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赫
刘昌赫的感情经历
妻子金兑姬自述:刘昌赫追我好辛苦那是我们结婚前18个月的事了。有一次,电视台同事带我参加一个知名人士的聚会。那个聚会上只有我的同事和刘昌赫是年轻人,其他人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所以刘昌赫在当中很显眼。因为我一点也不懂围棋,见到后唯一的反应就是“哦!原来他就是刘昌赫!”聚会结束后,刘昌赫提出送我回家,我想刚认识,这样不大合适,但刘昌赫说他回家顺路,我便不好再推辞了。后来才知道他家与我家正好是反方向!分手时,为表示感谢,我说以后如果到我家附近办事,我一定请他喝咖啡。这本是客套而已,没想到第2天他就来电话说,他正在我家附近办事。说实话当时真是没有想和刘昌赫谈恋爱的感觉,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整整持续了半年。1998年下半年,韩国爆发经济危机,我家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我父亲的企业几乎濒临破产。当时我的心情很糟糕,困境之中,刘昌赫一如既往地关心我、安慰我,令我很感动。这样我们关系才有所进展,确立了恋爱关系。目前,刘昌赫与父母和两个儿子(大的4岁,小的2岁)生活在一起。他坦言丧妻1年半以来,“因为内心里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感觉到非常难受,所以只有以酒度日,使自己的成绩下降了。现在的情况已经好了许多。”每当身边人问他是否“有什么不妥”的情况时,刘昌赫经常顾左右而言他地应付说:“我有两个儿子陪伴我,感觉到非常幸福。”年近40岁的刘昌赫在围棋道场有少年棋手陪伴,在这家里有两个儿子陪伴,已经感觉到非常满意了。
谁有刘昌赫生平简介?
刘昌赫原是业余棋手出身,从小是跟父亲学的棋;9岁时首次参加全国少年赛便获得冠军,1979年再次一鸣惊人,在当年举行的第6届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上力压群雄,开创了小学生夺取全国冠军的唯一先例。1984年,刘昌赫代表韩国参加了第6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尽管获得了亚军,但他对这成绩十分不满。回国后,他立即投身于职业棋手的生涯,并在当年就取得了专业初段的称号。 刘昌赫的升段轨道十分有趣,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和后期,1984年到1986年是前期,他势如破竹般地晋升到三段。在这之后,他不得不去服兵役,只好暂时离开他心爱的围棋,1990年,刘昌赫卷土重来,再开杀戒,于同年升为四段。此后,1991年他又升为五段。1993年升为六段。 1986年时,刘昌赫已经在围棋杂志举办的新秀巨星对抗战中,先后三次战胜了曹薰铉。 1987年,刘昌赫在第2期“新王战”中夺得冠军。 1988年,只有三段的刘昌赫在第6期“大王战”中不但获得了挑战权,而且出人意料地在决赛中以3:1击败了当时正如日中天般显赫的前辈曹薰铉,为韩国围棋新时期的到来吹响了第一声进军号角。 1989年,在韩国新创立的最大比赛“棋圣战”中,刘昌赫闯入了决赛,但在最后的7番胜负中,他以2:4输给了曹薰铉的而屈居第二位。 1990年,刘昌赫在第2期“棋圣战”的最后决赛以4:3击败李昌镐,夺得又一桂冠。 1993年,刘昌赫不但在第27期“王位战”的决赛中以4:2战胜挑战者曹薰铉,卫冕成功;更重要的是,他在第6届“富士通杯”世界围棋大赛上先后战胜日本的石田芳夫、王立诚、大竹英雄、淡路修三而进入决赛,并在最后的决赛中战胜了强敌曹薰铉,夺得个人第一座世界冠军奖杯。 从棋风看,刘昌赫无疑属于攻击型的选手,他的攻击不仅饱含力量,而且与大局结合得极好,堪称“华丽”二字,不论是布局还是中盘,刘昌赫始终着眼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主动出击,从来不会回避战斗。但是,他的攻击是一种充满了弹性的“软”攻击,尽管是满天刀光剑影,却不见得一定非要你的命不可。只要他的形势一旦领先了,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巧妙收兵。以攻为主,收放自如,软硬兼施,有勇有谋,这已成为刘昌赫独树一帜的技术风格了。
爱情和感情的区别是什么?
感情是亲情的一种。感情在人与人之间甚至人与动物之间都可以产生。比如,同性之间在一起工作时间长了,就产生了一种很亲近的情谊,就同兄弟姐妹一样,这就是感情。你养的宠物和你处时间长了,你和它之间也产生一种很依赖的关系,这也是一种感情。感情是情感交融的表现。而爱情是在感情基础上升华起来的至上的表现,你说的可能只是指男女间的爱情这一狭义概念,所以,我只是在这说这一单一的方面。男女间的爱情,是在有了感情的基础上的相互吸引相互爱慕相互亲近,是心心相印的理解,是想双方融为一体的渴望。因此,有了感情很正常,但有了感情不一定能发展到男女间的爱情。相反,有了爱情,就一定有了相互间的感情。这样说,你就明白了吧?祝你心想事成!
李世石,曹薰铉,刘昌赫等人谁的攻杀力更强!
李世石>曹薰铉>刘昌赫
目前李世石14个世界冠军,而且还是在棋手整体水平比以前更强的时代。
10年前参考资料:个人胜率纪录大比拼 李世石“追杀”曹李师徒
(2005-09-05 09:39:15)
虽然李世石在8月的中环杯中获得了亚军,握有世界“三冠王”的李世石如今已经成长为与曹薰铉、李昌镐师徒比肩的真正世界超一流棋手。韩国记者李洪烈对李昌镐、曹薰铉、李世石三人的纪录进行了一个对比,颇为有趣。
世界比赛决赛的胜率:
1.李昌镐26次决赛20次夺冠,胜率76.9%;
2.李世石8次决赛6次问鼎,胜率75%;
3.曹薰铉16次决赛11次折桂,胜率68.8%。遗憾的是李世石本届中环杯屈居亚军,否则夺冠概率第一非他莫属。
韩国棋战决赛及挑战赛胜率:
1.李昌镐132次决赛106次夺冠,胜率80.3%;
2.曹薰铉217次决赛146次折桂,胜率67.3%;
3.李世石15次决赛8次问鼎,胜率53.3%。就冠军次数而言,曹薰铉当仁不让,马首是瞻。但从夺冠概率上来讲,李昌镐绝对一枝独秀。
国内棋战总胜率:1.李昌镐1015胜271负,78.9%;2.曹薰铉1524胜9平575负,胜率72.6%;3.李世石428胜1平187负,胜率69.5%。
国际棋战总胜率:
1.李昌镐230胜76负,胜率75.2%;
2.李世石66胜29负,胜率69.5%;
3.曹薰铉137胜75负,胜率64.6%。
国内国际,李昌镐均为第一位。但是,自2004年5月份以后,李世石的国际棋战为27胜4负,胜率越过90%。
个人最多连胜纪录:
1.李昌镐1990年41连胜;
2.李世石2000年32连胜;
3.曹薰铉1977年31连胜。虽然金寅也取得了40连胜,但却不在这个对比范围之列。从中可以看出棋手时代变迁的规律和迹象。
国际比赛最多连胜:
1.李昌镐2002年1月31日至2005年6月1日,14连胜;
2.李世石2005年1月8日至2005年8月18日,14连胜;
3.曹薰铉2001年6月2日至2001年11月7日,11连胜。李世石的14连胜的国际骄人战绩足以和李昌镐比肩,甚至可以说其含金量更重。但是,李昌镐除了14连胜外,还曾经两次达到12连胜。
入段年龄:
1.曹薰铉9岁7个月;
2.李昌镐11岁1个月;
3.李世石12岁4个月。曹薰铉的入段纪录已经保持了43年之久。
第一次夺取世界冠军的年龄:
1.李昌镐1992年第三届东洋证券杯夺冠,16岁6个月;
2.李世石2002年第十五届富士通杯夺冠,19岁5个月;
3.曹薰铉1989年第一届应氏杯夺冠,36岁6个月。这一回合,李昌镐仍然力拔头筹,真正的世界第一人舍我其谁。而曹薰铉的第一冠应氏杯是和富士通杯一起最早创建的世界比赛。此外,朴永训夺取世界冠军的年龄为19岁3个月。
综合各种纪录来看,李昌镐是绝对的世界第一人。而第二人的争夺在曹薰铉和李世石之间进行得非常激烈。曹薰铉虽然在各项第一、最多等项目中创造了很多纪录,由于归国时间晚,再加上过了鼎盛时期后国际棋战的正规化等因素的影响,使他在各项纪录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但是,年过50岁、职业生涯达到44年还坚持在第一线冲锋陷阵,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纪录。
如果说李昌镐拼的是持久力和耐力称霸韩国乃至世界棋坛的话,而李世石则以惊人的爆发力在短期内可以取得惊世骇俗的成绩。与到知天命之年的曹薰铉和过了而立之年的李昌镐相比,22岁、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李世石占据了年龄上的绝对优势。但对于李世石来说,他面临的形势也比较严峻,以崔哲瀚、朴永训为主的新锐棋手的日臻成熟,他未来走向第一人的道路绝对不可能一帆风顺。
从长远眼光来看,目前的李世石仍是向李昌镐和曹薰铉创造的各种纪录挑战的最强者。
依田纪基的个人战绩
拜于安藤六段门下。1980年入段年二段,同年9月三段,1982年四段,1983年五段,1985年六段,1987年七段,1990八段,1993年九段。 1981年获棋圣战初段战冠军。1983年获第8期新人王。1984年进入第10期名人战循环圈,创循环圈最年轻纪录。1986年获俊英赛、新人王、新锐锦标赛冠军。1988年、1989年蝉联新人王冠军。1995年在第33届十段战中首获十段桂冠。1996年卫冕十段成功,并在第21届碁圣战中以3:0击败小林觉,成为双冠王。同年在第1届三星火灾杯中战胜刘昌赫,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应氏杯亚军,巧的是,对手也是刘昌赫。1996年第17次获棋道奖。1997年卫冕碁圣成功,并获得第3届JT杯星座战冠军。1998年获得碁圣三连冠。并在中日超级赛中获得冠军。亚洲杯击败马晓春夺冠。同年获得NHK杯赛3连冠,共获得5次NHK冠军。共获新人王5次,新锐锦标赛、NEC杯赛冠军各2次,亚洲杯电视快棋赛冠军3次。 1999年胜李昌镐获亚洲杯。2000-2003年名人头衔保持者。2003年获得当年的秀哉赏。2003—2005年碁圣三连冠。2004年连胜曹薰铉,李昌镐获得富士通杯亚军。2006年农心杯主将战击败“铁门”李昌镐,为日本队首次获得团体赛冠军,终结了后者的农心杯主将14连胜的纪录。2007年:富士通杯季军,本因坊挑战者。
为什么现在的围棋高手都很年轻
职业棋手年轻化,不仅仅在中国,也不仅仅在围棋项目上,整个棋类竞技体系都呈现这一趋势,只不过在围棋上的表现最为明显。 现在的围棋,和上个世纪末的围棋,价值观已经不同了,现代棋手对局部各种定型的研究和对高效率的追求,是从前不能想像的,保守而平实的“本格派”,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地板流”,在职业棋坛已经吃不开了。招法无不撑到最满,究竟是有理还是无理,只能以结果和胜负来证明,所以前代棋手凭得是经验和大局观,这些需要岁月的磨练和长期积累。而现代围棋的胜负,则是对计算力,精力,体力,耐力,韧劲的多项考验,年长的棋手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算不过”年轻人,所以20年来,各项比赛的决赛争夺者平均年龄已经整体下降了15岁。 棋手们18岁前就在竞争极为激烈和残酷的定段赛中脱颖而出,技术上初段和九段已没有明显分别,经仅仅需要几年心理素质的磨练,在20多岁时,精力体力都达到最佳后,立刻成为了一个可怕的对手和强有力的竞争者。
为什么顶尖围棋高手都是年轻人
在常昊最强时顶尖高手有很多老人。
在古力最强时,常昊这批人也能抗衡。
在六超时代更不要说了,顶尖层中年人居多。
柯洁这批人到古力这个年龄能不能抗衡年轻人不好说。
现在确确实实顶尖高手是年轻人,根本原因是古力、常昊这批人显得太弱。
有人说 “围棋非常消耗脑力和体力,老运动员身体上扛不住这么长时间的精力高度集中”,那六超、聂、马等又怎么和年轻人抗衡的?
我觉得根本原因是常昊、古力这批人小时候学的是日式围棋,注重形势判断,但却尽可能避免乱战,导致跟新一代棋手相比,计算力不行,不是年龄大了不行,是小时候的训练就不足,所谓古大力也只是在他们这一代中力量大,跟现在这一代棋手没法比。
《洛神赋》的里洛神原形是?有关她的故事。
洛神原形是甄宓。甄宓的故事:甄氏三岁丧父,建安中期,袁绍为次子袁熙纳之为妻。建安四年(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绍的妻子刘氏。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军攻下邺城,甄氏因为姿貌绝伦,被曹丕所纳,甚得宠爱,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曹氏(即东乡公主)。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继位魏王,六月率军南征,甄氏被留在邺城。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山阳公刘协进献二女为曹丕妃嫔,后宫中文德郭皇后,李贵人和阴贵人都得到宠幸,甄氏愈发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语,曹丕大怒,黄初二年(221年)六月,遣使赐死甄氏,葬于邺城。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病重,立甄氏的儿子平原王曹叡为太子。曹叡即位后,追谥甄氏曰文昭皇后。太和四年十二月辛未日(231年2月17日),明帝曹叡将甄氏改葬于朝阳陵。《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所作。《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扩展资料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全篇大致可分为六段: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在恍惚之际看到洛神伫立山崖;第二段写洛神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作者爱慕洛神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相互赠答,但担心遇合受阻;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将来而未至的情状和举动。第五段写洛神来临扈从之多,终以人神道殊,含恨离去;第六段写洛神去后作者对顾望思慕不忍离去的深情。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曹植在诗歌和辞赋创作方面有杰出成就,其赋继承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洛神赋》可以看作是汉代铺排大赋向六朝抒情小赋转化的桥梁,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大画家顾恺之,都曾将《洛神赋》的神采风貌形诸楮墨,为书苑和画坛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作者简介:曹植,字子建,三国魏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子。封陈王,谥曰思,故世称陈思王。自称“生乎乱,长乎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深得曹操赏爱,几乎被立为太子,终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而失宠。其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是建安文学成就最高者,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现存诗歌九十余首。宋人辑有《曹子建集》,今又有《曹植集校注》。
上一篇:酒店客房服务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