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志
吉林的著名人物
文艺界 姓名 籍贯职业李思思 长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田连元长春 评书表演艺术家 陈佩斯农安县 喜剧演员、小品演员 沙溢 长春影视演员 刘烨长春影视演员李幼斌 长春影视演员刘威长春影视演员张凯丽 长春演员沈春阳榆树市二人转演员丁海峰吉林市演员李红吉林市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佟铁鑫双辽市歌唱家李玉刚公主岭市歌手、演员 许飞梨树县歌手闫学晶东辽县 演员、二人转艺术家 张佳宁 辽源 演员 雪村 辽源演员、音乐人董成鹏(大鹏) 集安市导演、演员、主持人、音乐人郝蕾 通化 演员宋小宝辉南县演员高秀敏扶余市小品、二人转演员 舒畅白山演员张火丁白城京剧演员金美儿延吉歌手张予曦敦化市模特、演员 历史名人东明、大祚荣、完颜希尹、巴海、顾太清、杨靖宇、长顺、熊成基、魏拯民、张作相、宋小濂、成多禄、牛秉坤、李红光、陈翰章等。
安徽当代著名书法家具体有哪些人~~~详细~~~~~~求!!!!!!!
姜秀真,女,1944年生,安徽萧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书法家协会理事,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香港——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顾问,安徽省妇女书协名誉主席。
人物简介
1963年入宿县师范学校读书,先后受冯雨村、刘季雨、李百忍指点,临习唐宋元等名家法帖,1981年3月首次在《拂晓报》发表书法作品。擅行书,
作品清凝、俊逸、洒脱。1984年后作品入选“全国妇女书法展览”,“十省市长江颂书法展览”和“中日妇女书法展览”,“安徽省·日本高知县书法联展”
等,获“安徽省职工业余美术、书法、摄影展览”一等奖,“全国教师书法、绘画、摄影展览”三等奖,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吉林日报》、《书法》等报
刊发表或被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碑刻。作品获“全国职工美术书法摄影展览”二等奖,“安徽省美术书法摄影展览”一等奖,“安徽省妇女书展”一等奖,“全国
教师书法绘画摄影展览”三等奖等。1986年在上海《书法》杂志“书苑荐秀”专栏发表作品并做专题介绍,作品发表于各类报刊,收入淮塔碑林、海河碑林、林
散之艺术馆、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等。作品和传略被收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现代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美术家书法家汉英辞典》、《日中新妇女
书法展览作品集》、《当代中日著名女书家作品精选》等。1995年随“安徽省书法家代表团”访问日本。2004年夏随中国书法家代表团赴日本举办中日女书
法家作品交流展及友好访问。[1]
社会评说
在中国书画界,古有“字难于画,男优于女”之说,字讲求线条,用笔及章法,十年出画家易,出书法家难,这是不争的事
实。“男优于女”也有其历史渊源,古往今来,书法一直被誉为男性的艺术,是男性的专利,能在书林墨海游龙飞凤的女性书家实在如凤麟角,除王羲之的老师卫
铄、赵孟口夫人管道升,以及皇帝书法家武则天外,其他人就乏陈可述了。即便当代,功成名就者也如廖落晨星,比较知名的有周惠君、林岫、孙晓云等,而被誉为
安徽才女的姜秀真可当仁不让地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几位书界才女之一,此诚然是宿州人聊以快慰之事。姜老师1944年生于书画飘香的古诚萧县,自幼雅习翰
墨,初临欧阳询《九成宫》,并承袭欧体劲险而姿妍的特色。后摹何绍基行草,法其清刚,峻拔之气,以楷书之行,融行草之笔,杂碑刻之意,融冶求变、神韵兼
备、历经数十年笔耕不辍,兼收并蓄,自成端庄儒雅,酣畅洒脱的流派,并由此而登堂入室,几近登峰造极之势。其实很早就领略过老师的手笔,无论是使她扬名海
外,声威远播的《师说》(87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还是令她饮誉国内,斐振书坛的《书为心画》、《邹忌讽齐王纳谏》(86年上海《书法》杂志刊
登)都油然而生的一种击节称啧,荡气回肠之妙,“字寓龙光不须雕,字焕龙光照紫薇”,其谋篇架构,其笔走龙蛇,点划如长虹贯日,仪态万千,字字玑珠落盘、
美轮美奂。清新儒雅、气韵稳健、意境悠远、飘逸似仙。赏老师的字,犹如捧读一首上乘的好诗,字里行间都会流露出一种或朦胧或明朗的诗意,但搜肠刮度也找不
出能准确表达这种感觉的语言来,就像花的芬芳,只能闻到但是谁也抓不住它,也许这就是一种美,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诚然,只有无以信传的才是美之极致,世
间万物,一语道破的美绝非永世佳作,俞伯雅因钟子期一语道破《高山流水》而“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杜甫因在长安邂逅一绝色美女而由衷感叹
“明知与我全无份,不觉深情唤奈何”。美的作品是穷尽语言之功力所无法达到的彼岸,是“烟花落纸将动,风采带字将飞”的活灵活现的神韵流动,是“此中有真
意,欲辩已忘言”的超然的审美愉悦,难怪欧阳龙评价老师的作品时用了八个字:“秋宵、健翮、峭壁、双清”,诗意的凄美跃然于纸上,也是对老师作品最精辟的
概括了。“夫书者,心之迹也,故有诸中而行外,得示心而应之于手,然挥运之妙,必有神悟”书法不单单是写的艺术,它所折射的往往是书者的才华、情操及品
性,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才富、则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一个书法家若凭借“字华”而巧取薄名的话,往往只能自毁前程,“品正”才是
扶正之根本,“德艺双馨”才会历经百世而不衰,古之艺术大师莫不如是也。姜秀真老师素来腹有诗书,行高品正,气度非凡,有“雨过琴书瘦,风来翰墨香”之清
风韵雅;有“植竹看风行,养菊赏瘦”之闲畅豁达;有“竹动、风动、有节,情义不动”之高风亮节;有“人格为先、艺术当随后”之品德修养。在艺术领域,她始
终秉承精益求精,博采众长之治学理念。即使在当今世风污秽,浮名过实的社会背景下,亦然恪守不图虚名,不慕荣利、淡泊宁静、虚怀若谷的君子之风。闲暇之
余,她经常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以自己微薄之力,倾情回馈于社会,她常说:艺术的生命来源于群众,只有把自己融入于社会,与普通大众为伍,才能发掘出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做文章是这样,写字亦如是。谆谆之言,拳拳之心,这不正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最清萃纯净的内心独白吗?
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扩展资料:《“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焕发人的道德精神,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和谐与有序;有利于把力量团结起来,把智慧凝聚起来,从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为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提供可靠的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讨论时,讲了三件事:1、是依靠人民群众实现“十一五”规划;2、是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3、是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弘扬社会公德。特别是第三点,胡锦涛同志讲得很详细,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
近代书法明家姓王的有几位
在近代书法名家最出名
B 白蕉
C 陈衡恪 陈独秀 蔡元培 陈子奋 陈大羽 程十发 陈毅 陈半丁 程砚秋 楚图南 陈叔亮 D 董作宾 邓散木 董必武 邓尔疋
F 丰子恺 方地山 费新我 溥儒 傅斯年 傅增湘 冯友兰
G 高二适 郭沫若 葛介屏
H 黄宾虹 胡小石 胡适 何香凝 华世奎 韩登安 黄葆戉 黄节 胡问遂
J 蒋中正 蒋经国 简经伦 蒋梦麟
K 康生 康有为 L 李瑞清 李叔同(弘一法师) 鲁迅 林散之 李大钊 陆维钊 刘孟伉 来楚生 李苦禅 刘海粟 罗家伦 林语堂 林长民 刘伯承 梁实秋 老舍 梁漱溟 林徽音 陆俨少 罗敦曧 罗敦爰 罗叔重 吕凤子 李鹤年 刘文玠 李可染 李百忍
M 毛泽东 马公愚 茅盾 马一浮 马叙伦 马相伯 梅兰芳
N
P 潘天寿 庞白虹 潘龄皋 潘伯鹰
Q 齐白石 钱穆 钱君陶 秋瑾 瞿秋白
R 容庚
S 孙中山 沈尹默 沙孟海 舒同 宋美龄 沈从文 沈延毅 沈鹏 司徒越
T 谭延闿 谭泽闿 陶博吾 唐云 田汉 台静农 谈月色 陶行知
W 王国维 王世镗 王震 王福庵 王蘧常 王力 王士杰 吴湖帆 吴玉如 吴丈蜀 卫俊秀
X 萧娴 徐悲鸿 徐生翁 萧蜕 谢无量 徐特立 夏丏尊 谢稚柳 徐无闻 谢瑞阶 徐世昌
Y 于右任 杨度 叶恭绰 应均 于非暗 郁达夫 易孺 叶圣陶 叶公超 姚茫父
Z 章炳麟 张大千 周恩来 赵时棡 曾熙 郑诵先 郑孝胥 章士钊 朱德
周作人 朱光潜 朱复戡 邹梦禅 张元济 赵元任 张宗祥 赵昌燮 张伯英
太多了 其他的也不知道了 你自己选吧
书法家姓王的有哪些现代
王正良、王澄、王学仲、王颂余、王蘧常等。1、王正良王正良,1949年生,与共和国同龄,浙江嵊州人。系书圣王羲之第五十四代孙,编审职称,著名书法家,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重要组织和推动者。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钱江书法研究会会长、浙江东方书画社社长、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特聘教授。2、王澄现任河南省文联书协副主席,河南省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1993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优秀专家。1979年获全国书赛一等奖,遂调入开封市文联从事书法专业并主持书协工作。3、王学仲王学仲 (1925-2013),1925年生于山东滕州。书画家、教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当代中国书画网艺术顾问。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书法家协会主席。4、王颂余王颂余(1910.7-- 2005),著名书法家、山水画家。原名王文绪,斋室名曰:安素阁、易简楼。天津市人,1927年天津汇文中学肄业,1934年受业于章(太炎)氏国学讲习会,1936年先后从溥心畲(溥儒)、刘子久学画,1938年从溥默公(即爱新觉罗·溥修)学书法。5、王蘧常王蘧常(1900—1989),中国哲学史家、历史学家、著名书法家。字瑗仲,号明两,别号涤如、甪里翁、玉树堂主、欣欣老人。浙江嘉兴人。其父王钧畇为清光绪十五年举人,工书法,博学。蘧常幼年受父影响,七岁时能作诗。早年曾从师沈曾植治学。1920年入无锡国学专修馆。1927年去上海先后执教于光华、大夏、复旦、交通等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蘧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颂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学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正良
上一篇:上市公司条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