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印刷制版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3-07 04:40:41编辑:莆仙君

印刷的详细工艺流程

印刷分为三个阶段:印前→指印刷前期的工作,一般指摄影、设计、制作、排版、输出菲林打样等。印中→指印刷中期的工作,通过印刷机印刷出成品的过程。印后→指印刷后期的工作,一般指印刷品的后加工包括过胶(覆膜)、过UV、过油、啤、烫金、击凸、装裱、装订、裁切等,多用于宣传类和包装类印刷品。扩展资料:印刷(Printing,Graphic Arts,也用使用Graphic Communications即图形传播的)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在国家标准GB9851.1-1990《印刷技术术语》中,印刷的定义是:“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为此,最新的国家标准GB/T9851.1-2008中将印刷定义为:“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像载体将呈色剂/色料(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参考资料:印刷-百度百科

印刷中照相制版的工艺要点是什么,原理是什么

照相制版是利用照相复制和化学腐蚀相结合的技术制取金属印刷版的化学加工方法。

照相制版的原理是把所需的文字和图像按要求缩放到底片上,再将底片贴合在涂有感光胶的金属板上进行曝光,经过显影便可在金属板上形成所需要的文字或图像的感光胶膜。然后对胶膜进行抗蚀性处理,使之成为一种有很强的耐酸碱性、有光泽的珐琅质薄层。再将金属板浸入硝酸或三氯化铁溶液中,无珐琅质胶膜的金属表面便被腐蚀溶解,形成凸出的文字或图像的印刷版。

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首先进行了照相制版的实验。1839年,苏格兰的庞顿阐明了现代照相制版方法。1850年,法国的吉洛发明了铜锌版的照相制版法。1948年,美国发明了无粉腐蚀法,照相制版开始获得广泛使用。

照相制版是光刻和化学雕刻等加工工艺的基础。


上一篇:新型玻璃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