规范,促进了戏曲用韵的统一。《中原音韵》以当时北方实际语音为标准,所定之韵接近今北京音,因而此书是研究近代以北方音为主的普通话语音的珍贵资料。1987年,纪念周德清诞辰71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在高安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日本学者亦提交了论文。 柯茂谦,字退子,瑞阳(今江西高安)人。芝子。宋遗民。事见《忠义集》卷六。 吴有训,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以系统、精湛的实验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先后在多所高等学校任教,培养了几代科学人才。是中国科学事业的杰出领导人和组织者,对中国科学事业特别是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安最早的诗人任涛 在高安的诸多诗人中,最早的当属晚良的任涛。他从小就喜欢读诗写诗,乾符中(公无877年前后),数次应举,都名落孙山,常侍李骘视察江西,听说任涛诗作得好,就差人取来,读至“ 露搏沙鹤起,人卧钓船流”的诗句大为赞赏,说:“任涛真是奇才,为什么成不了名呢?我当极力举荐。”特令免去任涛的乡里杂役,并命县令对任涛加以礼遇,乡里的人听了,不免有些非议,李骘得知,又下令:“江西境内,有诗如任涛者,就和任涛一样,免去其役。”结果,没有一个人敢应,任涛一生和诗结缘,与当时郑谷、喻坦之等齐称“芳林十哲”。可惜去世得早,留有诗集传于后世。 比任涛晚些时候,高安又出了一位诗人,名叫沈彬,他在唐末,也是多次应举,都榜上无名,他写诗,记其实:“曾任大中天子举,四朝风月鬓萧疏。不随世祖重携剑,却为文皇再读书,”(《纳省卷赠为首刘象》)。从此绝意功名。后来,南唐李升镇守金陵,罗织知名突儒,沈彬献《山水园诗》有句“须知笔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李升大喜,授秘书郎。南唐保大中(公元945年前后)以吏部侍郎致仕江西,时年八十多岁,沈彬的诗有不少广为传诵的丽句、警句,如“数家渔网疏云外,一岸残阳细雨中” ;“清占月中三峡水,筑偷去外十洲青”;“幽鸟唤人穿林去,野狼寻果出去来“等等。 沈彬的儿子沈鳞,有道术,也喜欢诗,出口成章,有次回高安,没向县令打招呼,直诣办事厅。县令对这个不速之客很不高兴,戏之曰:”沈道士何时成道?”沈鳞当即以四句诗回答:“何须问我道成时,紫府清都自有期。手握药苗人不识,体含金骨俗 邓咸欢 姓名 邓咸欢 字重九 军衔 陆军一级少将 简况 1920年9月9日生于江西高安大城村,儿时聪敏活泼,颇得家人欢心。七七事变,国难方殷,立志报国,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官学校参与抗日圣战,军旅生涯四十年。退役后从事社会公益,终老不休。 学历 (一)养成教育:陆军军官学校十六期步科(前身为黄埔军官学校)。 (二)专业教育:兵科学校教育—专长教育(战技,战斗,战术)综合教育。 (三)深造教育:军种指挥参谋大学—各兵种协同作战;三军联合参谋大学—各军种联合作战。 经历 一、主队职:军级及以下各级部队正副指挥官。 二、教育职:兵科及军种各级教官、主任教官、总教官及教育长。 三、参谋职:各级作战、情报、参谋官、科、组、处长,师级至军团级幕僚长。 勋奖 一、荣获忠勤、景星、绩优、楷模、弼亮、干城、陆光、光华、陆海空、 抗战胜利等奖章二十余座。 二、褒奖令暨荣誉状多帧。
谁知道江西省遂川中学(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1、目前,我国的高考招生录取体制是分省计划体制,招生计划按省分配,招生分数线由各省根据本省的招生计划、考试情况和考生志愿进行划定。今年有26个省份高考试卷都是全国统一命题,五个省市自主命题,每个省份的高考分数线变化都是不一样的。2、某省2003年理科计划招生人数为34780人,根据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绩排队,如按1∶1.1比例划定的话,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到第38258名,最后一位的高考分数为359分,则359就是该省理科最低分数线,也就是我们在报上见到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全国都欠西北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因此这不是讨论公平原因,只是基于数据上的解释,有差异才有省份,有省份必然有差异(另,所谓分数线都是最低控制线,不代表因此造成绝对的低分高就和高分低就,实际录取分数都根据学校报考人数,和分配名额)
自考环境艺术设计 要考些什么科目
序号 课程代码及名称 学分 考试方式 备注 使用教材 作者 出版社 版本
1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 笔试 必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卫兴华 赵永祥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2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笔试 必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王顺生 李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3 0504艺术概论 4 笔试 必考 艺术概论 丁 涛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3年版
4 0701人体工程学应用 5 笔试 必考 人体工程学 刘 峰 朱宁嘉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6年版
5 0708装饰材料与构造 5 笔试 必考 室内及家具材料学 郑宏奎 中国林业出版社
6 5332艺术专业英语 12 笔试 必考 艺术英语 王玉华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7 7338电脑三维设计 6 实践 合格 3ds max9 从入门到精通 尖峰科技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年版
8 5419室外景观设计 8 实践 合格 景观设计 马克辛等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7年版
9 0710家具设计 6 实践 合格 透视.制图.家具 李风崧 中国纺织出版社
10 2559园林设计 5 实践 合格 环境空间设计基础 刘学文等
11 0975工程概预算 5 实践 合格 装饰工程概预算与投标报价 高晓霞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12 5418商业空间设计 8 实践 合格 室内设计 陈 忠等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7年版
13 7999毕业设计 实践 通过
0674色彩 3 实践 专科加试 水粉画法 崔栋良 中国纺织出版社
0692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 4 实践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培训教程 高新技术教材编 希望电脑出版社
自考环境艺术设计本科要考哪些课程?
一自考环境艺术设计本科考试课程及学分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015 英语(二) 14
4 0694 设计素描 3
5 0695 设计色彩 3
6 7079 计算机辅助设计 10 含实践5学分(4856)
7 3521 设计概论(一) 4
8 5712 艺术设计基础 3
9 4027 设计表现技法 4 含实践4学分
10 0711 展示设计 4 含实践4学分
11 0709 室内设计 8
12 4839 材料成型工艺 5
13 4496 人体工程学 5
14 4232 综合课程设计 8 含实践8学分
必做 699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总学分 77
二、说明
考生或申请免考“英语(二)”课程,但必须加考“9912创新与创新教育(7学分)、9913现代生物导论(7学分)”两门课程。
三、学习书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王顺生,李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卫兴华,赵家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英语(二)
《大学英语自考教程》(上、下册),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设计素描
《设计素描》,唐鼎华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5.设计色彩
《装饰色彩》,张连生主编,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第二版)。
6.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艺术—PhotoshopCS篇》,张健等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计算机辅助设计艺术—Core112篇》,蔡新元等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7.设计概论(一)
《设计概论》,荆雷编著,河北美术出版社。
8.艺术设计基础
《构成设计—平面篇》,张焘主编,武汉下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构成设计—色彩篇》,朱华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装饰图案创意与设计》,张瑞瑞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9.设计表现技法
《设计表现技法》,梁展翔、李咏絮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
10.材料成型工艺
《材料成型工艺》,张洪双等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第二版)。
11.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刘峰、朱宁嘉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三版)。
12.展示设计
《空间展示创意与设计》,方卫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版)。
13.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梁展翔、金琳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
14.创新与创新教育
《创新与创新教育》,漆权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15.现代生物学导论(第5、6、10、11、12、16章不做考试要求)
《基础生命科学》(第二版),吴庆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科自考环境艺术设计有哪些课程
答:华南师范大学自考艺术设计(独立本科段)专业计划专业代码:B050437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独立本科段) 主考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开考方式:独立办班 报考范围:全省 课程设置:必考课14门,“平面艺术设计”方向58学分,“环境艺术设计”方向57学分,选考课4门28学分,加考课3门15学分。 说明: 1、所有考生必须考001至007公共基础课程和020课程。 2、艺术设计(平面艺术设计方向)的考生必须选考008至013必考课程,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考生必须选考014至019必考课程。 3、选考课101至104课程中须选考不少于14学分。 4、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摄影、动漫、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服装设计、园林艺术设计、家具与室内设计、建筑设计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其他专业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201至203三门课程,已取得相同名称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免考。 5、本专业仅接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申办毕业。
上一篇:潘长江的女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