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为王
怎么理解在新媒体形式下的“内容为王”
内容为王就是原创,这是其中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于是,很多人就一个劲地往原创的方向靠,不过其实很多人都做不到原创的,毕竟很多行业都需要行业背景
于是伪原创在这些行业泛滥开来。但是,相信很多搜索用户还是觉得网上垃圾信息很多,一方面雷同的信息太多了,另一方面没用的信息太多了。之所以雷同,是因为伪原创不到位,说来说去还是一个意思,只是换了一些字眼而已。之所以没用,是因为伪原创的方法不对。比如,很多人自以为开头自己写、结尾自己写、中间再插一些自己的话,那就是完美的伪原创了,其实他们不过是在制造垃圾话,因为加上去的东西纯粹是凑个新鲜,让搜索引擎觉得这是原创的东西,其实加上去的对主题一点影响都没有,核心意思一点没变。
因此,很多人觉得内容为王就是写给搜索引擎看的,原创就可以了,其实原创的东西不一定有用,没用的原创,一样是垃圾,这提醒那些罗里吧嗦长篇大论的人要理解文章的价值何在。
深度解析何为“内容为王”
内容为王就是原创,这是其中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于是,很多人就一个劲地往原创的方向靠,不过其实很多人都做不到原创的,毕竟很多行业都需要行业背景
于是伪原创在这些行业泛滥开来。但是,相信很多搜索用户还是觉得网上垃圾信息很多,一方面雷同的信息太多了,另一方面没用的信息太多了。之所以雷同,是因为伪原创不到位,说来说去还是一个意思,只是换了一些字眼而已。之所以没用,是因为伪原创的方法不对。比如,很多人自以为开头自己写、结尾自己写、中间再插一些自己的话,那就是完美的伪原创了,其实他们不过是在制造垃圾话,因为加上去的东西纯粹是凑个新鲜,让搜索引擎觉得这是原创的东西,其实加上去的对主题一点影响都没有,核心意思一点没变。
因此,很多人觉得内容为王就是写给搜索引擎看的,原创就可以了,其实原创的东西不一定有用,没用的原创,一样是垃圾,这提醒那些罗里吧嗦长篇大论的人要理解文章的价值何在。
有什么渠道可以学习色彩知识呢?在学习ps商业修图,可是发现自己对于色彩的知识比较薄弱,该怎么弥补这
你好!为了帮助你学习色彩,我向你推荐以下一本教科书:《绘画色彩论析》全书从色光与色彩的基本知识入手,系统的论述了色彩画与色彩学,并且对中西绘画的色彩与比较也作了较大篇幅的介绍。该书是初学绘画者的良师益友,你值得拥有,也值得珍藏。此书16开本,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地址:上海市长乐路672弄33号。
哲学和谐的思想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有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灵魂.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还是其他思想家,都把追求和谐作为自己的哲学目标.
和谐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较早的记载见于《国语·郑语》,西周太史史伯为郑桓公分析天下大势时指出,西周将要灭亡,原因是周王亲小人、远贤臣,不顾人民的意愿,且“去和而取同”.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最早出现的和谐思想或观点.在这里,史伯把“和”与“同”作为对立的范畴列出,什么是“和”,什么是“同”,它们之间本质的不同在哪里呢?史伯下面举例来分析:“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总之,事物是多种因素的集合,它们相互配合,协调组成新的事物,达到理想的效果.和谐内在的包含多样性、差异性、矛盾甚至冲突,但是,事物最终会达成更高层次的统一与协调,即和谐.所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和”,就是“以他平他”,即不同的事物构成一个整体,形成多样性的统一.同时,史伯也论证了和谐的作用,在他看来,“和实生物”,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的音乐,只有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缤纷,只有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只有一种东西就没法进行优劣的比较.相同的事物不能产生新的事物,也就是说,“同则不继”.
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谐概念不断获得了丰富的内涵.“和谐”与一切美好的东西紧密相连,如和平、和睦、和气、和善、和美、和乐、祥和、柔和、温和、亲和等等,由此“和谐”被视为中国文化的审美理想和至高境界.《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的“中”是自然人的状态,而“和”是社会人之符合礼仪法度从容自然的理想状态,就是人们追求的和谐状态.
和谐思想要求人们坚持和谐的原则.就是说,要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甚至是矛盾性.人们不能用整齐划一的,绝对化的思想看待事物.要正确的认识事物,正确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充分尊重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善于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孔子认为能不能坚持和谐的原则是区分和衡量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内容为王,外链为皇是什么意思
今天,瑞昌SEO这个博客正好15天了,半个月过去了。小谈作为一个新手,而且新手往往都是开始的时候信心满满,最后却很难坚持下去。马云曾经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目前为止,小谈的瑞昌网站SEO博客首页还没被百度收录,或许小谈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再加上瑞昌SEO优化,瑞昌网站建设这些词的百度指数很小(用百度推广指数才能查出来)所以,开始的时候小谈确实很有信心,虽然也有不少网站内页在做这个词(没有指数的词能不能做),但小谈仍然认为自己10天就能搞定,显然小谈太高估自己了。在SEO中“内容为王,外链为皇”广为流传,细想下确实很形象。一个臣子(内容提供者)要得到皇上(外链给予者)的赏识,那么他自身的能力是要非常出众的,职位的升迁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小谈也是依据这个思路。
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
第一次互联网大浪潮1994年—2000年从四大门户到搜索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1997年6月,丁磊创立网易公司;1998年张朝阳正式成立搜狐网;1998年 邮箱普及&第一单网上支付完成1998年11月腾讯成立 ,由马化腾、张志东等五位创始人创立。1998年12月,由王志东先生创立新浪1999年 聊天软件QQ出现,当时叫 OICQ,后改名腾讯QQ风靡全国。1999年9月9日马云带领下的18位创始人在杭州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团2000年1月1日李彦宏在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公司第二次互联网大浪潮(2001年—2008年)从搜索到社交化网络(博客、sns、论坛、微博)2001年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2002年,博客网成立2002年,个人门户兴起,互联网门户进入2.0时代。2003年 淘宝网上线,后来成为全球最大C2C电商平台;下半年,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2004年 网游市场风起云涌2005年博客元年2006年熊猫烧香病毒泛滥,名为“熊猫烧香”的计算机蠕虫病毒感染数百万台计算机2007年 电商服务业确定为国家重要新兴产业2008年 中国网民首次超过美国第三次互联网大浪潮(2009年—2014年)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入口从搜索到各种各样app分流)2009年 SNS社交网站活跃,人人网(校内网)、开心网、QQ、等SNS平台为代表2010年团购网站兴起,数量超过1700家,团购成为城市一族最潮的消费和生活方式。2011年微博迅猛发展对社会生活的渗透日益深入,政务微博、企业微博等出现井喷式发展。2012年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过台式&微信朋友圈上线2012年3月今日头条上线2012年双11阿里天猫与淘宝的总销售额达到191亿被业内称为双十一的爆发点,这一年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2012年双十一当日,天猫与淘宝的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其中天猫达到132亿淘宝也有59亿。2013年余额宝上线2013年淘宝双十一销售额:350亿元2014年 打车软件烧钱发红包,滴滴快的巨资红包抢用户,“互联网+交通”出行.2014年阿里上市之后的第一个双十一:571亿元2015年 首次提出“互联网+”;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当日双十一销售额达到:912亿元2016年,互联网直播、网红等热词“风靡全国”, 短视频造就第一网红papi酱!2017年自媒体百家争鸣,互联网BAT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等纷纷砸金压自媒体平台,(百家号,搜狐号,网易号,大yu号、京东号、迅雷号等)2016年天猫双十一狂欢节成交额 1207亿元 人民币2016年12月3日知识付费掘起,2016年12月3日,喜马拉雅FM中国第一个知识内容狂欢节,称为“123知识狂欢节”,消费超过5000万.2017年微信推出看一看,搜一搜.扩展资料: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和特点:1、手机上网比例首超传统PC上网比例,移动互联网带动整体互联网发展2、互联网发展从“广”到“深”,网民生活全面“互联网化”3、支付类应用领涨,推动电商基因渗透更多线下消费场景4、手机游戏异军突起,带动整体网络游戏使用率逆转增长5、互联网理财用户初具规模,网络金融服务创新潮涌6、社交网站使用率持续下滑,社交元素与其他应用的融合已成常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互联网
内容为王依然适用于短视频网络营销?
概括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那就是视频品质高、有趣味性或者是有实际的用处。视频品质高主要指的就是视频清晰美观、拍摄技术和后期制作技术高,让用户看了之后第一印象就是觉得画质好美观舒适,这样的话,用户采用兴趣继续往下看。要是刷到一个视频模糊不清或者是画面不够美观,那估计也没多少用户愿意继续看下去。有趣味性这个很好理解,就是视频的内容要有趣,这样才会吸引人,那如何才能让视频内容有趣呢?这就需要不断去发掘有趣的话题和题材。有实际的用处指的就是看完这个视频之后会有用户有一定的收获感,不单单是乐呵乐呵就完事了,这种收获感既可以来自于一些知识分享性的视频,比方说分享各种生活中有用的小知识,或者是一些实用的小技巧,也可以来自于情绪上的抚慰,比方说一些触动心灵的哲理故事或者是一些鸡汤内容,让用户看了以后在情绪上得到了某种安慰和满足。
基本上一个视频只要本身的制作质量不错,在加上有趣的或者是有用的内容,基本上就算是做到了内容为王,从而就可以获得广大用户的喜爱。
如何正确理解网站建设内容为王的含义
在内容为王的今天,很多公司都开始纷纷投入很多时间和资源做内容营销,但效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究竟什么才是好的内容营销策略?作为内容营销从业人员,如何才能做好内容营销呢?本文总结和提炼了做内容营销必备的7大秘诀,希望对那些想在内容营销方面所有作为的公司和内容营销从业人员有所启发和借鉴。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选择通过内容营销来做品牌传播。但是,什么才是成功的内容营销策略呢?内容营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已经席卷了整个营销领域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了。你肯定也在很多地方听过“内容为王”之类的话,这是有它的原因的。从博客文章和信息图表,再到Youtube频道与品牌播客,如今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利用越来越多的内容传播战术和讲故事技巧来传播他们想传播的信息。
但是,使得营销内容发挥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呢?什么才是好的内容营销策略呢?你怎么知道内容营销是否适合你自己的公司呢?作为内容营销从业人员,如何才能做好内容营销呢?
下面我给你详细阐述:
(一)什么是内容营销?
在我们深入探讨之前,让我们先弄清楚这个问题:当我们在谈论内容营销时,我们究竟是在说什么?
市面上关于内容营销的定义有很多,但是我们最喜欢的是《The Content Marketing Institute》(内容营销研究院)对于内容营销的定义:“内容营销是一种战略性的营销方式,它主要通过创造和分发有价值、相关性强和持续连贯的内容来吸引并留住明确的目标受众,并最终驱动有利可图的用户行为。”
在这个定义中,有几个关键词有必要重点强调以下:
(1)战略性
内容营销并不是要把内容随随便便发布出去就万事大吉了。内容营销是一项需要被持续执行的战略计划,而且它有一个具体的商业目标。这点稍后再详细介绍。
(2)有价值的&相关性强的
好的内容营销不单单是服务它自己:它是需要服务受众的。在如今的媒体环境中,受众拥有海量的互联网内容可供选择,只需一次简单的点击就能转移受众的注意力,你的内容就需要为每一秒钟的用户参与而付出最大的努力。
(3)持续连贯
一篇博客或一份邮件简报本身只是一篇博客文章或一份邮件简报,而有节奏地持续发布一系列博客文章或邮件简报则能提供前后一致的有价值的连贯内容,这就是内容营销战略。
(4)驱动有利可图的用户行为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内容营销驱动有利可图的用户行为的方式比其他营销策略要微妙得多,而且要想让内容营销真正发挥作用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但最终,那些无法帮助你实现商业目标的内容营销并不是内容营销,它仅仅是内容。仅仅是内容的内容并不值得你在上面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
(二)成功的内容营销的7大秘密
下面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真正成功的内容营销策略的七个共同关键要素:
(1)成功的内容营销是有意图的。
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内容营销变得越来越流行,很多创业公司在让内容营销成为公司营销策略一部分的过程中都倍感压力,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为了做内容营销而做内容营销,或者因为看到其他公司都在做内容营销所以你也要做内容营销,这将是你犯的最大的错误之一。
和创业过程中的很多其它工作一样,这里的问题不在于内容营销是否正确,而在于内容营销是不是适合你的公司。因此,制定一个成功的内容营销计划的第一步是:首先弄清楚你为什么要做内容营销。
在制定内容营销策略之前,你首先需要理解你为什么需要创作营销内容,否则你就成了一个单纯为了内容而制作内容的媒体公司。
对于所有公司而言,确定为什么需要创作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我发现,那些仅仅想创作营销内容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公司,通常都无法取得好效果。要制定内容营销策略,你首先要理解你为什么要创建内容,这样你才可以利用内容营销来达到业务目标。如果没有内容营销策略,你同样可以生产很多内容,但是可能会因为没有为合适的人群生产合适的内容而导致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徒劳。
(2)成功的内容营销是以客户为导向的。
为合适的目标人群创作合适的内容这一点将我们带到了我们现在要说的这一点。和确保你知道自己为什么创作营销内容同样同样的是,搞清楚为什么你的目标客户会阅读、观看或收听这些内容。
找到你的商业目标和用户需求之间的交集部分能够让你的内容营销变成一门艺术和科学。如果在这方面做好了,你就可以生产出能够抓住用户想象力的优质的、有创意的、有价值的内容,同时还能够加强用户与你的品牌之间的关系,同时能推动他们与你的产品进行更深入的互动。
一个可以用来判断内容营销是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营销策略的方法:如果你公司的业务是在一个高知识领域。在金融、健身、甚至时尚等领域,用户很可能会寻找信息和建议。如果你能把你的品牌定位为一个用户可以信任的信息的来源,你就能够进一步强化他们应该更信任你的产品的原因。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服务领域和B2B领域的业务。多创作一些能够展示你的专业知识的内容,你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客户信任的专家。
确定你的用户群,你不能仅仅靠指着用户基群数据图表,说:“就是这些人。” 外界还有很多没有购买过你的产品、从未听说过你的产品、或是可能读过一点点你的产品的信息但尚未发现你的公司的人。你的用户一定是有一些内在的渴望的,你必须要量化定义他们的那些渴望从而获得这些用户。你需要对你想获得的目标用户人群的特点进行清晰的指标定义,例如,他们是多大年龄段的人群?他们一般住在哪里?他们经常会浏览哪些网站?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哪方面的内容?在做出购买决策之前,他们一般看了多少遍有关某个商品的广告或软文等?你需要尽可能精确地通过数据来了解这些用户。
你的初始的内容营销方案就需要基于上述对目前用户的了解去制定。你是否仅打算做纯文本的内容营销?你会做跨媒体营销吗?多久做一次内容营销?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需要根据你对目标用户的了解来最终确定。你要将自己生产的内容本身视为是一款产品,所以你必须确保内容与目标用户的需求是匹配的、契合的。
成功的内容营销需要做到内容与市场需求的匹配。
对于同一个问题,如果你从客户那里听到超过两次,那么就一定要将这个问题记录下来。这将成为非常好的营销内容的撰写素材。此外,要让你的销售团队也参与进来,让他们将从客户那里听到的问题反馈及时反馈回来,并根据收集到的反馈问题建一个热门问题图标。对这些数据进行认真挖掘,从而确定你究竟该写什么方面的内容。
在做了上面的部分工作后,你可能发现你是不需要内容营销的,或者说现在不是你做内容营销的合适时间。因此在确定是否招聘一个专门的内容营销专员之前,你最好能首先对目标用户进行充分的分析,再决定是否需要招聘。如果你不是非常重视数字化营销,或者说你的大部分客户都不是通过数字化营销渠道获得的,那么就别在数字化营销方面浪费时间和金钱了。如果你们的产品还没有被验证是否和市场需求相匹配之前,那么同样建议暂时不要做内容营销,因为这个时候你的所有工作重心都应该放在产品/市场的匹配上,如果你转变了产品方向,那么你之前做的所有内容营销工作都等于是白做了,即使最优秀的内容对你也毫无益处。在这个阶段,你必须要诚实地面对你自己。
(3)成功的内容营销是常青的、不会过时的。
内容营销策略中一个经常被大家忽视的地方是:你的营销内容的生命周期。最成功的内容营销策略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专注于生产不会过时的常青内容。
什么是不会过时的常青内容呢?它是指那些能够为你的品牌带来重复价值的内容。不管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布这些内容,这些内容都能够会阅读它的用户带来价值。这就好比你能在一套万圣节服装上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率一样,因为你可以年复一年地穿这套服装,所以这套服装每年都能够为你带来价值。
不会过时的常青内容通常都是经过深入研究创作的深度内容。为了创作不过时的常青内容,你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但是这些投入是值得的。在内容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过时的常青内容可以帮你转化成千上万个销售线索,而不仅仅是几个或几十个。
然而,这并不是说在合适的时机针对一个热点事件发布一个追热点的文章就不可能成为你的内容营销策略的一部分,尤其当这个时下热点事件或问题与你的品牌和你所做的事情完全吻合时更是如此。但是,你不能完全依靠一次性内容来打造你的内容营销策略,这样的内容营销策略就好像是只用引火物来引火而没有燃料。当然,仅用一个引火物你也能点燃一团火焰,但是你必须不断地给它添加燃料才能让火不会熄灭,而那些优质的、坚实的、深度的、不会过时的常青内容就是能够让火燃烧得更长久、更茂盛的木头燃料。
(4)成功的内容营销是持续连贯、有节奏的。
和社交媒体营销一样,那些刚刚开始做内容营销的人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应该多久发布一篇内容合适?问这个问题的人通常都希望能得到一个明确直接的答案。但是事实是:对于应该多久发布一篇内容是没有明确的硬性规定的。这完全要根据你自己的品牌来确定。对于有些公司而言,一个月发布一次内容就够了。如果发布的更加频繁就太过度了,而且还需要新增雇佣一个人来管理内容。考虑到新增人员需要的双倍支出,它带来的投资回报率却并不是双倍的。
其实比发布频率更加重要的是:内容发布的持续连贯性。我发现很多人在这方面犯的最大的错误是:刚开始做内容营销时,发布频率很高,但很快就低了下来,然后没多久就彻底放弃了。每个月做一次,连续做六个月,然后提高频率变成每个月做两次,再连续做6个月。只能能坚持做,上面这种方法比每周做两次但只能连续做6周要好得多。找到一个你和你的团队能够维持的节奏,这样你就能为持续连贯地输出内容。这样一来,你的目标受众就知道大概什么时候能再次看到你的内容,这样你就不需要每发一篇新文章时都要重新构建你的受众。
很多刚开始做内容营销的公司在还没学会走路,就想跑起来了。很多人会想:“好了,根据我们的内容营销策略,我们现在就需要搭建一个博客、做社交媒体、同时创建电子邮件清单,所有这些工作要同时进行。我们开干吧!” 这就是典型的还没学会走路就想跑起来的例子。在做内容营销之前,你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制定一个你能够100%执行的内容营销计划。通常情况下是每周1-2篇帖子。
一旦你能看到能够衡量的流量后,要弄清楚这些流量是来自公司的官方网站还是来自其它地方。如果是来自其它地方,具体都来自哪里?这是你首先需要弄清楚的问题。其次,你需要开始以恰当的方式收集访客的电子邮件地址。即使你只有10个订阅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电子邮件地址清单依然是你在早期打造一个良好的反馈回路的不二之选。你可以通过邮件来让那些之前访问过网站的访客再重新访问你的网站。你可以花20-25分钟的时间做一个电子邮件内容稿发给用户,它能为你提供很多有用的数据。
实际上,在大部分情况下,邮件比社交媒体更有价值。我看到很多公司和品牌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在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媒体的内容营销上,每天都发好几次,然而让目标用户采取行动的最有效方法却是给他们的邮箱里直接发营销内容。因为邮件是一个更加私人的东西。即使你无法彻底弄清楚究竟谁会打开一封营销邮件,这也没关系,因为打开的人多的是。如果你定期做邮件营销,你会发现你的邮件地址清单会越来越长,前期的流量会持续为你带来更多的流量。
营销内容只有在内容发布频率、内容样式与风格和语气口吻保持前后一致时才能起到效果。
要想通过内容营销获取用户,以常规合理的节奏进行营销非常重要。它和你在一段关系中需要保持的始终如一和前后一致性是一个道理。你必须要定期地提醒用户你在那里,你是关心他们的需求的,你是能为他们创造价值的。如果你能做到这样,那么在一段时间之后,人们便会开始期望听到和看到有关你的消息,他们就会感觉像是认识你一样。
对于公司或是内容营销专员来说,在时间上的前后一致性能让你更好地测试很多不同的变量,例如标题、格式、图片的使用和故事的类型等等。你可以控制时间这个变量,看其他这些变量是否会对营销效果产生影响。例如,你依然像以往一样在每一天的同一个时间发布内容,只不过将原来的短篇文章改为长篇文字,其它变量都不变,看文章的长度是否会对营销效果产生影响。
在测试其它变量对营销效果的影响的时候,使用和以往类似的语气口吻也非常重要。一旦你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恰当的内容语气口吻,你就应该坚持下去。如果你的用户无法通过他们之前熟悉的语气口吻认出你来了,你怎么指望他们能和你建立长久的关系呢?
一旦你感觉已经找到了能够与客户产生共鸣、并且能被他们所信任的营销内容的风格时,你就应该将这个风格的具体特征以书面的形式写下来作为今后撰写营销文案的指南,并且要配尽可能多的真实案例。那么今后任何为你撰写营销内容的人都可以根据这个指南来撰写营销内容了。
(5)成功的内容营销是需要推广的。
如果一棵树倒在一片森林里,它会发出声音吗?不会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只将你的营销文章发在你的博客上,让这篇内容在默默无闻中快速被遗忘和淹没,你的内容同样无法发出声音。
推广你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发现很多人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不推广自己的营销内容,酒香还怕巷子深。你辛辛苦苦创造了一些不错的内容后,然后在那坐等世界的回应,但是却没有人注意到你的内容。就好像是你举办了一个Party,却没人来参加。这是让人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要想避免上面这种可悲的情形发生,有两种方法。如果你资金预算充足,你可以考虑多花一点钱购买一点流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如何去留住读者。如果经费比较紧张的话,你可以在一些你可能已经有一些读者的免费内容发布平台上发文营销,如Medium和LinkedIn等,并在这个基础上启动你的内容营销引擎。
你应该花多少时间精力在营销内容的推广上呢?在内容营销领域,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你花在创作内容上时间有每一个小时,那么你应该花三个小时来推广它。你投入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创作的营销内容,无法目标受众看不到你的内容的话,那么这些内容是没有价值的。因此要尽己所能地去推广你的营销内容。
那么该如何推广你的内容呢?最开始的时候,付费的社交媒体广告是不错的选择。付费推广推文或Facebook帖子是提升你的内容曝光度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此外,与你所在行业里的那些合作伙伴和意见领袖谈合作,如果他们愿意将你的内容发布在他们的平台上,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内容推广方式。彻底梳理你现在就可以使用的所有工具和渠道,深挖你可能认识一些有影响力的微博大V,这时不妨想办法让他们在微博上帮忙转发一下你的内容。发邮件给你的投资人,也让他们帮忙转发分享一下你的内容。需要的时候,一定不要害羞,或是说不好意思请他们帮忙之类的。
只要你能让自己花的每一分钱的价值都能最大化,并根据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对营销方法进行迭代优化,那么利用Facebook、LinkedIn和Outbrain等渠道去付费获取读者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需要你能够对读者的阅读喜好快速提出假设,这样你每天就能去验证你提出的假设并快速抛弃错误的假设。
在内容营销的早期阶段,和市场上的一些媒体、博客等进行投稿方面的合作是获取读者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你写了一篇不错的文章,将其投给一些有不错流量的媒体(最好是能与你的品牌有一些共同之处的媒体)。你可能是通过公司创始人或CEO在媒体上开一个专栏的形式进行系列的投稿发文,或者仅仅是单独发文,你可以针对目前最流行的话题写一篇行业分析类文章并投给某个媒体。为避免文章的广告性质太重,你在文章内不能过多地介绍自己的公司或产品。
要了解一家媒体是否会同意发布你的稿件,你首先需要做一个实事求是地调研。如果你想将文章投稿发布在《纽约时报》、《财富》、《Techcrunch》、《Venturebeat》或是36氪上,那么很多时候你可能就让失望了,因为这些媒体是比较专业的媒体,对文章质量和内容方向有特别的要求。如果你从那些能够与你们公司业务相匹配的二、三级网站入手的话,那么你的投稿命中率会高很多,你也能借此获得更多核心用户,你的内容营销引擎便可以由此启动了。如果你一开始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错,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将投稿瞄准那些流量更多的大型网站了。
在梳理可以投稿的潜在媒体网站的时候,你还需要做一点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做一个Excel电子表格或是其他任何你觉得好用的表格,在每一个潜在投稿网站里找到那些和你即将投的稿件比较类似且比较受欢迎的文章,并将它们都整理在表格里。这样一来,当你通过邮件给网站编辑投稿的时候,你可以在邮件里直接这样说:“Hi,我发现在你们的网站上,有关Z这个主题的X和Y这两篇文章非常受读者的欢迎。我现在刚写了一篇文章,它和X/Y这两篇文章比较类似,相信也是读者非常喜欢阅读的文章,所以想投稿在你们的网站上发布......”。通过在邮件中这样说,对方的编辑就知道你在投稿之前是做过调查和准备的,而且你在投稿中是考虑到对方的利益的。如此一来,投稿成功的可能性就能大大提高。
除了上面说的方式外,你还可以将文章在Medium(国内类似的有简书)、LinkedIn等可以直接免费发布的网站上进行发布在自己网站之外的其他网站投稿发布文章是为了提高读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同时帮你带来一定的流量,让你变得无处不在,这会让潜在的客户觉得他们能在各个地方经常遇到你,从而给他们留下越来越深刻的印象,这样一来,一定量的客户转化也会随之而来。
(6)成功的内容营销是一种投资,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到回报。
在内容营销方面,不对内容进行推广是很多公司犯的最大错误之一。很多公司常犯的另外一个错误是:在有机会获得投资回报之前就放弃了内容营销策略。与其他营销策略相比,内容营销更是一种投资,因为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到投资回报。很多公司品牌在做内容营销几周后看不到回报,然后就感到不安,随之就会放弃内容营销策略。事实情况是,内容营销通常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回报,但当内容营销真正带来回报的时候,它通常都会带来巨大的回报。
很多时候,在刚开始做内容营销的时候,一篇营销文章或一段营销视频只能获得几十个点击量。如果做了一段时间你发现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这时你就放弃了。那么你将永远都无法在内容营销上有所建树。要做内容营销,一方面你当然需要衡量营销效果并获得回报,但是另一方面,内容营销是需要持续投入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巨大的回报的。
如果你是你们公司的找来的第一位内容营销专员的话,你首先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期望值。想通过内容营销来获取流量,这是一个很长、很艰难的过程。如果一旦内容营销做成功了,这将会为公司、为你自己带来非常丰厚的回报,但很多人因此而操之过急、缺乏耐心。
公司的创始人和CEO总是希望内容营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尽管如此,内容营销专员还是应该放宽心,要知道,老板之所以会招自己进来就是因为他们自己对内容营销知识和技能了解甚少。公司里的内容营销专员如果真的有进取心而且确实是在为推动公司增长而努力中,那么他们就有一定的自由和权利去设定他们自己更加明智的内容营销里程碑。他们应该能够利用他们所需要的最少的资源去推动内容营销工作的开展。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中,内容营销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对于需要创作的营销内容的数量,要设定一个目标。同时,对于内容的活跃参与水平也要设定一个基准点。例如,将博客的回头访客的数量提高多少个百分点等。如果没有达到目标,就要调整正在做的工作,再试试。这是一个过程,而不力求完美。
目前,大部分在内容营销工作工作做的工作都是失败的,因为用于营销的内容太糟糕了,而且大家也没有明确的的指标来衡量所做的内容营销工作是否起到了效果。其中有很多的品牌公司做了一段时间的内容营销后发现没有什么效果,于是就彻底放弃任何形式的内容营销工作了。
对于任何一位内容营销人员的工作,在他做了没到6个月之前,先不要质疑他的工作成效。三个月的试用期在这里行不通。你要记住,做内容营销,你依赖的是其他人,所以一定要持续测试,厚积薄发,看哪种方法有效果。6个月之后,你就需要展示你在内容营销方面取得的成绩了。如果你做了6个月依然没有效果,老板质疑你也是理所当然的。
(7)成功的内容营销是可衡量的。
对于那些过度关注指标的朋友,也不用担心。虽然衡量内容营销的效果是非常棘手的一件事,但是依然有一些指标是你可以追踪的,也是你应该追踪的。例如,如果你做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驱动增长,那么独立访客指标一定不能忽视。此外,用户参与率也同样至关重要。
如果你仅仅追踪评估文章的点击率和曝光量的话,那么你就会白白失去很多其它有用的数据。
参与度是其他几个指标的联合体,包括页面停留时间、读者滚动的行为(读者是将文章页面滚动到底了还是接近页面低端了)、重复读者(读者今后是否会回到网站上读更多的内容?)、推荐力量(一篇文章是否能促使读者点击另外一篇文章或是会选择邮件订阅?)。你需要根据文章的参与度来对文章进行分类排名,将那些参与度最高的文章放在网站的最顶端。
通过认真深入地挖掘这些数据,你可以弄清哪些文章稿件最受读者欢迎、对获取读者用户的帮助最大。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将内容营销的经费更多地投入到这类文章上面,或是生产更多类似的文章,这样你的内容营销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好。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发现有些文章根本没人看,那么你就应该果断停止生产这类的内容。
此外,你也不能低估了搜集有价值的读者反馈的重要性。你需要仔细跟踪这些反馈。刚开始做内容营销的时候,在和潜在客户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对方说非常喜欢你们的内容,这将是一件让人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情。
好的内容营销是能带来巨大回报的
内容营销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这篇文章也远不能探讨完有关成功的内容营销策略的全部内容。但是我们先探讨这么多:要真正做好内容营销是非常困难的,它需要耐心、规划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但是坚持下去。找到你的商业目标与你的受众需求相重叠的地方。将你自己想象成你的受众,然后承诺将你自己想读到的高价值、高影响力的内容创作出来。你在内容营销方面的努力将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回报。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上您,祝你好运!
上一篇:杜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