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猫耳山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3-10 00:25:30编辑:莆仙君

桂林猫耳山的行程规划

徒步就不要啦。。有专车上山。。山上树林密集,不要走迷路哦。。有旅社住放心去,,但是天气不好的话雾气会很浓。看日出要有运气。。。山上很潮湿,,,上山的专车 大概50元左右不超过50元。上山要记得带上外套穿上毛衣.谨防感冒.猫儿山景区处于桂林“金三角”(兴安一资源―龙胜)旅游区的中央,与县城三大旅游景点(桂林乐满地休闲世界、古灵渠、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碑园)遥相呼应,成为桂林旅游圈的旅游精品。兴安县旅游客源主要依托桂林,而桂林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1000余万人次。加上猫儿山景区距北海、南宁以及湖南、贵州等周边城市较近,通过铁路专线及高等级公路运输,游客当天即可到达,地理位置优越。猫儿山是“桂林一兴安一资源―龙胜―桂林”旅游环线的精品,主峰海拔2141.5米,号称“华南第一峰”,是漓江、浔江、资江发源地,是桂林漓江山水的“命根子”。景区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猫儿山脚下的高寨村有多家家庭式旅馆,卫生间、淋浴间共用,卫生条件一般,价格为10-15元/床。山顶有一家“云峰饭店”,以前是239广播电台的招待所。山顶常年潮湿雾气弥漫,客房没有空调,电热毯倒是必备之物!卫生间、浴室皆为共用。单人间80/间,双人间120/间,3人间150/间,5人间200/间,10人间200/间(无彩电)。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属于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南岭山地的组成部分。猫儿山山体古老,地形复杂,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植物种类繁多。1976年经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99年被批准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物种、漓江源头水源涵养林。 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东经110度19分-110度31分,北纬25度44分-25度58分,距桂林市区72公里。地跨兴安、资源、龙胜三县,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素有“漓江的心脏,桂林山水的命根子”之称。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距兴安县城五十六公里,占地四百八十平方公里,是以越城岭主峰猫儿山为中心的高山风景区,因山形如猫而得名。 广西猫儿山保护区于1976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保护对象主要是三江之源和森林生态系统。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猫儿山地跨兴安、资源、龙胜3县,占地四百八十平方公里,是以越城岭主峰猫儿山为中心的高山风景区,最高峰海拔2142米,为华南地区第一高峰。1.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沿五美路行驶230米,过右侧的苏宁电器金马店约50米后,左转进入中山中路2.沿中山中路行驶1.6公里,稍向左转进入中山北路3.沿中山北路行驶4.4公里,直行进入北辰路4.沿北辰路行驶1.9公里,稍向右转进入灵川大道5.沿灵川大道行驶4.2公里,直行进入G3226.沿G322行驶41.6公里,左转上匝道7.沿匝道行驶750米,直行进入厦蓉高速公路8.沿厦蓉高速公路行驶46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9.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7.1公里,稍向右转进入厦蓉高速公路10.沿厦蓉高速公路行驶3.8公里,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11.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21.5公里,在凤凰/石塘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12.沿匝道行驶1000米,直行13.行驶770米,稍向右转14.行驶70米,直行进入S30315.沿S303行驶15.5公里,左后方转弯进入S20116.沿S201行驶16.0公里,左转17.行驶670米,左前方转弯18.行驶2.0公里,左前方转弯19.行驶1.1公里,过右侧的黄毛岭约130米后,左前方转弯20.行驶2.6公里,左前方转弯21.行驶1.4公里,到达终点


猫耳山的简介

猫耳山位于房山区中部,东南距房山城约11公里。 海拔1307米,为西山主要山峰之一。山势较陡,山体呈北东向延伸,顶部有二峰突起似猫耳状,故名。东麓出露燕山晚期的巨大花岗闪长岩侵入体。北麓大石河南侧分布有古生界寒武、奥陶系灰岩,为地下溶洞的集中发育区。周围山麓一带出露二迭系和保罗系含煤地层,为北京市重要的产煤区。据《北京通史》上的说法,茶楼顶就是现在的猫耳山。《房山县志》记载:“茶楼顶在县西二十里上有金章宗歇凉台。”其实茶楼顶上不仅建有歇凉台,还曾建过灵峰寺、崇圣宫、白云亭。金元时期茶楼顶算是京城的一座名山,现在这些似乎已无任何痕迹。 猫耳山是三条山脉的中点,其中一脉较低的山脊从长沟峪沟的右侧(东南方向)延伸上来;东北山脊近处的一段较陡峭;西北山脊线上的无名峰比猫耳山高出约30米。东南山脊的东南面,地形、地貌复杂,断崖、冰瀑、滑坡较多。 西北山脊即主山脊。中部有一小片松树林离它不远南侧,是刻在山脊岩石上的两尊石像:一文一武,全身坐姿,略有破损,半米见方。然而石像究竟是哪个朝代的遗迹不得而知。白云亭据称就建在此处,然而除了石像和一小块平地外,看不到任何白云亭的遗迹。在文武石像旁边的石壁上还有两行石刻字,记载着明代天启元年本心和尚请石匠李见在此建造了一尊土地爷石像,然而土地爷石像也已不见踪迹。 峰顶,只见一块巨石上刻着一副象棋棋盘,另一侧的石壁上还有一处无头的石刻人像。山势较陡,山体呈北东向延伸,顶部有二峰突起似猫耳状,猫耳山比周围的山都高,站在山顶,四下俯瞰,但见周围群山起伏、山峦叠嶂、沟壑纵横远处的村庄星星点点,好一派壮丽风光。无论从山下还是从山上看,猫耳山都只有两个尖,但如果站在山顶往下看,就会看到从顶峰向东北、西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出三条山脊。唐代茶圣陆羽曾发明了一种专门用来煮茶用的“风炉”:形似三足古鼎,上置双耳扁肚平底锅,三足两耳不正是猫耳山的形状吗?原来,两耳(即两峰)才是茶炉顶和猫耳山的一致特征,今日猫耳山就是古代茶楼(炉)顶了!

上一篇:契诃夫简介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