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运动的导火线
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的区别是什么?
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的发生时间、地点、起因和历史意义不一样。一、发生的时间不一样1.五四运动的发生时间:五四运动是于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五卅运动的发生时间:五卅运动是于1925年5月30日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二、爆发的起因不一样1.五四运动的起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获胜的27个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陆征祥、顾维钧等5位代表参加会议。巴黎和会不顾中国提出的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三项提案,背信弃义,把德国在青岛及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2.五卅运动的起因: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资本家借口存纱不敷,故意关闭工厂,停发工人工资。工人顾正红带领群众冲进厂内,与资本家论理,要求复工和开工资。日本资本家非但不允,而且向工人开枪射击,打死顾正红,打伤工人10余人,成为五卅运动的直接导火线。三、发生的地点不一样1.五四运动发生在北京。2.五卅运动发生在上海。四、历史意义不一样1.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它以辛亥革命所不曾有的姿态,展开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五卅运动的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发展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以上内容参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五四运动 百度百科-五四运动 百度百科-五卅运动
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的区别是什么?
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的区别是:时间的导火索不同、参与的主体不同、结局不同。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爆发的以工人为主体的有全国各阶层人士广泛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1、时间的导火索不同五卅运动的导火索是: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资本家借口存纱不敷,故意关闭工厂,停发工人工资。工人顾正红带领群众冲进厂内,与资本家论理,要求复工和开工资。日本资本家非但不允,而且向工人开枪射击,打死顾正红,打伤工人10余人,成为“五卅”运动的直接导火线。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2、参与的主体不同五卅运动的参与主体是工人和商人为主,上海总工会、全国学联、上海学联、各马路商界总联合会共同组成的上海工商学联合会。五四运动的参与主体是青年学生,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3、结局不同五卅运动:在英、日资本家先后答应“承认中国政府颁布工会条例所组织之工会”、对罢工工人在生活上予以相当之帮助、酌加工资、不得无故开除工人等条件后,各业罢工工人从8月底到9月上旬陆续复工。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国倡议的华盛顿会议召开。1922年2月4日,中国和日本还在华盛顿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及其附约。附约中规定了对日本人和外国侨民的许多特殊权利,但是中国通过该条约收回了山东半岛主权和胶济铁路权益。
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其起点是()
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其起点是五州运动。五卅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中国人民反帝革命运动,标志着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其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发展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年至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五州运动相关人员:1、李立三: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2、蔡和森:在“五卅”运动中提出的策略主张,生动地表明了他的远见卓识以及领导群众斗争的才能。3、刘少奇: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是上总机关的核心人员之一。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五·卅运动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的事件是( )
参考答案:D理由:大革命后期,1927年,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国民党在各地“清共”,导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故选D。扩展资料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可以列出多端,如:1、共产国际不谙中国国情的错误指挥,套用别国经验搞“党内合作”;2、不适时地要求中共开展土地革命,人为制造了两党之间的不少矛盾;3、中共政治经验不足,工农运动出现“过火”,导致北伐阵营内部的不满;4、蒋介石搬来“革命是非专政不行的,一定要一个主义,一个党来专政”的主张,不允许党内有党等等。二、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这次国共合作给中国共产党的经验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主要是:1、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是必要的、正确的,但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这是革命成败的关键;2、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心问题,必须放手发动农民,坚决依靠农民,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3、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必须重视武装斗争,建立党和人民直接掌握的革命军队。
上一篇:香精的危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