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冯景禧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3-10 00:43:33编辑:莆仙君

李肇基的个人简介

李兆基(1928年2月20日-),生于广东顺德大良。香港地产发展商,恒基兆业、中华煤气主席、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李兆基是香港著名的商界巨头、华人超级富豪,有“亚洲股神”之称。李兆基与同为新鸿基创办人的郭得胜及冯景禧,连同胡兆炽、黄少轩、戚宗煌、吕贤藻及郭锦涛,在1958年组成永业,合资经营地产。他是2008年1月福布斯杂志公布之香港富豪榜第三位,排名次于李嘉诚及郭炳湘等三兄弟。身家为230亿美元,折合1795亿港元。他在家中排行第四,故有“四叔”的称号。现任恒基集团主席,分别任香港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及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主席兼总经理,恒基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总裁,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美丽华酒店企业有限公司、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东亚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地产建设商会副会长,香港港事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及推选委员会委员,香港顺德联谊总会荣誉会长,世界顺德联谊总会名誉会长,所获荣誉:佛山市荣誉市民、顺德市荣誉市民、亚洲企业家成就奖、广州市荣誉市民、亚洲股神、亚洲首富等。

郭德胜的介绍

郭德胜,中国香港工商界名人郭德胜(1912—1990 )男,原籍广东省中山;1912年出生于广东中山石歧一个经营洋杂货的小商人家中;1958年,他与冯景禧、李兆基合组“永业企业”,以买旧楼翻新的方式从事地产业;由于对香港发展的杰出贡献,率先开发新界,1986年获OBE勋,1990年病逝;逝世前其资产业务已达130亿港元,为香港名列前茅的巨富。此外尚有江苏省建湖籍支前模范、人大代表。

中国的富豪榜的人物简介?

中国内地富豪:
  
  排名 姓名 年龄 资产
  205 刘永行 60岁 30亿美元
  234 张近东 46岁 27亿美元
  246 周成建家族 44岁 26亿美元
  261 刘永好 57岁 25亿美元
  296 杨惠妍 27岁 23亿美元
  334 沈文荣 63岁 20亿美元
  376 宗庆后 63岁 19亿美元
  397 何享健家族 66岁 18亿美元
  450 张欣家族 44岁 16亿美元
  468 周福仁家族 58岁 15亿美元
  468 卢志强 56岁 15亿美元
  468 陈发树 48岁 15亿美元
  468 梁稳根 52岁 15亿美元
  468 史玉柱 47岁 15亿美元
  522 马化腾 37岁 14亿美元
  559 王传福 43岁 13亿美元
  559 鲁冠球 64岁 13亿美元
  601 张力 56岁 12亿美元
  601 张志祥 42岁 12亿美元
  647 张桂平家族 57岁 11亿美元
  647 钭正刚 55岁 11亿美元
  647 黄伟家族 49岁 11亿美元
  647 郭广昌 42岁 11亿美元
  647 丁磊 38岁 11亿美元
  701 孙广信 47岁 10亿美元
  701 祝义才 45岁 10亿美元
  701 杜双华 44岁 10亿美元
  701 黄如论 57岁 10亿美元
   香港:
  
  排名 姓名 年龄 资产
  16 李嘉诚 80岁 162亿美元
  32 郭氏家族 暂无 105亿美元
  43 李兆基 81岁 90亿美元
  124 米高嘉道理家族 68岁 42亿美元
  132 郑裕彤 83岁 40亿美元
  132 刘銮雄 57岁 40亿美元
  246 吴光正家族 63岁 26亿美元
  305 邢李源 59岁 22亿美元
  397 陈廷骅 86岁 18亿美元
  430 冯国纶 61岁 17亿美元
  450 许荣茂 58岁 16亿美元
  468 朱林瑶 39岁 15亿美元
  601 李思廉 52岁 12亿美元
  601 罗康瑞 60岁 12亿美元
  647 柯为湘 57岁 11亿美元
  647 李泽楷 42岁 11亿美元
  701 邓耀家族 暂无 10亿美元
  701 曹德旺 63岁 10亿美元
  701 何鸿燊 87岁 10亿美元
   台湾:
  
  排名 姓名 年龄 资产
  183 蔡万才家族 79岁 33亿美元
  246 蔡衍明 52岁 26亿美元
  334 郭台铭 58岁 20亿美元
  450 林百里 59岁 16亿美元
  701 林荣三 暂无 10亿美元
  名字前的数字为全球富豪榜的总名次
李嘉诚,男,汉族,生于1928年 ,籍贯广东潮州,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据2008年3月《福布斯》杂志的统计,李嘉诚的总资产值高达265亿美元,折合2000亿港元。 李兆基,大紫荆勋贤(1928年1月29日-)(农历正月廿九),生于广东顺德大良。香港地产发展商,恒基兆业他是2008年1月福布斯杂志公布之香港富豪榜第三位,排名次于李嘉诚及郭炳湘等三兄弟。身家为230亿美元,折合1795亿港元。他在家中排行第四,故有“四叔”的称号。李兆基与同为新鸿基创办人的郭得胜及冯景禧,连同胡兆炽、黄少轩、戚宗煌、吕贤藻及,在1958年组成永业,合资经营地产。
宗庆后,浙江杭州人,出生于1945年10月,高级经济师,浙江大学MBA特聘导师。1987-1991年,任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厂长;1991年至今,任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郑裕彤,1925年8月26日出生于广东顺德伦教镇,全球华人十大富豪之一,珠宝大王。兼任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及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主席,恒生银行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Cheng Yu Tung Family (Holdings) Limited及Centennial Success Limited董事。亦为信德集团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及利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非执行主席。同时被誉为香港地产界四大天王之一。
刘銮雄,广东潮州人。1951年生于香港。早年就读于加拿大大学,获学士学位。1974年毕业回港,加入其家族的吊扇制造业务,获“风扇刘”之绰号。刘銮雄眼光敏锐,极具魄力,以狙击手姿态驰骋于香港股市,自1985年迅速崛起。现已发展成为拥有4家上市公司的综合性大集团,总市值追随十大财团之后,成为香港候补财阀,业务扩及地产、传媒、建筑及制造业等方面。其拥有财富据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估值为21亿美元,大约折合164亿港元,在全球富豪中排名为第458位。

1978年组爱美高公司。1983年上市,并出任爱美高主席。上市即被称为第一只新兴工业股,大受基金公司垂青,发行7500万股,集资1.5亿港元。至1987年发行股数迅速扩大至20亿股的水平。銮雄早年与其弟刘銮鸿(细刘)继承其父亲刘火荣创立之岳记吊扇厂,1978年与梁英伟创办爱美高,亦为吊扇生产商,其后发展成爱美高集团。1980年代开始活跃于金融及地产业 郭台铭,台湾著名企业家,祖籍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现属晋城市)南岭乡葛万村人,出生于台北县板桥市,毕业于台北市的中国海专,台湾第一大企业鸿海精密、华人第一大民营科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以及永龄文教慈善基金会创办人。1971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85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2001美国《福布斯》(Forbes)"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请问华润置业、新鸿基地产、华润新鸿基~到底是什么关系?

华润置地和新鸿基是两个独立的公司,华润新鸿基是双方合作地产的公司,新鸿基提供资金和开发理念,华润置地负责具体项目开发执行。华润置地有限公司(HK 1109)是中国内地综合型地产开发商之一,截至2009年底,公司总资产超过960亿港元,净资产超过390亿港元,土地储备面积超过2210万平方米。截止到2013年10月,华润置地已进入中国内地39个城市,正在发展项目超过70个。新鸿基地产发展中物业约228万平方米,已落成投资物业约305万平方米,在新界拥有约 291 万平方米(以地盘面积计)农地。 至于中国内地方面,按所占总楼面面积计算,集团持有约586万平方米土地储备 ,包括发展中物业约453万平方米,已落成投资物业约133万平方米。扩展资料:华润新鸿基房地产(无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房地产开发经营。(不含国家限制、禁止类项目);物业管理;房产信息咨询服务;餐饮管理服务;教育咨询(不含出国留学咨询及中介服务);翻译服务;经济贸易咨询;停车服务;家庭用品、文具用品、体育用品及器材、针纺织品、服装鞋帽、皮革制品、化工原料及产品、塑料制品、工艺美术品、首饰、通信设备(不含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及发射装置)、电子产品、五金交电、家具、建材的零售、批发和进出口业务;鞋包修理;服装修改;溜冰。在江苏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806506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5130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鸿基地产百度百科-华润置地有限公司百度百科-华润新鸿基房地产(杭州)有限公司

新鸿基地产简介?

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新鸿基地产)于1972年上市,为香港最大地产发展商之一,致力兴建优质住宅、办公楼及商场,集团雇员超过 35,000 名。 新鸿基地产一直坚守“以心建家”的信念。多年来,用心为顾客兴建优质的理想居所,提供卓越服务;并同时致力于建设香港,令这个城市成为每个香港市民更美好的家园。 我们深知置业是人生的重要决定,因此集团全力以赴,悉心为每个家庭缔建理想居所。为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素,集团对项目发展的每项工序都要求严格,由规划、物料采购、建筑,以至项目监察及物业管理等均一丝不苟,务求每个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 集团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稳守审慎的长期业务发展策略,同时履行对客户及公众的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参与推动环保、关怀社群及培育人才,同心建设更美好的香港。 资料来源中奢网: http://re.chinaluxus.com/Arc/20111111/80764.html


富邦华一银行的成立背景

以成为亚洲一流的金融机构为发展愿景的富邦金控,旗下主要子公司包括富邦产险、富邦人寿、台北富邦银行、富邦华一银行、富邦银行(香港)、富邦证券、富邦投信等。拥有最完整多元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经营绩效耀眼,连续五年为台湾金融业获利第一,为台湾第二大上市金融控股公司。1961年成立的台湾第一家民营产物保险公司-富邦产物保险(原名国泰产险),是富邦集团的起点。1980年代末期,台湾展开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政策,富邦陆续申请成立投顾、证券、银行、投信、人寿、票券等金融机构。2001年底,富邦金控挂牌上市,为台湾第一家上市且产品线最齐全的金控公司。2008年底,富邦金控透过富邦银行(香港)成功参股厦门银行,成为首家参股登陆之台资金融机构。2010年10月,富邦产险大陆子公司富邦财产保险于厦门开业,为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生效后,第一家进入大陆开业的台资保险公司。2011年7月,富邦投信与大陆方正证券合资之方正富邦基金管理公司在北京揭牌,为第一家两岸合资之基金管理公司。2014年1月,富邦金控及台北富邦银行正式取得华一银行80%股权,并于4月更名为富邦华一银行,这是富邦金控在大陆长期布局的重要里程碑,并成为唯一在两岸三地均拥有银行子行的台资金融机构。[1]

富邦银行的主要股东

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富邦金控”)是台湾一所具领导地位及具实力的金融控股公司,于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其股份交易代号为2881。富邦金控提供一系列全面金融产品及服务,包括商业银行、一般保险及人寿保险、证券经纪、资产管理及投资银行服务,透过多达三百三十间营业网络及九千名销售及市场推广代表,为逾六百万客户提供服务。富邦金控获标准普尔给予A-2短期、BBB+长期评级截至2005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除税后盈余达一百零六亿新台币,截至2004年12月31日止的总资产高达一万六千亿新台币。富邦金控是富邦产物保险以营业让与方式转换成立,富邦产物保险系于1961年4月19日成立,四十年来富邦经营的触角已延伸至证券、银行、人寿保险,证券投资信讬,投资顾问,证券金融,票券及期货,成为台湾最完整的金融服务集团。富邦产物保险、富邦证券、富邦商业银行及富邦人寿保险为扩大营运规模,发挥资本综合效益、降低成本,并提升营运绩效及竞争力。于2001年10月26日分别召开股东临时会通过采用营业让与及股份转换并同办理之方式,由原富邦产物保险将主要资产及负债让与新成立之富邦产物保险公司,并变更营业项目及公司名称,转换为“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与富邦证券、富邦银行及富邦人寿办理股份转换共同转换成立富邦金融控股公司,富邦金控在2001年12月19日转换基准日完成转换法定程序后正式成立。成立同一天,富邦金控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成为首家挂牌上市的金融控股公司之一。

人为什么要事必躬亲

万事有度,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辨证地看。


居庙堂之高,站在一国家、一民族、一组织的高度来看待芸芸众生,万事万物,当然需要有宏观的视野,广泛的调研,胸有大局,才能有科学合理的决策。而事必躬亲,万事巨细,莫说一个“肉体身”的凡人没有那样的精力,即使圣人做出的决策也难免一偏概全。但我也不反对“妖妖”学弟的观点,在上面呆长了,有时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一些具体的事物,比如民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重点问题,当然也需要“躬亲”一下,还事情一个原貌,并以此为切入点,为重要依据(而非唯一)展开调查,并最终形成大局观和大决策。温总理的做法就值得人民拍手称快。


处江湖之远,以一个小吏、小职员、小市民、小老百姓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就应该有另一个论断。因为要办好一些具体事物,凡事必须亲历亲为,把工作落实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才能使交办的事情不走样,才能给上级、给企业、给社会高层、给国家领导人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反馈的信息也最接近真实。与上同理,“小”字辈也不能以小自居,也需要有大局观,有自己的发展趋势判断,不能仅仅安逸于“事必躬亲”,要善于从“巨细”中提炼、总结、评判、归纳,逐步使自己跳出小视野,迈向大境界。


事必躬亲是对的,是正确对待事物和做人的态度
但对的做法并不一定在任何条件下都适用
诸葛先生当年的做法没错可惜不合时宜
一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独自管理一个国家
就算诸葛先生有超人的脑瓜也不具备超人的身体么。。。


为什么当领导,绝不能事必躬亲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笔者注】本章指明了领导一个军事大国的方法。笔者认为,本章的标点符号改动一下,意思会比较合适。即可以将“信”字后的逗号,加到“节”字后。本章改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改动标点符号的原因有二:一是前一句刚讲过信,这里把信运用于国事之中,应不会再重复前一句刚讲过的信。二是就本句而言,节字可译为符、兵符。认真使用兵符,使将士相信兵符的节制作用,这样一来,才可指挥千辆战车。本章表明的意思是,作为领导者,不能事必躬亲,要善于运用兵符指挥军队。指挥军队时,不仅要会使用人,也要会关心人、爱护人,这样才能赢得将士的拥护和爱戴。使用老百姓时,要选择农闲的时间,确保农业取得丰收。【笔者译】孔子说:“治理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要恭恭敬敬地处理政事,严格恪守信用,认真使用兵符,在用人的同时要爱人,使用老百姓要选择农闲的时候。”附:【李泽厚译】孔子说:“治理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慎重、敬畏地处理政事,恪守信任,节省开支,爱护人民,差使老百姓选择农闲的时候。”

李兆基是干什么的?

 有一个千亿身家的老爸是什么感觉?回答只有一个字——爽!这是“香港股神”李兆基的长子李家杰的答案。

  2月29日,香港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及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席兼总经理李兆基在复旦大学获名誉博士学位,他的两个儿子李家杰和李家诚都随父出席,他也成为复旦大学历史上第10位名誉博士。在颁发仪式上,长子李家杰代表李兆基的家属致辞。

  李家杰的回答有点玩笑意味,他更强调的是,父亲给他的最大财富是耐心和毅力,以及精神上的执著和勇往直前的勇气。60年前,刚刚20岁的李兆基身揣1000元钱从广东老家来到香港闯世界,直至如今的千亿身家,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很难成为现实。

  不过,刚刚度过80岁寿辰的李兆基依然谦逊不已,把自己取得的成绩归于“配合时势所致”。小时候,李兆基适逢抗日战争,小学毕业后,就开始到父亲的银庄工作,从底层员工干起。“当年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小市民,做梦也没想到能够在1997年被福布斯宣布为全世界第四大富豪,也是亚洲首富”。

  李兆基直言,自己在香港最初的30年也是平平淡淡,但他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入对了行,“幸运地进入了地产业”,因为当时的香港房地产是升值最快的行业,一路做下来的成绩甚至超出了自己的意料,“直到有一天福布斯告诉我是全世界第四大富豪,我才知道自己有这么大的成就”。

  特意来到复旦大学观礼的香港作家梁凤仪曾这样评价李兆基:过往无论香港地陷山摇,滔天风浪,他不动心、不移志、不外骛、不从俗。总之,楼照起,地照买,最终就是名照升,钱照赚。

  面对几百名复旦大学的大学生,李兆基也谈起了“青年致富成功之道”。“白手起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定要配合时势和环境,个人才智也不可缺乏,但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入错行。”李兆基告诉大学生们,什么时期有什么机会,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机会,“过去没有什么赚钱的机会,现在正是中国兴盛的时候,而且很多民营企业已经发展起来,抓住机会,再加上用功和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当然,他也认为有头脑和眼光很重要,“要明一而知三”。

  说到“致富秘诀”,李兆基认为,首要的一点,自然是“刻苦耐劳,勤奋努力”,这一点用李兆基的自身经历完全可以证明;其次,不要太早有家庭负担,最好等事业有成才考虑成家立室,这一点和李兆基从小所受的传统教育不无关系;第三,最重要先找到“第一桶金”,然后以钱赚钱,才容易致富,而李兆基的第一桶金就是刚到香港不久后从事的“黄金买卖”中收获而得,之后通过房地产买卖,收购“中华煤气”,并在几年前成功“转行”,从“楼神”到“股神”,把500亿港元变成1200亿元,自然就容易得多了;第四,则是经常挂在李兆基嘴边的一句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虽然只有小学毕业,但李兆基已获得多所知名大学的荣誉博士、荣誉院士称号,不过他还是遗憾自己小时候没能多读一些书。笑言自己英语不好,普通话也不好,就是没读书的结果,只能上“社会大学”,“虽然我现在也算成功,但也许当初如果多读点书,可能成就会更大”。

  没能上大学的李兆基对教育事业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早在1982年,就与多名好友共同创立了“培华教育基金会”,在过去20几年当中,接受资助,或者参加培训的人数,超过1.4万人。

  现在,李兆基虽然还担任恒基兆业的主席,但已经把主要事业交给了两个儿子。谈到对两个儿子的期望,李兆基觉得“富不过三代”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也无所谓,“如果他们一样努力,说不定能够青出于蓝,还是要看才干,看看他们是不是聪明的人”。


李兆基的人物成就

1994年,李兆基在世界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名列第13位,1995年李兆基被《亚洲周刊》授予“亚洲企业家成就奖”的殊荣,同年更昂首直入世界十大富豪之列,排名第七。1996年以127亿美元个人资产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亚洲首富,亦为当时世界第四大富豪,至今仍是华人在世界富豪排行榜的最高名次。1997年再次蝉联《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4位,资产已高达150亿美元。据2010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最新统计,世界金融风暴后,李兆基仍以185亿美元的个人资产位居全球第22位,全球华人富豪第二位。2011年李兆基先生以195亿美元位列香港富豪榜第三位,仅次李嘉诚和郭氏家族。李兆基荣登“胡润2013全球富豪榜” 2013华人十大富豪:李兆基排名第三,2013福布斯华人富豪榜,更是以总资产203亿美元排名第二。 1995年,香港首富李兆基先生被《亚洲周刊》授予企业家成就年度大奖,同时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世界十大富豪第7位。1996年,李兆基先生更是以127亿美元资产成为全球第4富豪、亚洲首富,前三位分别是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以及拥有131亿美元的瑞士制药企业家扎赫尔。1997年李兆基再次蝉联《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4位,其时资产已高达150亿美元。一举创造了华人在世界权威富豪榜的最高排名纪录,其领先地位,不但前无古人,而且至今尚无来者。李兆基是享誉全球的超级富豪,是杰出的大企业家中的杰出代表。1995年,《亚洲周刊》授予他“亚洲企业家成就奖”的殊荣,并名列榜首,赞誉他为当年亚洲最杰出的企业家。1988年,澳门东亚大学颁赠工商管理学博士学位给李兆基,对他在香港商界的卓越成就致以崇高敬意。此后,李兆基还分别于1993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于1997年获得香港理工大学荣誉工商管理博士学位,于1998年获得香港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在内地,也先后被授予顺德市荣誉市民,佛山市荣誉市民,广州市荣誉市民等荣誉,以赞扬他在企业界的成就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2005年,李兆基被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之经济管理类权威刊物《管理世界》杂志社与华商韬略编辑委员会推举为全球百大杰出华商领袖并列前10名予以重点报道,在题为《低调的神话缔造者》的报道文章中,文章作者华商韬略编辑委员会副总编毕亚军这样介绍道:“李兆基是享誉全球的超级富豪和地产大王,是杰出的大企业家中的杰出代表。1995年,《亚洲周刊》授予他‘亚洲企业家成就奖’的殊荣,并名列榜首,赞誉他为当年亚洲最杰出的企业家。从6岁开始接触生意到如今80多岁的高龄,他一直在商业经济舞台努力不懈,运筹帷幄;从不到20岁只身前往香港到成为香港商界的一代元老,他以始终如一的十足信心投资经营,创造奇迹,奉献社会;既让自己的人生充满精彩,也对香港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贡献巨大,更在社会公益上成就卓越,成为楷模。他所拥有的巨大事业成就与大企业家风范,从来都是被关注的焦点,但他却异常低调,害怕成为公众人物。1993年,香港中文大学在为他颁发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的赞词中写道:‘李先生不喜欢谈论自己的成功事迹,人说求他捐款易,求他自述难。’”同时,作者强调:“最怕成为公众人物的李兆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香港主权回归的前后,他更缔造财富神话,一举创造了华人在世界财富排行的最高纪录:根据1996年美国《福布斯》推出的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李兆基名列第4,之后,又在1997年7月中旬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再次蝉联第4位,用实力和实例,在香港回归的关键时期,为港人赢得亚洲首富的荣誉,增进了外界对香港经济前景的认识和信心。”全球第四,这也是至今为止,近代社会以来华人在世界财富排行的最高名字。

上一篇:黎明公司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