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陈显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3-08 20:53:07编辑:莆仙君

美国音乐发展历史

在二十世纪的一段很长时间里,乡村音乐在整个流行音乐的舞台上只是扮演着一个小小的角色。第一次大战结束不久,美国新建立的一些乡村广播电台经常以乡村音乐为点缀,播放地区性的广告时往往以活跃于附近地区的乡村音乐家所表演的音乐节目为其简短的前奏。到一九二四年,这些音乐已拥有一个北方的市场,主要由肯塔基乡村音乐家表演的谷仓舞前一次成功地出现在芝加哥。同时,唱片灌制业也开始对乡村音乐发生极大兴趣,其目的是为了发行圆形唱片,主要是在乡村中商店里出售。他们很快便惊奇地发现,对这种唱片的生产存在着全国性的需求。爵士乐主要使用管乐器,乡村音乐则主要依靠弦乐器。小提琴、吉它和班卓琴在乡间越来越流行,它们例于买到,价格低廉,在重工业奏中容易结合,非常适合演奏业已发展起来而原来的民间乐器已不能胜任的乡间音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乡村音乐在流行音乐主流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在乡村音乐家所表演的曲目中囊括多种音乐:民间舞曲、经白人改编的黑人布鲁斯、宗教歌曲、描写铁路灾祸和棉厂辛劳的叙事歌曲、更重要的是表现各种痛苦之人(临终的母亲、孤儿、丧偶者、远离家乡的孤独者、失恋者)的歌曲,为了吸引观众,这种歌曲被处理得凄凉惋人,摧人泪下。二战期间,乡村音乐在流行娱乐业中的地位急剧提高,其影响范围有极大的扩展。这大概是由于当时大量人口转入城市工厂和军队,使得这种音乐的乡愁情调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乡村音乐中两种相反的风格居于主导地位。东南部乡村音乐采用了激烈奔放的“兰草”音乐的形式,突出了五弦班卓琴高超的演奏技巧;西南部的乡村音乐民谣风不强,情调较为柔弱,节奏准确明晰,低声部重音强烈而突出,正是从这种音乐中产生了摇滚乐。 如果我们继续追溯乡村音乐的起源,那么就要拉扯到十八、十九世纪美州大陆最早的白人定居者了。这些从各地而来的移民者唱着他们古老的歌曲,逐渐融汇而成了被人们称为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的通俗音乐。起先,这些开拓者们的歌曲极大程度地描绘和体现了生活的困苦以及孤独、焦躁、痛苦的感情色彩。而演奏者和音乐家们与其说是通过音乐手法减缓这种孤独,不如说是刺激公众的能动去更彻底地改变旧有的模式,以至使音乐产生了欢欣。事实证明,要保持这种古老音乐原有的精神,就要去掉痛苦和激情—使音乐达到真实的程度。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民间音乐才得以过渡到通俗音乐。 然而乡村音乐歌手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认为快乐就像生活一样,永远是不安全的。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歌中总是带有一种冷淡或忧愁。如著名的美国歌曲“The Sound Of Silence”,那种冷淡的旋律,即使是不看歌词,也能使人感觉到孤独和阴暗。还有众所周知的老歌“The Yellow Ribbin On An Old Oak Tree”,虽然旋律轻快,但总是笼着一层薄而淡的金色忧愁。更不用说Joan Baez的“Famous Blue Raincoal”了,简直让人感到骨髓都带着寒气,歌曲结束后,人都感动得发颤,而又突然莫名其妙地忧伤起来。我想,特别迷恋乡村音乐的朋友,可能都是多悉善感的人吧!但也不要太过忧伤了,还是笑口常开的为妙,因为连Garth Brooks这样的乡村歌曲之王都会说:“虽然我唱人生的不幸,但也唱生活的快乐,因为快乐总是多于不幸!” 1920年代:乡村音乐的诞生 Jimmie Rodgers的混合音乐风格,Carter家族的坚持传统的风格,Vernon Dalhart的流行乐风格。界于这些之间,他们勾画出了美国独有的音乐文化乡村音乐的草图。他们的才能得助于当时的时代气候:如若大量的无线电和录音产品被弃之一边,美国风格的音乐就会被禁固起来,得不到传播,那么乡村音乐也是无法在1920年代被创造出来的。 Dalhart也许已为大多数人所遗忘,但他却是乡村音乐的第一位大明星。出生于德克萨斯州东部Marion TySlaughter的一个牧牛家庭的他,在1910年来到了纽约,找到了一份在葬礼上唱歌的工作。然后,他参加了轻歌剧的表演。他的录音生涯开始与1924年他的"囚徒之歌"("The Prisoner’s Song")及其反面的"97遗骸"("The Wreck of the Old 97")的发售。他的用特有的方式演唱南部山区的歌曲,赢得了大家的欢迎,并获得了他在乡村音乐中的首个百万销量。 为了寻求更大的成功,录音公司开始向南部派出星探。Victor录音公司的Ralph Peer发现了JimmyRodgers和Carter家族,在1927年分别为他们在Bristol和Va录了音。"这些录音在乡村音乐历史上独具重要性。"资深乡村艺人Johnny Cash这样说。 Rodgers和Carter家包括了A. P. ,拥有纯真音色的妻子Sara,以及吉他高手Maybelle(Sara的堂妹), 在形成两种不同风格音乐传统上,他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Rodgers结合了蓝调(Blues)、白人山区歌谣(Yodels)、民谣(Fulk Tunes)的风格来演唱关于游荡者和码头工人。而Carter一家则着眼于家园、上帝、母亲、家庭和信仰。用的是一种安逸的、谐和的曲风。Maybelle"Carter Lick"成为了乡村乐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Rodgers在他的年代颇为流行。当结核病使他虚弱,他却始终不愿放慢疯狂出片的速度。他对妻子说,"我想要穿着我的鞋死去。" 对于大多数象Carter家族的艺人,演唱只是业余的。在录音间隙,Sara说,"我们会回家种棉花。"为了省钱,A. P. 在他们的演出海报上统一印上了他们的名字、一句承诺词"节目保证精彩",然后下面是许多横线,用来填写演出的日期和地点。 Dalhart的知名度日渐衰落。40年代,他在Conn. 的Bridgeport的一家宾馆做夜间服务生,直到1948年过世。 任何关于90年代的乡村音乐的探讨都必须从Garth Brooks开始,他是乡村音乐有史以来专辑最畅销的艺人,而且举办过那种带有夸张的摇滚风格的演唱会。 Garth提及地受到影响的艺人有George Jones,流行歌手James Taylor,以及颇具魅力的摇滚乐队Kiss,这使他的乡村音乐站产出从未有过的精巧,流行。而有一些乡村艺人,象Reba McEntire和Brooks&Dunn,也跟着把他们自己的演出舞台转版得绚丽复杂。 Reba曾是个竞技歌手,她的天才超越了她那个时代的所有女艺人。她拥有的一系列畅销金曲,为她在商业运作中牢牢地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Alan Jackson则与Garth Brooks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是一个新传统主义者(80年代的乡村音乐主流风格),他收集过Hank Williams的小刀,一把Hank的旧吉他,当然还继承了他的歌曲风格那种简朴但不失真挚的感觉。 90年代的人们亦是听着摇滚乐成长起来的第一代,这自然影响到了乡村乐。今天的乡村电台交替播放着传统的乡村歌曲以及那些受益于比the Carrers乐队大的多的现代乡村音乐。 这十年被认为是乡村乐的另一个发展高潮,但是不象80年代的电影《都市牛仔》(Urban Cowboy)那样风靡一时。90年代的乡村乐似乎是稳步发展。当摇滚乐已经侵占了大多数的电台时,乡村电台却联合起来,坚守自己的阵地,使其成为全美最大规模的电台形式。根据乡村音乐协会的最新统计,目前全美全日放送的乡村音乐电台有2,105家。285家电台,其间会穿插播放体育和访谈。


中国音乐的源头与发展历史

中国民乐发展的三个时期 1.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3世纪) 这时期包括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奏汉。在音乐体裁方面,经历了由原始乐舞到宫廷乐舞的进化。在旋律音调、音阶形式方面,经历了由原始间乐重视小三度音程的音调,到春秋战国强调宫、商、徵、羽的上下方大3度的"(甫页)、曾"体系,以"三分损益法"相生五音、七声、十二律,初步确立了中国传统音乐旋法的五声性特点。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先秦诸子百家的论争,奠定了此后各自学说的理论端点。这一时期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音乐艺术形式是钟鼓乐队。 2.中国传统音乐的新生期(约公元4世纪至10世纪) 这一时期包括了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北方人民南迁、少数民族的内移,构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冲击:一是玄学对儒学的冲击,引起音乐思想的变化;二是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的传入,引进乐器、乐律、乐曲和音乐理论方面的新因素。其冲击的结果,是使中国的传统音乐为之一变,开创了音乐国际化的一代新乐风。一方面是世界音乐的中国化,包括外来乐曲的中国化,外来乐器的运用,外来乐调的传入,外来乐队的民族化,以及外来乐人为发展中国音乐所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是中国音乐的世界化,即:中国音乐以其辉煌的成就给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周边各国,如朝鲜、日本等)以重要的影响。 3.中国传统音乐整理期(约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 包括辽、宋、金、明、清。其政治上的特点是:从纷乱和分裂到相对的统一,又从南北对立到多民族国家统一政权的建立,及其在相当长时期内的相对稳定。音乐文化方面则具有世俗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所谓世俗性,就是与普通的平民阶层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此时期的传统音乐,无论在演出人员和观众、听众对象方面,都已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在音乐理论方面,表现出对前一时期的继承和清理的倾向。音乐形态特点已逐渐趋于凝固定型化。其代表性音乐艺术形式是戏曲艺术及其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上承前代,下接后世,并广泛吸收当代音乐新成果,成为集古今音乐大成的音乐宝库。 中国民乐的发展 先秦:编钟改写先秦的音乐历史 李教授认为,在我国湖北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是先秦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它的出土改变了一段时间内在民族音乐领域内所认为的先秦音乐只有五声音阶的观点,彻底改写了整个先秦的音乐历史。 据了解,曾侯乙墓被发掘以后,其中有陪葬的64枚编钟。从编钟以及钟上的铭文反映出的内容看,中国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能制造出七声12律齐全,还可以旋宫转调的编钟,因此这些编钟被视为考古界和民族音乐一个历史性的符号。编钟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多种社会功能,既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又是乞求平安的祭祀用品。 唐朝:以弹拨音乐为主体的华丽浪漫民乐时代 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的提高,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乐器的制造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唐朝音乐的特点是以弹拨音乐为主,李教授认为,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经济水平相比于秦朝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与此相应的,在民族音乐领域内,先秦那种在室外演奏的、相对粗糙的编钟渐渐衰落,而具有浪漫和华丽色彩的弹拨音乐、歌舞乐队迅速发展起来。另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包括高丽、胡人、西域等地音乐开始传至中原,极大丰富中国民族乐器的品种。 进入宋朝后,弹拨音乐开始走上了下坡路,管弦乐得到了了发展,这也是同当时的历史背景相联系的,这种趋势和宋朝的战争不断的局势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音乐其实是经济、文化、社会的一个缩影。” 李教授得出了如上结论。 元朝:文人推动下繁盛的元曲时代 元朝没有科举制度,于是大批的文人都转入了民间艺术的创作之中。元曲因此具有很强的故事情节性,吸引了众多的观众,进一步促进了它的繁盛。在这个问题上,李教授特别强调了中国的元曲同外国歌剧的不同,就在于中国的元曲重要形成了一系列的曲牌名,每一个新的创作都是利用已经形成的曲牌名。而外国的歌剧就没有这样的“格式”可以套,所有的创作结构都是全新的。 到清朝以后,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乐器繁盛的时代,以明末清初出现的二胡就是这个时代民族乐器发展的一个缩影。汉人的音乐一直都是以“单字”居多,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萧、笛、琴、钟等。通常在乐器中出现的两个字的乐器多是外国传入中国民族音乐之中的,比如我们熟悉的唢呐、二胡等。 近代:民族音乐发展艰难 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为大部分观众所耳熟能详,但是李教授认为在中国近代的发展时期,民族音乐的发展进入一个步履蹒跚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两个标志性人物就是阿炳和刘天华。 刘天华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北京大学教授,诗人刘半农的弟弟,他是与瞎子阿炳同时代的一位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经典代表作有《月夜》、《空山鸟语》、《良宵》、《光明行》等。李教授特别强调这位民族音乐的宗师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贡献,认为他是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第一人。从他开始,中国民族音乐进入了学堂化的发展时期,这使中国民族音乐发生了质的变化。 建国后:民族音乐得到了快速的成长 建国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中国建设战天斗地的气氛使社会各阶层群情激昂,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也由此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的广泛开展,出现了大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乐曲,如很多人熟悉的《赛马》、《喜看麦田千层浪》等作品就是这一时期有代表的作品。在这一时期,民族音乐的一些旧的观念得到了剔除,很多西洋乐曲中的一些新的元素被借鉴。 2005年春节,天津歌舞剧院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鸡年中国民族音乐会"取得巨大成功, 音 乐会不但通过卫星直播传送到国内,而且由美国休斯敦音像公司无偿提供音乐会的录音, 将制作成CD在全世界发行。 自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代表中国民乐第一次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八年来,在“金色大厅”举办的“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已经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著名品牌。 从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一曲《茉莉花》和二胡表演,以及现代民乐组合如《女子十二乐坊》在东南亚的如潮好评,到中国各地民族乐团在国际国内演出市场的日益活跃,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力量的积累正逐渐地转化为民族自信,也带来民族音乐的回归——中国民乐正在交流与创新中走向复兴。


上一篇:微漫画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