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什么意思?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扩展资料:在进行山水画创作过程中,要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题材,也就是写生,也进人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感受自然中的河水,感受自然中的花木,感受自然中的走兽和飞禽,同时也要了解不同气候的山川烟雨迷蒙的巨变,也要从不同角度看山山水,更要在一年四季感受山川色泽的变化。将这些自然特点用速写、摄影扑捉下来,为自己创作山水做好丰富的材料。当有了充分的写生后,艺术家接下来就要做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将这些素材进行大脑加工提炼,当胸有成竹后方可下笔创作陶瓷山水或者国画山水,如果还是一味的原搬照抄自然山水,那就不叫艺术,或者不叫中国艺术,中国艺术皆是融入了儒道思想而形成中国特有的艺术体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提出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张璪的山水画特点张璪的山水画另一大特色就是以墨为主,不贵五彩。这种“不贵五彩”、“笔墨积微”水墨画法在绘画技法上是一个极大的突破。张璪已无作品存世,他在理论上的贡献也很大,对于中国画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他所撰的《绘境》今已不传,但是他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方法,主张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的统一,成了画学的不朽名言,在中国美术史上有巨大意义,对后世的绘画理论有极大的影响。
上一篇:生活杉德卡网上购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