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八大山人是谁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2-28 23:50:40编辑:莆仙君

朱耷为什么叫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其实是一个人,并不是八个人,这个人就是朱耷,朱耷的号叫做八大山人。八大山人,俗姓朱,本名朱统𨨗,后名耷。为明江西弋阳荣庄王朱奠壏九世孙。朱耷通常将“八大山人”几个字连在一起写,“八大”连起来就像是“哭”字,“山人”连起来就像“笑”,这样的哭笑不得,他一个皇室子弟一下子过这样的生活,对于生活正是苦笑不得,也表示了朱耷对于朱家江山的痛惜。 扩展资料:八大山人有一首题画诗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这第一句“墨点无多泪点多”,夫子自道,最言简意赅地说出了他绘画艺术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情感,只有沿着他所提示的这条线索,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欣赏这位画家的伟大艺术作品。八大山人长于水墨写意,为其划时代的人物。 在水墨写意画中,又有专擅山水和专擅花鸟之别,八大山人则两者兼而善之。他的山水画,近师董其昌,远法董源、巨然、郭熙、米芾、黄公望、倪瓒诸家。例如康熙四十一年所作《书画册》(上海博物馆藏)共画了六幅山水小品,就可以看出深受董其昌的影响,其远笔的圆润则有着董、巨和黄公望的遗踪,墨法参照了米氏云山,而某些树石的组合形式,显然取自倪瓒。但是,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却又强烈地感觉到朱耷的个性,上述那些古人的法则,不过是他随手拈来为自己服务的。那些山、石、树、草,以及茅亭、房舍等,逸笔草草,看似漫不经心,随手拾掇,而干湿浓淡、疏密虚实、远近高低,笔笔无出法度之外,意境全在法度之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耷


八大山人朱耷的山水画法谁

八大山人(朱耷)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画法独特而富有个性。以下是他的山水法的一些特点:笔墨骨法:八大山人的画法注重笔墨的运用和表现力。他擅长使用浓淡相间的墨色,在纸上以粗犷自然的笔触描绘山石、树木和水流等景物。借古开新:八大山人善于吸收前人的艺术成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他尤其推崇和借鉴北宋的李公麟和南宋的米芾的画风,却能赋予作品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作意图。扣壁法:他常常使用“法”来表现立体感。通过勾勒山石的暗淡边缘,使得画面中的物体具有凹凸感,给予观者一种立体的错觉。永乐画派:八大山人是永乐宫画派的主要代表之一。永乐画派追求写实与艺术的统一,强调真实的自然表现,画面中常出现山石峻拔、气磅礴的景象。用墨寓意:八大山作往往富有诗意和哲理,他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和笔触的运用来表达情感和内涵。墨色既可表现山水山岳的沉稳与深邃,也能表现出天地万物的生动和欣欣向荣。八大山人的山水画法不仅纯熟技艺上的表现,更注重个性的表达和内涵的追求。他独特而豪放的风格,使得他成为中国山水画史上一位重要的艺术家。

八大山人有几个人?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是一个人。朱耷(1626年—约1705年),原名朱统𨨗,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时释名传綮,汉族,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明遗民。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早年书法取法黄庭坚。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用墨极少。作品风格八大山人善画山水和花鸟。他的画,笔情恣纵,不构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他的一花一鸟不是盘算多少、大小,而是着眼于布置上的地位与气势。及是否用得适时,用得出奇,用得巧妙。

八大山人是谁指的是谁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又名朱道朗,号良月,八大山人是他晚年的文号。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后裔。宁王改封南昌后,历代子孙世居南昌等地,共分八支,八大山人是弋阳王七世孙。其祖父朱多是一位诗人兼画家,山水画风多宗法二米,颇有名气。父亲朱谋觐,也擅长山水花鸟,名噪江右,可惜中年患暗疾去世,叔父朱谋,也是一位画家,著有《画史会要》。八大山人生长在宗室家庭,从小受到父辈的艺术陶冶,加发聪明好学,八岁时便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小时候还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少年时曾参加乡里考试,录为生员。人物及其作品特色八大有一首题画诗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这第一句“墨点无多泪点多”,最言简意赅地说出了他绘画艺术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情感,只有沿着他所提示的这条线索,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欣赏这位画家的伟大艺术作品。八大山人善画山水和花鸟。他的画,笔情恣纵,不构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他的一花一鸟不是盘算多少、大小,而是着眼于布置上的地位与气势。及是否用得适时,用得出奇,用得巧妙。他的三者取胜法,如在绘画布局上发现有不足之处,有时用款书云补其意。八大山人能诗,书法精妙,所以他的画即使画得不多,有了他的题诗,意境就充足了,他的画,使人感到小而不少,这就是艺术上的巧妙。

上一篇:几何公式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