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万事如意张也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3-10 14:01:26编辑:莆仙君

简述音乐美的六要素是什么

关于音乐的要素,有多种说法,有说“三要素”,有说“六要素”,还有说“七要素”,本人偏向于“三要素”的观点。以下是从网上查询到的一些资料,和你共同探讨。

音乐的构成要素
贝多芬有一句引人深思的名言:“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究竟以哪些手段达到这样强烈的效果呢?归纳起来主要是音乐的语言、音乐的结构和音乐的谐和性。音乐的语言主要是指旋律,音乐的结构包括了节奏、曲式的因素,而音乐的谐和性主要是指和声。因此,人们常把“旋律”、“节奏”、“和声”作为音乐最主要的构成要素。音乐美学家们认为:“占首要地位的是没有枯竭、也永远不会枯竭的旋律,它是音乐美的基本形象;和声带来了千姿百态的变化,它不断提供新颖的基础;节奏使二者的结合生动活泼,这是音乐的命脉,为多样化的音色添上了色彩的魅力。”
作为“三要素”中最为重要的旋律,它有如下一些功能:旋律能模拟自然,如流水、鸟鸣等等。旋律也能反映生活,如它可以表现钟表店里的挂钟、闹钟、小钟和怀表,还能描绘钟表店里的工匠边吹口哨边开发条的场面。旋律还可以表达感情,这是旋律最擅长的功能。旋律同样可以塑造形象,这是对前三种功能的一种综合。
节奏是旋律的骨架。它是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节奏的律动来自生活,如走路、游泳、打夯、锄地,人体中的脉搏、呼吸、心跳,运转的机器等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含着节奏的因素。虽然节奏有着纷繁的种类,但归纳起来不外乎长、短、长短结合三类。
和声是指音乐中同时发响而又相互谐和的不同高低的音相结合所构成的多声部。和声的运用,能够使主旋律具有立体感,如前所述,它可以不断提供音乐发展的新颖基础。

音乐被称作是“声音的美妙组合”。音乐主要由6个要素组成,即:节奏(Rhythm)、旋律(Melody)、结构(Texture)、曲式(Form)、音色(Tone Color)、调性(Tonality)。

  1、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一个方面,它包括了与乐音向前进行有关的所有因素(如重音、节拍和速度)。
  当人们在听音乐音,会不由自主地拍打出的就是节奏,它表现了曲调的快慢缓急。节奏的一个要素是节拍(meter),它的定义是“系统地测定和安排的节奏”。节奏的另一个要素是速度(tempo)。节拍说明什么是重音,但并未说明奏出这些重音的速度是多快或多慢。常见的表示节奏述语有:广板(Large)、非常缓慢庄严而缓慢的(Grave)、慢板(Lento)慢速、柔板(Adagio)、行板(Andante)、小行板(Andantino)、中板(Moderato)、小快板(Allegretto)、快板(Allegro)、很快的快板(Allgero molto)、轻快的(Vivace)、急板(Presto)、最急板(Prestissimo)。
  节奏的运用对音乐的影响极大。

2、 旋律
   旋律是由连续演奏的一些音符所造成的,旋律是音乐所要表达的意思同,它是人们想要听的东西。从技术上讲,人们可以创造出两个音符的旋律,我们可从二种不同种类鸟的叫声中可以听到两个单音。人们不用任何其他声音,也不用任何伴奏,就可以哼出、唱出、吹出这两个音来。旋律历来以一个特定的音为中心,这个直是起始点、核心点和结束点,一首曲子中的其他音都与它有联系
  掌握某些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较容易一些。与海顿的交响曲的古典旋律相比,舒曼的交响曲的浪漫旋律更加热情奔放,抒发个人感情。一首成功的作品不必采用很强的旋律,但是动听的、容易哼唱的旋律,总会给予普通的外行听众更多的欢乐。许多没有研究或分析过音乐的人,很容易被擅长旋律的作曲家的曲子所吸引。

  3、结构
   旋律是横向的,音符一个接着一个,而结构是附加在这个音符线上的东西。取得结构的一个方法是使用和声(harmony)。一个人不能给自己的声音配上“和声”,他需要一位朋友与他一起唱,或者需要一把吉他来弹拨,有了和声使乐曲具有深度,旋律是一连串乐音,而和声却是同时响起的乐音。
  结构中的和弦(chord)是指同时发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它在和声中扮演重要角色。和弦不仅涉及到每个和音以及每个和音同它所配合的旋律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涉及到和音的律动和彼此的关系。
  在用旋律加和弦构成的音乐作品中,和弦往往是由“协和”(consonant)音,即听起来悦耳的、平和的、不刺激人的、稳定的乐音所组成的。但是和弦也可以用音级不断变化、确实刺耳的乐音——即“不协和的”、“活跃的”、“不平稳的”乐音所组成,这种不协和的和弦被作曲家用来制造紧张状态,而协和的和弦则被用来缓解这种紧张状态、从一个和音到另一个和音的前后律动,就是和声的全部内涵。

   4、曲式
  曲式被称之为作曲家选择的‘建筑”形式。音乐需要一定的结构,音乐的每一时期都体现了特定的音乐形式,反映出时代的特色、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作曲家的技巧和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听众的欣赏品味。
  音乐的结构或模式可以是严谨的,也可以是自由的。作品采用严谨的曲式并不说明作曲家缺乏想象力或独创性,如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就是如此。问题不在于采用什么曲式,而在于赋予曲式什么内容。对于业余音乐爱好者来说,那些作品模式、结构或曲式不正规的音乐不但难以跟上思路,而且不容易理解,这个道理就同我们欣赏抽象派雕塑和无韵诗时的情形一样。
  一些主要的曲式名称,如交响曲,因其仍在流行,所以人们一般都知道,但一些较古老的曲式人们则比较陌生。音乐界人士喜欢说,不论采用什么曲式,音乐作品结构的基本法则是重复和对比。
   “曲式”一词还将包括如歌剧(opera)、神剧(oratorio)、弥撒(mass)和清唱剧(cantata)等声乐艺术形式。

  5、音色
  音乐演奏中所使用的每一件乐器都有自己的音色。例如,长笛的音色与大号就不相同,即使这两样乐器演奏完全一样的音符。例如一个管弦乐团中有几十件各不相同的乐器,它们就像美术家调色板上的色彩一样多,这些音色在配器法中起重大作用,配器就是为管弦乐团作曲的方法。
  俄罗斯浪漫主义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他说:“配器是作品灵魂的一部分。一首为管弦乐团想出的作品,是离不开某些音色的”。音乐界人士有时喜欢把各种音质等同于特定色彩,如竖笛能发出一种类似柔和蓝色色调的声音,而小号发出的声音则像火红的色调......。
  各种乐器有音色不同,其个性的表现则更这突出:
  小提琴——表现所有情感
  中提琴——表现浓浓的愁思
  大提琴——表现所有情感,但比小提琴所表现的更加强烈
  短笛——表现狂欢
  双簧管——表现质朴的欢乐和悲怆
  小号——表现大胆、勇武和骑兵渐近的声音
  大号——表现力量和粗扩
  英国管——表现朦胧的愁思
  竖笛——在中音区表现流畅和温柔
  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的作品则更注意音色,在讲述故事、描绘心境或事件的音乐上,充分利用现有的,或者有可能得到的乐器的不同声音的音色来表现。

  6、调性
  调性对于业余音乐爱好者来说较难理解。当我们拨动一根弦受到拨动时,它会发出固定领率的声音,发声时这根弦的每秒振动次数相等。钢琴的最低音每秒振动30次,最高音每秒振动40次。不论琴弦长短,经拨动后它所发出的声音和其一半或两倍长的琴弦发出的声音几乎一样,这两根或短或长的弦分别发出高于或低于第一根弦所发出的声音,但三根弦的音却是相同的。钢琴上的一个音,如C音,即能在键盘的高音部找到相同的高音己也能在低音都找到相同的低音C。数百年前,西方作曲家把一根弦的长度分成12段。虽然在小提琴上看不出来,但却能在钢琴上找到代表这个12个音的7个白键和5个黑键,这12个健代表了传统西方音乐使用的12个音。每个键,不论白键还是黑健,都与相邻的键相差半音。
  大家都知道,7个白键分别是由字母表上的前7个字母的名称命名的,从A到G。每个突起的黑键有两个键名。当它处于比白键高的位置时,称为升半音,反之称为降半音。因此,在键盘图上升C和降D是同一个黑键。这个键盘图还说明,钢琴上的五个白键,即A、C、D、F、G,它们的右侧都有一个升音的黑键,而其他两个,B和E,则没有。两个毗邻键之间的音差仍是半个音高,不论它们是白白、白黑还是黑白相连怕永远不会出现黑黑相连的情况)。因此,A键(白键)和B键(白键)之间相差一个全音,因为中间有一个黑键。而E键和F键,虽同为白键,但只相差半音,因为中间没有黑键。一位钢琴家从白色的C健开始弹奏,并且只用7个白键,我们会听到熟悉的“do-re-mi-fa-sol-la-ti-do”自然音阶。由于他选择了C作为起点,并且只用这几个键弹奏一个曲调,加上和弦,那么这首曲子就是“C大调”乐曲。C大调和其他调不同,仅包括白键,如果他仅弹奏白键,那他就是“完全忠于调性”,他没有“放弃”或“失去”调性。他的作品将以他选择的音阶的第一个音为中心,在本例中,就是C。这个C音是“主音”。“调性”反映了属于一个调的和弦与和声的关系。

音乐基本要素: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 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构成音乐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
  由低到高的顺序可分为: 
  1、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我国传统音乐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次强拍(中眼)或弱拍。
  2、力度: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
  3、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
  4、旋律:声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的、有节奏的和谐运动。旋律是乐曲的基础,乐曲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它表现出来的。
  5、和声: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声进行”。和弦通常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乐音按一定的法则纵向(同时)重叠而形成的音响组合。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以3度关系往上递进。
  6、调性:一个音阶上产生出来的和声。音乐界中一共有24个大调(大调=调性)
  7、曲式:音乐的横向组织结构。

注:以上材料非本人原创,均是由网上搜索而来,作者不详,谨此致歉。。


音乐美的特征

音乐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的最根本的特征是,音乐是一种流动的声音的艺术。它不像文学、美术、雕塑一样欣赏者可以直接欣赏到创作者的作品,而音乐艺术需要音乐表演这个中间环节来作为作曲家和听众之间的纽带。所以说,音乐表演是音乐存在的活化机制,无论在何种音乐音乐行为方式中,音乐表演都使整个音乐活动处于激活状态。因此,音乐的表演作为二度创作,就是再次赋予音响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满着丰富情态意味的音乐运动。
表演具有赋予作品生命的活化机制。正如小提琴家梅纽因所指出的:“演奏家的任务是什么?他处在作曲家和听众之间,把活的因素传给写在谱表上干巴巴的音符,把它们的生活脉动恢复起来。”表演的活化机制一方面体现在使符号形式转化为活生生的声音动态,使欣赏者感受到具体可感的听觉意象;另一方面表现在优秀的作品都是经过一代代的演奏家们不断地传播(也依靠录音手段),才使之得到保存、并在社会音乐生活中有持久的生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音乐作品的发展史就是作品的演奏史,每一次演奏的再创造都是音乐作品生命存在与发展的一部分。反之,有些杰作被演奏家忽略而渐渐失去影响成了保存于博物馆的档案,在演奏家的挖掘整理后,才得以复活。美国小提琴家考夫曼使维瓦尔第的8首遗失的协奏曲在音乐会上重放光芒,李赫特救活了舒伯特的一些被遗忘的优美的奏鸣曲就是证明。
诚然,音乐表演是一门对技巧性要求很高的艺术,表演者需经过多年的演奏或演唱训练才有可能表现好音乐,就音乐的演奏讲,能否对乐曲注以生命,往往是演奏能否成功的关键。例如在钢琴艺术中慢乐章的演奏是很见功力的,它既需要理智又需要诗人善感的气质,才能将每个乐句的表现与和声的色彩恰如其分表现出来。钢琴家鲁道夫·费尔古斯尼曾在一次访谈中说过:“我尽量避免使用技巧(technique)这个次,因为我给这个词的定义不同于大多数音乐家对它的理解。技巧通常被视为弹奏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样,人们也常常认为它与乐曲如李斯特的练习曲、肖邦的练习曲、拉赫玛尼诺夫的协奏曲有关联。但我认为:在弹奏莫扎特某乐段节奏缓慢的乐曲中某个柔和的音符时,你所需要的技巧并不少于弹奏李斯特狂想曲中某个急风骤雨般的段落。技巧是许多因素结合而成的。这些因素包括:对速度和节奏的掌握、踏板的使用、触键的轻重、段落的处理。显然,如果你要弹奏的是一些很难的乐曲,你就必须使身体各部分协调起来共同为演奏作好一切准备,此外,你还得有某些被人们视为当然的基本知识。”有时,任何一个无生命的音符或乐节都有可能会使其演奏感到无味,而这又可能是最富意味的地方。声乐表演同样如此,歌唱家必须善于把内心深处的情感传送给观众。其演唱并非只是准确无误地表现技巧,而是高度个人化的自我表现,其效果对于听众必须是有意识的。尽管在这方面,人们也都能意识到个人审美情感体验的丰富与艺术修养的完善,直接有益于艺术的表演活动,但不少人往往满足于乐音运动形态上的把握而忽视更高的艺术审美层次。
表演既可以从正面,从积极的角度来介绍某作品,并扩大其影响,检验、补充、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强化作者的审美意识与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亦会从负面、消极的角度对作品进行错误的阐释,歪曲的处理,以至于影响主体审美意识的传达,削弱作品的审美价值。
成功的再创造不仅可以准确揭示作品的魅力,还可以使之更鲜明、更完美,具有独特新鲜的感染力。前苏联音乐理论家谢洛夫就谈到:“伟大的表演家的巨大秘密是他们用自己的天才的力量,从内部来光辉地阐明他们所表演的作品,并把自己的心灵所感觉到的整个新境界放入作品里,但是仍然非常客观。”演奏、演唱家对作品的补充与丰富,一方面在于强化作品的积极因素,突出内涵中的审美意识与进步倾向,强调表现形式中的美的创造。托斯卡尼尼的传记作者提到:“托斯卡尼尼的伟大便在于他能极其忠实地把原作的已经传给听众—甚至比原作者还要深刻。”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在谈到演奏家对自己原先并不满意的作品的再创造功劳时认为:“这部不完整无创造性的作品的成功,我想主要应归功于卓越的演奏。”
反之,拙劣的表演,不仅会影响作品的审美特质,歪曲作品的内涵,丑化其形态,还会令作品面目全非。指挥家亨利·伍德谈到儿时在伯名翰音乐节欣赏巴赫的《马太受难曲》的印象,遗憾地说:“4小时枯燥无味的表演,使这部不朽的作品像墓地似的沉闷!”斯特拉文斯基也指出过:“作曲家每当他的作品被演奏就冒一次可怕的危险。”普罗科菲耶夫在谈到自己某次的演出时,调侃到:“在演奏第三协奏曲后返场时,我弹了米雅斯科夫斯基的《奇念》,但因为知道作者本人在场,弹得不很象样,以至米雅斯科夫斯基最终没有认出是自己的作品。”可见,作品的生死存亡,美丑发挥,真假面目与表演者的演奏演唱水平密切相关。从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表演者具有赋予作品生命的威力与扼杀作品活力的可能。
下面,再谈论一下审美意识与表演再创造的关系。
大钢琴家霍罗维滋认为对古典大师的作品,也具有个性的创造。他认为贝多芬和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一样也可以加以改进,‘乐谱不是圣经’。审美意识的具体化、艺术化,在表演风格上体现为创造的激情,表现的自由。小提琴家克莱斯勒就谈过:“一个音乐家的嗜好就是他的艺术。在艺术中他们得到了上帝的祝福!”别人评论他的演奏也认为是充满感情的。
把音乐上的各种表现因素置于强烈、鲜明的对比度,使之构成色调明快、丰富多采的意象与动态,也是浪漫主义表演家喜欢追求的风格。有评论家这样评论霍罗维滋的演奏:“他可以从演奏极温柔的情调直到奔放无羁的激情,从喃喃耳语的柔声到酝酿着火山喷发的威严的音响,从狂喜的迷醉于幻想的境地直到那雷击般和海浪汹涌的八度急奏。”
不同民族特有的审美传统、追求的审美观念,在表演再创造中的体现,同样使二度创作呈现出多资多彩的风格。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所提倡的美善统一、情理统一、形神统一的美学观,所显现的均衡、适度、含蓄的艺术风格,在音乐表演家的演奏演唱中,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钢琴家傅聪在演奏肖邦作品时那种聪慧、明哲、超脱的旗帜,使他表现的乐曲极有诗意与韵味。
他的父亲著名翻译家傅雷在《傅雷家书》中也论述到其中原因:欧洲自从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在文学艺术各方面到了高潮以后,先来一个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反动,接着在二十世纪前后更来了一个普遍的反浪漫底克思潮。这思潮有两了表现,一是非常重感官,在音乐上的代表是里查·施特劳斯,在绘画上是玛蒂斯,一是非常的理智,近代的诸多作曲家都如此,绘画上的毕加索可归入此类,近代与现代的人一反十九世纪的思潮,另走极端,从过多的感情走到过多的理智的路上去了。演奏家亦不例外。肖邦是个半古典半浪漫底克的人,所以现代青年都弹不好。反之,我们中国人既没有上一世纪像欧洲那样的浪漫底克狂潮,民族性又是颇有奥林匹克精神,如汉魏的诗人,如李白,如杜甫,所以我们先天的具备表达肖邦相当优越的条件。可见,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审美意识对于理解、表现音乐有很大的影响。
出色的表演家所以能把握作品风格的神韵、领悟音响动态深层中的精神,就在于不是从表面、皮毛去模仿这种风格的表演形式上的处理,而是从文化传统、审美意识中寻觅这种风格表现的根,从根本的东西出发再进行感性的感受、体验与理性的思考,就能达到“化”之境,如梅纽因为了演奏印度古典音乐《拉格》,曾跟瑜珈大师伊廷加尔潜心学习瑜珈术;钢琴家图蕾克是阐释巴赫音乐的专家之一,她对于哲学、历史、艺术史、科学等诸多方面的钻研使她的演奏更富于深刻内涵,图蕾克似乎在每个音符背后都注入了毕生的思考,落指轻柔但准确明晰,意境十分悠远。
不同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会影响表演家不同的想象、联想范围,以至直接影响演奏的风格;在自然美中寻求灵感的艺术家,在表演上会显露出自然天成、毫无雕琢感的追求,会体现出如自然般广阔、多资多彩的魅力;在姐妹艺术中汲取营养的表演家,在创造上会有丰富的、生动的意境与感性、理性的统一的深度;在社会生活中体验人生与艺术的创造者,会在演绎音乐时如生活般亲切、感人,似社会动态一样复杂多变;以人类的精神生活作为音乐连接点的演奏家,对人类情感与心理的体验必然有独特的见解,体现在音乐中,也会更深刻与细腻。
正如钢琴大师霍罗维滋说的那样,音乐在音符的后面而不是音符的下面。赋予音符生命的活力,这也是音乐表演的责任与魅力所在。

参考书目:
《梅纽因论音乐》、
《外国音乐参考资料》、
京滋布尔格《别林斯基与表演艺术的美学问题》,
《音乐是不会死亡的—托斯卡尼尼的生平和指挥活动》
撒姆摩斯坦:《作曲家论音乐》
拉里撒·丹柯:《普罗科菲耶夫》
《世界著名弦乐艺术家谈演奏》
《世界钢琴大师自述》
《傅雷家书》


歌唱家张也简历岁数

  歌唱家张也今年(2016年)48岁。
  张也:1968年5月2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师。1998年她因演唱《走进新时代》被中国大陆人民熟知。2006年1月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2005荣获年度最佳演唱女歌手奖。2008年8月参加奥运会闭幕式演唱歌曲《今夜月明》。


张也简历的妈妈

  张也,1968年5月2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青年教师。
  1998年她因演唱《走进新时代》被中国大陆人民熟知。2006年1月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2005荣获年度最佳演唱女歌手奖。2008年8月参加奥运会闭幕式演唱歌曲《今夜月明》。
  1968年春天,张也出生在长沙市一个文艺工作者家庭。父亲张兴民是长沙市歌舞剧院专业戏剧创作员,母亲是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的演员。
  1982年6月,14岁的张也初中毕业,多才多艺的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高中随后1982年考入湖南省艺术学校学习戏曲。 1991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
  198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第二届青歌赛。

  1988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第三届青歌赛,并获专业组民族唱法铜奖。
  1987年首次参加央视春晚,在联唱《民族团结大联唱》中演唱《浏阳河》。
  1989年第2次参加央视春晚,独唱歌曲《采槟榔》。
  1999年文化部春晚《丝路风情》;同年赴莫斯科演唱《祖国你好》。
  1994年第3次参加央视春晚,独唱歌曲《听春风》。
  1995年第4次参加央视春晚,独唱歌曲《万事如意》 。
  1996年第5次参加央视春晚,并演唱《这是美丽的祖国》。
  1997年第6次参加央视春晚,与郁钧剑合唱《黄河鼓震》。

  1998年第7次参加央视春晚,与李光羲、李谷一等人共同演唱《走进新时代》。1999年第8次参加央视春晚在歌组合《金曲回顾》中独唱《走进新时代》。
  2000年第9次参加央视春晚,与郁钧剑合唱《家和万事兴》。同年参加文化部春晚 《梅花引》。
  2001年第10次参加央视春晚与吕继宏合唱《咱老百姓》。
  2002年第11次参加央视春晚与郁钧剑合唱《知足常乐》。
  2003年第12次参加央视春晚,独唱歌曲《欢聚一堂》。
  2005年发行专辑《秋歌》 。
  2006年第13次参加央视春晚并与王宏伟合唱《年夜饭》;2006年1月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
  2007年第14次参加央视春晚,与廖昌永、谭晶合唱《万家灯火》。
  2008年第15次参加央视春晚,与吕继宏,谭晶合唱《和谐大家园》。2月21日参加央视元宵晚会并演唱《贵妃醉酒》;8月和汤灿、张燕、陈思思、雷佳、王丽达、哈辉共同参加第29届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并演唱《今夜月明》 。
  2009年第16次参加央视春晚独唱歌曲《祖国颂》 。8月参加“奥运华章献祖国”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一周年音乐会”。
  2010年第17次参加央视春晚,与吕继宏合唱《幸福》 。
  2011年第18次参加央视春晚,与阎维文合唱《幸福赞歌》 。1月19日参加首届民政部老年春节联欢晚会。
  2012年第19次参加央视春晚,独唱歌曲《远方的家》 。12月参加巅峰音乐汇。
  2013年1月参加第二届琴台音乐节 。2015年第20次参加央视春晚,独唱歌曲《小镇姑娘》 。
  2016年第21次参加央视春晚,独唱歌曲《走在小康路上》。


求一首歌:里面有一句歌词是亲爱的朋友?

歌词是”我最亲爱的朋友啊“,歌名:像梦一样自由歌手:汪峰作曲 : 汪峰作词 : 汪峰你是否还会牵挂我,我最亲爱的朋友啊当我决定放下所有,走上去自由的路你是否还会陪着我,我最思念的亲人啊都已经告别昨日,驶向去未来的路我要像梦一样自由,像天空一样坚强在这曲折蜿蜒的路上,体验生命的意义你是否还会陪着我,我最思念的亲人啊当我已经告别昨日,驶向去未来的路我要像梦一样自由,像大地一样宽容在这艰辛放逐的路上,点亮生命的光芒我要像梦一样自由,像天空一样坚强在这曲折蜿蜒的路上,体验生命的意义我要像梦一样自由,像大地一样宽容在这艰辛放逐的路上,点亮生命的光芒扩展资料:《像梦一样自由》是汪峰演唱的一首摇滚歌曲。由汪峰填词、谱曲,贾轶男编曲,是2011年3月22日发行的一首单曲。《像梦一样自由》这首歌曲是由大陆创作人汪峰填词、谱曲,大陆创作人贾轶男编曲,汪峰演唱的一首摇滚歌曲。这首歌延续了汪峰以往的嘶吼摇滚风格,以梦、天空、大地等意象为载体,表现出他内心对自由、坚强、宽容等的向往。

“祝福你,在每一天里,永远都………”这句歌词是哪首歌的?

这句歌词是出自于《祝福你》,正确歌词是“祝福你在每一天里永远多彩多姿”。歌名:祝福你演唱:甄妮 ,1994版华纳群星词:黄沾曲:顾嘉辉祝福你在每一天里永远多彩多姿,心坎中聚满百般好长存百般美(林子祥)祝福你在你一生里永远充满欢喜,好开心共你好知己时时笑开眉(叶倩文)春风为你吹开满山花秋月伴你天空万里飞,让夏夜灿烂渗进美梦冬天冰霜不至(刘德华)祝福你遂你冲天志百尺竿头高起(何婉盈),一生中愿你每一天时时笑开眉(曾航生)衷心祝福你永远祝福你达到真善美(蔡立儿),春风为你吹开满山花秋月伴你天空万里飞让夏夜灿烂渗进美梦冬天冰霜不至(张卫健),祝福你在每一天里永远多彩多姿心坎中聚满百般好长存百般美(吕方),祝福你在你一生里永远充满欢喜好开心共你好知己时时笑开眉(杜德伟),春风为你吹开满山花秋月伴你天空万里飞让夏夜灿烂渗进美梦冬天冰霜不至(刘锡明),祝福你遂你冲天志百尺竿头高起一生中愿你每一天时时笑开眉(钟镇涛)衷心祝福你永远祝福你达到真善美(女声合唱)(叶倩文、何婉盈、蔡立儿)衷心祝福你永远祝福你达到真善美(全体合唱)扩展资料《祝福你》经典贺岁歌曲,原唱为甄妮,收录在1981年的专辑《祝福你》中,1994年华纳唱片(飞碟唱片)推出了群星对唱版本,由林子祥、叶倩文、刘德华、何婉盈、曾航生、蔡立儿、张卫健、吕方、杜德伟、刘锡明、钟镇涛、太极演唱。甄妮的专辑《祝福你》,包含热门经典歌曲:《祝福你》,《不得了》,《烦恼困我心》,《英雄无泪》,《小姐宣言》等。《祝福你》是甄妮于1980年01月01日发行的一张粤语专辑,该专辑共收录了10首歌曲。甄妮,原名甄淑诗,又名甄苡婷,1953年2月20日生于澳门,祖籍广东省江门市,华语乐坛女歌手、演员、节目主持人。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个日出出于哪首歌曲

[ti:三百六十五个祝福]
[ar:卓依婷]
[al:祝福1]
三百六十五个祝福
词曲:臧云飞
歌手:卓依婷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个日出
我送你三百六十五个祝福
时钟每天转了一千四百四十圈
我的心每天都藏着一千四百四十多个思念
每一天都要祝你快快乐乐
每一分钟都盼望你平平安安
吉祥的光永远环绕着你
象那旭日东升灿烂无比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个日出
我送你三百六十五个祝福
时钟每天转了一千四百四十圈
我的心每天都藏着一千四百四十多个思念
每一天都要祝你快快乐乐
每一分钟都盼望你平平安安
岁月象泉水悄悄的流
友谊象那星辰永久永久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个日出
我送你三百六十五个祝福
时钟每天转了一千四百四十圈
我的心每天都藏着一千四百四十多个思念
每一天都要祝你快快乐乐
每一分钟都盼望你平平安安
吉祥的光永远环绕着你
象那旭日东升灿烂无比
每一天都要祝你快快乐乐
每一分钟都盼望你平平安安
岁月象泉水悄悄的流
友谊象那星辰永久永久
友谊象那星辰永久永久


上一篇:张逸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