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苏格拉底教学法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3-05 09:42:09编辑:莆仙君

苏格拉底辩论法具体是什么样子的

有一次,苏格拉底与一位青年学生讨论道德问题。苏格拉底问这位青年:“人人都说要做有道德的人,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道德呢?”那位青年回答说:“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能欺骗人,这是大家都公认的道德行为。”苏格拉底接着问道:“你说道德就是不能欺骗人,那么在和敌人交战的时候,我方的将领为了战胜敌人,取得胜利,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欺骗和迷惑敌人,这种欺骗是不是道德的呢?”那位青年回答道:“对敌人进行欺骗当然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是不道德的了。”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我军和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境困难,士气低落。我军将领为了鼓舞士气,组织突围,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马上就到,大家努力突围出去。结果士气大振,突围成功。你能说将军欺骗自己的士兵是不道德的吗?”那位青年回答说:“那是在战争的情况下,战争情况是一种特殊的情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欺骗。”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儿子生病了,父亲拿来药儿子又不愿意吃。于是,父亲就欺骗儿子说,这不是药,是一种好吃的东西,儿子吃了药病就好了。你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那位青年只好说:“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是道德的,那么什么才是道德呢?”那位青年回答说:“你把我弄糊涂了,以前我还知道什么是道德,我现在不知道什么是道德了。那么您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才是道德呢?”苏格拉底笑着回答道:“其实,道德就是道德本身。”
这是其中一个例子


苏格拉底的成就有哪些?

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名言,强调了人的作用与价值,强调了知识即美德,使哲学第一次成为研究人的学科,开辟了哲学的新方向。纠正了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所引发的个人主义等社会问题,为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作出了重要贡献。苏格拉底(前470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苏格拉底的学生色诺芬所著的《回忆苏格拉底》一书是研究苏格拉底的重要著作。由于苏格拉底和他同时代的中国孔子一样“述而不作”,他学生留下的有关他的典籍更是弥足珍贵。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对学生的教育采用的是启发式,问答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被后人称为苏格拉底反诘法。这是苏格拉底独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什么是苏格拉底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教学方法是: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苏格拉底教学方法又叫“产婆术”和“苏格拉底方法”。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扩展资料: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新提出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个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格拉底

求教师资格证:教育学中苏格拉底教学法包括?

苏格拉底以使用问答式谈话教学法闻名。他的教学方法不容易准确理解,因此有必要先比较完整地引述一段他和学生的对话。为了分析方便,我将他们讨论的每个回合归为一个自然段,并加上编号。

(一)一位叫曼诺的年轻人问苏格拉底,美德是学来的,还是天生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苏格拉底讨论任何问题都要先将概念搞清楚,回答说:我很惭愧,我连美德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说出它是怎样获得的呢?曼诺说:真的吗?那个有名的智者高尔吉亚在雅典的时候你没有见过他?苏格拉底说:见了。不过我记性很差,请告诉我他是怎么说的,或者讲讲你的看法,什么是美德?

(二)曼诺说:你的问题不难回答。男人的美德是懂得管理国家,女人的美德是懂得管理家庭。世界上有数不清的美德,每个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都有不同的美德。苏格拉底说:我真幸运!我只是问一个美德的概念,你却告诉我许许多多的美德。他不动声色地指导曼诺寻求事物的定义。苏格拉底说:如果我问你什么是蜂,你回答有许许多多的蜂。难道你不认为作为蜂它们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其他方面,例如外貌和个头等等?曼诺说:是的。苏格拉底进一步提示:如果没有节制和正义,能不能把国家和家庭管好?曼诺说:不能。苏格拉底又问:如果不节制、不正义,一个青年或一个老人能不能成为善良的人?曼诺回答:当然不能。苏格拉底说:现在我们已经证明,所有美德都有共同的东西。你再试试告诉我美德是什么?

(三)曼诺回答说:如果要用一个定义概括各种美德的话,美德就是管理人的能力。苏格拉底利用一个反例就能推翻一个全称判断的原理否定了这个定义。他说:难道小孩能管理他的父亲,奴隶能管理他的主人?曼诺说:不能。苏格拉底接着又指出了另一个漏洞。他说:我的好朋友,你说美德是管理的能力,是不是应该考虑“正义”或“非正义”?

(四)曼诺回答:是的,因为正义是美德。寻求定义必须处理好特殊和一般的关系。苏格拉底敏锐地发现曼诺对这一点认识得还不清楚,于是问道:你说正义是美德,还是一种美德?例如圆形只是一种图形,白色只是一种颜色。假如有人问什么是图形,他是问所有图形的共同特征。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曼诺说:我想你来回答。苏格拉底问:如果我回答了,你就告诉我什么是美德?曼诺说:是的。苏格拉底说:那么我一定尽最大努力,因为有可能赢个大奖。我给图形下的定义是:立体的边缘。曼诺又问:那什么是颜色?苏格拉底说:你这个坏蛋!你自己懒得回忆高尔吉亚给美德下的定义,就这样折腾我这个可怜的老头!曼诺说:等你讲了,我也讲。苏格拉底说:我怀疑你发现了我的弱点,我不能拒绝象你这么漂亮的青年。好吧,我让步。听清楚我的意思:颜色是物体发出的可以被视觉接受的射线。曼诺说:这是个绝妙的回答。

(五)苏格拉底说:现在轮到你讲了,我已经提供了范例。曼诺说:在我看来,美德是获得美好事物的希望和能力。苏格拉底首先批评了这个定义的第一部分,他说:人人都希望获得美好的事物。在这方面,每个人跟他的邻居没有什么不同。那么美德就是获得美好事物的能力了?曼诺说:我完全同意。苏格拉底又批评了曼诺定义的第二部分,他说:难道用不正义的手段获取也算美德?曼诺回答:不。苏格拉底说:看来任何表现,如果具有正义或诚实的性质就是美德。曼诺说:当然是这样。苏格拉底嚷道:你就是用这样的办法蒙骗我!我们刚才不是说正义、节制等等是美德的组成部分吗?你现在却告诉我:具有一部分美德的表现就是美德,这有什么意思!

(六)曼诺喊起来:啊,苏格拉底,在我认识你之前,人们就告诉我,你自己总有疑问,而且使别人感到疑惑。我过去作过无数关于美德的讲演,现在却说不出什么是美德。苏格拉底说:我使别人感到疑惑,并不是因为我清楚,而是因为我自己十分疑惑。我不知道什么是美德,看来你跟我一样。我很愿意跟你一起进行探索。

上面的讨论包括六个回合。在最初一个回合,苏格拉底指出,讨论任何问题都要先将概念搞清楚。在第二个回合,他告诉曼诺,寻求定义要认识同类事物的共同性。在第三个回合,曼诺尝试给美德下定义,苏格拉底指出其中两个漏洞。在第四个回合,苏格拉底给图形和颜色下定义,为曼诺作示范。在第五个回合,曼诺再次尝试给美德下定义,又被苏格拉底挑出其中的毛病。在最后一个回合,苏格拉底指出曼诺实际上不知道什么是美德,鼓励曼诺和他一起进行探索。在柏拉图的早期著作中,苏格拉底的教学大致都是这样。他总是力求从开始到以后每一步,所有观点都清楚合理,绝不放过任何漏洞和疑问。

学术界普遍认为苏格拉底的教学法是破坏性的。这种看法也对也不对。在苏格拉底教学的过程中,显然包含着积极的引导。例如他跟曼诺对话的第二和第四回合。特别是在第四回合中,虽然苏格拉底没有提供关于美德定义的现成答案,却对寻求定义的方法作了很详细的讲述。另外苏格拉底指出对话者的错误,可以使他们放弃不正确的思路,有助于探索的成功。苏格拉底证明对话者的无知,可以使他们感到求知的必要。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有个自认为很有学识、可以无师自通的青年,就是被苏格拉底证明无知以后,决定以苏格拉底为师,虚心学习的。


上一篇:刘姗姗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